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没有人喜欢垃圾。垃圾肮脏,而且是“没用”的,不是吗?然而,大城市每天生产的垃圾,却吸引了小玲、丽雨这样的年轻姑娘带着嗷嗷待哺的婴儿,从农村老家搬到大城市郊区;我们毫不吝啬地丢弃的衣服鞋袜,流转到像冷水村一样的城乡接合部,却成为马大姐和老乡大姐这样的拾荒女性的一种矛盾的骄傲;我们每天丢弃的一次性水瓶和餐具堆积如山,它们却和年轻人小张的创业梦交织在一起;而我们的生活垃圾,更构筑了许多像大熊、星星、李涵般在废品场长大的小孩,最独特的童年记忆。
本书就像一部以文字为载体的影片,用平视的、细腻的镜头,以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借由对在北京居住和生活的十位拾荒者的走访与记述,呈现了这个群体的日常点滴、内心独白和家庭故事。通过审视废品、废品经济、收废品人,作者尝试重新看待这个城市的消费与浪费,重新理解废品回收经济和空间如何与我们息息相关;通过了解废品从业者的工作和生存空间,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城市成员、城市化,以及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
【编辑推荐】
在垃圾分类大潮中,当被问到“你是什么垃圾”时,别笑,垃圾确实是我们的一部分……
本书以社会学的视角,将垃圾作为一种标志、一个节点,带出我们身处其中的巨大的物质网络,此间,万物皆相关联。垃圾与城市,拾荒者与我们,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一幅“人类世”的山水画。
在垃圾分类大潮中,拾荒者的角色是什么、功能是什么?他们受到了什么样的冲击?他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又可以为他们做什么?
这些问题,正是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如作者所言:“社会科学有责任给大众提供一种全新的看待垃圾的眼光,讲述一个完整的关于‘物的社会生命’的故事。”
--------------------------------------------
【媒体推荐】
此书另辟蹊径,带你进入“垃圾”的世界;作为人文关怀和学术思考的结合,是对现代的、消费的大城市生活的绝佳反思,深刻而富有趣味。
——陈冠中(作家)
“收废品的人”是都市生活中的“隐形人”。人们天天看见他们,但又似乎从来看不见他们。《废品生活》引领我们去端详凝视这些人——不仅仅是去发掘他们的卑微与挣扎,更是去发现他们如何在卑微与挣扎中构建自尊和“意义”,以此捍卫人之为人的完整。富有同情但不煽情,好看但不失学理,是一部理解当代中国的人类学力作。
——刘瑜(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买买买,也是丢丢丢。嘉明与劼颖的《废品生活》是一部描绘收废品人的民族志,也是一幅“人类世”(Anthropocene)的山水画,揭示垃圾并非中国经济奇迹的废渣或副产品,反而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核心,所谓垃圾围城,垃圾就是当代生活的隐喻。作者以人类学家的眼光,以物观我,见微知著,从废品出发,观照中国的盛世背后,社会的建构重组、空间的流转变幻、百姓的得失寻觅。
——卢思骋(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总干事)
胡嘉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文化、资本的交叉博弈关系。曾出版探讨乡土文化与国族话语互动的专著《延安寻真》(2018)。论文曾发表于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Modern China、The China Journal、Cities、Urban Geography、Ethnology、China Perspectives等期刊。
张劼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科学技术社会研究(STS)、环境人类学、废弃物、劳工。曾在《社会学研究》《开放时代》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与废弃物相关的研究包括《中国高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垃圾治理困境》《废品和垃圾从业者的工作、生活和主体性》《环境治理中的知识生产与呈现——对...
(展开全部)
对于“非正式经济”或者“非正规经济”,学者黄宗智(2009)提醒我们,这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最大的非农群体就业领域。所谓“非正式”,是指它并非现代的、工业的、城市的企业或者经济部门,也不是传统的农业领域。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农业人口城市化过程中,事实上大量的农业人口并未被完全吸纳进入全然现代化的经济部门,而是进入传统与现代部门之间的中间领域。黄宗智(2008)认为“非正规经济”最确切地概括了这种城市中的低层次就业情况。这些城市底层的新兴劳工所从事的,不是稳定的、被纳入国家福利系统和劳动保障体系的工作,而是在小规模的、零散的,不被国家管理、法律规制的经济单位中,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这个领域吸纳了大量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也创造了城市中劳动报酬低微、欠缺福利的“次级公民”。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城市采矿人:废品回收作为非正式经济
使人重尊严的老家“电梯房”王大哥特别为他们在县城的“电梯房”拍了一段视频,虽然他们没有很多机会住在那里,但是这个家远比他们每天居住的平房有意义。这个房子,并不如外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多余的,它是农民工一种乡土感情或者责任的寄寓。这个楼房住宅除了显示他赚钱的能力外,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其中之一可能是对老爹的一种示威,象征着他对当年离家京漂定的一种无悔。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城市采矿人:废品回收作为非正式经济
典心台湾畅销言情小说家。1999年出道,作品接近80本,畅销系列有“福尔摩沙”、“金小气家族”等。现代与古代皆得心应手,风格多温馨幸福,疗愈系作者。读者遍布华人...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科耶夫(Alexandre Kojève,1902—1968),法国哲学家,出生于莫斯科。1926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3-1...
《传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内容简介:作者根据十年的学术期刊主编经历,发现当前学术论文作者欠缺学术研究基本知识的情况相当普遍
作为新教师,很多以前看来很简单的问题都会让你有些“招架不住”,如怎样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花大量
作品目录全上古一代秦汉国六朝文凡例五未登备赎者不录然史家语例。颇未画一。如魏志张既王基千里东事。不云书启。汉书莽诏。半作
2006年 《梦回大清》一战成名,引领全国书市“穿越”风暴,至今畅销不衰。金子成为知名女性阅读品牌“悦读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2007年 《梦回大清》终结篇...
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提名,却因于当年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但其人其作早已在意大利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产生巨大影响。卡尔...
"ArmstrongsHandbook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istheclassictextforallstudentsandpr...
洛阳正骨-骨伤病证诊疗规范 本书特色 本书分5个部分,共190个病证。本书针对当前中医医院临床医生思维转向、临床重西轻中的现象和治疗中的不规范行为,对常见骨伤病...
著名中医临床家惯用方精选-2 内容简介 中国医药学发展到明清(1368一l9¨年)时,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顶峰。到了近代,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
周楣声医学全集 本书特色 《周楣声医学全集》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明确指出中医脉学乃是一种用深邃的心灵与灵敏的触觉形成的经验科学,并客观地说明这种经验科学的实用价值...
★★★真情文字×治愈系画作×东方水墨与西方油彩结合的艺术。在阅读与赏鉴之间,遇见崭新的自我。愿你像一株多肉,可爱而坚定地生长。……………………◎ 编辑推荐★ 全...
周末:《延禧攻略》影视剧编剧,原著作者。笑脸猫 ,南昌作协会员,爱奇艺文学签约作者,能够驾驭各种题材与类型,尤擅长写作古代小说,文风幽默风趣,情节引人入胜。已出...
大学同学沉迷 Dota 游戏,废寝忘食,疯狂热爱,看攻略、看视频、打比赛……每次我见到他,我总觉得他马上就要猝死了。四年下来,也就是个业余三流水平;大妈酷爱广场...
奥威尔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1907年他举家迁回到英格兰。1917年,他进入伊顿公学。1921年后来到...
七微,爱格杂志签约作家。梦想环游世界,将一切美景付诸笔端与君欢。已出版长篇《悲歌迷藏》《莫失莫忘》《南风过境》即将出版《南风知我意》新浪微博:@七微VV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享譽國際的作品:印尼、伊朗、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等四國見聞錄。在印尼,奈波爾發現村野中人,他們在回教和科技的影響下,喪失了自己的歷史。在伊朗...
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幽默的表述,用“演讲”方式,对人们最感兴趣的病毒进行了阐述,突出重点概念,使读者真正做到享受学习病毒学的乐趣。本书共9讲,分别讲述了病毒的起源...
作品目录第1章 5G简介:无线网关键技术 11.1 为什么需要5G 11.2 什么是5G 61.3 5G的应用 81.4 5G标准化 91.5 5G的挑战 10...
针对有关情感和特征的200个概念,爱娃·海勒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不记名调查。调查是围绕色彩展开的:爱情是什么颜色的?红色和粉红色——大多数人这样回答。幸福是什么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