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没有人喜欢垃圾。垃圾肮脏,而且是“没用”的,不是吗?然而,大城市每天生产的垃圾,却吸引了小玲、丽雨这样的年轻姑娘带着嗷嗷待哺的婴儿,从农村老家搬到大城市郊区;我们毫不吝啬地丢弃的衣服鞋袜,流转到像冷水村一样的城乡接合部,却成为马大姐和老乡大姐这样的拾荒女性的一种矛盾的骄傲;我们每天丢弃的一次性水瓶和餐具堆积如山,它们却和年轻人小张的创业梦交织在一起;而我们的生活垃圾,更构筑了许多像大熊、星星、李涵般在废品场长大的小孩,最独特的童年记忆。
本书就像一部以文字为载体的影片,用平视的、细腻的镜头,以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借由对在北京居住和生活的十位拾荒者的走访与记述,呈现了这个群体的日常点滴、内心独白和家庭故事。通过审视废品、废品经济、收废品人,作者尝试重新看待这个城市的消费与浪费,重新理解废品回收经济和空间如何与我们息息相关;通过了解废品从业者的工作和生存空间,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城市成员、城市化,以及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
【编辑推荐】
在垃圾分类大潮中,当被问到“你是什么垃圾”时,别笑,垃圾确实是我们的一部分……
本书以社会学的视角,将垃圾作为一种标志、一个节点,带出我们身处其中的巨大的物质网络,此间,万物皆相关联。垃圾与城市,拾荒者与我们,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一幅“人类世”的山水画。
在垃圾分类大潮中,拾荒者的角色是什么、功能是什么?他们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他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又可以为他们做什么?
这些问题,正是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如作者所言:“社会科学有责任给大众提供一种全新的看待垃圾的眼光,讲述一个完整的关于‘物的社会生命’的故事。”
--------------------------------------------
【媒体推荐】
此书另辟蹊径,带你进入“垃圾”的世界;作为人文关怀和学术思考的结合,是对现代的、消费的大城市生活的绝佳反思,深刻而富有趣味。
——陈冠中(作家)
“收废品的人”是都市生活中的“隐形人”。人们天天看见他们,但又似乎从来看不见他们。《废品生活》引领我们去端详凝视这些人——不仅仅是去发掘他们的卑微与挣扎,更是去发现他们如何在卑微与挣扎中构建自尊和“意义”,以此捍卫人之为人的完整。富有同情但不煽情,好看但不失学理,是一部理解当代中国的人类学力作。
——刘瑜(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买买买,也是丢丢丢。嘉明与劼颖的《废品生活》是一部描绘收废品人的民族志,也是一幅“人类世”(Anthropocene)的山水画,揭示垃圾并非中国经济奇迹的废渣或副产品,反而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核心,所谓垃圾围城,垃圾就是当代生活的隐喻。作者以人类学家的眼光,以物观我,见微知著,从废品出发,观照中国的盛世背后,社会的建构重组、空间的流转变幻、百姓的得失寻觅。
——卢思骋(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总干事)
胡嘉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文化、资本的交叉博弈关系。曾出版探讨乡土文化与国族话语互动的专著《延安寻真》(2018)。论文曾发表于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Modern China、The China Journal、Cities、Urban Geography、Ethnology、China Perspectives等期刊。
张劼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科学技术社会研究(STS)、环境人类学、废弃物、劳工。曾在《社会学研究》《开放时代》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与废弃物相关的研究包括《中国高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垃圾治理困境》《废品和垃圾从业者的工作、生活和主体性》《环境治理中的知识生产与呈现——对...
(展开全部)
对于“非正式经济”或者“非正规经济”,学者黄宗智(2009)提醒我们,这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最大的非农群体就业领域。所谓“非正式”,是指它并非现代的、工业的、城市的企业或者经济部门,也不是传统的农业领域。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农业人口城市化过程中,事实上大量的农业人口并未被完全吸纳进入全然现代化的经济部门,而是进入传统与现代部门之间的中间领域。黄宗智(2008)认为“非正规经济”最确切地概括了这种城市中的低层次就业情况。这些城市底层的新兴劳工所从事的,不是稳定的、被纳入国家福利系统和劳动保障体系的工作,而是在小规模的、零散的,不被国家管理、法律规制的经济单位中,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这个领域吸纳了大量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也创造了城市中劳动报酬低微、欠缺福利的“次级公民”。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城市采矿人:废品回收作为非正式经济
使人重尊严的老家“电梯房”王大哥特别为他们在县城的“电梯房”拍了一段视频,虽然他们没有很多机会住在那里,但是这个家远比他们每天居住的平房有意义。这个房子,并不如外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多余的,它是农民工一种乡土感情或者责任的寄寓。这个楼房住宅除了显示他赚钱的能力外,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其中之一可能是对老爹的一种示威,象征着他对当年离家京漂定的一种无悔。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城市采矿人:废品回收作为非正式经济
木浮生80后畅销都市言情小说家,被业界誉为最具潜力的天后生力军。代表作《良言写意》是读者公选出的必读十大言情之一。生于蜀地,自小喜欢看书,只爱书中那些有关儿女情...
罗伯特·福沃德Robert L. Forward(1932-2002)美国物理学家及科幻小说家。马里兰大学博士,博士论文题目为《论动态重力井的探索》。他曾在休斯...
孤独意味着什么?倘若我们不与另一个人紧密缠绕,我们该如何生活?要是我们无法轻松地开口交谈,我们该如何与他人发生联系?科技让我们更靠近彼此,还是将我们禁锢在屏幕背...
《千年悖论》张宏杰出版的第一本书。本书为《千年悖论》全新修订版,其中收录了作者写作初期大部分优秀的 “历史文化散文”作品,及其早年关于历史写作的两篇采访,并配以...
《U一点·料——阿里巴巴1688UED体验设计践行之路》是1688UED团队历经多年实践之后的心血之作,书中以“道─术─器”的思路为编排脉络,从设计观、思考体系...
亦舒“经典散文·如梦之梦辑”收录了亦舒独特经典的五部散文作品《如果有,还未找到》《舒云集》《生活志》《我哥》《红楼梦里人》。该套书经亦舒指定授权,进行了全新编校...
针灸治疗捷径 内容简介 传统的针灸医学把体针(毫针疗法)、头针、面针、耳针、电针和艾灸、发泡灸等,通称为针灸疗法。这些治病方法都具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简便易...
米泽穗信日本作家,1978年出生于岐阜县。2001年凭借《冰菓》获得第5届角川校园小说大赛(青春推理&恐怖部门)鼓励奖并出道。2011年凭借《折断的龙骨》获得第...
比《正义论》更具体,比《金钱不能买什么》更进阶有哪些东西不该用金钱来交易?生存机会、医疗、生殖、肾脏、教育、性?我们应该出于何种理由拒绝类似的交易?斯坦福大学人...
詹姆斯·卡斯(James P. Carse)纽约大学宗教历史系教授。卡斯本人是一个无神论者,他把自己的信仰描述为“着迷于不可知的作为人类的存在”。机器、战争、时...
陈玉新,河北人,目前职业为自由撰稿人,自大学毕业之后就专职进行社会行为的研究,对当代中国社会人群心理和行为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尤其对于当代年轻人如何立身处...
作品目录英文版第二版序/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英文版第二版出版说明/安玛丽·亚当斯中文版第二版译者听话/英若聪英文版第一版译/约
初中3年,樱木花道连续遭到了女生的拒绝。当女孩告诉樱木“我喜欢篮球部的小田”时,令他备受打击。升入高中之后,樱木依然无法重新振作,就在此时,一个名叫赤木晴子的女...
《灌篮高手(10)》内容为:初中3年,樱木花道连续遭到了女生的拒绝。当女孩告诉樱木“我喜欢篮球部的小田”时,令他备受打击。升入高中之后,樱木依然无法重新振作,就...
“八王夺嫡”,三百年清王朝,惊心动魄一桩迷案。一脉温情绵延于勾心斗角,刀光剑影之间,凛冽让我们看到的,是历史宿命里诚实的人;一腔坦荡绽放于有心无力,身不由己之中...
明恩溥(1845-1932),美国公理会来华传教士,原名阿瑟·亨利·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在中国生活了五十余年,写作关于中国的...
jeff atwood,国际知名的技术博客作家,知名程序员,有三十多年的职业编程经验。2004年,他创办了coding horror博客。2008年,他和joe...
儿科病诊治绝招 内容简介 《儿科病诊治绝招》由王立平、潘素英、曹自新主编,详细介绍了各科常见疾病的主要表现、如何诊断、如何治疗,并就治疗、调养中的一些关键问...
航天 内容简介 编者组织编写这本《航天》作为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的科技特色教材,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习航天知识,了解世界航天科技的发展及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认识航...
肾脏病临床概览 本书特色 本书是“肾脏病学系列”之一,全书共分24个章节,主要对肾脏病临床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急性肾损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自身免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