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岱翁街》这本集子初版于一九六〇年,收录了阿德里安娜·莫尼耶生前发表在报刊上的回忆文章。莫尼耶小姐在书中谈到自己*初的文学启蒙、巴黎著名的出版人和书店里的作家常客及其轶事,也谈到那时的文学青年和文学实验,书店主人的独特视角让这些文字就如同那个时代的文学圈备忘录。她还结合自己三十余年的书店生涯,对如何开一家成功的书店侃侃而言,为有志于开书店的书友们提供自己的专业经验;此外,她还饶有趣味地谈到伦敦之旅和对意大利男人的印象。这本书在一九八九年和二〇〇九年两次再版,增加了克洛岱尔、普雷韦尔、佩斯、博纳富瓦等人回忆莫尼耶小姐和“书友之家”的文章,使读者多个角度认识这个辉煌一时的书店传奇。
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巴黎,奥岱翁街上有两家女主人开的书店,“书友之家”和“莎士比亚书店”。在那个时代,法国女人要买本书读,得向丈夫要钱。“书友之家”对外免费阅读,并在书店里接待许多作家、讨论现代文学……《奥岱翁街》是其中一书店女主人Monnier(即阿德里安娜·莫尼耶)的随笔回忆录,讲述了她与当时一些著名作家、诗人和艺术家的交往和对他们的印象,读来非常有趣。
这期间,我也结识了路易·阿拉贡和菲利普-苏波。阿拉贡比布勒东稍晚一点来到我的书店。
路易·阿拉贡那时正为自己的名字和八字胡的问题而苦恼。他绝对是我见过的*和气、*敏感的一个男孩。也是*聪明的。和他相处非常容易。他热爱诗歌,但不追求过多的不羁。初认他的时候,他还在读医科一年级,口袋里总是装着一本魏尔伦或拉弗格的诗集,非常不习惯他的同志们的那些粗俗言行。还记得我们*早的几次交谈,他跟我说心里话,那些他在阶梯教室里听到的荒唐的诲淫话,差点让他流眼泪。
他已是一个绝顶健谈的人。能滔滔不绝地讲上两、三个小时,带着那种轻微的鼻音——在我看来,这正体现了他的那种讥讽的方式:布袋木偶的挑战,戏谑式的疯狂。有时候苏珊娜·博尼耶下午三点左右离开书店去买东西,六点钟回来的时候,发现他还站在原来的位置,玻璃橱窗的门洞里,沉浸在毫无停顿倦意、意兴飞扬的谈话中。
有一天,他跨进门,手里拿着浅色的手套,应该是在附近有一次较为正式的拜访。可在时而电光火石、时而细流涓涓的谈话开始后,他把这次约会忘得一干二净。下午很晚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怒气冲冲地过来(他随后介绍说,那是他的大姐),很粗暴地打开门:“嗨,路易,我可等了你两个小时了!你是不是疯了?” 我们都很喜欢阿拉贡,也很自然,一直确信他将成为一位出色的文学家。
我似乎是一九一七年认识菲利普·苏波,但已记不清初识他时的情形。在我的记忆里,一直将他与布勒东、阿拉贡联系在一起;他们三人不知在哪里相识的。但有段时间,我看到他们三人总在一起,为某项共同的事业非常团结。
苏波是三个人里,*优雅,也*有锋芒的一个。
他的攻击性显得不那么自然;细想下,那也是自然的,只不过在他身上,更近似一种神经质——神经质磨砺出了锋利的瓜子。可他又是有情有义、很有教养的人,这两种品质又相辅相成。于是,他总是伤自己胜过伤他人,并导致他*后向社会开战。我暗地里想,*初的时候,可能他是*英勇无畏的一个。
阿拉贡,似乎也并非生来就喜欢战斗,可他一旦进入状态,便很享受那种激烈,特别当有人懂得对他施加一种几近父亲式的权威领导,且不断给他鼓励与肯定的时候。他披着一副漂亮的文学铠甲,在战役中所向披靡。
这是后话了。我在此要讲的,仅是达达主义,以及《文学》刚创刊的时期。
这本杂志的**期于一九一九年三月面世。同一个月里,奥岱翁街有一场音乐盛事:萨蒂的《苏格拉底》试演。这一出是埃德蒙·德·波利纳克公主模仿昔日的领主,独家定购的曲目,此前只在公主府上演出过。因此,在我们这里的演出也可以算是首演了。
苏珊娜·巴尔格里克——歌声绝妙无比——一个人唱了全部曲目,着实厉害,那作品原是为三种女声写的。萨蒂本人弹钢琴。让·科克托主持。
为了集中相对比较大的受众面,我们在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这天组织了两场演出,分别在上午和晚上。大家都知道晚上,弗朗西斯·耶麦正巧路过巴黎,他会来,而纪德和克洛岱尔也会来。
上一个月,科克托在我们这边的一次小型集会上已初露锋芒,对于那次集会,我并不很满意。那是《好望角》的朗诵会,关于这一作品,我得好好来讲讲,以泄长久以来未充分表露过的真实感受。
天晓得我对科克托是喜爱的,也很欣赏,甚至现在比以前更加欣赏他。那时候的他,可真是个被宠坏的孩子!无疑,他是个诗人,在我看来,其散文诗更甚于韵律诗。因为他的散文诗很有自己的风格,带着一种伪装的处子般的纯真,而他的韵律诗,由于每一句开头都有刻意压韵的字母,显得造作之极,令人生厌。说实话,他的韵律诗叫我头痛。很有可能,我这话讲得不公正,但当一个人头痛的时候,很难说话公正。
他在写《好望角》的时候,刚刚发现当代诗歌以及那些先驱诗人,放弃了《轻浮王子》和《索福克勒斯之舞》(——事实上那两篇中有不少出彩之处)。
他奋力投身于先锋运动,对此,得毫无保留地称赞:其天生的才能丝毫无损,同时,又赢得了新的徽章。
科克托从来都不是**个冲进突破口,但却总是由他去插上战旗,话说回来——这事儿,也总得有人去做。
P108-111
阿德里安娜·莫尼耶(Adrienne Monnier,1892-1955),法国著名书店女主人和文学出版人,同时也是作家和诗人。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十五日,她在奥岱翁街七号开了“书友之家”书店,不仅出售书籍而且提供借阅,举办多种公开的文学活动并出版定期文学刊物,吸引了巴黎众多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家,瓦雷里、纪德、克洛岱尔、布勒东、里尔克、乔伊斯、本雅明……都是她的座上客。受她影响的美国女子西尔维娅·毕奇于一九一九年开了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并于一九二一年将书店搬到奥岱翁街十二号,两家书店使这条小街成为左岸最有人文气息的街道;次年毕奇出版了乔伊斯《尤利西斯》,七年之后,莫尼耶出版了法文版。
传奇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1903-1942)她出生于一九〇三年,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
纪伯伦全集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书籍设计师张守义设计装帧,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纪伯伦是20世纪以来东西方公认的用阿拉伯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创作、融东西方文化...
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的诗与情-随书附赠《经典玉谿生诗》永恒珍藏版 本书特色 解读李商隐,竟是这样磨人的一件事情。犹如误入了一座美轮美奂的迷宫,想要理清每一处细...
朝花夕拾-随书附赠《惯于长夜过春时》精美诗集 本书特色 用*美的心情,读*美的散文文学经典畅销书。阅读,只有散文才能予人平静和享受;只有经典才能洗去心灵的尘埃。...
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2001年1版1印,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由著名学者曲德来、迟文浚、 冷卫国主编★ 本丛书共分六卷,**二卷选入先...
四世同堂:话剧专辑 本书特色 ★ 大16开软精装,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在剧本、演员、导演三方面都做得特别成功的戏剧作品,自上演以来得到了观众的一致...
悉尼(一个作家的返乡之旅) 本书特色 二十七年后,一个旅居美国的异乡人,开始打量这座城市……在纽约居住十年后,小说家彼得·凯瑞带着“寻找悉尼*璀璨之处”的愿望,...
正统的与异端的 本书特色 收录在《正统的与异端的》中的文字,是作者在80年代写下的对诗歌与诗人的一些评论。以人来说,闻一多、朱湘、穆旦和艾青等,作者都带...
茅盾作品新编 本书特色 茅盾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他的经典意义一般被定位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他的《子夜》往往被看作是中...
徐志摩经典 本书特色 《徐志摩经典》讲述了: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坛*具特色、*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的大量诗作在情感的宣泄、意境的营造、节奏的追求和形式的探求诸方面...
思想的阐释 内容简介 拉斯基的政治思想充满了复杂性和灵活性,在**次大战期间他是英国式自由主义的支持者,而后来他的思想越来越具有民主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色彩。本...
甘露六短篇 本书特色 《甘露六短篇》是当代作家孙甘露的短篇小说集。本书精选孙甘露的六部短篇小说,包括《边境》《剧院》《镜花缘》《相同的另一把钥匙》《大师的学生》...
《内陆型集装箱中心站中欧班列运输组织与优化》内容简介:本书研究内陆型集装箱中心站运输组织与优化问题,以中欧班列为研究对象,
唐诗三百首-崇文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品种全:本丛书将经史子集及其他学科中读者*热衷的品种全部收齐,让读者以*少的时间读*多的好书。☆设计新:本丛书的特点是...
吴宓日记 第2册:1917~1924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数十年学术生涯、个人际遇和在学界的活动与交往情况的记录,也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教育史的珍...
阅美文-往事浮云现,沧海蝴蝶飞(精装) 本书特色 将记忆放在文字里,那些文字不老。它们鲜活着,在每一个四季轮回的路口盛开。整理它们的时候,欢喜而感动。感恩岁月的...
相见若只当时月-古诗词中的相思之美 本书特色 诗词很美,爱情更美,文学史中的诸多诗词都与爱情有关。它们或婉约唯美,或凄楚动人,一首首都在诉说着爱人的衷肠。本书精...
中古诗学史丛书:阮籍《咏怀诗》集校、集注、集评 内容简介 目前,對阮籍《詠懷詩》歷代研究成果的收集,是整體研究中相對空白並有待填補與開拓的一個領域。本书總集的輯...
一个一个人 本书特色 *具个人特色的纪传体断代史;1979-2012的中国微叙事。本书由著名书籍设计师朱赢椿装帧设计。书名及腰封文字由古琴演奏家成公亮题写。一个...
《数据中心数字孪生应用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以数字孪生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为主题,从采用的方案、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对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