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时代(1924—1953)既是一个全面控制时代的开端,也是它的高潮时刻。经过改造的苏维埃人,既恐惧政治权力,又对它无比崇拜。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成了“耳语者”——或藏身于角落窃窃私语、互诉衷肠,或暗中迎合,成为向当局告密的举报人。许多关于苏联的历史著作都聚焦于恐怖的外在现象——古拉格、逮捕、判刑、囚禁甚至杀害,却几乎没有人关注普通的苏联人过着一种怎样的私人生活,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是什么。《耳语者》所关注的正是*为广泛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在心灵,是**部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尽管在书中几乎每一页都能感受到斯大林的存在,但是《耳语者》并不讲述斯大林本人,讲的是,斯大林主义如何渗入普通人的思想和情感,如何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本书也并不试图解说恐怖的起源,或描述古拉格的兴衰;只想解释警察国家如何在苏维埃社会扎根,让数百万普通百姓卷入恐怖制度,或是沉默旁观者,或为积极合作者。正如俄罗斯历史学家米哈伊尔·格夫特所说,斯大林制度的真正力量和持久遗产,既不在于国家结构,也不在于领袖崇拜,而在于“潜入我们内心的斯大林主义”。而对于这一切,我们绝不陌生。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08)——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许知远专文导读,揭开“沉默的记忆”。1.《耳语者》是一部揭示斯大林时代普通苏联人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它**次深入探索了斯大林强权体制之下,普通人窒息的生存状态和扭曲的内心世界。沉默,背叛,坚守,妥协,抑或曲意迎合? 在一个全面控制的时代,是否应该让内心的道德、不安的声音彻底沉睡?2.《耳语者》所讲述的斯大林时代苏联的每一个疯狂、悲惨、残暴、荒谬的事件背后,深藏着一颗颗颤抖、麻木、凶残、勇敢、坚毅、悔恨的心灵。历史的荒诞、不可思议,让人脊背发冷。3.《卫报》《泰晤士报》《观察家》《每日电讯》等媒体同时推荐的“年度图书”。《时代》、《纽约时报》、《经济学人》、《莫斯科时报》、《波士顿环球报》、《新政治家》等全球各大媒体鼎力推荐。
【导读:沉默的记忆】/ 许知远
【家族树】
【斯大林时期苏联相关地图】
【引言】
**章:1917 年的孩子(1917—1928)
第二章:大转变(1928—1932)
第三章:对幸福的追求(1932—1936)
第四章:大恐怖(1937—1938)
第五章:大恐怖的余波(1938—1941)
第六章:“等着我吧”(1941—1945)
第七章:普通的斯大林主义者(1945—1953)
第八章:归来(1953—1956)
第九章:记忆(1956—2006)
【后记及致谢】
【注释】
【资料来源】
【译名对照表】
斯大林1953年去世的时候,留下的是整个被他成功改造了的新人民,“斯大林统治留下的沉默而顺从的人民延绵不绝”。塑造一国人民的国民性就像培育一个新物种,只要一次性成功就足够了,剩下的便是它的自动延续,除非环境因素的剧变为它的再度变化提供了条件。正是这个沉默而顺从的“斯大林的人民”成为《耳语者》作者费吉斯口述史想要从中寻找隐秘声音的对象。
——徐贲
奥兰多·费吉斯收集到数百份家庭档案,它们既包括信件、日记、回忆录,也有照片、实物,作者还对经历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它们构造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道德与心理故事,它可能比任何理论都更好地解释了极权主义的运转,与人们面对悲剧时活下去的欲望。
奥兰多·费吉斯将焦点集中于斯大林时代,它既是一个全面控制时代的开端,也是它的高潮时刻。通过这许多的个人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这台庞大的苏维埃机器,如何一步步地改造社会、家庭、个人,让人们抛弃所有熟悉的思维与习惯,让原本的多元丰富变得单一、匮乏。
——许知远
《耳语者》的重要性怎么也不会被高估……应成为俄罗斯今天的必读书。
——《泰晤士报》
《耳语者》中的故事情凄意切,令人心碎。在描写人类的残忍、人才的浪费,以及信任和信念的滥用上,甚至会让读者胆战心惊。这是费吉斯的非凡成果,既高度概括,又充满真知灼见,详尽解说了形形色色的人对于苦难和生存的见证。
——《莫斯科时报》
费吉斯也许是英语世界中最卓越的俄罗斯历史学家之一,保存和理解噩梦般的苏维埃世纪是他一生的追求……他尽量捕捉那个黑暗时期的实质,其成果就是这本感人的《耳语者》……充满人性,像置身于悲惨世界的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之中。
——《波士顿环球报》
《耳语者》是苏维埃人民最好的文学纪念碑之一,足以与《古拉格群岛》和沙拉莫夫的散文相媲美。它是斯大林恐怖下人际关系的百科全书,引人入胜。
——《新政治家》
真了不起……那些获释的流亡者和家人,历经做秀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医生事件、反犹镇压、赫鲁晓夫的解冻,因害怕招致进一步的惩罚,一直保持缄默。现在,终于可在费吉斯先生的杰作中听到他们的声音。
——《纽约太阳报》
一部杰作……多亏了费吉斯,那些幸存者得以克服缄默,喊出了超越耳语的心声。
——《纽约时报》
奥兰多-费吉斯(Orlando Figes,1959— ),英国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现为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历史学教授。他的一系列解读沙俄及苏联历史的著作——《耳语者》、《娜塔莎之舞》等,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是当今英语世界俄罗斯研究的一流大家。作品曾获沃尔夫森奖、NCR图书奖等,入围萨缪尔·约翰逊奖、达夫·库珀奖等,并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出版。译者毛俊杰,1952年生于上海,1978年入复旦分校中文系,1981年后定居纽约,译作有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杰克·凯鲁亚克《吉拉德的幻象》等。
《细说中风》内容简介: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给患者及家庭都带来很大负担。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与中风相
美国的第一个100年 本书特色 也曾参考史上 *牛神秘说书人雾满拦江的历史巨作!《明朝其实很有趣儿》与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并称中国人必读必看必学的明朝历史书...
归化城厅志 本书特色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所藏抄本《归化城厅志》,不分卷,一函八册,由清光绪年问刘鸿逵监修、沈潜总纂。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编《馆藏地方志目录》及《中...
明清帝王与皇陵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明清帝王们的几大著名皇陵。具体内容包括有皇陵文化、明朝皇陵、清朝关东陵墓、清东陵、清西陵和王墓选粹等。其中还有风水、地理...
《生活数学大爆炸:幼小衔接数学思维训练(2阶)》内容简介:本书共7章,分别为分类与比较、认识方位、空间几何认知、量的比较、量
胭砚计划.国家根本与皇帝世仆:清朝旗人的法律地位 本书特色 所谓“旗人”,广义来说,即八旗组织的各种成员。清朝皇帝为求巩固政权,相当仰赖旗人的力量,但在维护旗人...
绅商也要革命-苏省辛亥年 内容简介 绅商是活跃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特殊社会阶层,在辛亥革命前后他们用富有血性的行动竭力挽回国家利权,并因应时势理性地选择革命...
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三十年来从事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小结。运用通变观点,以宏观思维为导向,微观考实为基础,借鉴皖学实事求是的朴学方法,注重...
燕下都瓦当文化考论 内容简介 战国燕下都瓦当为我国古代三大瓦当系列之一。与战国秦瓦当、齐鲁瓦当鼎足而立。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形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世人的瞩目...
《色彩构成》内容简介:本书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和动手操作,使学生真正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明度对比、色相对比、
《去杠杆:资产证券化的新供给路径》内容简介:本书基于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等前沿性认识,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在金融实践领域应用学术
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前后两部分:其一,19世纪末至1911年辛亥革命,以考察20世纪初新史学思潮与西方史学关系为主,凡...
1795 乾隆六十年 本书特色 1795年对于乾隆及其所统治的帝国都是重要的一年。执政已经满60周年的乾隆要 从皇帝的宝座退卞来、去当太上皇帝。他在退位前所做...
《认识自我: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西方人文艺术史》内容简介:★哥大艺术史权威学者沉淀多年,写给大众读者的文化史入门力作,简体
中国藏地考古-(全十册) 本书特色 ★ 8开精装,总达600万字,总重13公斤,天地出版社出版★ 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的、汇集藏地考古相关文献以及研究文集的大型图书...
本系列从翔实的历史材料出发,以雄浑的构思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几个大的封建王朝兴衰的历史过程。在洞察世态人情毫末的基础上,探索
二十世纪简史 本书特色 一本书读懂二十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锐评两战后大国间的权力博弈洞悉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角力著名历史学家卢卡斯凝聚毕生心血的经典力作《泰晤士报》《...
传习录 本书特色 ★精心译注,文白对照,精装珍藏,古为今用 无障碍阅读 精辟透彻。 ★阳明心学经典 儒家之作,全译全注、文白对照、精僻透彻讲解详评,通俗易懂,无...
百年误读-胡平文集 本书特色 《胡平文集:百年误读》作者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奖《中国作家》杂志报告文学奖,台湾《中国时报》...
历史不忍细看-黄文山读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当代福建散文家黄文山的历史感悟类作品的首次结集。作品以“细读历史”的立场,当代人的视角,从众多历史史料中提炼了与所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