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系《林徽因集》之一种,收有迄今可以找到的林徽因小说、戏剧、翻译领域的全部及迄今可以发表的林徽因书信全部,注释详尽,校勘严谨。书信部分更有大批内容曝光,其中英文书信均载入英文原文与译文对照,林长民致林徽因书信及林徽因批注、徐志摩致林徽因书信手迹等也将**次面世。林集正文包括前插数百幅林徽因原版影像、林徽因手迹均高清印制,整书布脊精装,集阅读价值、研究价值、收藏价值于一体。(书中附赠林徽因书信手迹复制件一份。)
这部《林徽因集》是迄今*为权威、完备、严谨、精致的林徽因作品全编,相当数量文稿、书信、照片首度曝光;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翻译书信”“建筑美术”三卷四册精装,全方位展现了林徽因先生在文学、建筑、美术领域的卓越成就。这部《林徽因集》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是喜爱林徽因,喜爱文学、建筑的读者不可多得的好读本。《林徽因集》的出版耗时多年,得到了梁思成、林徽因家属及许多单位、个人的大力支持;它的出版,是对国内林徽因作品出版乱象的一次正本清源,也是对广大读者、研究者的一个庄重、严肃的交代。
小 说
窘
九十九度中
钟绿
——模影零篇之一
吉公
——模影零篇之二
文珍
——模影零篇之三
绣绣
——模影零篇之四
戏 剧
梅真同他们
[四幕剧]
翻 译
夜莺与玫瑰
——奥司克魏尔德神话
书 信
致胡适一九二七年二月六日
致胡适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五日
致胡适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三日
致胡适一九三一年十一月
致胡适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
致胡适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
致胡适一九三二年春
致胡适一九三二年六月十四日
致沈从文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中旬
致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致沈从文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下旬
致沈从文一九三七年十月
致沈从文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
致沈从文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九日
致沈从文一九三八年春
致张兆和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日
附:张兆和致林徽因、梁思成一九四九年二月二日
致梁思庄一九三六年夏
致梁再冰一九三七年七月
致梁再冰一九四一年六月
致朱光潜一九三七年
致费正清、费慰梅一九三五年八月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九月七日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十月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间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一月四日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九日
致费慰梅一九三六年五月七日
致费慰梅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九日
致费慰梅一九三六年六月三日
致费慰梅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八年三月二日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九年四月十四日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年九月二十日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年十一月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一年八月十一日
致费正清一九四三年六月十八日
致费正清一九四六年一月
致费慰梅一九四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致费正清一九四七年二月一日
致费慰梅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日
致费慰梅一九四七年十月四日
致费慰梅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至十二月八日
致傅斯年一九四二年十月五日
附:傅斯年致朱家骅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八日
致金岳霖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下旬
致梁思成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二日
致梁思成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七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三年(约)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三年七月十三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六年四月八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六年五月五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七年八月八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七年八月八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七年八月十五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七年八月十五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八年四月十六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八年四月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九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二○年三月三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二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二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二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附:徐志摩致林徽因一九三一年七月七日
跋方晶
林徽因,(1904—1955),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梁从诫,(1932—2010),男,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北京市。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创办人、会长。1999年,获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香港地球之友颁发的“地球奖”,以及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大熊猫奖”。2010年10月28日下午4时,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待起楼诗稿 本书特色 刘云若生前未出版过诗集,此次整理主要从《北洋画报》《新天津画报》《大报》等旧报刊中辑录;个别诗词联语辑自其长篇连载小说。 张元卿辑注的《待...
米赫尔 本书特色 《米赫尔》是诗人以家乡为背景,根据地方传说创作的一部极其优美动人的叙事诗。它讲述一个富裕农场主的女儿米瑞伊疯狂地爱上了一个编柳筐的穷青年樊尚,...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是...
远去的人 本书特色 本稿为纪实作品,通过记录父亲老年痴呆症之后的两年时光,从一个老人*初的失忆,一日日走向完全失智,从一个健全的老人,直至成为一个不认识任何亲人...
民国风月-未跳完的狐步舞 本书特色 纷乱的时代,必有划破青史的红颜悲歌,率真的年代,必能滋生荡气回肠的爱情。在施立松编著的《民国风月未跳完的狐步舞》里,...
萨特散文 本书特色 让-保尔·萨特(1905-1980),二十世纪法国声誉*高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学说曾对法国及整个欧...
亲情卷-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本书特色 我对《读者》“特感动”,在当今如此变化纷杂的社会里,竟有如此坚持公平原则的刊物。——毕淑敏《读者》是一本充满美好、智慧、阳...
风筝点灯-儒者·当代名家散文书系 本书特色 《风筝点灯》是刘心武先生的随笔集,集子中,既有作者对自己的早年回忆,也有与师友交往的记述、追忆,还有关于社会、文化等...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33:白薇 陆晶清 赵清阁卷 本书特色 本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白薇、赵清阁、陆晶清的作品合集。白薇选取了她的长篇小说与戏剧创作;...
东方近代和现代文学 本书特色 《文学名家名著故事全集》的宗旨,在于将东方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风格、流派、文体、理论等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格调...
朱湘精品文集 本书特色 《草莽集》的艺术不但远胜“五四”前后的康白情、俞平伯、汪静之等人的诗集,即比之在诗界业有盛名的郭沫若的《女神》亦无多让,而文艺界对之竟未...
《追随巨大的灵魂》内容简介: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城市”为题,探讨文学如何书写城市,并展开与之相关的文化研究,包括帕
人淡如菊 本书特色 《人生文丛》系列之一,《人生文丛》是以“五四”时代的文化人为主体的20世纪散文丛书,精选了20世纪中国学者、作家、艺术家的美文佳作,反映一批...
《文学的故事》内容简介:那些肩负着教化异教徒使命的传教士们,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和词典,承担起“白种人的使命”。东方的亚洲人也
《花看半开 酒饮微醺》内容简介:《花看半开 酒饮微醺》,收录了《麻将》《男人》《女人》《白猫王子五岁》等41篇散文和悼念亡妻之
2009年中国诗歌精选-诗歌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集结2009年度*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
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 本书特色 《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由罗莎·卢森堡著,这是一本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友人的信的结集。由于监狱严格的通信检查,作者只能写一些平...
见闻札记 本书特色 《见闻札记》是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在三度赴欧,并在英、法、德、西等国度过17年后,将其于这期间访问名胜古迹,了解风土人情,收集民间传说所...
若能忘记 本书特色 赵玲编著的这本《若能忘记》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作品83篇,分三辑编排:与天地,与人物,与世事。即,写游记,写人物,写世事。翻开本书,跟随作者一...
《多元范式下的明清思想研究》内容简介:此论文集分为四个主题:一、纪念萧萐父先生;二、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三、明清思想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