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治河方略探讨》主要探讨了上古治河策略、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宋元治河成就,明清治河方法,以及潘季驯、靳辅、陈潢、魏源等的业绩、观点,还包括兴利除害的设想、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等。
张含英编著的这本《历代治河方略探讨》主要探讨了上古治河策略、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宋元治河成就,明清治河方法,以及潘季驯、靳辅、陈潢、魏源等的业绩、观点,还包括兴利除害的设想、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等。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资料缺乏,居今日而议四千年前的历史传说,自有难着边际之感。不过,“疏”与“堤”是治河史上长期争论的焦点,从下游两岸长堤出现后,堤虽永没废除,但直到明朝中期才明确地表白筑堤对治河的作用,直到清初才提出在“师古”的前提下“酌今”行事。大禹治水策略的影响既如此深远,自不得不试探禹、鲧治河成败的原因。首先,有人提出,孟子对于大禹治水已经作出了总评,即“禹之治水,水之道也”。那么,我们怎样看待这一评论呢?还应先从孟子的哲学思想谈起。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在认识论上,他宣扬先验论的观点。他承认有一种先天存在的知、能。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⑩他认为,“学问”是一种单纯向内心探索的功夫,而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学习。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说,学问没有别的,只不过把那迷失了方向的善良之心找回来罢了。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约略地明白,孟子这里所讲的“道”,并不是从对客观事物观察研究所认识的自然规律,而是一种所谓“良知”、“良能”的表现。再则,被后世所奉为“四书”之一的《大学》,**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他们并且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尊为这个道统中的圣人。禹在他们心目中有着这样崇高的地位,就足以说明,禹已经是把迷失了方向的善良之心找回来了,是一个具备“良知”、“良能”的人了。因此,对于《孟子》上述言论的含义就可作如下的解释:禹治水所行的就是“水之道”。也就是说,禹可以按照他的心意,“行其所无事”地治水,他所行的自然就是水之道。换言之,孟子所讲的“水之道”与水流的自然规律不是一回事。在孟子的这种认识下,共工、鲧和其他人所行的便不是水之道。其结果,许多人便抱着迷信的态度,不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面貌的变化,向往着恢复“禹河故道”,向往着“播为九河”的治水方法。其次是,抛开客观条件,单纯地就“疏”与“堤”来议论治河方略,抽象地议论两者的优劣。这种观点对于治河都起着不良的作用。那么,鲧治水失败,而禹治水成功的原因何在呢?根据传说,鲧、禹治水时间历经二十余年。但是,这二十几年的气象情况是难知的。只能认为这些年连续遇到暴雨,使洪水长期为灾。或者,黄河大流忽然改道,迁徙到他们所关怀和居住的地带。在这种情况下,鲧所采取的“作城”、“障洪水”的办法,防御不住高涨的洪水,抵抗不住急流的冲袭了。时值原始社会末期,居民点大都在滨邻湖河的较高地带。从共工氏起,大概就修筑了堰埂,把居民点以及附近的耕地,分别地区围起来了。就当时的生产工具说,如前所述,所筑堰埂的高厚,所填土质的坚实,都难以和后世的大堤相比,是可以断言的。鲧治水时,居民点也可能更多了些。他仍然采取共工氏的办法,依靠原始的土“城”,来障非常的洪水,可能就困难了。但他在多年与水斗争的实践中,没求改进,一仍旧贯,终以失败而告终。换言之,到了由原始社会行将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阶段,对于防范水灾的要求可能更高了一些,而当时“作城”、“障洪水”的技术条件则还有不足应付之处而失败了。大禹治水接受了这一教训,采取了“疏”与“导”的方法,就是使大河下游能够比较畅通、顺利地东流人海,已如前述。同时,他也采取了“作城”的措施。如在大平原上的许多低洼聚水地区的周围,修了障水工事,既用以防范水的扩大,又起着滞蓄的作用,如《尚书·禹贡》所载的“九泽既陂”。禹治水之所以成功,不是由于他的“良知”、“良能”,恰恰相反,应当认为,他是在总结鲧治水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辛勤劳动和斗争实践得来的。《史记·夏本纪》载:“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从这里我们可以首先看出,禹治水是各氏族团结治水的事例。伯益是东方夷族的首领,后稷是管理农事的官员,同各路首领,率领广大群众治水。这样,即可汲取群众的治水经验,而且有各路首领协商研究,制定治水方略和具体措施。还用了*基本的测量工具“准绳”、“规矩”,以定地势的高下,经过长期的工作,才取得“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和发展农业的成果。……
杏雨轩医论:张士卿教授学术经验集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先师心传、医理阐微、医道心悟、医易探幽等部分,主要包括:先师王伯岳治疗小儿癫痫经验撷要、先师王伯岳辨治小儿腹...
伤寒论纵横 本书特色 作为运城市名老中医,阎钧天老中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毕业生所学,共辑书六册,《伤寒论纵横》是其中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经典著作...
作品目录中文版前言 “中国中心观”:特点、思潮与内在张力(译者代序) 前言 序言 第一章 “中国对西方之回应”症结何在? 第二
行政处罚实务与判例释解 本书特色 ◎以案释法:从全国各级法院的23215个真实判例中萃选出632个典型判例来解读法律,涵盖诸多社会热点,帮助读者深刻领会法律适用...
朱利安·阿桑奇 Julian Assange,澳大利亚记者,维基解密创始人和主编,人称“黑客罗宾汉”。 2006年创办泄密网站维基解密,因公布美军装备数据库、关...
《一度君华》是网络作家一度君华的最新力作。描述一个在网络文学网站一文不名的写手穿越到古代架空时代,从落魄街头到成为一代名家的故事。她从市井无名写手,到人气鼎盛的...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
《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内容简介:我们如何理解语言?我们又如何创造意义?我们的所看所想如何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如果说我们一
兰晓龙,湖南邵阳人,1973年5月26日出生。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成为一名职业编剧。曾创作了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石磊...
张锡模(1966-2007)曾任台湾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副教授、台湾战略模拟学会常任理事。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并取得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政治学博士学位...
冲突与转型:近现代中国的法律变革(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本书特色 对近现代中国的法律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
王小波:学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或硕...
伊心青年作家,旅行与文艺深度爱好者。已出版畅销书《我比谁都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豆瓣:@伊心微博:@伊心同学微信公众号:@伊心(yixintongxue)
中药药理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从书》之一,紧扣《中药药理学》*新教学大纲,以章节为序,分重点难点提示、知识点精析、综合...
While social scientists and historians have been exchanging ideas for a long tim...
《教你写职场E-mail英语》依据中国人在职场上的需求,以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来编撰。全书共20章50个单元,每章节都是职场人士必备
桥涵水文(第四版)(教材) 本书特色 《桥涵水文》:桥涵水文是根据河流和海洋水文环境各项因素进行桥梁设计的学科,为桥位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桥涵水文》针...
“本书论述祖宗之法在宋代的发展与变化,虽以北宋前期为重心,实则阐明两宋君臣因时事变异,选择祖宗言行,做出不同的解释和利用的过程,既塑造可供仿效的祖宗形象,也是其...
晗旭/编绘11月30日出生的射手座妹子,喜欢CLAMP和潇十里,安静又害羞的死宅一枚。有妖气认证画师,代表作品《长相思·茶花》《海祭》等。
★击败两位布克奖得主,2019女性小说奖获奖之作!★比尔·盖茨2019冬季书单力荐!★全美热销50万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将本书列入2018夏季阅读书单★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