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词学范畴为主题, 共收录论文20篇, 从唐宋至清末, 讨论了传统词学史上词体婉丽、词之善感、词之雅化、词的正变、词之比兴、词心、词品、词境、词史、俗与雅、清空雅正、词学门径、有厚入无间、厚而清、折中柔厚、沉郁、重拙大、境界20多个著名词学范畴的内涵、历史演变
由杨柏岭著的《词学范畴研究论集》以词学范畴为主题,共收录论文20篇,从唐宋至清末,讨论了传统词学史上词体婉丽、词之善感、词之雅化、词的正变、词之比兴、词心、词品、词境、词史、俗与雅、清空雅正、词学门径、有厚入无间、厚而清、折中柔厚、沉郁、重拙大、境界20多个著名词学范畴的内涵、历史演变及词学建构价值。各个范畴研究相对独立,同时,贯穿起来,又构筑成一部相对完整的词学理论发展史。
二、言志、缘情到文娱:娱情观的文学空间在近些年关于中国古代娱情文学观讨论的文章中,学者们大多把娱情看作与言志、缘情对立的现象。他们认为,在以儒家道德建设为重的时代,人们习惯从“发乎情,止乎礼义”角度解读文艺的价值,指出为文习艺要顺乎启迪道德理性的要求,成为修身进德的途径。而娱情毕竟以人的心情愉悦为目的,要求“发乎情,止乎快乐”,自由地对待情感本身。因此,娱情观难以成为儒者的现实创作主张,而像诗言志、乐者所以象德也、赋要卒章显志、绘画要晓之鉴戒等文艺教化观,才能占据中国文学批评的主流位置。同时,老庄的“忘情之适”虽有反对伦理之情的意思,但毕竟以精神的绝对自由为目的为过程,否定了五色、五音以及人类感知觉的意义,因此,也很难直接生发出尊重世俗情感的文学娱情观。不过,话又说回来,当我们从中国情感哲学追求超越性娱情观念的特点出发,便可以看出言志、缘情等在文学娱情观的形成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个“情动为志”的阶段正是儒家对情感予以教化的过程,但正如作文习艺只是修身进德的方式一样,“言志”也不是儒家教化的*终归宿,而只是走向超越性娱情的一个路径。“缘情”说因为可以生发出“志”的襟抱,故而能以“言志”说修补的姿态存在。更何况,这个渊源于屈原“发愤以抒情”、司马迁“《离骚》,盖自怨生”,在六朝时期成熟的“诗缘情”观念,不仅省略了“情动为志”的教化过程,而且内蕴着一定程度的任情因素,与六朝时期的娱情观原本就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那种视“娱情”与言志、缘情等文学观为完全对立的观点,忽视了中国情感哲学追求“至乐”的特点。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承认这样的事实:儒家的教化文艺观在净化娱情表层心理的同时,并没有彻底清除文艺的娱情功能,而是要求在娱心自乐中磨砺情性。这与贺拉斯说的“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一样,娱乐(趣味)乃是实施教化(益处)的有效形式。更何况享乐是人类的一种趋同化心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政治生活的驱动或是思想的解放,总会在某个时期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享乐风气,以及以情性的自由释放为特征的社会心理。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娱观与文学艺术活动是同步的。不过,像《诗三百》中部分作品的娱情功能在后代的接受中已逐渐被抹杀,而沾染了教化的色彩。其实,孔子所指责的以淫乱雅的郑卫之音,正是以强烈的娱情性而被时人所喜爱。同时,郑卫之音能人选《诗三百》中,说明娱乐功能已是编者的标准之一。汉代一度出现的国富民强的享乐心理,便直接体现在汉赋的艺术特征上:题材上以狩猎、冶游、宫殿、都城等为主,笔法上以构筑立体感的铺陈为主,思想上以渲染国家强盛且“卒章显志”等为主。然正如《汉书.王褒传》载汉宣帝刘询的话有:“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譬如女工有绮毅,音乐有郑卫,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说耳目。辞赋比之,尚有仁义风谕,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倡优博弈远矣。”‘尽管如此,写赋、献赋仍有“以娱宾客”之要求,赏赋者也以娱悦耳目的消遣为目的,如此我们便理解了汉赋题材上的娱乐特点、语言上的密丽风格以及接受上的享乐心态。……
杨柏岭,1968年9月出生,安徽定远人。1991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7年在暨南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词学研究学会理事。专著有《近代上海词学系年初编》、《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合著有《梁启超传》等。在《文艺理论研究》、《文献》、《文化中国》、《词学》、《民族文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
日记九种 本书特色 《日记九种》内容通俗,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同时又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性。是研究郁达夫,以及郁达夫人文心理,创作心理的重要著作。是研究郁达夫,郁达...
海上丝路与郑和 本书特色 《海上丝路和郑和》《郑和是云南人》完整探寻 “海上丝路”形成的政治经济技术以及有关民族文化基因;《丙中洛》《阿妈拉巴的酥油灯》等散文则...
上海的早晨(全四册)(中国文库)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一版一印★ 周而复(1914—2004),现当代著名作家,国内zui早介绍白...
《隐喻》以诗的语言为宗旨,广泛涉及宗教学、神话话、民间文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进行崭新的理论阐释,运用史
缪荃孙全集-笔记 本书特色 缪荃孙是晚清民国文坛的领军人物,其著述宏富。《缪荃孙全集?笔记》收录其笔记类的著述,共收入《云自在龛随笔》(6卷)、《云自在...
中华诗词的现在与未来 本书特色 古典诗词创作对现实人生和现代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可以滋养现代人浮躁的精神世界,彰显出人生的真善美,同时也是展示中华文明独特魅...
《资产市场新规则:不良资产前线操作备忘录》内容简介:十年来的中国金融市场,伴随着一系列泡沫的出现,资本的真实盈利性越发让保
巴彦雪 本书特色 著名作家刘兆林搜集、筛选自己描写乡情、亲情、风情的散文作品三十余篇结集为《巴彦雪》,这些作品笔致浑朴、情感真挚、气韵内敛,汹涌的深情中带着淡淡...
行走的书话 本书特色 《行走的书话》是书话体的游记,也是游记体的书话。上辑“海岛访书录”,记在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和英国这些作者喜欢的地方,逛书店、买书、读...
红楼脂粉英雄谱 本书特色 本书汇红楼女性凡108人,以诗、文配图的形式表达出作者对《红楼梦》中脂粉英雄激赏之情。诗、笺均为红学名家周汝昌先生配。周汝昌先生是承接...
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春明新史 本书特色 张恨水著的《春明新史》是一部长篇小说,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之一部。讲述关于快嘴刘刘得胜,后改名刘...
口述津沽-民间语境下的堤头与铃铛阁 本书特色 除了手中的相机,张建就如同作坊里的主人公,一丝不苟地用*原始也是*笨拙的方法“缝缀”城市非主流的平民历史(家史)。...
伤心咖啡馆之歌 本书特色 如同所有原创天才作家,麦卡勒斯小姐令我们认识到,我们对真实世界中某些明显的东西视而不见……她是一位有着罕见洞察力的大师,无与伦比的小说...
王维诗选 本书特色 无论从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的范围来考量,中国历史上的唐代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上都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唐代的诗歌更是其文化中的璀璨明...
去年属马-汪曾祺京味作品集-01 本书特色 《去年属马》是汪曾祺先生生前亲自选定的*后一个文集,是其京味文学精选集。全书收录小说、散文若干,皆围绕“...
水流云在.对话卷 本书特色 文章内容与时俱进契合时代发展脉搏,建议出版。一道丰富而又与众不同的文化艺术饕餮水流云在.对话卷 内容简介 《水流云在/文艺报文丛》精...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本书特色 走过千山终遇你,不算迟——《郑风·野有蔓草》;在思念里,与时光默然相对——《王风·采葛》……在这本娟致小书《入...
漫漫古典情-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本书特色 名著·名篇;名人·名评;古典诗词鉴赏启蒙读本;考据严谨·点评精辟·阐释深刻;与“戏说”“歪评”“误读”划清界线;倾听·...
译者简介:赵毅衡,男,1943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英文系,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卞之琳先生,是莎学专家卞之琳的第一个莎士比亚研究生,获文...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声律启蒙》内容简介:《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为清朝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