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桥,每个人脑海里展现的景象定会不同。深山小溪上的独木桥、静静湖面上的月亮桥、滔滔江水上的斜拉桥,这一切无不反映了设计们的独特创意。本书以在人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代桥梁的原型为例,解读了寄托在桥上的古人的思想,并追溯了桥所展示的传统技术的发展。通过书中一幅幅桥梁的照片,读者不仅可以形象地了解世界各地的著名桥梁的类型、结构与功能,还可以通过文字描述,一展联想的翅膀,在跟随作者游览中国的安济桥、威尼斯的里阿尔托桥、巴黎的新桥、印加的舟桥、以及日本的锦带桥和眼镜桥的同时,品味每一座桥所蕴含的深奥文化。
本书是“万物简史译丛”之一。以在人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代桥梁的原型为例,解读了寄托在桥上的古人的思想,并追溯了桥所展示的传统技术的发展。读者放眼人类丰富多彩、巧夺天工的桥的同时,可细细品味每一座桥所蕴含的深奥文化。
小山田了三,出生于1932年。大阪大学工学博士。曾任长崎大学教授,东京电机大学讲师,山梨学院大学教育部部长。2000年起任富士大学(岩手县花卷市)校长,于2009年去世。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本书特色 本书对1900-1942年的华北乡村作了详细的个案研究。作者力图打通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间隔,从大众文化...
中国细节 本书特色 孙欢主编的这本《中国细节》细述中国文化生活里的物质细节,包括至今仍在使用的传统物什、仍在把玩的精巧器物、仍受欢迎的民间食物、仍在穿戴的华美服...
文化认同性的变形 内容简介 《文化认同性的变形》是由《第欧根尼》(DIOGENES)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编选的文化卷论文集。《第欧根尼》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
哪怕她沒有寫過一篇小說,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躋身二十世紀最優秀的中國作家之列。 ──【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家】陳子善◎首次收錄〈汪宏聲記張愛玲書後〉、〈致力報編者〉...
中国马文化·图腾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古代马文化丛书之一。本卷讲述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在历史变迁中对马产生的特殊的图腾崇拜, 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内容,...
200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 内容简介 《咬文嚼字》以在“咬”上做文章闻名。创刊伊始,先“咬”自己,以后是一路狂“咬”。 从“咬”报纸,“咬”期刊,“咬”广告,...
調味順序,應該先加糖?還是先加鹽?菜炒得太鹹了,怎麼辦?留在鍋子上的魚腥味,要如何去除呢?受潮的茶葉,還有救嗎?葡萄上有一層白白的粉,會新鮮嗎?削芋頭時手會癢,...
为什么是上海 本书特色 上海自开埠以来,享有城市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但是这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就发生在上海?为什么其他也具有相似天时地利人和的城市,就没...
2003-2012-潮流话题大全集-格言-选题精编版-10年全景版 本书特色 1. 围观时尚话题2. 收听潮流表达3. 品味内涵段子格言十年精华全荟萃,潮语、热...
佛教-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 本书特色《佛教》内容简介:佛学博大精深,从印度传入我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影响巨大。季羡林先生从事佛学研究长达六十多年,造诣甚高,著述丰...
娄东掇英 本书特色 娄东文化是太仓的根基和灵魂,也是太仓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是太仓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端木向宇著的《娄东掇英》一书内容来源于苏州健雄职业技...
民间禁忌 内容简介 禁忌讳莫如深,无处不在。人的身体发肤、言谈举止、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无不受到它的无形制约。但是,神秘、超凡的禁忌并不是万能的,有多...
中国史前文化 内容简介 “史前”,特指文明发生之前的全部人类历史,即文明史之前的历史。史学家们过去只能依据传说与神话来考订洪荒时代的华夏远古史,随着近代田野考古...
娱乐时代-当代中国文化百态 本书特色 “男色”究竟是谁制造的?“伪娘”的性别身份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网络泛恶搞时代中的恶搞现象该怎样分析?《中国好声音》的文化产...
朗朗书房·文化要义丛书--文化卮言 本书特色 老人之中,学问和文章堪称一流的,钱锺书之后,首选似乎只能是金克木。此次所推国学大师、“未名四老”之一金克木先生学术...
南国珠城:北海 内容简介 本书图文互动,内容翔实,文笔流畅,从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经济、社会风习、自然风光等方面,既突出了地域文化的特点,同时又揭示了其博大...
歇后语大词典 目录 第—章 人**节 品德安分守己背信轻诺大公无私得意攀附权势品德卑劣欺哄瞒骗其他谦虚勤劳节俭奢侈浪费贪得无厌虚荣虚伪以怨报德争名夺利助人为乐自...
胡适选专业-大师们的大学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是各位大家对大学生活的回忆录。冯友兰,专杨亮功,田炯锦讲述老北大趣闻轶事,梁实秋,何炳棣抒发对清华的感激之情,郑骞介...
草字部首写法 内容简介 一、本书虽然旨在介绍草字的部首,但为使读者能兼享草字的艺术美,书中选用的均为历代名书家形神兼备的草字。二、本书部首的序列,以商务印书馆出...
为什么读经典 本书特色 这个在作者死后出版的文集包括了三十五篇绝大多数是20世纪70和80年代的文章(只有四篇是20世纪50年代的,两篇是20世纪60年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