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结集。本辑收入有关乡村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研究论文10篇,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中国乡村的历史与现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现实借鉴意义。
“家庭农场”“合作社”是本辑《中国乡村研究》的主题,黄宗智的《“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高原的《大农场与小农户:鲁西北地区的粮食生产》、杨嬛等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功能与多样性变迁环境中发展现状探讨》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而作的文章。
此外,本辑还涉及中国经济腾飞原因的分析、遗嘱与家产处分的关系、儿童福利体系发展等议题,这些文章资料充实、内容丰富、分析深入、可读性强,是研究农村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
《中国乡村研究》始终保持学术上的高品位和高质量,刊发了大量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中国乡村的学术性论文、研究报告或著作评论,其中一些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等全文转载,引起良好的学术反响。《中国乡村研究》已于2014 年1 月25 日收到正式通知“被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来源集刊。
《中国乡村研究》的作者群涵盖中外相关学界,既有论著甚丰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如陈春声、董磊明、龚启圣、行龙、贺雪峰、景军、李怀印、刘志伟、卢晖临、彭玉生、秦晖、仝志辉、王跃生、吴重庆、夏明方、薛涌、阎云翔、应星、岳谦厚、张静、张小军、折晓叶、周飞舟等,也包括一些崭露头角的学术新锐,为推动中国乡村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双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跨学科的深入研究,作出了为学界称道的贡献。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下中国正处在这个转型时期。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政府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目前全国各地确权登记正在进行,而学界关于“家庭农场”“合作社”的讨论从未停止。这也是本辑《中国乡村研究》的主题,黄宗智的《“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高原的《大农场与小农户:鲁西北地区的粮食生产》、杨嬛等的《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功能与多样性变迁环境中发展现状探讨》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而作的文章。
主编简介
黄宗智(philip c. c. huang),男,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教授(1966-2004年),中国研究中心创办主任(1986-1995年),modern china 创刊编辑(1975年至今),《中国乡村研究》(rural china)创刊编辑(2003年至今)。主要著作有农村社会经济史的三卷本——《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2000、2004、2009年再版;英文版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2000、2006年再版;英文版获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和《超越左右:从实践历史探寻中国农村发展出路》(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以及法律史的三卷本——《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2007年再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增订版)、《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2007年再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增订版)和《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014年增订版),以及《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乡村研究(第十一辑)》:这种不平衡结构的内在矛盾是重工业建成后其产品反而没有了销路。它基本生产投资物品,但无论农业还是轻工业都缺乏对投资品的需求。一方面农业剩余被大量转移使农民没钱购买农机具;另一方面被累积在农业部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也必然排斥使用农业机械。生产消费品的轻工业也面临类似问题。如果没实施斯大林发展战略,中国劳动力多但资本少的国情会使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比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发展更快。但国家的强制积累政策扭转了这一自然趋势。这主要是通过保持低消费率从而降低对轻工业的投资需求来实现的。表1显示1971~1980年间中国的积累率高达33%,而且这种高积累与表1所指明的1980年后的高积累和高投资率不同,即它是在人均收入非常低的水平下被长期保持的,说明改革前的30年确实是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勒紧裤腰带搞积累的年代。如从1952年的104元到1978年的315元这种低人均收人使中国人只能满足自己衣食方面的基本需求。反过来说,通过平均分配来保证全部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又使这种分配方式持续了较长时间。其目的是通过保持低消费来降低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压低轻工业的投资需求和确保对重工业的高投资。但这一逻辑链的结果是重工业建成后难以向其他部门销售其产品。这样重工业就只能靠其自身的投资需求来维持再生产,所以这被称为重工业的“自我服务或自我循环”。(马洪和孙尚清,1981:119~125)但这种需求的产生又来自国家对重工业的进一步投资,从而又需要转移更多的农业剩余。这就是斯大林发展战略的内在循环和积累机制。在此循环中以上描述的不平衡结构被不断地复制和扩大,它的内在矛盾也不断地被累积。到了1978年左右以下的两大问题使斯大林发展战略在中国难以再持续:从投资的供给方面来看,中国的农民已经为此发展战略贡献了大量农业剩余,但却极少从中受益,他们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农业的剩余贡献能力已接近枯竭;从投资的结果来看,其他产业对重工业产品缺乏需求导致将近30年的高投资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全社会的回报率非常低。结果是斯大林发展战略在中国走到了一个难以为继,必须改弦更张的临界点。林毅夫等人(1994)为了使他们的“微观起步,增量改革和市场把增量资源配置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国转轨模式”成立,曾反复争辩说中国政府从未主动改变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与之配套的价值转移政策。这违背了历史。真实的历史是以上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已成为1978年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面临的*紧迫问题,所以全会做出的提高国家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决定正是针对此问题,并改变了斯大林发展战略的价值转移政策。……
主编简介
黄宗智(Philip C. C. Huang),男,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教授(1966-2004年),中国研究中心创办主任(1986-1995年),Modern China 创刊编辑(1975年至今),《中国乡村研究》(Rural China)创刊编辑(2003年至今)。主要著作有农村社会经济史的三卷本——《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2000、2004、2009年再版;英文版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2000、2006年再版;英文版获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和《超越左右:从实践历史探寻中国农村发展出路》(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以及法律史的三卷本——《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2007年再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增订版)、《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2007年再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增订版)和《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014年增订版),以及《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分为改变中的媒介景观、大众传播的科学方法与模式、大众传播中的理解与语言问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大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
悦读MOOK-第三十卷 本书特色 世上之书,数不胜数,每天还以成千上万的数字增长。这浩瀚的书海,谁能穷尽?有了这许许多多的书,为何还要添上这一本——楮钰...
作品目录乡村危机试论城乡背离化进程中的乡村危机——关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危机问题的辨析【王先明】/3民国时期乡村危机与
李银河文集005-同性恋亚文化 内容简介 “我们认为,中国的同性恋现象是一种真正的事实,不能对它视而不见,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个研究的唯一目的,就是想知道...
陇上学人文存:第七辑:常书鸿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常书鸿卷)》是“陇上学人文存”之一,是甘肃省“十二五”出版规划项目之一。主要内容是介绍已故著名敦煌学者...
《沉思录》内容简介:《沉思录》写于奥勒留担任罗马帝国皇帝期间,战乱不断、灾难频发的时代环境促使奥勒留经常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无锡时期的钱基博与钱锺书》,以把钱氏父子同列为研究对象而独出一帜。书名“无锡时期”,极显著者的章思与匠心。一方面,国内对钱基博先生的研究似刚起步,还远未深入和...
新青年:二十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名刊-(全十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盒装,全12册,中国书店出版★ 一代大师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鲁迅、胡适、刘半农等的群...
现代社会学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学的发展进程及现代以来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现代社会学教程。 目录 **部分社会学的视野**章引论...
张舜徽学术论著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按文献学、文字学、经学、学术史、哲学、史学等方面相对集中安排。除了单篇论文以外,舜徽先生发表了较多的专著。张舜徽学术论著选...
《自足的世俗社会》内容简介:本书以丹麦和瑞典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作者基于一年多的实地居住考察,深度访谈了近一百五十位不同年
汪丁丁,男,北京人, 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81年起先后获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理学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
猞猁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是“列维-斯特劳斯文集”的一种,依据法国Plon出版社1991年版译出。本书同文集中的另外两本书《面具之道》、《嫉妒的制陶女》一起,可...
人类传播与社会发展 内容简介 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一个传播的时代。人类传播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的一生,是传播的一生;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传播...
《智能制造探索与实践(二)》内容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部署,自2015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已连年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
悦读MOOK-25 本书特色 世上之书,数不胜数,每天还以成千上万的数字增长。这浩瀚的书海,谁能穷尽?!有了这许许多多的书,为何还要添上这一本——《悦读...
从奴隶到公民 内容简介 这些遭受屈辱和痛苦的人是怎么挺过来的?19世纪60年代起,英、法、美先后宣布废除奴隶制,并赋予奴隶同等的公民权,为什么直到1963年,马...
新周刊:锐词 本书特色 《新周刊》精选打捞2016年年度锐词,记录中国社会民意的晴雨表。 在这些新词、热词的背后,读者看到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生存状态和心态的...
新编传播学 本书特色 《新编传播学》从回顾传播学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入手,概述了人类传播的概念、特征、类型等基本原理和历史发展,分析了人类传播的要素和过程的结构与模...
唐弢藏书-签名本风景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唐弢先生的收藏作家珍贵签名本100余种,其中包括巴金、茅盾、曹禺、沈从文、郑振铎、梁实秋等名家签名手迹。 唐弢藏书-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