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漂来漂去》是韩寒对自己2003至2014赛车生涯的回顾与总结,用充满激情的文字,描述了自己赛车生涯*初三年漂来漂去的日子,特立独行的生活岁月,充满艰难与快乐的赛车经历,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青春的诠释。透过这本作品,读者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韩寒,一个为赛车热血而执著的韩寒。★“要知道坚固的事物都要经过烈火的锤炼,这火光既不能温暖我身,也不能焚毁我心。”★“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厚的地方,它们各不相同,有些人厚的是手上的老茧,有些人厚的是背上的污垢,有些人厚的是脸上的老皮,我愿自己厚的是心脏的肌肉。”★“做事是你的原则,碎嘴是他人的权利,历史只会记得你的作品和荣誉,而不会留下一事无成者的闲言碎语。”《就这么漂来漂去》增补50%的图文内容,将韩寒赛车多年来的故事一一道尽,从菜鸟车手到双料冠军,从一无所有到专属的6号赛车,通过一系列充满速度、激情、血性、梦想的文字与照片,为你细数韩寒车手生涯的辛酸苦辣,展现他一路追逐赛车梦的真实写照。掌声与光环,嘲笑与质疑,成绩是*好的回应。韩寒笔下描绘的不仅是他在成为一名专业车手道路上的所感所想,更是一种不屈逆境的人生态度。
作为唯一一本韩寒的赛车自传,《就这么漂来漂去》描述了韩寒从一名菜鸟车手到全国双料冠军十余年赛车道路上的甜酸苦辣,赛场上的韩寒没有光环,只是一个追梦的普通青年。全新定本50%的图文内容,独家呈现200余幅精美照片,讲述韩寒赛车生涯的一个个传奇故事。**个转弯以一把倒车开始,**个赛段就跌进沟里,不完美的开端并非预示着不完美的结局,且看书中韩寒如何怀着*坚定的信念,创造*酣畅的逆袭。正如他在书中写道:“打死也不能放弃,穷死也不能叹气,要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此外,本书特别收录广为流传的博文《6号赛车》。“它是车厂里的一台工程测试车,等待它的命运也许就是接受碰撞测试,然后报废”,然而**次替补出场的它就如林书豪般惊艳全场,获得排位赛**,随后陪伴韩寒征战大小赛事所向披靡。在韩寒眼中,它的意义大过一辆赛车,“它曾让我万念俱灰,也曾让我欢欣沉醉;它会莫名脆弱,也会异常强大;我教它如何行驶,它教我如何坚持”。
part 1
前言的前言
part 2
前言
part 3
正文
番外 6号赛车
part 4
后记
part 5
后记的后记
01三环之王几乎所有口口声声说在街上飙车危险想开快车就参加正式的赛车比赛的车手都是从街上飙车开始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衍生的关系,这点可以从美国赛车发展的历史中得到证实。故事是这样的,在几十年前的美国,烟草和酒类走私十分猖獗,大批走私分子游走于加拿大、墨西哥与美国之间。不过同时,警察的打击力度也十分大,但那时候可能直升机还不是很流行,所以经常会出现犯罪分子驾车在两国边境山路上狂逃,后面一串警察狂追的情形。后来美国放开了边境贸易,这批天天被警察追的犯罪分子一半成了车队技师,一半成了车手。那也正是美国赛车起步的时期。当然,中国赛车起步的时候,中国早已经改革开放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中国内地比较富裕的地方。广州、深圳受香港影响比较多,香港则受日本影响比较多。这里要说一下日本,日本被称之为亚洲街头飞车的祖先。日本因为有几大车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都纷纷出产闻名世界的高性能的跑车,富士的WRSSTI,三菱的LANCEREVO,本田的NSX和各种TYPE-R,尼桑的FAIRLADYZ、GT-R,丰田的SUPRA和CELICA,马自达的RX-7等等。当时日本本国经济发达,年轻人都很有钱,而且年轻人也多,所以撞死一些人国家也没损失,就开始风靡山路和东京环城高速的竞速。后来被某些热爱非法地下赛车之余还有点文化的人士改成一些诸如《头文字D》、《湾岸传说》、《首都高速》之类的漫画和PS游戏,开始风靡世界。现在日本非法赛车越来越少,因为建了足够多的赛车场。赛车总是要容许失误和给你从头再来的机会,而大家可能已经意识到在街上失误的代价比较大,因为路灯、马路牙子、公共厕所之类障碍的存在,会导致修车费用不可预计地上升,而且在日本高性能跑车或者改装车保险费用都很高或者根本不让上保险,所以大家都开始纷纷去修车便宜的地方过瘾。然后是中国人的地方开始了地下赛车。先是中国的香港和台湾。香港是弹丸之地,年轻人都给憋得不行,而且没有赛车场,地下飞车是人之常情。台湾自然不用说,台湾某些人哈日,如果他的车能直开肯定不是开到美国去而是径直开到日本南边,还要给自己起个日本名字招摇一下。某些年轻人千方百计模仿日本人的模样飞车,可是因为没人家那么不怕死,所以基本上速度都不快,越飙车越长寿,有人飙着飙着还做起改装生意,开始赚钱。台湾也有个赛车场,叫TIS,100马力的车说不定还能快过1000马力的车,说明了这个赛车场的细小,没有直线和颠簸。但是,台湾人自己动手的能力还是值得赞扬,虽然大部分都是假货次品,但是也有一些质量上可以媲美日本的东西,比如说挡泥板之类不能有电流或者汽油从中通过的产品。终于,这样的潮流来到中国大陆几个先富起来的城市。先是广州有个山,这里的年轻人从摩托到汽车都纷纷以不慢的速度往上开,但是绝对不快,所以也只敢跟内地吹牛,假装在非法赛车。深圳基本上就在街上,以胡开为主,以超过一票出租车为乐趣。同样的也发生在上海,因为上海没山,只有高架,所以只能在高架上小飙一下。在速度上,绝对是比台湾人还要慢,怎么能开得太危险啊,看看四下没车加速一段解解痒。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快的,但是全可以归入“直线狂弯道亡”一类。因为上海高架上基本没什么转弯,难得有个弯如果超速了或者车的动态发生了一点不稳定之类下场几乎全是“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车”。而在北京,我们就是祖先。首先说,我们那时的技术其实是很差的,唯一可以拿出来在全球范围里炫耀的就是穿车当子的技术,绝对是小到连自己都不能想象,每次都以为车要卡在里面,还有时候居然能车漆没事但贴纸没了。这方面的祖先是苏阳和王秀兰。苏阳是极速改装的老板,当时自己改了一辆富康;王秀兰原名王海涛,基本上是比较阳刚的人,但是如何获得了王秀兰这个外号我不知道,开一辆宝马Z3。两人绝对是闲的,每天傍晚四环开始堵车的时候从改装店出发,然后“飞街”去吃饭。饭店老板如果知道他们俩是这样一路高速争先恐后来吃饭的,肯定感动不已。话题基本上是“刚才你有没有看见一辆奥迪在后面跟我飙了一段后来已然被我废了”,另一个肯定说“我在前头开太快了,实在没看见”。但是不可否认,两人虽然不具备在赛道上将车游走在极限里的能力,但是在一堆车里钻已经是到达极致。后来坐了苏阳的车,学了关键所在,然后跟着到达极致的就是我。这其实和技术无关,当你做了一次,你就能做一万次。而且钻当子这事,存在永远的可能性,就是只要你大脑觉得能进去的,都能进去;如果你大脑觉得实在进不去了,还能进去;你的大脑觉得已然撞了,还能进去;基本上在街上因为变线出的事故都属于颤颤巍巍兢兢业业看了半天反光镜打了半天转向灯慢慢悠悠并进去,结果没看见有一车在反光镜盲区里“哐当”给撞了。后来这个“飞街”的队伍扩大到OP、黄总、银朱、子建、陈龙,偶尔还有加入进来的老颓、于总、梁鸡等人。非常壮大,不以赌钱为目的,全是闲得蛋疼没事干,可以算是全球*友好的非法赛车组织。这时候街上已经渐渐开始出现一些螃兵虾将,开着各种好车或者改装了几张贴纸和排气管的号称改装车,我们一旦遇到就群起而废之,并且导致交通的极度恐慌。这种心理是很奇怪的,我敢说,这里的大部分人都不以参加汽车比赛为目的,也不以锻炼技术为宗旨,只是希望在街上的大家都看我一眼,骂好赞好,都与我无关。中国还是一个很新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改装店的加多,肯定越来越多年轻人在街上飞车。我深知那是一种过程,过程往往是不可阻拦的一件事情。虽然危险,虽然影响他人,但只能让死的去死,让伤的去伤,让怕的去怕,让留下的去腻,让想明白的去参加比赛。这也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必要东西。后来大家都在街上慢了。如果没有目标,凡事都有腻的时候。有时候在街上开慢车忽然看到有各种改装车从身边快速过去,总会想到从前在北京三环上的夜半游荡,开着三四百马力的车不放过任何羞辱奔驰宝马的机会。虽然放眼世界,这是一个不大的马力,但是在中国这个刚刚起步的奇怪地方,一辆2.5升自然吸气的还是自动挡的宝马325已经在加速和操控上好过你能看见的绝大部分改装车。年轻人,谁都希望有速度。在街上,速度是车决定的而不是人决定的,所以在还没能拥有速度的时候,先给我感觉,给我排气管的声音,让我在半夜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传说,让我在若干年后新结识一个朋友,聊天之中他说起,有天晚上下夜班开车在三环上,开得也不慢,有个120吧,忽然有一个傻开着一个牌照是的不知道什么车从我身边过去,速度至少有250!然后我惊喜地说,这世界真小,那个二百五的傻就是我!……
◆韩寒的文字,够坏。坏在道出平凡百姓的支吾难言,不假思索、真情实意;坏在戳破道貌岸然者的虚情假意,一针见血、酣畅淋漓。
◆韩寒改变了文艺的腔调,使得具有广大的平民性与高度的感染力,口吻幽默、思路清晰、论述浅显又犀利。
◆韩寒是中国文坛坏小子。--《时代》杂志
◆韩寒的杂文写得非常的聪明,他对这个时代所引起的效应,让所有的年轻人愿意去看,愿意去理解,甚至愿意去相信他所写的东西的魅力,这个东西再写下去,再过几年,也许韩寒就会变得像过去的鲁迅一样,对于那个时代而言,对这个时代而言。--梁文道在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节目中的谈话
韩寒1982年9月23日,生于上海金山区亭林镇。 作家---自本世纪初出道,韩寒14年以来始终保持在中国最畅销作家TOP3之列1997年在《少年文艺》发表作品;1999年凭借《杯中窥人》韩寒获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次年蝉联;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累计销售600万册;2001年《零下一度》;2002年《像少年啦飞驰》;2003年《通稿2003》;2004年《长安乱》;2004年《五年文集》,韩寒作品有法国、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日本版本,其中法国版本获得法国2004年10月法国最畅销图书;2005年《就这么漂来漂去》;2006年《一座城池》;2007年《光荣日》;2008年《杂的文》;2009年《他的国》《可爱的洪水猛兽》;2010《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以及韩寒其间的片段集《毒》《草》,均登上各畅销书榜,韩寒作品已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在全球出版;2010年9台湾出版韩寒博文集《青春》《出发》;2011年11月《青春》;2012年7月杂文集《脱节的国度》在香港书展发布;2013年1月《我所理解的生活》。杂志及电子杂志主编2010年韩寒主编杂志《独唱团》,销售200万册,因政府原因停刊;2012年韩寒主编监制APP《ONE一个》,上线当日位居榜首应用,现装机量2000万,活跃用户600万;2013年韩寒主编文艺杂志《一个》,9月创刊号《很高兴见到你》60天销售50万册。 韩寒博客:世界第一博主韩寒微博:转发评论数惊人,新浪微博2012年热搜词第一名赛车:中国场地、拉力双冠职业车王音乐:优秀的歌手和词作者国际影响:中国最有国际知名度的青年之一
苏轼.叙述一种 本书特色 苏轼——人间不可无而难有二者。中国近千年的文学偶像,正能量传递者与苏轼同为乡人,同用乡音,同习乡俗的作者,将用*真实生动的笔触展现这位...
诗人格林拜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选集。在国际文坛具有影响力的当代优秀诗人;代表性作品在华语界首次翻译出版;以简明的意象、新奇
唐诗入门 本书特色 《唐诗入门/周读书系》即闻一多的名著《唐诗杂论》,该书被朱自清评为“精彩逼人之作”、“简直是诗”。1948年8月,朱自清、郭沫若等合编之《闻...
韩少功,当代作家,湖南长沙人。曾任《海南纪实》《天涯》杂志主编、社长。现为海南省文联主席。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韩少功文库》(十卷),含短篇小说《...
湘行散记-沈从文集 本书特色 沈从文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张充和为沈从文撰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湘行散记-沈...
唐人绝句精华 本书特色 劉永濟先生對浩瀚如海的唐人絕句細加抉摘,取 其精華,去其糟粕,選錄編成《唐人绝句精华(精)》 (作者刘永济)一書。凡能反映社會生活、表現...
《健身食典:针对中国健身者的运动营养指南》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专门针对中国健身者的运动营养全书,由运动营养学、人类临床营养学
高适岑参诗选评 本书特色 《高适岑参诗选评》包括了行路难二首(七古)、别韦参军(五古)、酬庞十兵曹(五古)、苦雪四首(选二五古)、苦雨寄房四昆季(五古)、九月九...
《书情书》内容简介:☆我想在这本书里讲一讲,假如有一天离开了纸质书,我的生活将失去些什么。在讲述中,我既不求全面,也不想挖
朱自清自编文集:背影 本书特色 朱自清一生著有20多部书,近200万字,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朱自清的散文作品素朴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秀丽,...
养复园诗集新编 内容简介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日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日,二〇二一年农历二月十三日是我父亲程潜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在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一诗一画一菩提 本书特色 《一诗一画一菩提》择取禅诗、禅画,并辅以南北先生的菩提妙心、般若手笔所作的读画片语和一缕禅思,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品评中,不知不觉进入一...
昨夜西风凋碧树 本书特色 《昨夜西风凋碧树曾》是“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先生的回忆录。作者回顾了自己自13岁参加革命直至“文革...
潘汉年案审判前后 本书特色 《审判员亲笔披露共和国**冤案:潘汉年案审判前后》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潘汉年案审判前后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起重大案件的审判实录...
可卡因传奇 大王 内容简介 凝聚20世纪俄罗斯流亡文学精髓的两部畅销书——《可卡因传奇》的命运在当代世界文学中是绝无仅有的。它初版于20世纪30年代,在欧美畅销...
《文稿拾零》内容简介:《文稿拾零》收录了博尔赫斯担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家庭》杂志“外国书籍和作者”栏目主编时所写的短文二百余
迟子建散文(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迟子建散文》作者迟子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雾月牛栏》,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
百年火车 本书特色 《百年火车》是被誉为“铁道徐霞客”的诗人、小说家、独立学者、记者——“北来”创作的以火车为主线的文集。图书以多视角讲述火车的故事。内容包括铁...
李敖快意恩仇录 本书特色 人人都说李敖狂傲,请看其自负;人人都说李敖爱美女,请看美女如何爱李敖;人人都说李敖是讼神,请看民闹衙;人人都说做你自己,惟李敖一人耳。...
《鲁迅杂文集》内容简介:《鲁迅杂文集》精选鲁迅先生1918年至1936年杂文写作经典58篇。自1918年发表第一篇《随感录》,到1936年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