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作家萧红,被鲁迅称之为“当今中国*有前途的女作家”,短暂而漂泊的一生留下近百万字经典作品,终成大器未曾有负鲁迅的期许。他们之间有师生之谊也有传承之道;鲁迅的欣赏、奖掖与扶持,萧红的早慧、勤勉与感恩,构筑成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感人佳话。本书作者潜心研读大量翔实资料,并在*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梳理和考订现代文学史上“父”与“女”两代人之间的交往始末及后续影响,还原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既是对萧红创作成熟期精神源头的探寻,又从别一视角观照晚年鲁迅的情感世界。对坊间一些纷纭的说法,也有厘清或思考。
★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鲁迅称为中国*有前途的女作家。★萧红与鲁迅相遇,是人间*美的相逢。周令飞说:我确信她(萧红)的文章就像一只生命之手,一百年后,五百年后,仍然可以触摸到鲁迅先生的体温。林贤治说:反对把萧红和鲁迅的情感关系庸俗化,但是,应当承认鲁迅是萧红内心里*信赖、*依赖、感觉*亲近的男人。钱理群说:他们两人“历史性地”相见了,有人说,这是“左翼文化界一方面的主帅”和“游击战士的会师”,毋宁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父”与“女”两代人的会合。——他们之间整整相距了三十年;但却有着*亲密的文学的血缘关系。萧红有幸,在短暂而饱经忧患的一生中,在她醉心的文学创作事业中,在永久“憧憬和追求”着“温暖”和“爱”的旅途中,曾那样近距离地接触过“一个时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得遇鲁迅,是她生命中*大的幸运与福祉,这一份幸运与福祉,使她年轻的生命得以焕发炫目的光芒,成为现代文坛天空中一道亮丽的虹彩。鲁迅亦当含笑,他对当时尚处于浑金璞玉状态的萧红有发现之功,这随后也给他带来了“发现的欣喜”,这样的认同和预期告诉人们,他的法眼甚是了得!那个*初就被他看好的“满洲姑娘”,在文学之路上一路狂奔,才气沛然又勤勉不懈,虽伤痕累累却终成大器,未曾有负他的期许和厚爱!于今看来,萧红无疑是20世纪中国*优秀的中国作家之一,而这一切,自然又和鲁迅断不可分。
序 肖凤
引 言
**章 从荒岛书店到内山书店
**节 青岛:两个流浪文青投书鲁迅
第二节 上海:鲁迅“即复”
第三节 到上海去!到上海去!8
第二章 初到上海的土拨鼠
**节 窘迫与不适
第二节 对“先生”和“太太”称呼的“抗议”
第三节 向鲁迅求援
第三章 初 会
**节 终于收到鲁迅的约见信
第二节 初见:从内山书店到吃茶店
第三节 这些小事,万不可放在心上
第四章 **次出席鲁迅邀请的宴会
**节 一封“豫广同具”的邀请信
第二节 一件山寨版新 “礼服”
第三节 一桌新师友
第四节 一张永久的纪念照
第五章 作品初步得到鲁迅认可
**节 《生死场》送给官僚检查去了
第二节 广也说问问您们俩的好
第三节 鲁迅安抚萧红的焦虑
第四节 两萧的文字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第五节 三个年轻人写信让鲁迅请客
第六章 上海文坛初试啼声
**节 《小六》发表于《太白》
第二节 我大约是“姑息”的一方面
第三节 单独复信“悄吟太太”
第四节 吟太太怎么样,仍要困早觉么?
第五节 鲁迅手稿的境遇……
第七章 鲁迅继续助推
**节 为印制《八月的乡村》努力筹款
第二节 鲁迅全家突然光临
第三节 那稿是我寄去的
第四节 文学社寄来了两篇稿费的单子
第五节 她很坦率真诚,还未脱女学生气
第六节 贺贺你们的同居三年纪念
第八章 与《生死场》有关
**节 悄吟太太的稿子退回来了
第二节 久未得悄吟太太消息
第三节 《生死场》的名目很好
第九章 《生死场》出版前后
**节 您们俩先去逛公园之后……
第二节 夜里写了一点序文
第三节 索要鲁迅亲笔签名
第四节 鲁迅和胡风高度评价《生死场》
第五节 《生死场》带来不少的新奇与惊动
第六节 萧红:新的名字,新的里程
第十章 一九三六年年初
**节 我们想在旧历年内,邀些人吃一回饭
第二节 小说写得不坏
第三节 折翅的“海燕”
第十一章 搬至鲁宅附近
**节 只为方便往来和不劳鲁迅过多写信
第二节 和鲁迅一家如亲人般相处
第三节 在鲁迅家结识史沫特莱
第四节 制葱油饼为夜餐
第五节 对萧红进行服饰搭配常识的启蒙
第十二章 沐浴师恩
**节 被喻为当今中国*有前途的女作家
第二节 签约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三节 联署《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
第十三章 情 殇
**节 感情之路亮起“黄灯”
第二节 在痛苦中寻求出路
第三节 病中鲁迅设家宴为萧红饯行
第四节 远托异国
第十四章 这是异国了!
**节 *初的东京
第二节 彼此牵挂 心有灵犀
第三节 噩耗确认——我想一步踏了回来
第十五章 归国之后
**节 拜 墓
第二节 撤离上海 惜别许广平
第十六章 逃亡路上忆和念
**节 晴川历历 芳草萋萋
第二节 《万年青》和《逝者已矣!》
第三节 和聂绀弩讨论小说学
第四节 师从鲁迅的文学观
第十七章 山城重庆
**节 要筹办名为《鲁迅》的刊物
第二节 系列回忆美文的诞生
第三节 枇杷山与塔斯社记者谈鲁迅
第十八章 香港的蓝天碧水
**节 鲁迅六十诞辰的纪念活动
第二节 临终之托
第十九章 袅袅余音
**节 许广平的萧红之忆
第二节 周家子孙话萧红
第二十章 篇外缀语:他们是人世间美好的相逢
附 录
后 记
袁权,自由撰稿人。长年研读现代文史资料,2011年出版《萧红全传》(中国青年出版社);相关论文在《新文学史料》、《鲁迅研究月刊》、《现代中文学刊》和《文汇报》等刊物发表。《解读新近发现的萧红佚文》是萧红研究领域70余年最重大的发现。孙郁评价她“谙熟掌故……文章如泉水般流泻”“一切靠材料说话”。
秦始皇传-外国人眼中的秦始皇 本书特色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位皇帝,素有千古一帝之誉。但关于他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他究竟是统一中国的伟人,还是罪恶滔天的 罪人?...
李鸿章传 内容简介 此书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使后之读者知其为人。中国旧文体,凡记载一人事迹者,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类皆记事...
本书是一部书信体的莫扎特自传,以英国著名音乐评论家埃里克•布洛姆1956年出版的《莫扎特书信集》为底本,由著名音乐学家钱仁康教
孙中山非常言-论道1896~1925 内容简介 本书为孙中山先生的演讲集,内容从1896年孙中山在英国蒙难接受记者访问,到1925年临终前的谈话、家事国事遗嘱等...
荣格自传 本书特色 今天,在我83岁之际,我打算讲述我神奇的一生。但我只想据实论述,也就是“讲一个故事”。其真实性肯定没有问题…… ——荣格 心...
《老梁说天下》系列火爆热销,第三季重磅来袭!坚定的民生立场,深度的人文关怀。著名主持人梁宏达迄今最满意的评论集,以独到观
走进巴金四十年 内容简介 巴金,一个时代的文化地标。他的晚年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度过的?这个文化名人晚年的*大愿望是什么?他对我们这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提出过哪些建议...
穿帮:电影大师的秘密生活 本书特色 八卦也要高大上,史上著名电影人大起底一本连大师自己都要惊呼“信息量好大”的书!近四十位著名电影导演集体疯狂,只为证明“在疯狂...
精装帝王传魏武帝曹操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主要讲述汉室末年,群雄逐鹿,曹操异军突起,平董卓,战官渡,挟天子以令诸侯,终在纷乱中夺得一席之他不仅是一个成...
《首席转型官》内容简介:实现企业管理转型是当前本土企业很关心的事,但本土企业有着浓重的“本土特色”,在企业转型中先进的管理
回忆李宗仁 本书特色 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远适异国,寓居海外十有六年。李宗仁先生晚年,从竞选副总统到流亡海外*后归来,是一条曲折道路...
一生做好一件事 本书特色 从月薪25.8元,到年薪280万。写给所有想自强不息富裕起来的人。我和徐思众先生是在1995年3月17日认识的。之后,又多次见面,我们...
现代文化名人自传丛书-人间四月天 目录 壹 少年但识风树悲我的祖母之死挚爱双亲贰 康桥教我睁开眼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游学小记保持灵魂的自由叁 新月诗名传天下诗中新月...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内容简介:广告界经典作品,可能是广告史上对广告人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如果一个广告人只知道一个人,那个人应
《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内容简介:○2020年普利策奖获奖巨著 ○《卫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大西洋月刊》《奥普拉
凤舞未央-吕雉传-肆 本书特色 体弱多病兼内心煎熬的皇上刘盈终于撒手而去,吕雉正式临朝称制,汉朝进入吕后时代。 随着年龄渐老,吕雉开始加快进度,提拔吕...
徐悲鸿传 本书特色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
曹雪芹研究-总第二辑 内容简介 本期编发的昌邑市博物馆原副馆长赵仲泉《致胡德平会长函》、北京曹雪芹纪念馆樊志宾《(虚白斋尺牍)述论》二文,前者介绍了《虚白...
傅雷译文集(传记卷)-贝多芬传 本书特色 贝多芬生在一个“破”与“立”相冲突的时代。他才华横溢,创作了一曲又一曲...
《价值投资策略与实战》内容简介:随着股市的扩容、独角兽企业的回归以及A股被纳入MSCI指数后,国内市场的风格将逐步与国外市场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