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布朗肖

导读布朗肖

作者:(英)乌尔里希·哈泽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4-10

评分:8.7

ISBN:978756248461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乌尔里希·哈泽(Ullrich Haase):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讲师。

威廉·拉奇(William Large):普利茅斯圣马可与圣约翰大学学院讲师。

译者简介

潘梦阳(豆瓣id:梦阳),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现为儿童文学类杂志编辑。主要兴趣方向为现当代西方文学与 哲学,尤其关注文学和哲学的交界领域。

作品目录

我们今天为什么需要导读书?
译者前言
丛书编者前言
致谢
书名缩写
为什么是布朗肖?
关键思想
1 文学是什么?
2 语言与文学
3 死亡与哲学
4 死亡:从哲学到文学
5 文学与伦理学:列维纳斯的影响
6 作为民族主义者的布朗肖:战前的写作
7 伦理学和政治
8 文学共同体
布朗肖之后
进阶阅读书目
参考文献
索引
莫里斯•布朗肖思想源流简图
布朗肖的夜与火 /汪海
· · · · · ·

作者简介

乌尔里希·哈泽(Ullrich Haase):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讲师。

威廉·拉奇(William Large):普利茅斯圣马可与圣约翰大学学院讲师。

译者简介

潘梦阳(豆瓣id:梦阳),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现为儿童文学类杂志编辑。主要兴趣方向为现当代西方文学与 哲学,尤其关注文学和哲学的交界领域。

精彩摘录

如果一个种族产生了莎士比亚或是歌德,而某人又为自己身为这个种族的一员而引以为豪,那么他与此同时也就导致了文学之死。文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既不是民族主义的也不是普遍性的,而始终是革命性的。

——引自第157页


对于列维纳斯而言,伦理学的要求不能被理解成是对价值的护,如道德哲学所设想的那样。相反,伦理学的要求是自我暴露在他者过度(excessive)的在场之中,他者让我对世界的所有权成疑。列维纳斯会说,他者从我这里要求一个回应,要求我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这一“回应”(response)是责任(responsibility)背后真正的推动力。对布朗肖来说,这一点同写作的关联在于,文学同样是自我暴露在一种过度的要求之中,这种要求让主体的支配权成疑。

——引自章节:5文学与伦理学:列维纳斯的影响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