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岱翁街》这本集子初版于一九六〇年,收录了阿德里安娜·莫尼耶生前发表在报刊上的回忆文章。莫尼耶小姐在书中谈到自己*初的文学启蒙、巴黎著名的出版人和书店里的作家常客及其轶事,也谈到那时的文学青年和文学实验,书店主人的独特视角让这些文字就如同那个时代的文学圈备忘录。她还结合自己三十余年的书店生涯,对如何开一家成功的书店侃侃而言,为有志于开书店的书友们提供自己的专业经验;此外,她还饶有趣味地谈到伦敦之旅和对意大利男人的印象。这本书在一九八九年和二〇〇九年两次再版,增加了克洛岱尔、普雷韦尔、佩斯、博纳富瓦等人回忆莫尼耶小姐和“书友之家”的文章,使读者多个角度认识这个辉煌一时的书店传奇。
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巴黎,奥岱翁街上有两家女主人开的书店,“书友之家”和“莎士比亚书店”。在那个时代,法国女人要买本书读,得向丈夫要钱。“书友之家”对外免费阅读,并在书店里接待许多作家、讨论现代文学……《奥岱翁街》是其中一书店女主人Monnier(即阿德里安娜·莫尼耶)的随笔回忆录,讲述了她与当时一些著名作家、诗人和艺术家的交往和对他们的印象,读来非常有趣。
这期间,我也结识了路易·阿拉贡和菲利普-苏波。阿拉贡比布勒东稍晚一点来到我的书店。
路易·阿拉贡那时正为自己的名字和八字胡的问题而苦恼。他绝对是我见过的*和气、*敏感的一个男孩。也是*聪明的。和他相处非常容易。他热爱诗歌,但不追求过多的不羁。初认他的时候,他还在读医科一年级,口袋里总是装着一本魏尔伦或拉弗格的诗集,非常不习惯他的同志们的那些粗俗言行。还记得我们*早的几次交谈,他跟我说心里话,那些他在阶梯教室里听到的荒唐的诲淫话,差点让他流眼泪。
他已是一个绝顶健谈的人。能滔滔不绝地讲上两、三个小时,带着那种轻微的鼻音——在我看来,这正体现了他的那种讥讽的方式:布袋木偶的挑战,戏谑式的疯狂。有时候苏珊娜·博尼耶下午三点左右离开书店去买东西,六点钟回来的时候,发现他还站在原来的位置,玻璃橱窗的门洞里,沉浸在毫无停顿倦意、意兴飞扬的谈话中。
有一天,他跨进门,手里拿着浅色的手套,应该是在附近有一次较为正式的拜访。可在时而电光火石、时而细流涓涓的谈话开始后,他把这次约会忘得一干二净。下午很晚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怒气冲冲地过来(他随后介绍说,那是他的大姐),很粗暴地打开门:“嗨,路易,我可等了你两个小时了!你是不是疯了?” 我们都很喜欢阿拉贡,也很自然,一直确信他将成为一位出色的文学家。
我似乎是一九一七年认识菲利普·苏波,但已记不清初识他时的情形。在我的记忆里,一直将他与布勒东、阿拉贡联系在一起;他们三人不知在哪里相识的。但有段时间,我看到他们三人总在一起,为某项共同的事业非常团结。
苏波是三个人里,*优雅,也*有锋芒的一个。
他的攻击性显得不那么自然;细想下,那也是自然的,只不过在他身上,更近似一种神经质——神经质磨砺出了锋利的瓜子。可他又是有情有义、很有教养的人,这两种品质又相辅相成。于是,他总是伤自己胜过伤他人,并导致他*后向社会开战。我暗地里想,*初的时候,可能他是*英勇无畏的一个。
阿拉贡,似乎也并非生来就喜欢战斗,可他一旦进入状态,便很享受那种激烈,特别当有人懂得对他施加一种几近父亲式的权威领导,且不断给他鼓励与肯定的时候。他披着一副漂亮的文学铠甲,在战役中所向披靡。
这是后话了。我在此要讲的,仅是达达主义,以及《文学》刚创刊的时期。
这本杂志的**期于一九一九年三月面世。同一个月里,奥岱翁街有一场音乐盛事:萨蒂的《苏格拉底》试演。这一出是埃德蒙·德·波利纳克公主模仿昔日的领主,独家定购的曲目,此前只在公主府上演出过。因此,在我们这里的演出也可以算是首演了。
苏珊娜·巴尔格里克——歌声绝妙无比——一个人唱了全部曲目,着实厉害,那作品原是为三种女声写的。萨蒂本人弹钢琴。让·科克托主持。
为了集中相对比较大的受众面,我们在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这天组织了两场演出,分别在上午和晚上。大家都知道晚上,弗朗西斯·耶麦正巧路过巴黎,他会来,而纪德和克洛岱尔也会来。
上一个月,科克托在我们这边的一次小型集会上已初露锋芒,对于那次集会,我并不很满意。那是《好望角》的朗诵会,关于这一作品,我得好好来讲讲,以泄长久以来未充分表露过的真实感受。
天晓得我对科克托是喜爱的,也很欣赏,甚至现在比以前更加欣赏他。那时候的他,可真是个被宠坏的孩子!无疑,他是个诗人,在我看来,其散文诗更甚于韵律诗。因为他的散文诗很有自己的风格,带着一种伪装的处子般的纯真,而他的韵律诗,由于每一句开头都有刻意压韵的字母,显得造作之极,令人生厌。说实话,他的韵律诗叫我头痛。很有可能,我这话讲得不公正,但当一个人头痛的时候,很难说话公正。
他在写《好望角》的时候,刚刚发现当代诗歌以及那些先驱诗人,放弃了《轻浮王子》和《索福克勒斯之舞》(——事实上那两篇中有不少出彩之处)。
他奋力投身于先锋运动,对此,得毫无保留地称赞:其天生的才能丝毫无损,同时,又赢得了新的徽章。
科克托从来都不是**个冲进突破口,但却总是由他去插上战旗,话说回来——这事儿,也总得有人去做。
P108-111
阿德里安娜·莫尼耶(Adrienne Monnier,1892-1955),法国著名书店女主人和文学出版人,同时也是作家和诗人。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十五日,她在奥岱翁街七号开了“书友之家”书店,不仅出售书籍而且提供借阅,举办多种公开的文学活动并出版定期文学刊物,吸引了巴黎众多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家,瓦雷里、纪德、克洛岱尔、布勒东、里尔克、乔伊斯、本雅明……都是她的座上客。受她影响的美国女子西尔维娅·毕奇于一九一九年开了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并于一九二一年将书店搬到奥岱翁街十二号,两家书店使这条小街成为左岸最有人文气息的街道;次年毕奇出版了乔伊斯《尤利西斯》,七年之后,莫尼耶出版了法文版。
在他乡寻找自己 本书特色 以他乡为主题,和城与人对话。作者造访维也纳、布达佩斯、华沙等七个城市,感受这些城市的激情与诱惑、焦虑和不安;聆听摄影师荒木经惟、日本电...
青春诗会:不确定的群山 本书特色 青春诗会由诗刊社创办于1980年,至今已举办29届。青春诗会推出了众多的优秀青年诗人,其中一些诗人成为中国诗坛的代表人物,如首...
你是人间四月天 本书特色 《你是人间四月天》收录了林徽因几乎所有的诗歌、散文、小说。包括诗歌《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激昂》,散文《悼志摩》《一...
带一本书去未来 本书特色 《带一本书去未来》:如果让你带一《带一本书去未来》去未来,你会选择带哪一本……同实:《读书人是有福了》,止庵:《小时读书》,周泽雄:《...
西窗随笔(4):鬼话连篇集、死不认错集 本书特色 《西窗随笔(4):鬼话连篇集、死不认错集》:柏杨杂文精选·倚梦闲话系列西窗随笔(4):鬼话连篇集、死不认错集 ...
《审美教育书简》内容简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作序推荐,“《审美教育书简》充满了诗与思的奇光异彩”☆王国维、蔡元培、
二手书那些事儿 本书特色 《二手书那些事儿》:爱书的人收藏家书目逛书店激怒店主的=十条妙计怎么收拾顾客乞求、偷盗和借阕书的旅途拍卖私人图书馆从A到N二手书的来世...
随笔精品-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本书特色毛信德、朱隽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 随笔精品)》,一共收录了1903年至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
王士镇诗选-明清十大家诗选 本书特色 “明清十大家诗选”之《王士禛诗选》,共选诗上百首,详加题解、注释,读之不但可以知其诗,更可进而对王氏其人、其世有所了解。具...
亲吻藏南-行走在仓央嘉措的故乡达旺 本书特色 梦野,20世纪60年代出生。12年前,酷爱旅行的他开始实现人生*大的梦想——自费环游世界,迄今他的足迹已经遍布七大...
回忆与诗:阿赫玛托娃散文选 内容简介 本书将收录的散文分为“摘自日记的篇页”、“我这半世纪”、“评论与演讲”、“书信集”、“普希金研究”等五个栏目。回忆与诗:阿...
老舍:人间这出戏 本书特色 一本书阅尽老舍先生传世散文:——一个“真好人”的灵魂独白,一代文艺宗师的语言魅力。只要手脚不闲着,便不会走向绝路,而且会走得噔噔响。...
中国新诗中的先锋话语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国新诗中的先锋话语”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后新时期“处境”诗与“精神”诗、“非个人化”与“戏剧化”、后新时期...
范伯子诗文选集 内容简介 范当世,字肯堂、无错,亦名铸,号伯子、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人,清末文学家。生于咸丰四年甲寅(一八五四),卒于光绪三十年甲辰(一九0...
《翟永明的诗》是“蓝星诗库”系列之一,选入翟永明短诗数十首,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集中翟永明诗歌精华的选本,同时对翟永明诗歌
2013中国最佳杂文 本书特色 《太阳鸟文学年选:2013中国*佳杂文》将目光锁定纯文学的佳作精品,以其独具的民间视野,爬梳整理着文学的年度精品。它恪守纯文学阵...
书缘与人缘 本书特色 历史学家必须公正,必须敢言,否则历史学家就不能得人敬重了。唐德刚教授是一位让人敬重的历史学家,即以公正和敢言见称。像张学良得到唐先生的赞扬...
红色的品位 内容简介 本书辑选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先烈的散文、随笔、诗词和书信等精美文章。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把夜幕划出一道道光明的轨迹。展现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具有...
浙江古代海洋诗歌研究 本书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洋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海洋文学作为海洋文化中的重要因素也逐渐受到关注。《浙江古代海洋诗歌研究》(作...
《韩国近代文学与中国》内容简介:本书收录13篇文章,对近代朝鲜半岛文人在中国移民、经商、留学和参加抗日战争历程中新撰写的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