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治河方略探讨》主要探讨了上古治河策略、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宋元治河成就,明清治河方法,以及潘季驯、靳辅、陈潢、魏源等的业绩、观点,还包括兴利除害的设想、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等。
张含英编著的这本《历代治河方略探讨》主要探讨了上古治河策略、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治河发展,北宋利河御敌,金元利河南行,宋元治河成就,明清治河方法,以及潘季驯、靳辅、陈潢、魏源等的业绩、观点,还包括兴利除害的设想、欧风东渐后治河策略的趋向等。
《历代治河方略探讨》:资料缺乏,居今日而议四千年前的历史传说,自有难着边际之感。不过,“疏”与“堤”是治河史上长期争论的焦点,从下游两岸长堤出现后,堤虽永没废除,但直到明朝中期才明确地表白筑堤对治河的作用,直到清初才提出在“师古”的前提下“酌今”行事。大禹治水策略的影响既如此深远,自不得不试探禹、鲧治河成败的原因。首先,有人提出,孟子对于大禹治水已经作出了总评,即“禹之治水,水之道也”。那么,我们怎样看待这一评论呢?还应先从孟子的哲学思想谈起。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在认识论上,他宣扬先验论的观点。他承认有一种先天存在的知、能。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⑩他认为,“学问”是一种单纯向内心探索的功夫,而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学习。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说,学问没有别的,只不过把那迷失了方向的善良之心找回来罢了。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约略地明白,孟子这里所讲的“道”,并不是从对客观事物观察研究所认识的自然规律,而是一种所谓“良知”、“良能”的表现。再则,被后世所奉为“四书”之一的《大学》,**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他们并且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尊为这个道统中的圣人。禹在他们心目中有着这样崇高的地位,就足以说明,禹已经是把迷失了方向的善良之心找回来了,是一个具备“良知”、“良能”的人了。因此,对于《孟子》上述言论的含义就可作如下的解释:禹治水所行的就是“水之道”。也就是说,禹可以按照他的心意,“行其所无事”地治水,他所行的自然就是水之道。换言之,孟子所讲的“水之道”与水流的自然规律不是一回事。在孟子的这种认识下,共工、鲧和其他人所行的便不是水之道。其结果,许多人便抱着迷信的态度,不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面貌的变化,向往着恢复“禹河故道”,向往着“播为九河”的治水方法。其次是,抛开客观条件,单纯地就“疏”与“堤”来议论治河方略,抽象地议论两者的优劣。这种观点对于治河都起着不良的作用。那么,鲧治水失败,而禹治水成功的原因何在呢?根据传说,鲧、禹治水时间历经二十余年。但是,这二十几年的气象情况是难知的。只能认为这些年连续遇到暴雨,使洪水长期为灾。或者,黄河大流忽然改道,迁徙到他们所关怀和居住的地带。在这种情况下,鲧所采取的“作城”、“障洪水”的办法,防御不住高涨的洪水,抵抗不住急流的冲袭了。时值原始社会末期,居民点大都在滨邻湖河的较高地带。从共工氏起,大概就修筑了堰埂,把居民点以及附近的耕地,分别地区围起来了。就当时的生产工具说,如前所述,所筑堰埂的高厚,所填土质的坚实,都难以和后世的大堤相比,是可以断言的。鲧治水时,居民点也可能更多了些。他仍然采取共工氏的办法,依靠原始的土“城”,来障非常的洪水,可能就困难了。但他在多年与水斗争的实践中,没求改进,一仍旧贯,终以失败而告终。换言之,到了由原始社会行将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阶段,对于防范水灾的要求可能更高了一些,而当时“作城”、“障洪水”的技术条件则还有不足应付之处而失败了。大禹治水接受了这一教训,采取了“疏”与“导”的方法,就是使大河下游能够比较畅通、顺利地东流人海,已如前述。同时,他也采取了“作城”的措施。如在大平原上的许多低洼聚水地区的周围,修了障水工事,既用以防范水的扩大,又起着滞蓄的作用,如《尚书·禹贡》所载的“九泽既陂”。禹治水之所以成功,不是由于他的“良知”、“良能”,恰恰相反,应当认为,他是在总结鲧治水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辛勤劳动和斗争实践得来的。《史记·夏本纪》载:“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从这里我们可以首先看出,禹治水是各氏族团结治水的事例。伯益是东方夷族的首领,后稷是管理农事的官员,同各路首领,率领广大群众治水。这样,即可汲取群众的治水经验,而且有各路首领协商研究,制定治水方略和具体措施。还用了*基本的测量工具“准绳”、“规矩”,以定地势的高下,经过长期的工作,才取得“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和发展农业的成果。……
克里斯特·约恩松(Christer Jönsson), 欧洲著名外交学者,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隆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谈判与外交、国际组织...
【编辑推荐】☆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运动领军人物西尔维娅·费代里奇代表作,畅销全球二十余国。继《凯列班与女巫》后再论猎巫问题,揭示猎巫历史与当代迫害女性的延续性。☆...
★Buddy Gator盖朵短尾鳄,小鳄鱼盖朵首套儿童故事绘本全6册。★小鳄鱼盖朵和他可爱的朋友们,专为儿童打造的原创小故事,关于爱、成长、善良、尊重、友谊、自...
本书与《英伦见闻录》及其续篇《庄园见闻录》一起,组成了华盛顿·欧文描写十九世纪欧洲风物人情的姊妹篇。在书中,作者既生动描写了具有传奇色彩的故宫方方面面的景观,也...
金属切削液配方与制备-(一)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了约300 种切削液配方,包括低温切削液、防腐切削液、防锈切削液、改进型切削液等,详细介绍了切削液产品的原料配比...
怎样编制装饰装修工程资料 本书特色 《怎样编制装饰装修工程资料》依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编写,详细阐述了装饰装修工程资料编制与...
世界著名奇幻文学大师、女画家托芙·扬松出生于1914年。她创作的“姆咪谷”系列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真诚、善良和美的新奇世界。她作品中那些鲜活可爱的木民矮子精...
城市开发策划-(第二版) 本书特色 马文军编著的《城市开发策划(第2版)》运用对比分析、逻辑推理、系统工程等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大量国内外资料和案例进行理性分析研...
刘强,字守中,别号有竹居主人。1970年生于河南正阳。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10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竹...
易中天,1947年出生于长沙,曾在新疆工作,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32卷“中华史”。主要作品:《易中天中华史》《品三国》易中天品读...
作品目录黑印度群岛一 两封矛盾的信二 在路上三 联合王国的地下矿藏四 多恰特煤矿五 福德一家六 几个无法解释的现象七 西蒙・福
※清华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汪民安力作※探究无孔不入的权力,抵抗现代社会对人的规训,完整而清晰地勾勒福柯思想谱系【编辑推荐】福柯所研究的对象大多从未进入过学院的视野...
一场阴谋,她作为皇帝的棋子,被下嫁给传闻中最冷酷的诸侯国王。传闻这位王,性格孤傲,睥睨天下,脸覆薄纱,乃天下绝丑。传闻这位王,神秘果敢,生杀予夺,冷酷邪魅,最深...
村上春树(1949- ),日本小说家。曾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戏剧科就读。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听风之歌》问世后,即被搬上了银幕。随后,他的优秀作品《1973...
千古中医传奇 内容简介 本书融医、药、文、史于一炉,集学术性、艺术性、知识性、实用性、资料性、趣味性于一体,分医药史话、本草典故、药物探源、医家轶事、奇法治病、...
素问玄机原病式 内容简介 本书据明·宣德六年辛亥(1431)本整理。本书以《素问》提出的病机十九条为基础,将常见疾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归类,并对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
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年创办国际大学。一生创作丰富...
从六朝到民国,一千六百余年间中国佛教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七十余位高僧和诗人,如鸠摩罗什、王维、寒山、贾岛、唐宣宗、苏东坡、唐寅、苏曼殊等。傅大士(497— 56...
《自我教练:迈向自我实现之路》内容简介:自我实现是一种充分活出自己的潜能,并且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的状态。实现自我实现的途径
作品目录序一 地球上的第一个禅达序二 重新丈量那片大好河山前言第一章:腾冲驼峰第二章:腾冲县城第三章:国殇墓园第四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