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她是真山真水之间的留白,*后一位“合肥四姊妹”——如果说20世纪大历史是一幅历史画卷上的真山真水,张充和就是真山真水之间的留白。她的意义就是这个纸醉金迷、纷纷扰扰、追逐欲望和名利的世界里,那一霎清阴。《小园即事:张充和雅文小集》继《曲人鸿爪:张充和曲友本事》、《古色今香:张充和题字选集》、《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之后,再次印证,我们这个时代丢失了很多从前优雅、丰富、人性的东西。2. 中国传统文化*美好的余韵,101岁首次结集“民国青春文选”——张充和生于民国二年(1913),生性淡泊,不愿立传。她对诗文从来不会刻意留存,谁有兴趣谁收藏,人称“险将遗落的珍珠”,与凌叔华齐比。现在想想,百岁张充和能留下《小园即事》这几十篇美文,*应感谢的是胡适,1936年他推荐她去编辑《中央日报》副刊,才让她的文才得以点燃。3. 从年轻时就开始退了的“退步者”,昆曲唱了一辈子——《小园即事》编注道,张充和是一位“退步者”,而且退得很早,从年轻时就开始退了,人家都忙着赶超时尚、潮流,她却不紧不慢地,甚至退回到中国古典文化和传统中去。余英时赞曰:“我必须指出,这一‘信念’今天看来似乎无可争议,但在1936年的中国却是非常不合时宜的,特别是在受过‘五四’思潮洗礼的知识界。”
合肥张家的文化,如水流动,斯文百年,绵延不断。张家十姐弟各有才艺,成就斐然。四姊妹中的小妹张充和,书法、昆曲、诗词等出身传统,却又不拘泥于古风,早已经汇进世界的文化主流。对于这个斯文流动的家族,对于自己的特殊的成长经历,张充和女史本人会作何无意书写?1936年,张充和经胡适介绍进入《中央日报》编辑“贡献”副刊,一年多时间,她发表了大量的短文,散文、小说、随笔、书评、艺术评论等等。追溯张充和民国文选,亲情、师道、成长、变故、友谊、旅程、信仰、感悟等等,张充和的小文充满了禅意和哲理,隐含着无限的悲悯之心,她以一个“退步者”的姿态,逐步走向她的“无所不能”的造境(沈尹默语)。《桃花鱼》背后的曲折和坦阔,《小园即事》里的寻常家境,龙门巷的童年记事,姑苏城外浓雾里的母女情深,扬州外婆家的黯然,青岛海边的绮丽旅程,曹操点将台的古意回归,拙政园里的昆音袅袅……看张充和文字里“有古人尤其是有自己”的多情世界。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后的闺秀”或许太过于传奇和正式,不妨从充和本人的文字开始,还原她自己。附记:文字之外,本书披露一百多幅往事图片,包括沈从文长子绘画不同时期的四姨张充和(顽皮、青春、时尚、优雅、亲切),以及九如巷张家新发现的1936年卞之琳、张充和苏州园林合影,等等。付梓之际,衷心感谢张寰和、周孝华夫妇提供稿件和口述回忆,感谢周有光、傅汉思、张定和、沈龙朱、周和庆、陈安娜诸位多篇文章,感谢史景迁、金安平夫妇与郑培凯、鄢秀夫妇祝贺题词。
【周有光】—— 今天四对夫妇,顾传玠、张元和、张允和、沈从文、张兆和、傅汉思都离我而去,张充和还生活在美国。张充和受到的传统教育最多,是书法家。
【欧阳中石】—— 无论字、画、诗以及昆曲,都是上乘,很难得。她一贯保持原有的风范,格调极高。像昆曲,她唱的都是真正的、没有改动过的。
【余英时】—— 有光先生说得十分准确:“张家四姐妹的名气很大,不光在中国,在外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四姐妹中我闻名最早、相识最久、相知最深的则是充和。
【许倬云】—— 她是我的长辈,九十多岁高龄,笔力依然如此劲秀!可佩!
【白先勇】—— 对张充和女士,我是敬佩的——琴曲书画,当今才女。
【董 桥】—— 充和先生送过我一幅墨宝我已然很满足了,我迷她的字迷了好多年。
【陈平原】—— 掰着指头算,依旧健在的北大中文系系友,会写字的虽不少,但如此优雅,且又如此高寿的,没有第二位。
【木令耆】—— 张充和也是早期用白话文写作的散文小说家;她和(凌)叔华是当时中国现代文学的前卫作家。
【郑培凯】—— 一花一天国,一沙一世界,追寻传统的审美境界,就是为文明悬起一盏引路的灯。
【史景迁】—— you gave me my early instructions into what the scholarly life could be, and i treasure that memory.
【金安平】—— scholar, friend and teacher in the arts and the art of life.
张充和(Ch’ung-ho Chang Frankel),祖籍合肥,1913年生于上海。“合肥四姊妹”之小妹。十岁时师从朱谟钦学古文及书法。十六岁从沈传芷、张传芳、李荣圻等学昆曲。1934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抗战爆发,转往重庆,研究古乐及曲谱,并从沈尹默习书法。胜利后,于北大讲授昆曲及书法。1948年结缡傅汉思(Hans H. Frankel)。1949年移居美国,在耶鲁大学教授书法二十多载,并于家中传薪昆曲,得继清芬。王道,安徽人,青年作家。
汉代词赋之发达 本书特色 本书出版于1938年,是现代赋学研究领域中的**部汉赋专论,分十章论述了词赋之释义、源流、作用,并联系当时的政治、文化、风尚等社会状况...
一辈子总要有一次巅峰:斗诗趣谈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从新的角度帮我们了解诗词背景的书,捕捉并还原当年文人墨客“斗文”的心理。王勃在滕王阁大放异彩、李白崔颢为一幢亭...
《Python广告数据挖掘与分析实战》内容简介:本书共十二章,第1-4章重在介绍移动广告营销数据分析理论与案例分析,包括广告数据分析
永恒的记忆-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留念 本书特色 ·献给热爱、关心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中外朋友;·献给开拓创新、奋斗不息的北洋人、天大人。·献给亲爱的母校——天...
2017中国最佳短篇小说 本书特色 短篇小说的选本,偏爱于平实的、大众的、贴近现实生活的世情、世态。二十年的坚持与努力,都是为给当代文学历史寻找准确的精神坐标与...
书生之见-子东时间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媒体人、学者许子东的随笔集,共分为“人生”、“书中”、“世间”三部分,以独特的角度,点评社会热点问题、文化现象和文学生态...
非洲现代待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了包括狄布、桑戈尔、尤唐西等堪称世界级诗歌大师的作品400余首。这些作品大多表现出迥异于欧美的另一种现代性,富有原始的生命节奏、...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内容简介:《伊利亚特》为古希腊不朽英雄史诗,西方古典文化基石。两代古典文学翻译家罗念生、王焕生先生
以科学的名义:刘华杰学术自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一些与“科学”有关的论文、评论和书评。包括《论第二种科学》、《科学与知性》、《反科学与伪科学》等54篇文章。...
《字传:商业书法字体设计与应用》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全面解析商业书法字体设计的教程。全书共有5章:第1章讲述了书法字体的概况;
金元明清词选-名家名选典藏 本书特色 夏承焘、张璋编选的《金元明清词选》共选金词五十首,元词八十一首,明词一二○首·清词二一四首。意在挦撦文献,以觇词学之...
《草木染:与二十四节气对话》内容简介:草木染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生活中很多植物的根、茎、叶都能染色,它是大自然的恩赐。本书
唐山大地震 内容简介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重要*悲惨的一页,造成了24万人的死亡,16万人的重伤,导致一座重工业城...
中国古代诗文赏析 本书特色 诗文欣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是读者开动自己的想像力,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对欣赏对象进行感受、品味、分析评判的过程。阅读本书...
感悟名家经典散文:山中杂记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散文47篇,包括《我做小说,何曾悲观呢?》,《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无限之生”...
陇上学人文存:颜廷亮卷 本书特色 追寻颜廷亮先生的文学、文化理论探索之路,他对敦煌文学的研究是毋庸置疑的切人点。敦煌文学是敦煌学领域里*早开展研究的学科...
李霁野文集补遗-(上下卷)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本,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主编★ 收入李霁野的自传、叙事诗《海河岸上人家》、《史湾赵...
活出生命的本真 本书特色 简单的灵魂,是质朴;简单的内涵,是本真;简单的归依,是智慧!做一个简单的人,活出生命的本真,把一颗心放在*温暖的地方。热爱生命,不苛求...
名家名作精选鲁迅散文杂文 本书特色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
月落乌啼.霜满天-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卷 本书特色 《月落乌啼·霜满天/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卷》为其通俗小说的代表作品。冯玉奇的作品在民国年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