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古罗马风化史》《欧洲风化史》《古希腊风化史》,本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来研究“性学”,堪称“中国性学史”“中国风化史”。
江晓原先生除了在学术领域成绩突出,且自谓好古成癖,对历史有特别的感情,性的历史归根结底也是历史的一部分,自然也在其感兴趣的范畴之内。他想要将其推进到“学术研究”的层次上去,于是利用空闲时间(硕士答辩结束后),“发奋”研究起中国古代的房中术,结果写成论文∶《中国十世纪以前的科学性初探》,并于1986年在《大自然探索》杂志上发表;遂又写了几篇“学院派”的性史论文在《中国文化》《汉学研究》(台湾)等刊物上发表;继而又出版了《性在古代中国》《中国人的性神秘》以及《性张力下的中国人》等书。可以说,性学研究,已然成为江晓原先生的第二专业。
这样一本学术与大众兼具的著作,实在值得读者一探究竟。
性学五章,作者江晓原。本书是关于中国性学史研究,分为《诗》《书》《画》《药》《人》五个篇章。
《诗》的部分包括:
1、从《诗》三百到《夹竹桃》:艳情诗之中国篇;
2、从《雅歌》到罗累莱:艳情诗之西方篇;
3、《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发微——敦煌写卷p2539之专题研究;
4、“人妖必能沟通,以缪斯的名义!”
《书》的部分包括:
1、高罗佩《秘戏图考》与《房内考》之得失及有关问题;
2、多妻的小说世界——关于《吝啬鬼、泼妇、一夫多妻者》;
3、三城记:一段燃情岁月——读《欧洲同性恋史》;
4、坦荡的性,文化的性——《孤独的性:手淫文化史》中文版导言;
5、我为什么写《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6、先从史上看风情——闲读五种《风化史》
7、为什么我们永远都会谈论性——《性学观止》中文第6版序。
《画》的部分包括:
1、从同声歌到压箱底;
2、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药》的部分包括 :
1、从鸟卵到伟哥:关于春药的历史漫谈;
2、检与神方教驻景——关于避孕与堕胎的历史漫谈;
3、伟哥十周年。
《人》的部分包括:
1、古代性学与气功——兼论评价内丹术的困难;
2、“与阴阳俱往来”——古历与性生活;
3、《乳房的历史》:描述当头,观点也就在其中了;
4、传统女性四题;
5、听一个匈牙利坏男人的真情告白;
6、李约瑟与性史研究;
7、张竞生其人其事。
诗从《诗》三百到《夹竹桃》:艳情诗之中国篇从《雅歌》到罗累莱:艳情诗之西方篇《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发微——敦煌写卷p之专题研究“人妖必能沟通,以缪斯的名义!”——张宽的《香格里拉围城》书高罗佩《秘戏图考》与《房内考》之得失及有关问题多妻的小说世界:《吝音鬼、泼妇、一夫多妻者》三城记:一段燃情岁月——读《欧洲同性恋史》坦荡的性,文化的性——《孤独的性:手淫文化史》中文版导言我为什么写《性张力下的中国人》先从史上看风情——闲读五种《风化史》为什么我们永远都会谈论性——《性学观止》中文第版序画从同声歌到压箱底云谁之思,西方美人药从鸟卵到伟哥二关于春药的历史漫谈检与神方教驻景——关于避孕与堕胎的历史漫谈伟哥十周年人古代性学与气功——兼论评价内丹术的困难“与阴阳俱往来”——古历与性生活《乳房的历史》:描述当头,观少也就在其中了传统女性四题听一个匈牙利环男人的真情告白李约瑟与性史研究张竞生其人其事后记
《乳房的历史》:描述当头,观点也就在其中了为人类的某个器官写一部历史,也算别出心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器官都能写得成一部历史,比如“阑尾的历史”或“脾脏的历史”,恐怕就写不成,因为这些器官上没有多少“文化”,可供形成“历史”。但是乳房不同,乳房上的“文化”,可是深厚之至-它联系到生育、性爱、健康、政治、商业、审美……所以当1997年,美国从事“女性和性别研究”的女学者玛莉莲·亚隆(Maxilyn Yalom)出版《乳房的历史》(A History of the Breast)一书后,立即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兴趣和注意。《乳房的历史》实际上是一本“乳房文化史”,虽然结构上看不出多少高明之处,也未见有深度的理论分析,从表面上看,甚至没有什么“观点”。但作者收集了大量资料,有些资料是读者平时不易见到的;还有不少资料是平时人们不从“乳房文化”的角度去看的。这样将“乳房文化史”描述出来,也就很有价值了。其实在西方,有许多颇有学术价值的著作都是这样的。在中国传统的主流审美观念中,乳房可以说没有任何地位,如果要对中国做类似的文化史,恐怕只能做头发或脚-小脚的文化史,事实上已经有人做过。如果说早期方绚《香莲品藻》之类的作品还带有无聊文人吟风咏月甚至恋足癖的色彩,那么到姚灵犀编的《采菲录》,大体上就有一点像玛莉莲·亚隆对乳房所做的工作了,但是姚灵犀没能搜集图像资料。而在中国今日媒体上到处可见的丰乳隆胸广告中所反映的审美观念,则完全是西风东渐的结果,其历史绝不会超过100年(当代中国女性中不再讳言乳房的当然大有人在,比如吴霭仪有一本集子取名《知识分子的乳房》)。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乳房的历史》一书中译本的出版,又另有一重意义。玛莉莲·亚隆对与乳房有关的史料的搜集,可谓不遗余力。举凡宗教典籍、文学作品、古典雕塑、名人回忆、广告招贴、宣传海报,等等,无不纳人视野,从中观察乳房文化之演变。全书共有插图99幅,每幅下面皆有可以独立于正文阅读的说明文字。这些说明文字往往既点出了这幅插图的价值和意义,也富有阅读趣味,例如图51:Bernard绘,《向七十五军致敬》,法国海报,1914年。为了鼓舞爱国情操,一次大战时的法国海报将玛丽安(Mar伯nne,作为法国象征的类似女神的人物-作者按)色情化,让她裸身站在加农炮前,发丝飘扬,坚挺的双乳不畏德军的侵袭。又如展示轰炸机机身上所绘裸乳金发美女做胜利手势的图61:《有点危险》,1943年8月12日。驻扎于英国空军基地的波音B-12飞行堡垒轰炸机388轰炸大队。二次大战的机身绘图艺术融合了乳房、危险、摧毁与胜利。这类笔触,书中到处可见。还有一点,也值得一提,在西方的“女性与性别”研究者、特别是女研究者中,常有女权主义倾向,她们的作品也往往带着女权主义的烙印。但是在玛莉莲·亚隆的《乳房的历史》中,我们看不到这种烙印。她的观察是敏锐的,但态度则是平和的。即使叙述到紧身搭对女性身体的改造和伤害-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古代缠足同样性质-这类内容时,也没有对“男权社会”或“男性中心主义的审美”作任何批判和讨伐。强调了玛莉莲·亚隆对乳房文化史的“述而不作”的描述,却反而引出了我自己发表一个“观点”的欲望。《乳房的历史》使我想到一个近来常在思考的问题:那些以描述为主、没有多少宏论的著作,是否可以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于空疏浮夸的“学”风,喜欢徒托空言,大发议论。先前有所谓“论从史出”和“以论带史”之争,无论前者还是后者,着眼点都在“论”上。大焉者构建“理论体系”,小焉者发为惊人之说,必出一番宏论而后已。久而久之,许多人已经习惯于一定要在文章或著作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且一般性地提出观点(比如有所谓“夹叙夹议”)还不行,通常还要摆开一个论断的架势才行。其实,描述也有学术价值。从时间的维度-其历史沿革、从空间的维度-其分布范围、从社会的维度-其影响作用,将某个事物、某种文化现象描述清楚。例如,西方许多文化人类学著作-其实《乳房的历史》也可以归人其中-就是这样做的。难道没有学术价值?难道不比那些平庸的、陈词滥调的、卑之无甚高论的“观点”更有学术价值?在这个问题上,参照科学哲学理论中的有关方面,也有启发。早先人们在朴素的客观性假定的简单指导下,坚信科学理论必定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通过绝对“客观”的观察,才能归纳出理论。然而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早已指明,绝对“客观”的观察是不可能存在的,在观察程序的设计、观察结果的表述等问题上,必定有某种理论的介人。作为一种类比,我们也不难看到,绝对“客观”的描述同样是不可能存在的,在描述对象的取舍、描述语言的选择等问题上,也必定有某种“观点”-实际上也就是理论-的介人。故鄙意以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仿照某前伟人之名句句型日:描述当头,观点也就在其中了。……
江晓原,男,1955年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前副理事长。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4年中国科学院特批晋升研究员,次年成为博士导师。1999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出任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之首任系主任至今。
塞北三朝.辽-腾飞五千年 本书特色 ★袁腾飞砥砺四年,白话文以来全景式麻辣解读塞北三朝的*新力作,讲述你所不知道的契丹。 ★历史没大没小,袁sir有根有据,上承...
中国古代文化丛书国论集----国语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在编选这套丛书的过程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披沙...
难民区百日 本书特色 还原民族真实的历史,建立民族自己的记忆;把“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国权就不会有人权”的道理,告诉所有的中国人,并且传之子孙,永不湮灭。难民区百...
古代钱币与丝绸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特色 张勇主编的《吐鲁番学研究:古代钱币与丝绸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为第...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上两次著名改革——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来探讨何谓真正的进步的改革、如何改革才能符合历史潮流以及改革者的素质与命...
近代史 本书特色 蒋廷黻是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本书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全书分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国与近代世界两部分,从鸦片战争讲起,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
泽林结合游记与评述的形式,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充满吸引力的中国全球化经济战略的图景。在作者的笔下,用时间路程和头脑刻画出的中
帝国尽头是民国 本书特色帝国尽头是民国,老旧帝国难以为继,初生的民国也并非一帆风顺,民国诞生曾给古老民族带来的欢欣与激动,却迅速消逝在称帝、复辟和一次次厮杀之中...
学术研究方法与规范 本书特色 《学术研究方法与规范》作者张清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虽然有志于学,却因不懂治学之道,读书、写作事倍功半,遂于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医学图文史-改变人类历史的7000年-彩色精装典藏版 本书特色 世界史,说到底就是一部文明史;而文明史,根本绕不开医学史。 本书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
吉登斯深刻地讨论了政治学、社会学与社会理论之间的关联,对主要的社会理论大师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旨在对经典社会理论和最近的思
清朝全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日本学者稻叶君山近代日本学者,清史研究专家★ 本书以时间为经,以清代的政治、军事、经济...
晋绥抗战亲历记 本书特色 山西省与绥远省(今内蒙古西南部),向东俯瞰辽阔的华北平原,向西则是西北内陆的天然屏障,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初期,这里也饱经血与火的洗...
世界之初与魔法秘境-不可思议的古文明-1 本书特色 人们揣测,我们的星球上从前可能来过外星人。秘鲁小城伊卡郊外的岩石上,就凿刻着外星人创造的尼安德特文明的兴衰史...
李宗仁1891.8.13~1969.1.30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字德邻。广西临桂(今桂林)人。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入广西陆军小学堂。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内容简介: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历史”系列“魏晋南北朝”一卷。《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
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文献 本书特色 冶史者都以治中亚史难,首先就难在史料这一关。中亚是古代几大文明连接,中间地带,对于古代几大文明区而言,都是个遥...
《良友》画报全编(1926-1945合订影印本)出版说明《良友》画报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本大型综合性彩色画报,1926年创刊于上海(比美
《欧洲财政国家的兴起(1200-1815年)》由多位作者合作完成,其中包括荷兰莱顿大学历史学老手维姆·布朗,英国莱斯特大学近代历史学
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1)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方志出版社2006年3月1版1印★ 《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1)》是《中国新编地方志总目提要》首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