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文集:见闻录》是集日记、回忆、笔记、随感为一体的作品,它记录了雨果从1830年至1885年这五十五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维克多·雨果史诗般的一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的六月起义、雾月18日政变、普法战争、巴黎公社,这一系列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书中都有所体现。雨果作为这些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在书中记录了他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他对历史事件所持的态度。《见闻录》有四卷本,本书选译了主要部分。
《雨果文集:见闻录》基本以年份和月份为序,从参与者的角度描写了法国近代史上一系列波澜壮阔的事件,引人入胜,且有历史意义。书中多处有作者维克多·雨果对家人、朋友的真情流露,有作者的痛苦和挣扎,伴随各种事件跌宕起伏,读者能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雨果,其打动人心的效果不亚于他的小说。
1830年3月7日午夜从2月18日开始,《艾那尼》在法兰西剧院上演。每场的收入有五千法郎。每天晚上观众为每一句台词喝倒彩,真是少有的吵闹场面。剧场正厅的观众大声嘲骂,包厢里也时时爆发出大笑。演员们狼狈不堪,充满敌对情绪,大部分对他们要说的台词也抱着不屑的态度。报界的态度也几乎是完全一致的,每天早上都要嘲讽这出戏和作者。如果我进阅览室看报,每份报纸上都写着:“荒谬的《艾那尼》;可怕的《艾那尼》;愚蠢的、虚假的、浮夸的、矫饰的、怪诞的、晦涩的《艾那尼》。”如果我在演出的时候走进剧场,在走道上每一刻都会撞到从包厢里走出来的观众,他们气愤地摔门而去。
玛尔丝小姐很忠实地扮演她的角色,但却嘲笑这个角色,甚至当着我的面。米什罗把角色演得过火得可笑,还在我背后嘲笑这个角色。没有一个置景工、一个群众角色,甚至一个点油灯的人不轻视我。
今天,我在乔尼家进的晚餐,是他请我。他在戏中扮演吕伊一葛梅兹。他住在雅尔迪奈街1号,和他的侄儿、一个年轻的神学院学生住一起。晚饭的气氛有些沉重,也很友好。来客中有不少记者,其中有多瓦尔太太的丈夫梅尔勒先生。晚饭后,有世上*美的满头银发的乔尼站了起来,将杯中斟满酒,转向我,我在他的右边。下面就是他对我说的话(我回家后把这些话记了下来):“——维克多·雨果先生,扮演堂·吕伊一葛梅兹的老者今天在您面前怀有的崇敬之情绝不亚于现在已不为人知的那个二百年前在《熙德》中扮演唐·狄哀格的老者在伟大的高乃依面前所怀有的崇敬之情。
”给《艾那尼》喝倒彩有何用呢?将嫩芽捻碎就能阻止树变绿吗?7月26日今天晚上八点,在美妙的太阳落在星形广场的凯旋门后时,我看见了两个可爱的英国女子,她们有着伟大的诗人都想象不出来的美丽面孔,正在她们的画册上画着一个假哥特式建筑的可笑磨坊。她们居然欣赏这玩意!对此我感到很悲哀。如此美丽的女子居然迷恋这么微不足道的东西!如果她们有朝一日能看到我写的这些,我希望她们会感到羞愧。她们都穿着丧服,无疑是为乔治四世而穿的。一个年轻的男人陪伴着她们。
8月1830年7月以后,我们需要的是共和政体这件事和君主立宪制这个词。
只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一切事物,七月革命使我们突然从君主政体过渡到共和政体。英国的国家机器在法国已经转不灵了,辉格党人将在议会中处于极右派的位置。反对党改变了阵营,7月30日之前,是在英国,今天是在美国。
只有当智慧和权力这两种力量结合在一起时,社会才能得到真正公正的管理和统治。如果智慧只照亮了社会团体上层的一个人,那么就是这个人统治;神权政治有自身的逻辑和美妙之处;一旦有几个人得到智慧,那么就是这几个人统治;这时贵族统治就是合法的。但是,当黑暗在所有的地方都消失后,当所有的人都沐浴在智慧之光中时,那么就是所有的人统治一切。对共和体制而言,人民已经成熟了,让人民拥有共和体制。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是曙光。什么都不缺,甚至公鸡都不缺。
古人称之为盲目的命运现在对事物的发展看得很清楚,并能做一番推理。事件一个接一个,一环套一环,按照一个可怕的逻辑在历史中发生着。如果与它们拉开一定的距离,可以看到它们严谨的庞大的规模;人类的理智在这些命运的巨大推论前打掉了它短浅的量度。
在一个社会的不平等与自然的不平等相抗衡的秩序里,只可能是虚假,不自然,矫揉。社会的完全平衡取决于这两种不平等的结合。
国王拥有今天,人民拥有明天。
本世纪有一个伟人和一件伟大的事情,那就是拿破仑和自由。失去了伟人,那就让我们拥有自由。
国王*后的理智是炮弹。人民*后的理智是街头。
……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雨果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合计达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1830年,28岁的维克多·雨果开始奋笔疾书他的“命运三部曲”之一《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和“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为他跻身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心美.情深.境明-智慧三卷-台湾文学大师林清玄-美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2012 *末狂夏 太平洋上的风 清凉来袭台湾文学大师林清玄 智慧三卷 美文珍藏版全球...
生活的故事 内容简介 在这本文集中,作者主要精选了帕乌斯托夫斯基*负盛名的《生活的故事》和《金蔷薇》中*具代表性的一些篇章,使广大读者能在相对较小的一本文集中,...
懒洋洋的日子 本书特色 现代人生活忙碌紧张,看似很充实。实则是他们经常会在忙乱中感受到一种空洞。本书中讲到的懒洋洋不是倦怠不是颓废,是一种从容生活的艺术,是自信...
《商海扬帆:在沪商会秘书长纪事》内容简介:商会对现代商业文明的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本书记录了30多位上海异地省级商会秘书长参
《神木》是著名作家刘庆邦的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刘庆邦创作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名作,包括《神木》《到城里去》等。根据《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木电...
旅伴文库.锦囊旧书:巴尔扎克书选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人生漫旅,好书伴你。 高铁时代的城际阅读,带一本书在路上。一个在花都巴黎,一个在俄罗斯雪原 远...
人间好时节-古典诗词的人生顿悟 本书特色 “诗词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多愁善感的情意,更多时候还有心灵与智慧的启发。”台湾著名美女作家张曼娟长期以来不断思索人生价值...
《道路何以自信》内容简介: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该书坚持历史维度与国际视野,在纵横比较中
丁玲散文 本书特色 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丁玲的散文精品数十篇。丁玲的创作源于生活,她作品中的人和事,大多是她经历过或看见过的。她的散文语言自然...
国民党下级军官的日记-从江南到东北 1946-1948 本书特色 他们是国共内战中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们的内心世界波澜跌宕;他们曾经是满怀救国理想、投身抗日...
李敖议坛哀思录 本书特色 说议坛,有四象,有八卦,乐而不滛,哀而不伤,读李敖,学调侃,学快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本书是李敖在三年“立委”任内经历的点点滴滴。有...
世界文学名著:双城记(精装版) 本书特色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故事中将巴黎...
人间草木 本书特色 汪曾祺花鸟鱼虫散文精选集,收录《人间草木》《葡萄月令》等35篇不同时期的经典名作。汪氏散文,把寻常不过的一朵花、一株草,写出活泼泼的人味儿来...
作者简介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19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当时年仅42岁,是迄今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英国第一个获...
漂泊者手记(青年批评家文丛) 本书特色 九十年代以来,我们注意到,李洁非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生态环境的和都市文学、新生代文学方面,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
历代回文诗词曲三百首 内容简介 回文诗词是杂体诗词的一个种类,作者从大量的资料中搜集到五百多首古代回文诗词曲,从中遴选三百首,加以作者介绍、注释、考证等,整理成...
《不愿活下去的人》内容简介:事实证明,自杀比想象中困难得多。资深记者凯蒂·恩格尔哈特历时四年,跟踪访谈数百位不想活下去的人
《关注上海洪潮灾害》内容简介:上海位于北亚热带南缘,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繁荣的城市北滨滔滔长江口,东临浩瀚大东海,南依汹
从军记-麦家自选集 本书特色 ★“中国特情文学之父”、“谍战小说之王”麦家*新中短篇小说集;★ 继《解密》、《风声》、《暗算》等著名作品之后再推新作;★ 被《纽...
王小波卷-沉默的大多数-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当代文坛独立特行的作家王小波代表性随笔精选,包括《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独立特行的猪》等名篇,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