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家王必胜:张炜的散文有开阔的题材,不拘形式的文笔,情怀深挚的精神气韵,以及安然沉静的禅意。其*大亮点为:知性与识见,情怀与温度,韧性与持守。王必胜评论:丝绺相连的心书张炜的散文随笔,不拘一格,或大或小,有专题,也有散章,近四百万字。其中,不乏早期的青涩之作,但斑驳绚丽的文字方阵,构成了一座恢宏壮阔的文学建筑。张炜认为,写作是一个“孤独者的心音”,自喻散文是一本“丝绺相连的心书”,用心去写,是他获得读者认可的原因。他的散文有开阔的题材,不拘形式的文笔,情怀深挚的精神气韵,以及安然沉静的禅意。具体而言,体现为以下三个突出的亮点——知性与识见。张炜的写作,被认为是人文精神守护者的写作。他的小说,有深挚的人文情怀,对历史和人生,对自然和生命,有着激昂华丽的书写和高蹈的精神揭示。而散文也承续着他擅长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体悟和阐发,从社会世相开掘精神层面的意义。他的散文创作,几乎包括了社会人生方方面面的感悟。尤其是,在对世道人心的阐发中,他多从普通的生活现象里,从一些平常的事例上阐发哲理,关注的是一些思想本体的问题,一些生命和生存的意义。这些散文虽是短章,却从思想的高度、现实的角度,进行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知性写作也是思想的写作,是散文中的风骨和精气神,是文学的钙质。在散文中,不论是读史、写人,还是谈艺、记往,张炜都从一个思想者的维度上书写。时下,有些散文流于故事情节的平面铺陈,或者多是些小情小调和夕阳老调,缺少识见与思想的支撑。如是,平庸而软弱是现今散文的一个常见毛病。张炜的知性书写,是一种潜沉而深入的书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表达,惟此,他的散文有了风骨和力量。情怀与温度。张炜的散文有两个精神着力点:对故乡齐鲁文化的敬重和对大自然的讴歌。故乡故情,吾土吾民,是写作者的精神原乡,是灵魂的栖息地。早年,张炜作品中的芦青河,晚近的万松浦,都是他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场域。这些散文体现了他执着的家乡情怀,一个来自底层的知识分子的平民情怀。散文专题《芳心似火》,有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对齐鲁文化特别是齐国文化的张扬,以人文立场,描写这块浸润儒文化的土地上众多的物事与风习,其中多有家乡的悠悠情怀与拳拳心绪。这些看似散漫,其实有着一统的精神纽带,那就是对于齐鲁大地风华物象丝丝缕缕的情感。阅读一些篇章,可以感受到他对人文精神的特殊秉持,对传统文明根脉的敬畏,对喧嚣尘世中文化缺失的痛心。这些表明作家注重人文情怀的接续。另外,他对大自然有足够的敏感和热爱。他以人类*亲近的关系来描绘万松浦的动物和植物,寄情于那些原生态的自然物事,这也与齐鲁文化的崇奉自然相一致。张炜作品中的自然情怀和人文情操,浸染着作家细腻的情感。一个作家以其心灵的激情和生命的温度来书写,恰是对读者负责的表现。韧性与持守。散文是轻快的写作,多随意而为,但是,能够坚持构筑宏阔的文学长廊,需要作家拥有一颗坚韧的文心。惟有沉静于文学的人,笃定于精神求索的人,才会有如此的创获与丰收。张炜散文创作的启示是,一个人能够坚持四十年的散文历程,不厌其烦地去关心和表达,言说创作及创作之外的事,才有了散文随笔中的宏大建构。他对人文世界、生活现场、自然物事等,有较为深入广泛的涉猎。其中,有创作心得感悟,有人生札记,有对生活中美的褒扬和对丑的鞭笞。张炜的散文题材丰富随意,但在题旨上却有自己的独特考量,体现出他的文学韧性和坚持态度。他多次说及他对文学始终抱着神圣而敬畏的态度。这种韧性和坚持,也是一个精神的守望者、文学有心人崇高的文学情怀。在当下文坛中,张炜的写作不是另类,但至少是一种特别的现象,即不迎合时俗,不迁就流弊,不满足现实的花花草草,他耕耘的是一片生机鲜活的百草园,他栽植的一株葳蕤葱茏的大树。这种情怀和韧性,值得珍视和尊重。——王必胜
文学作品好比一座神秘“建筑”,对那些热心“建筑”的人来说,非走进去才有补益。显而易见的门,是故事、人物、思想、意境,这是留给普通读者和写手的门;另一个门,也是判断文学作品优劣的唯一的门,是语言。语言的基本成份是词语,词语的骨骼是名词和动词。一个大师总是大“建筑”的高手,也是一个解牛的庖丁,他们知道细部构造和纹理。张炜一刀刀解下去,诗学、阴柔、绝望、理性、文学的未来、更凝重的深棕色……无数个经纬枝蔓交织在一起,全是写作者绕不过去的命题。
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发表诗,1980年发表小说。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专业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瑞典等多种文字。在国内及海外出版单行本四百余部,获奖七十余项。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十部);散文《融入野地》《夜思》《芳心似火》;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午夜来獾》;诗《松林》《归旅记》等。1999年《古船》分别被两岸三地评为“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和“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九月寓言》与作者分别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十作家十作品”。《声音》《一潭清水》《九月寓言》《外省书》《能不忆蜀葵》《鱼的故事》《丑行或浪漫》等作品分别在海内外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畅销书奖等多种奖项。大河小说《你在高原》获得华语传媒年度杰出作家奖、鄂尔多斯奖、出版人年度作者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等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等十余奖项。
大题小作:张丽“北京论语”作品集 本书特色 喜欢武侠小说的读者,无人不知“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张丽的文章就是北京论语版上的“小丽飞刀”。——苏文洋(《北京晚报...
《简单的艺术》内容简介:掀起欧洲“极简生活”运动先驱之作 畅销英、美、法、韩数十国 时隔八年推出全新中文译本 由浅入深,从物、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 本书特色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中的第三本。本书是对《元曲三百首》一书的译注评,经作者毕宝魁和尹博数十年对元曲的研究...
《安静地生活:与自己相遇》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简单生活的书。安静地生活,其实很难。从都市中的喧嚣、浮躁、紧张中抽离出来,
雪晴集-沈从文别集 本书特色 《雪晴集》为沈从文先生的散文和小说集。字里行间缭绕着湖湘醇厚坚毅的乡风民情,神秘绮丽,纯真质朴又清雅动人。前一组文字,美如雪晴风景...
J.K.罗琳是7本“哈利·波特”系列畅销书的作者,该系列出版于1997—2007年间,已在全球范围销售超过450,000,000册,发行至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第叁集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颇丰,均为有关清末民初名人行藏出处的笔记,颇足以供读者喜谈掌故者之谈资。书中所涉及的人物颇为广泛,上自宫廷显宦下及...
清晴可喜 本书特色 《清晴可喜》是作者文河的散文随笔集,全书共收录作者近百篇随笔,分为三辑,“雪隐鹭鸶”“好书过眼&rdqu...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
朱自清全集 第十卷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作者1939年1月1日至1948年8月2日的日记。关于作者的日记,编者已在前一卷的“编后记”中从总体上作过介绍。本卷所要说...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有关陶渊明诗的讲录两种,其一是饮酒诗讲录,这一组诗一共是二十首,由于笔者在金佛寺*早的一次讲演中讲的就是其中的第...
也看风景也读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崔济哲先生的*新散文集,收录散文41篇。全书洋洋36万字,内容涵盖地方风物人俗、古人古事感怀、佛说佛思佛史、历史伟人逸事...
散文诗-2007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分上、下两卷)、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本书...
江南,作家。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留学于美国华盛顿大学。代表作有《九州缥缈录》《龙族》《上海堡垒》等。其中龙族系列总销量超过2100万册,《九州缥缈录》系列销量超...
我等不到了 本书特色 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余秋雨停笔7年后首度推出新作! 《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从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慈溪出发,闯荡...
李渔(1611~约1679),明末清初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字笠鸿,一字谪凡。号湖上笠翁。浙江兰溪人,生于雉皋(今江苏如皋)。在明
少年维特的烦恼 本书特色 “企鹅经典”——书界的奥斯卡,*负盛名的文学丛书之一。读完《少年维特的烦恼》,我的心都溶化了,胸口怦怦直跳,狂喜而痛苦的泪水滴滴嗒嗒直...
魏晋风骨化沉香-2版-唯美典藏版 本书特色 在这个旖旖迷乱的时代里有人醒,有人醉有人怨,有人痴有人秉烛游西园叹人生白驹过隙,当及时行乐有人沉迷酒与药心绪率性癫狂...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全5册) 本书特色 ◆朱生豪研诵莎剧10多遍,耗尽人生*后10年的绝命译作!1933年朱生豪毕业于“之江大学”,前往上海世界书局英文部任...
中国诗歌-我是谁-二零一六 第十一卷-第83卷 本书特色 阎志主编的《中国诗歌:我是谁》为“中国诗歌”系列丛书之一(第83卷),收入荣荣等一百多位诗人的诗歌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