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中国通史》原是为适应抗日时期的大学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学习教材,采用白话方式著述。《典藏:中国通史》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以历史通性为入门点,叙述经济、政治和文化学术的流变;下编以时间顺序叙述史实变革,系统梳理纷繁的历史知识。作者以深厚的国学功底融合社会学、人类学等西学,行文严整而平易,加之全书史实清晰、注释明晰、见解独到,非常适合国学功底不深的历史初学者。为了方便阅读,《典藏:中国通史》修订了通假字,增加了注释,统一了纪年。
当我们打开吕思勉编写的《典藏:中国通史》,走进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自然能够体验那种君临一切的奇特感觉。此时心如止水,宁静安然,恰如室外无言的星月,美文佳句不期而至时,或击案称绝,或吟哦出声,甘之如饴。愿这“典藏”之作能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一块绿荫,助大家在自己的漫漫行旅中搭起一座可供休憩的风雨亭,对抗庞大、芜杂、纷繁的外界侵扰。
《典藏:中国通史》:妒忌的感情,是何从而来的呢?前文不是说,妒忌不是人的本性么?然两性间的妒忌,虽非人之本性,而古人大率贫穷,物质上的缺乏,逼着他不能不生出产业上的嫉妒来。掠夺得来的女子,既是掠夺者的财产,自然不能不努力监视着她。其监视,固然是为着经济上的原因,然他男子设或与我的奴隶发生性的关系,就很容易把她带走,于是占有之欲,自物而扩及于人,而和此等女子发生性的关系,亦非得其主人许可,或给以某种利益,以为交换不可了(如租赁、借贷、交换等。《左氏》襄公二十八年,庆封与卢蒲婪易内;昭公二十八年,祁胜与邬臧通室;现在有等地方,还有租妻之俗;就是这种制度的遗迹)。再进,产业上的妒忌,渐变成两性间的妒忌,而争风吃醋之事遂多。内婚的禁忌,就不得不加严,不得不加密了。所以外婚的兴起,和内婚的禁止,也是互为因果的。掠夺婚起于游猎时代,在中国古书上,也是确有证据的。《礼记·月令》《疏》引《世本》说:太吴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托诸太吴,虽未必可信,而俪皮是两鹿皮,见《公羊》庄公二十二年何《注》,这确是猎人之物。古婚礼必用雁,其理由,怕亦不过如此。又婚礼必行之昏时,亦当和掠夺有关系。中国农业起于女子,捕鱼在古代,亦为女子之事,说见第十一章。农渔之民,都是食物饶足,且居有定地的,畋猎对于社会的贡献比较少,男子在经济上的权力不大,所以服务婚之制,亦发生于此时。赘婿即其遗迹。《战国·秦策》说太公望是齐之逐夫,当即赘婿。古代此等婚姻,在东方,怕很为普遍的。《汉书·地理志》说:齐襄公淫乱,姑姊妹不嫁。“于是下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日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把此等风俗的原因,归诸人君的一道命令,其不足信,显而易见。其实齐襄公的姑姊妹不嫁,怕反系受这种风俗的影响罢?《公羊》桓公二年,有楚王妻娟之语(何《注》:媚,妹也)。可见在东南的民族,内婚制维持较久。《礼记·大传》说:“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其庶姓别于上(庶姓见下章):而戚单于下(单同殚),婚姻可以通乎?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族而弗殊,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然则男系同族,永不通婚,只是周道。自殷以上,六世之后,婚姻就可以通的。殷也是东方之国。《汉书。地理志》又说燕国的风俗道:“初太子丹宾养勇士,不爱后宫美女,民化以为俗,至今犹然。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娶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后稍颇止,然终未改。”不知燕丹的举动,.系受风俗的影响,反以为风俗源于燕丹,亦与其论齐襄公同病。而燕国对于性的共有制维持较久,则于此可见。燕亦是滨海之地。然则自东南亘于东北,土性肥沃,水利丰饶,农渔二业兴盛之地,内婚制及母系氏族,都是维持较久的。父系氏族,当起于猎牧之民。此可见一切社会制度,皆以经济状况为其根本原因。人类对于父母亲族,总只能注意其一方,这是无可如何的。所以在母系氏族内,父方的亲族,并不禁止结婚;在父系氏族内,母方的亲族亦然;且有两个氏族,世为婚姻的。中国古代,似亦如此。所以夫之父与母之兄弟同称(舅),夫之母与父之姊妹同称(姑)。可见母之兄弟,所娶者即父之姊妹(并非亲姊妹,不过同氏族的姊妹行而已)。而我之所嫁,亦即父之氏族中之男子,正和我之母与我之父结婚同。古代氏族,又有在氏族之中,再分支派的。如甲乙两部族,各分为一二两组。甲一之女,必与乙二之男结婚,生子则属于甲二。甲二之女,必与乙一之男结婚,生子则属于甲一。乙组的女子亦然(此系*简单之例,实际还可以更繁复)。如此,则祖孙为同族人,父子则否。中国古代,似亦如此。所以祭祀之礼:“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礼记·曲礼》)殇与无后者,必从祖柑食,而不从父柑食。(《礼记.曾子问》)近亲结婚,在法律上本有禁令的,并不限于父系。如《清律》:“娶己之姑舅两姨姊妹者,杖八十,并离异。”即是。然因此等风俗,根深柢固,法律就成为具文了。古代所谓同姓,是自认为出于同一始祖的(在父系氏族,则为男子。在母系氏族.则为女子)。虽未必确实,他们固自以为如此。同姓与否,和血缘的远近,可谓实无关系。然他们认为同姓则同德,不可结婚,异姓则异德,可以结婚,理由虽不确实,办法尚觉一致。至后世所谓同姓,则并非同出于一源;而同出于一源的,却又不必同姓。如王莽,以姚、妫、陈、田皆黄、虞后,与己同姓,令元城王氏,勿得与四姓相嫁娶(《汉书。莽传》)。而王诉、孙成,以得姓不同,其女转嫁为莽妻(《汉书.诉传》)。此等关系,后世都置诸不论了。所谓同姓异姓,只是以父系的姓,字面上的同异为据,在理论上,可谓并无理由,实属进退失据。此因同姓不婚之制,已无灵魂,仅剩躯壳之故。总而言之,现在的所谓姓氏,从各方面而论,都已毫无用处,不过是社会组织上的老废物罢了。参看下章自明。……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是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生于一个“世代仕宦”的书香之家,自学成才。自1905年始,先后任教于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文史大家钱穆、赵元任等都是他的学生),并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6年后,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江苏省政协委员。吕思勉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工作,一生著述800多万字,其著作有1923年出版的《白话本国史》四册,后又著成《吕著中国通史》两册。晚年从事断代史研究,先后出版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等著作,还著有《中国民族史》、《史通评》等作品。 吕思勉是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方面都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著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对其颇为推重,曾说 “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他不仅是一位史学专家,而且对经学、文字学、文学都有深刻研究。他治学严谨,作风踏实,为人诚朴,谦虚谨慎,深为时人所称道。
《纳粹警示录》内容简介:这是一部讲述纳粹党崛起及第三帝国兴衰的历史,主要聚焦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个人故事,
中国通史-(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 史学大师写给大家的中国历史入门书,易中天极为推崇的史学大师,“易中天品三国言必称吕思勉。”钱穆十分敬重的授业恩师,备受欢迎的...
内蒙古革命史-新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正确的观点,系统全面地叙述了内蒙古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革命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
方寸“樱花书馆”系列京都.流动的历史 本书特色 ●三位日本历史学家实地考察京都的“道”与“场”,结合诸多珍贵史料,深度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京都面貌,探索京都文化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彩图版)(4卷) 本书特色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漫说中国历史-36-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
中美洲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东方·剑桥世界历史文库”之一,全书将全力呈现给读者一段简洁却全面的中美洲历史,从地峡构成和美洲...
《现代战机鉴赏指南》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的300余款经典军用飞机,涵盖了战斗机、 攻击机、轰炸机、作战支援
《漫画头像手绘设计教程·软萌Q版篇》内容简介:用漫画形象作为社交软件的头像,既有趣又彰显个性。你有没有想要亲手给自己、家人、
电报,最初被国人视为是神奇至极的千里传音之术,是外国商人们死死盯住的大饼。清廷闭塞,开始时不愿引进神术,更不愿让鬼佬们来
中华上下五千年《4册》 内容简介 《上下五千年》是以纯白话的通俗语言,从现代人的角度撰写的一部通史性的著作,对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历史、深刻地认识中国历史会起到应...
共和国日记-1956 本书特色 《共和国日记》以时间为序,辅以本末体,逐日记载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囊括中央、地方与基层等各个...
司马迁-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司马迁》这本小书只是把那些分散零碎的资料,加以集中.加以必要的疏理和说明,期在充分地理解事实,使那些骨瘦如柴的事实多些血肉,使这位...
《天工开物:科技与方术》内容简介:《天工开物》 被科学视为巫术的中国古代数术文化,积累了中国人与大自然交往的经验和手段,恰恰
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 本书特色 邵燕祥是中国的杂文大家,有当代鲁迅之称,文学界、思想界上人人皆知的人物,有一定量的固定读者。《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一书是其从1...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插图本)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近代中国是我们祖国刚刚走过来的昨天,与我们的生活如此亲切,它的遭遇和前进更不能不使我们百回千转地思之了...
《请喝茶》说了200来个故事,每个故事大多一两百字,附一件生动的图画,极其简明。这些故事,有的是“潜伏”,有的是“风声”,有
吴宓书信集 本书特色 《吴宓书信集》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自二十世纪一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写给师长、家人、朋友和学生的书信集。作者本着他清澈坦诚的性格,直抒胸臆...
新史学.第8辑,纳粹屠犹:历史与记忆 本书特色 中西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困难的,是一个迷人又让人困惑的领域。古往今来的史家大多喜好以自身文化进行历史...
这是一本启示录式的著作,历史学家戴维•D.霍尔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殖民地人建立教会、世俗政府以及分配土地的方式。移民对专制以及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