**章 引论
第二章 本书论点的进一步阐述
第三章 相关研究回顾
第四章 本书的理论及其渊源
第五章 西周体制及其衰落
第六章 东周历史的分期
第七章 霸主时期(前770年-546年)
第八章 转型期(前546年-413年)
第九章 全民战争期(前419年-211年)
第十章 儒法国家的形成
第十一章 中国历史模式
附录一:本书对东周时期战争信息的计量方法
附录二:评许田波《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
主要原始文献
参考文献
前述帝制中国的诸项特征皆发端于春秋一战国时期。在该时期之初,中
国依然处于上百个名义上归服周王的封建诸侯国的统治之下;到该时期末,
中国则已发展成为一个大一统帝国,本书所关注的帝制中国的诸项特征也趋
于形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在哲学、经济、军事等领域都出现了一系列突
破性的进展。
首先,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春秋到战国,小规模的局部性
战争发展为有庞大军队参加的、持续数月乃至数年的、长距离作战的总体性
战争,职业化军人和军事谋略家(诸子百家中的“兵家”)群体逐渐兴起,军
事后勤及其他军事技术获得了长足改进。
其次,哲学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包括后世所说的儒家、法
家、道家和墨家等各种思想流派竞相开出济世药方,小至家庭伦理,大至国
家、社会制度,可谓包罗万象,中国文化的哲学和宗教基础亦由此奠定。
*后,经济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动。铁器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土地私有化现象逐步扩展,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一批大都会相继出现,手
工业和商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众多学者(如Creel,1970;Hsu,1965;Weber,1951)都注意到中国春
秋一战国时期和欧洲中世纪在社会演变上的许多相似性,但是在欧洲,相似
的社会演变导致了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和代议制政府的产生,而中国在
秦国一统天下之后至整个西汉时期,却逐步形成了一个政治权力与意识形态
权力合二为一、军事权力为政治权力所驾驭、经济权力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被
边缘化的儒法国家。所谓政治权力与意识形态权力合一,意指政府与儒士之
间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一方面,朝廷将儒家学说奉为官方正统的意识形态
,且朝廷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以儒士为主导的科层体制的监督和控制;另
一方面,儒士群体不但给予帝制政权以鼎力支持,而且还经由种种择优录用
的手段源源不断地为帝国科层体制输送管理人才。所谓儒法国家,这里指的
是在西汉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以帝国儒学思想(imperial Con—fLmianism)
作为官方统治意识形态和合法性基础,同时运用法家手段对国家进行实质性
管理的国家模式。帝制中国的前述诸项特征,均与迈克尔·曼(Mann,1986
,1993)提出的社会权力的四大来源——意识形态、军事、政治和经济——
之间的独特组合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总之,可以说春秋一战国时代的社会
发展为日后中国政治史的演变规定了方向。 P6-7
赵鼎新 l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学系,198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昆虫生态学硕士,l990年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获取昆虫生态学博士后改攻社会学,并于1995年在麦基尔大学获取社会学博士学位,自1996年起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社会学、社会运动和历史社会学。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评论》、《社会力量》、《社会学视角》、《中国研究季刊》以及国内出版的《社会学研究》等刊物上。专著《天安门的力量》于2001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相继获得美国社会学学会2001年度亚洲研究最佳图书奖以及2002年度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研究最佳图书奖。
《农村大龄流动男性的风险性行为》内容简介:本书以社会风险视角中的社会系统论为基础,提出了农村流动男性风险性行为的分析框架;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 本书特色 1.本书为许倬云先生的演讲集,是其从史多年积累下的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观察、思考和心得。在各篇演讲中,许先生用生动、质朴却深刻的话语...
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内容简介 《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讲述了:《中国近代通史》是中国社科院“十五”期间的重大科研...
丝毫编(第三辑) 内容简介 这是个人的一部中国古史研究论文集。从内容看,虽然绝大部分是宋代的,只有少量涉及前朝后代;个人虽专治辽宋金史,但近年来努力于作贯通中国...
石屋余沈:石屋续沈 内容简介 《马叙伦全集:石屋余渖 书屋续渖》收入两种著作,即《石屋余渖》和《石屋续渖》。两书为掌故类笔记,记载了马叙伦先生耳闻目睹的晚清民国...
《沈石溪寓言故事》内容简介:《沈石溪寓言故事》主打沈石溪短篇动物寓言,精选《一山容得下多虎》《赤斑羚搬了两次家》《野化猎豹
本书从武昌举义写到民国成立。历史学者杨早角度新颖,仿佛回到当时历史之现场,发来富有画面感的“采访报道”;深入各省革命之细
陇上学人文存:齐陈骏卷 本书特色 《陇上学人文存:齐陈骏卷》精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甘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的代表性著作,每人辑为一卷,或标时...
侯家驹先生花费11年时间撰写本书,全书讨论了中国经济史的功能与范围、演进的轨迹,并将中国自秦汉起区分为三个一元体制与两个多
1600-2000-日本史 本书特色 了解日本的近代历史,此一本书足以。本书每章都附有年表,*后还有中日历史大事年表对照,曾畅销多年,在读者中口碑极佳,是了解日...
认识金马河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经双流金马河历史文化研究会三次探讨评议。共十五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围绕金马河的历史展开,充分考证论证《华阳国志》五津就是金马河...
1882-1948-环境.经济.社会-近代徐州城市社会变迁研究 本书特色 赵良宇所*的《环境经济社会(近代徐州城市社会变迁研究1882-1948)》以环境与城市...
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卷刘知几述评和下卷《史通》引用文献考证两大部分,其内容包括:导论、刘知几生活的时代氛围、刘知几史学批评方...
《老子》内容简介:《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道家的主要经典。《老子》共5000余言,原分上下两篇,通常称上篇为《道经》,
这门课程所讲的十位思想人物都不单纯是某一个学科或者领域中的专家,而是涉及多个领域的思想家,比如像霍布斯休谟、康德、黑格尔
《伦理世界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建构中国道德哲学的“伦理世界”为理论诉求,积极回应西方现代社会伦理发展困境,努力探索中国现
中日恩怨两千年:精华本:第一部:日出日落 本书特色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千多年来,在这片狭长的海域里,无数人怀揣着友好、仇恨、好奇、敬仰,乘风破浪...
新书--美国国家图书馆珍藏名传:皮洛士国王 本书特色皮洛士是伊庇鲁斯国王。他生于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分裂的希腊化世界。他是一位战争艺术的大师,战略之父汉尼拔就自称是...
博物志怪(全4册) 内容简介 华夏文明,传承千载,学问之道,渊深海阔。古人好学,“一事不知,以为深耻”;自古以来,“博物君子”,很受推重。不读书无以博物,欲为博...
70年邮票看中国 本书特色 2019年中宣部选定*一部以集邮为题的“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70年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