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30年来台湾民主化进程的大事件和小八卦
◆60年来**本,让13亿大陆人真正了解台湾普通民众真实生活的书。
◆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
◆轰动两岸!百万畅销书!
◆《我们台湾这些年》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广州购书中心、上海书城等全国各大图书排行榜全部**名!
◆千万读者翘首盼望五年的续集《我们台湾这些年2》!
推荐您购买读客其他畅销书:
《我们台湾这些年》
《中日恩怨两千年》
作者的话——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蒋氏家族,对台湾人来说有不寻常的意义:蒋介石被说成是“龟精”转世;蒋经国总是一席夹克走天下;蒋孝文狂妄嚣张,喜欢乱来;蒋孝武被“江南案”影响了一生;蒋孝勇虽然性格收敛。台湾族群里,有让人同情的老荣民,也有比《宝岛一村》更真实的眷村生活;台湾教科书上不但有蒋介石的励志故事,更有匪夷所思的地理课题;在金门和马祖当兵,还会冒出“无头部队”和“水鬼”的传说;在浩瀚的书籍和歌曲中,有很多都已经改了名字,甚至被禁,远离人耳目。
从“关着门”的台湾到“打开门”的台湾,真是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在这本书里,我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讲述三十多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与小八卦,与您分享台湾老百姓*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钢笔或汽水瓶都有可能是炸弹
1987年以前,台湾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下,经历了长达38年的戒严时期,可谓“世界之□”。这个戒严令正式的名称叫《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布告戒字第壹号》,简称台湾省戒严令。
这是因为1949年,国共内战末期,国军一日转进三千里,共军追赶不及,□后转到台湾来。台湾就这样成为“复兴基地”“□□堡垒”,两岸开始进入长期对峙状态。
在台湾颁布这个戒严令,等于宣布台湾这个小岛也处于如战争般的紧急状态。另一方面,这个效力超过宪法之上的“戒严令”,也成为国民政府统治台湾的重要法律基础。
常常与戒严令被同时提起的还有《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这部在1948年公布的宪法临时条款,被蒋介石认为是一部“厉行全国总动员,以戡□□叛乱”的动员令,全中国进入了“动员戡乱时期”。
以国民党统治者的立场,《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效力在宪法之上,再加上戒严令有许多模糊而又特殊的地方,等于也为他们的许多统治手段开了方便大门。
“戒严令”与《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就好像两尊门神,一左一右,紧紧保护着国民党政权免于任何被颠覆的可能性。
在戒严的几十年里,台湾的民众习惯于一种说法——“乱世用重典”,所以也很少去思考戒严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政府”会说“这个戒严是对付敌人的,不是对付同胞的”“就像金属探测器只会对金属起反应,桃木剑只会让妖精头痛一样,如果不是敌人,戒严令就影响不了他”。这种说法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错,而且其实,几十年来,一般百姓的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照理说,戒严令应该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反攻大陆”是戒严早期□神圣不可动摇的任务,一切为“反攻”做准备,□明显的例子就是无所不在的标语口号,不仅在墙上可以看到,就连信封、电影票、火车票、烟盒、喜帖,甚至连儿童的玩具上都可以看到如“光复大陆国土,解救大陆苦难同胞”的字样。社会各个领域都感染了这种紧张的气氛,许多公职机关单位还会办各种演习,男员工晚上要值夜班到各处轮流巡守,需要拿着手电筒到单位各处巡察,如果被安全人员渗透进来,贴上代表炸弹的有色纸条还没察觉,就要倒大霉了,年底考绩扣分。学校老师也会告诉小朋友说,路上如果看到钢笔或汽水瓶不要乱捡,那可能是炸弹……在社会上,当时处处强调:小心“匪谍”就在你身边。不过很少有人真正看过“匪谍”的样子,对于“匪谍”的印象,都来自各种画得阴森恐怖、恶毒狡猾的漫画海报,好像“匪谍”随时会出现。这种宣传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至于我小时候每次做噩梦梦到坏人,那个形象都是“匪谍”的形象。
问题就在于,国民党当局总是在四处找敌人,纵容情治单位机关鹰犬介入所有人民的活动。对“敌人”的认定标准从宽,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这种肃杀的气氛无形中就给民众一些压力。
台湾人现在会称那段时期为白色恐怖时期,不管你是本省人还是外省人,在那个时代,一不小心,有意或无意,都会被卷入那种恐怖的旋涡当中。
在台湾,白色恐怖始于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这原本是一次查缉私烟的行动,却意外地引爆了本省人对国民党统治的不满,接下来则是一连串恐怖的肃杀及清乡事件,这也让许多台湾本省人就此闭口不谈政治,好长一段时间对政治冷感。
所以,在这几十年间,台湾的政治基本是稳定的(因为也没人敢自找麻烦),社会经济发展归发展,现在看来却是一种很畸形的发展。明明没有战争,但在长期的“戒严令”统治下,大家都避免去想那些越想自己就越觉得可怕的事,只一心想去赚钱,赚了钱又可以过上好日子,吃喝玩乐。在这种情况下,大脑活动好像都停止了一样。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思想活动啦!因为大家都很习惯去接受官方的思想,民间的思想活动一脱离官方思想的标准,就会被指说“有偏差”“不稳定”之类的,只要一被扣上这个大帽子,情治单位就像神
创造天地一样,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被有关部门请去“配合调查”,简直就是吃不完兜着走。电影《风声》里,周迅被逼供时用的粗麻绳,可不是麦家老师的□□创意,在《柏杨回忆录》里就有这么一段触目惊心的文字:
后来,审问官又多了一位年纪较长的李尊贤先生,集中焦点盘问我被俘的经过。刘展华对我不肯承认被俘,十分震怒,我可以从他脸上看出来他即将爆炸。这时,我被安排睡在临时摆在角落的一张行军床上。我还不知道就在这间审讯室里,三四个月前的一个夜晚,调查局把《新生报》的一位女记者,连当时严家淦先生都称呼她为“沈大姐”的沈源嫜女士,全身剥光,在房子对角拉上一根粗大的麻绳,架着她骑在上面,走来走去。沈源嫜哀号和求救,连厨房的厨子都落下眼泪。那是一个自有报业史以来,女记者受到的□大羞辱和痛苦。当她走到第三趟,鲜血顺着大腿直流的时候,□□剩下来的声音就是:“我说实话,我招供,我说实话,我招供……”
她要求调查员们把她放下来并暂时离开,允许她自己穿上衣服。调查员离开后,沈源嫜知道更苦的刑罚还在后面,她招供不出她从没有做过的事,于是迅速拴上房门,解下绳子,就在墙角上吊身亡。这个20世纪60年代的著名记者,除了留下若干有价值的采访文稿外,□后留下来的是一双几乎爆出来的眼睛和半突出的舌头。她后来的罪名是“□□□□”,“调查局”“仁慈”地为她修筑了一座矮坟。
所以当年台湾有一句名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警总。当年的“有关部门”,以“警总”为代表,“警总”就是“警备总司令部”,又是一个模糊法令下的产物,在过去是个人人闻之色变的机构。这个“警总”业务包山包海,什么都想管也什么都能管,甚至可以指挥军警,集党、政、军、情、特于一身,反正就是国民党在政治侦防方面的爪牙、白色恐怖的打手,对于国民党而言,简直就是太好用了。
话说当年陶喆他老爸陶大伟也曾被“有关单位”抓去过,原来陶大伟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愤青,性格很摇很滚,爱搞乐团。而他的父亲呢,也就是陶喆的祖父陶一珊,这位军统出身的将军在“警总”里当司令。陶爸爸怎么看都觉得这个儿子太不像话了,在那个时代搞乐团简直就是离经叛道。有一天,陶爸爸的理智终于“啪”的一声断弦,派了一大群“宪警”冲进陶大伟的演唱会场,连人带乐器一起架到警总里“跟司令喝茶”。
唉,“警总”业务包山包海,就连家庭失和都能当作秘密武器来用,真是妙用无穷,更别提如何用它来打击异己了。对于老百姓来说真是苦哈哈,虽然日子是一天天在过,守自己的本分,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做了一件自己都不知道的错事,就被“警总”请去“喝茶”。
这个能不能做,那个能不能想,在说话和行动之前都要在心里先自我审查一番,就好像“警总”在心中也有一个分部一样。
戒严时期,“警总”蟹行,任何行动言论都可以在“国家安全”的大前提下加以限制监管,那是一个话不能乱说,字不能乱写,歌不能乱唱,舞不能乱跳;甚至头发也不能留长,报禁、发禁(学生必须留西瓜头)、党禁,样样都禁,充满禁忌的年代。你可以想象中国人是怎么教小孩的,国民党就是怎么管台湾的,不要吵、不要闹,乖乖的不一定有糖吃,不乖就打屁屁。
廖信忠,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1984年,李登辉当选“副总统”,廖信忠上小学;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国中;1993年,新国民党联线人士组建“新党”,廖信忠进入淡江高中读书;1998年,马英九和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廖信忠参加成功岭大专集训;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获胜,而陈水扁随后锒铛入狱,廖信忠也在上海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隋唐民族关系思想史 内容简介 《隋唐民族关系思想史》这项成果由烟台大学崔明德教授主持完成。对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研究,是学术界近10年新拓展的研究领域,而该成果是...
《论经典》内容简介:《论经典》作者詹福瑞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研究,是中国古典文学领域里的研究专家。在《论经典》中,
德法之辨-现代德法次序的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政治哲学丛书”之一,该书区分了法治模式、德治模式与礼治模式三种基本政治模式类型,在一定程度上追溯了法与德学说...
谁在包围中国:中国崛起中的美国因素 本书特色 1、著名评论员、人气学者、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程超泽新书。2、世界性经济、政治、军事...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45侵华日军投降中国大受降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李楷编*的《中国大受降(1945侵华日军投降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
《社会进化与政治学说》一书的主旨是提供一套清晰阐述的社会哲学,以作为解决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论指导。作者霍布豪斯以进化与进步的区分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问题、现状、挑战、对策 内容简介 本丛书所列入的选题,都是我国目前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这些问题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理论性较强的,...
无所畏惧-罗斯福重塑美国的百日新政 本书特色 《纽约时报》畅销书第8名,奥巴马应对危机的枕边书。我正在读这本关于罗斯福总统上任百日的新书,(这本书的)帮助非常大...
◆前CIA探員的第一手暗殺記述,生動的紀實臨場感,神祕的傳奇色彩,一窺暗殺史、情報工作、國際政治、中東問題的內行人觀點◆美國
五角大楼的新地图: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新规则体系、异军突起、脱节意味着危险、核心国家与断层国家、新秩序原则、全球交易战略等。五角大楼的...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 本书特色 崔丽华著的《实践论矛盾论导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系列之一。《实践论》和《矛盾论》完成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它既是中国共产党...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写给新一代人看的军史 本书特色 著名军事史专家徐焰少将*新力作 写给新一代人看的解放军战争史权威解读中日“二战”历史遗留问题的深层根源澄清关...
《鲁迅家族:一门三杰(中国故事·南方周末)》内容简介:回溯20世纪中国文化史,能以一家兄弟闪烁绵延其间而始终不衰的,唯有周家
三十六计 内容简介 中华古典珍品涉及领域之广、内容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以致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兼收并蓄,所以我们收集的作品主要以流传久远并被当代社会及文学史广泛...
《海军火力:巨舰大炮时代的舰炮和战术(套装共2册)》通过剖析海军装甲战舰问世以来,海军炮术与战术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历史脉络
党的建设论稿 本书特色 欧阳淞编著的《党的建设论稿》收录了作者从1993年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从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成果,共66篇文稿。这...
《松文清公升官录》补注 本书特色 《松文清公升官录》,清殊格抄本,现见于《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19册,他处并未见存录。此书作者不详,主要记录了清朝大臣...
此世的君王-《约翰启示录》解经及政治神学文稿 本书特色 在《圣经》各卷中,佩特森对《约翰启示录》情有独钟,终其一生都对之倾注了极大的研究热情,而且硕果颇丰。佩特...
胡锡进论复杂中国 本书特色 胡锡进是率先提出“复杂中国”概念的媒体人;又是试图用“复杂密匙解析复杂中国”的思想者。他的发声,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总是渗透着思想...
《摄影范谈集(全彩)》内容简介:“摄影范谈”这个专题缘起于2017年初与摄影评论家陈小波与摄影家林路的对话,话题主要针对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