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结集。本辑收入有关乡村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研究论文10篇,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中国乡村的历史与现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现实借鉴意义。
“家庭农场”“合作社”是本辑《中国乡村研究》的主题,黄宗智的《“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高原的《大农场与小农户:鲁西北地区的粮食生产》、杨嬛等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功能与多样性变迁环境中发展现状探讨》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而作的文章。
此外,本辑还涉及中国经济腾飞原因的分析、遗嘱与家产处分的关系、儿童福利体系发展等议题,这些文章资料充实、内容丰富、分析深入、可读性强,是研究农村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
《中国乡村研究》始终保持学术上的高品位和高质量,刊发了大量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中国乡村的学术性论文、研究报告或著作评论,其中一些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等全文转载,引起良好的学术反响。《中国乡村研究》已于2014 年1 月25 日收到正式通知“被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来源集刊。
《中国乡村研究》的作者群涵盖中外相关学界,既有论著甚丰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如陈春声、董磊明、龚启圣、行龙、贺雪峰、景军、李怀印、刘志伟、卢晖临、彭玉生、秦晖、仝志辉、王跃生、吴重庆、夏明方、薛涌、阎云翔、应星、岳谦厚、张静、张小军、折晓叶、周飞舟等,也包括一些崭露头角的学术新锐,为推动中国乡村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双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跨学科的深入研究,作出了为学界称道的贡献。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下中国正处在这个转型时期。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政府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目前全国各地确权登记正在进行,而学界关于“家庭农场”“合作社”的讨论从未停止。这也是本辑《中国乡村研究》的主题,黄宗智的《“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高原的《大农场与小农户:鲁西北地区的粮食生产》、杨嬛等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功能与多样性变迁环境中发展现状探讨》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而作的文章。
主编简介
黄宗智(philip c. c. huang),男,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教授(1966-2004年),中国研究中心创办主任(1986-1995年),modern china 创刊编辑(1975年至今),《中国乡村研究》(rural china)创刊编辑(2003年至今)。主要著作有农村社会经济史的三卷本——《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2000、2004、2009年再版;英文版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2000、2006年再版;英文版获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和《超越左右:从实践历史探寻中国农村发展出路》(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以及法律史的三卷本——《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2007年再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增订版)、《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2007年再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增订版)和《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014年增订版),以及《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乡村研究(第十一辑)》:这种不平衡结构的内在矛盾是重工业建成后其产品反而没有了销路。它基本生产投资物品,但无论农业还是轻工业都缺乏对投资品的需求。一方面农业剩余被大量转移使农民没钱购买农机具;另一方面被累积在农业部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也必然排斥使用农业机械。生产消费品的轻工业也面临类似问题。如果没实施斯大林发展战略,中国劳动力多但资本少的国情会使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比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发展更快。但国家的强制积累政策扭转了这一自然趋势。这主要是通过保持低消费率从而降低对轻工业的投资需求来实现的。表1显示1971~1980年间中国的积累率高达33%,而且这种高积累与表1所指明的1980年后的高积累和高投资率不同,即它是在人均收入非常低的水平下被长期保持的,说明改革前的30年确实是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勒紧裤腰带搞积累的年代。如从1952年的104元到1978年的315元这种低人均收人使中国人只能满足自己衣食方面的基本需求。反过来说,通过平均分配来保证全部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又使这种分配方式持续了较长时间。其目的是通过保持低消费来降低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压低轻工业的投资需求和确保对重工业的高投资。但这一逻辑链的结果是重工业建成后难以向其他部门销售其产品。这样重工业就只能靠其自身的投资需求来维持再生产,所以这被称为重工业的“自我服务或自我循环”。(马洪和孙尚清,1981:119~125)但这种需求的产生又来自国家对重工业的进一步投资,从而又需要转移更多的农业剩余。这就是斯大林发展战略的内在循环和积累机制。在此循环中以上描述的不平衡结构被不断地复制和扩大,它的内在矛盾也不断地被累积。到了1978年左右以下的两大问题使斯大林发展战略在中国难以再持续:从投资的供给方面来看,中国的农民已经为此发展战略贡献了大量农业剩余,但却极少从中受益,他们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农业的剩余贡献能力已接近枯竭;从投资的结果来看,其他产业对重工业产品缺乏需求导致将近30年的高投资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全社会的回报率非常低。结果是斯大林发展战略在中国走到了一个难以为继,必须改弦更张的临界点。林毅夫等人(1994)为了使他们的“微观起步,增量改革和市场把增量资源配置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国转轨模式”成立,曾反复争辩说中国政府从未主动改变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与之配套的价值转移政策。这违背了历史。真实的历史是以上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已成为1978年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面临的*紧迫问题,所以全会做出的提高国家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决定正是针对此问题,并改变了斯大林发展战略的价值转移政策。……
主编简介
黄宗智(Philip C. C. Huang),男,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教授(1966-2004年),中国研究中心创办主任(1986-1995年),Modern China 创刊编辑(1975年至今),《中国乡村研究》(Rural China)创刊编辑(2003年至今)。主要著作有农村社会经济史的三卷本——《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2000、2004、2009年再版;英文版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2000、2006年再版;英文版获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和《超越左右:从实践历史探寻中国农村发展出路》(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以及法律史的三卷本——《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2007年再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增订版)、《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2007年再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增订版)和《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014年增订版),以及《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大众媒介与社会 本书特色 在英国情境之中,很难想象会有什么“新闻无学”的焦虑,也不会发生什么新闻学传播学之争议;媒介也好,文化也好,传播也好,只是一个研究对象,...
那时多少豪杰-百家小集1 本书特色 《那时多少豪杰》是朱正先生的晚年自选集,收入了对李大钊、白坚武、叶德辉、胡风、聂绀弩、丁文江、徐铸成等现代历史人物和...
启功全集-第8卷 本书特色 《启功全集》包括文论与书画两大部分,较全面地收录了启功先生撰写的专著、论文、诗词、题跋、书信、日记、讲学及口述历史,并选辑启功先生创...
钱学森讲谈录 本书特色 《钱学森讲谈录:哲学、科学、艺术(增订版)》收录了钱学森关于哲学、科学、教育、思维、美学、音乐、建筑等等方面的诸多精彩文章,充分展现了一...
[葡]布鲁诺·玛萨艾斯(Bruno Maçães),目前是伦敦Flint Global 的高级顾问、中国人民大学高级研究员、华盛顿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1...
编剧自我修养:最好的剧本里找不到一句多余的台词 本书特色 本书重新整理了顾仲彝论著《编剧理论与技巧》,是国内编剧受惠甚多且能够有效指导实践的创作指南。作者通过戏...
邓广铭卷-师道师说 本书特色 弘扬中国文化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时刻要有一个观照全球的眼光,我们一方面要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吸收和融化其他民族文...
《佳友在线摄影课堂数码摄影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佳友在线摄影网(PhotoaFans)是国内知名的摄影门户网站,网友超过百万。佳友
打倒孔家店研究 内容简介 在1949年至今的中国学界、1960年代以来的海外汉学界,“'打倒孔家店'是'五四'时期的口号”,一直被目为“常识”。1980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 本书特色 学术论文集。全书分社会结构篇和杂论篇两部分,收入作者二十余年来有关社会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学术论文18篇。主要论述中国传统社会的架构...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新知文库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二版)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语汇中,“科学”几乎等同于“正确”;然而在金钱与权力对科学干预越来越深的今天,...
我们错了 本书特色 《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相继报道,中央有关领导批示表扬,全国专项教育活动办公室向全国新闻...
安克强(Christian Henriot)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级访问教授、法国里昂第二大学教授、法国国家科学院资深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历史研究,...
杨小凯(1948年10月6日–2004年7月7日),男,原名杨曦光,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华人,原籍中国吉林省,在湖南长沙长大。他较突出的贡献是提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与...
流言导读 本书特色 一本穿行在时尚与学术空间的“妖书”,十二种人必读—— ·社会学家必读:Sars之谜与流言之谜 ·传播学家必读:流言与新闻好像双胞胎 ·经济学...
从参与全球化到打造共同体 本书特色 《从参与全球化到打造共同体》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外交理论与实践。作者以“和平与发展&rd...
1993-2002-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 本书特色 《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中国报...
[德]阿梅龙(Iwo Amelung)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文化与语言系汉学教授,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明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史和科技史。著有Der Ge...
社会变迁的社会学 目录 中文版导言序言鸣谢**部分概念与范畴第1章变迁研究的基本概念第2章进步观念的盛衰第3章社会的时空维度:社会时间第4章历史传统的形态第5章...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于尔根科卡(Jurgen Kocka)十二篇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一篇学术报告与两篇访谈,全面展现了科卡的学术生涯及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