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5年9月到1926年7月终刊时止,《新青年》计出11卷,共有63期,其中前9卷为月刊,第10卷为季刊,第11卷为不定期刊。本书即为其简体字版,为更好的还原历史,本简体横排版在其分卷、分期方式及体例上仍袭其旧,外国人名、地名及著作名、事物名等的译法也保留了当时的译法,未作改动,并在各卷中影印了近280幅《新青年》原稿,以供读者对照欣赏。
在本简体横排版《新青年》全集之中,读者能欣赏到下列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重要文章:
陈独秀所作,原载于《新青年》创刊号,吹响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号角,并在青年中引起极强烈反响的新文化运动启蒙青年的开山之作——《敬告青年》。
胡适所作,原载于《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揭开中国现代文学的改革和白话文运动序幕的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文章——《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所作,原载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鲁迅的**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6开盒装,全12册,中国书店出版
★ 一代大师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鲁迅、胡适、刘半农等的群英会
★ 国内头一部简体横排版《新青年》全集
★ 简体横排,采用现代句读方式,符合现代阅读习惯
★根据创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杂志的原始版本整理而成
★这是一本毛泽东、蒋介石共同心仪与推荐的名刊,国共两党的领袖皆从中汲取营养,充实思想
20世纪中国zui具影响力的名刊,国内首部简体横排版。
中国近代重大的文化变革和思想解放的浪潮所以俱发轫于《新青年》,其关键便在于它所拥有的超级豪华的编辑与作者队伍。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茅盾、高一涵……这些当时中国*为杰出的知识分子皆以《新青年》为舞台,并将其大师智慧呈现世人,从而使《新青年》领袖群伦,成为影响一代人的精神镜像。
青年必读
民国时期,凡追求进步之青年,无不视《新青年》为旗帜,以《新青年》为明灯,于是,一个封建陈腐的中国由此走上了进步之路,社会面貌为之一新。
当代青年欲重拾信仰,觉醒振作,求得五四精神的回归,不能不读《新青年》。
从政**
这是一本毛泽东、蒋介石共同心仪与推荐的名刊,国共两党的领袖皆从中汲取营养,充实思想。
据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周世钊说,毛泽东“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毛泽东自己也说:“我在师范学校上学的时侯,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当时非常佩服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有一段时期他们代替了粱启超和康有为,成为我的楷模。”
蒋介石也对《新青年》情有独钟长达数年,而对其他杂志却很少涉猎。以下的记载来自他的日记:“看《新青年》杂志。”(1919年12月4日)“上午,看《新青年》。往访林士及执信。下午,看《新青年》。”(1919年12月5日)“看《新青年》,定课程表。”(1919年12月7日)“看(《新青年》)易卜生号。”(1919年12月10日)“在船中看《新青年》杂志。”(1920年4月9日)“上午看《新青年》杂志。”(1926年4月21日)“下午看《新青年》杂志。”(1926年5月5日)
收藏首选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本刊物的影响力可与《新青年》堪比。胡适曾这样评价说:“《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保有这样一份刊物,便如同珍藏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新青年》之所以能在民国时期的众多杂志中领袖群伦,这与它拥有一支强大有力的编辑、作者队伍不无关系。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于1915年9月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他是20世纪中国第—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 当时,中国的一大批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都凝聚到了《新青年》的周围,如李大钊、瞿秋白、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茅盾、高一涵等人,《新青年》堪称是一代大师的群英会。《新青年》为这些中国现代文化的先驱者们提供了舞台,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各种思考都呈现在此,那一时代的星空因这些思想的装点而灿烂夺目,这些大师的智慧不仅烛照当时,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之中的一笔珍贵财富,导引着一代代的青年们去追逐强国富民的现代文明。
中国目录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能够站在现代学术的立场,对中国古代的目录及目录学给予全面的、科学性总结的著作。本书从目录的概念,目录的分类及...
文化生产力:一种社会文明驱动源流的个人观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理论界**部专门而系统研究与总结“文化生产力”的著作,集中对“文化生产力”这一主题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
唐纳德•洛佩兹:美国密歇根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教授,校聘佛教与藏学研究亚瑟•E.林克杰出教授。著述勤硕,主要有Elaborations on Emptiness:...
时光玫瑰——英伦城乡考察回望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绿洲之翼:牧歌一样优美的科茨沃尔兹;绝代双骄:与产业交融的牛津和剑桥;辉煌之都:闪耀个性光芒的伦敦等。时光...
虞愚卷-师道师说-中国文化书院九秩导师文集 本书特色 《师道师说·虞愚卷》是由大师的亲属和学生从他们的著作中精选出*具代表性的文章或散文随笔,体现了导师们的大学...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在田纳西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研究兴趣为中国9-11世纪的精英社会、晚唐都城,11世纪宋辽边界,死亡与丧葬礼...
中国社会史论 内容简介 本书为已故历史学家、社会史学家熊得山先生遗著,曾经作者挚友胡鄂公、李达、钱纳水等传阅,识者誉为该作者心血之结晶,李达为之作长篇序言。因种...
翕居读书录-(全三册) 本书特色 ★16开布面精装,全彩印刷,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白撞雨是我国著名古籍收藏家,居住西子湖畔,自称“翕居主人”,本书所涉古籍古册皆...
阿兰・艾伯斯坦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传主的生平、作品及其思想历程进行了完整的追溯。记述了哈耶克在维也纳的早年岁月,描述了他的智力、兴趣如何得自于这个学术世家...
馆员文存 目录 八股文概纪及举例释义………………………………………………………商衍鎏(1)论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杂剧………………………………………………陈中凡(...
女性主义 本书特色 ◆《女性主义》是李银河40年女性主义研究精华。基于对中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基于对中国进行了多年的的田野调查和社会观察。 ◆国人的女性主义入...
李公朴文集(上下) 本书特色 面对国破家亡 ,一位爱国知识分子舍弃生命救亡图存的历程爱国民主人士走遍海内外,寻找救国之路,几经求索,*终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农村信息服务研究 内容简介 对于农村信息服务的研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之一。在信息社会,网络的发展正冲击着农民获取信息的传统途径,影响着农村...
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使人受益的书,一本论证有力的书,并且也是一本文笔优美的书,它势必在改进18世纪英国地方研究与文化/阶级研究两方面产生积极...
传播学教程(第2版)/郭庆光//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特色 《传播学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书是...
编书记 内容简介 我们所遇到的那些外表光鲜、内在出众的好书,带给了读者无限的精神愉悦,它们给作者罩上耀眼的光环,它们承载着传播知识与文明的光荣使命。而我们却很少...
包刚升,浙江海宁人,2012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复旦大学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曾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从事访问研究,其专著《民主崩溃的...
《新视角、新观察、新思考:上海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实录》内容简介: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自2018年开始运营“上海转型发布”公众
1977-2000-电视纪录片卷-(上.下) 节选 奇主创人员:陈晓卿 黄峥 马云飞 王玉强徐小卉 杨小肃出品年代:1998年出品单位:中央电视台...
蚁族-高校毕业生聚居村实录 本书特色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周其凤,北京大学校长,纪宝成,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丁宁宁,经济学家,王绍光,长江学者,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