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理喻”的中式电影课
一位“呆木”土教授VS四名“鬼精”洋学生
一个中国学者远渡重洋来到欧洲,给一群所谓的“中国通”讲电影与文化。面对着各种光怪陆离的问题、强词夺理的抬杠,他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这个过程中,中西两个阵营的文化差异以一种妙趣横生的论战风格被诠释出来。
《红河谷》如何成功让一个女人从黄河漂流到雅鲁藏布江;《地道战》《地雷战》靠什么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民族战争片;白毛女何以坐上了奶奶庙的神坛;八十年代的北漂是如何《混在北京》的;冯小刚电影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为什么他不让自己显得高深一点。作者以自己的独特思维,对这些荒诞不羁、故作高深的问题一一作答,令人捧腹的同时又蕴藏深意。
中国电影犹如一幅迷宫般的八阵图,吴迪的研究,就像迷宫的导游,不至于使我们误入歧途。他的研究,不仅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激情,而且充满了学者式的智慧。
——解玺璋(影视评论家,《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
如果书中描写的情景对话,都是吴迪本人亲身经历的话,那么他乃是天大的幸运之人,因为它们是如此的令人捧腹、妙趣横生。在这些精心绘制的故事背后,揭示出中国当代电影文化的深刻危机——对于现代政治文化、法治文明和人际关系的愚蠢无知。
——崔卫平(思想批评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北京人用语的活色生香,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王朔趣味低俗,但我不能不承认他的语言是当代小说家里最好的。王小波的语言若不好,即使趣味高雅也不可能让我违背艺术良心。吴迪的语言,则堪称中国学者里最好。至于趣味,不妨这么说,倘若吴迪的趣味不高、不佳、不妙,像我这么挑剔的人,早就把吴迪从我的朋友名单里挑出来——剔出去了。
——张远山(学者,职业作家)
这是一本竭尽狡狯之能事的异书,叙述之洗练老到,台词之精彩尖新,均属骇人听闻。在国语的嗫嚅和洋言的无忌之间,是一片机锋洋溢的智性空间,读者能听到刀剑相交的声音。一卷读罢,我们见到大量战死的观点,它们化为尸骸,横陈于读者的眉峰之间,而在眉峰之上,新的观点又开始凝结。
——周泽雄(文学评论家,作家)
看了这本书,除了生气和嫉妒,还有点奇怪。生气的是,他通篇比较着、显摆着、凸现着电影里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特色的电影,讲的东西又多又让我动脑子,就凭这些,他写出了这么漂亮的书;我呢,刚被一权威大报把我论述中国特色电影的一段文字删了。嫉妒的是,他居然能以这样笑嘻嘻的态度、幽默的语调、让人琢磨不透的倾向把事情说得那么有声有色。有些故事很像是他自己杜撰的,许多地方我读着读着总忍不住笑。除了生气和嫉妒,我还好生奇怪,他从哪儿趸来的这些奇谈怪论?我也到国外去跟人侃过中国的主旋律,怎么就剩下了学术脸孔?让我不明白的还有一点,他在书里把那些老外写的好生可爱,自己也跟他们处得万分友好,怎么序言的结尾说是“仅供批判”。难不成,吴迪写的不是自己的得意心声,而只是抄录点大批判材料给我们。
——郝建(艺术评论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机智俏皮,风趣幽默,同时又让人在忍俊不禁的阅读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鲜明落差、领略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韵味与内蕴,这是吴迪《中西风马牛》高于常见的“域外随笔”之处。这部作品的部分章节2004年在《北京文学》(精彩阅读)杂志发表之后,备受读者,尤其是众多全国政协委员的好评,并被《新华文摘》转载,就是最好的明证。
——杨晓升(报告文学作家,《北京文学》杂志执行主编)
启之(吴迪),学者。著:《内蒙文革实录——“民族分裂”与“挖肃”运动》《毛泽东时代的人民电影》《错乱狂飚的毛时代》《揭密中国电影,读解文革影片》。译:《解释:文学批评的哲学》(合译)《天皇之客:香港沦陷与加拿大战俘》。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姜文的前世今生——鬼子来了》《故事不是历史——文革的纪实与书写》《水木风雨——从清华历史到清华精神》等。
他们认为,六七十年代是苏联进行社会转型的最佳时期,可惜勃列日涅夫是个平庸无能、没有远见的官僚,他只知道巩固个人权力,给自己颁发各种各样的奖章,却从来没有想到改变现状。结果矛盾越积越多,到了戈尔巴乔夫,火药桶爆炸了。
——引自第292页
据我所知,很多中国人出国,并不全是渴望发财,而是因为他们受不了冷漠的官僚、糟糕的治安、僵化的体制、恶化的生态、有毒的食品和对人的不尊重。
——引自第253页
三毛(1943~1991),本名陈懋平,因为学不会写“懋”字,就自己改名为陈平。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两颗一级星,快乐与疼痛都夹杂其中,而写作之初纯粹是为了让父...
朱剑心(1905—1967),名建新,以字行,浙江海宁人。朱氏幼承庭训,博览群书,善诗词书法,精于篆刻金石之学。1925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奉公...
作品目录引言 着眼于行为第一章 “人看人”是人的天性1.难以捉摸的现实因素设计者是预见者充分发挥直觉2.人们怎样使用公园看与被
作品目录序言洛阳古代墓葬壁画洛阳古代壁画墓分布图一、西汉卜千秋壁画墓二、浅井头西汉壁画墓三、烧沟61号西汉壁画墓四、八里台
今野清志,1953年出生于日本宫城县。从日本中央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日本最古老的私立医科大学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30岁开始在东中野、赤羽、银座、日本桥等地开设整...
北途川: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擅长现代言情题材,文笔温暖细腻。作品有:《春日信徒》《星星眼》《揽光芒》《初恋一生》《夏至》等。微博:@北途川
精彩摘录五四运动,是个什么性质的运动,年轻的中学生当然说不出什么名堂来。不过现在有些人把五四运动概括为民主与科学,所谓“
乳腺病-百家名医治验实录 本书特色 《乳腺病》:阅读此套丛书的重点不是说某名医治疗一种病的效果,而是用百家名医的思路来考虑治疗疾病的途径。可以举一反三,起到四两...
20世纪西方政治学领军人物芬纳的传世巨著,芝加哥大学教授赵鼎新亲为中译本作序,甘阳、张维为、刘军宁、汪晖倾力推荐!甘阳:一部《资治通鉴》式的政治史。张维为:本书...
统计学硕士,“数据分析1480”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曾就职于大数据咨询公司,为联想、亨氏、美丽田园、网鱼网咖等企业项目提供服务;曾在唯品会大数据部担任数据分析师一...
大久保篤東京Animator學院出身。綾峰欄人的助手。2001年在月刊少年GANGAN(Square Enix)刊登短篇作品《一善の骨》。同年,在該雜誌連載《一...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
《北洋夜行记》记述的是20世纪初期发生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都市异闻。都市传说作家金醉在北京老宅发现一本神秘笔记,作者是其太爷爷金木——民国时期的记者,隐秘身份是“...
作品目录Part 1 迎接春天的缝纫专集 一周里的可爱装扮 洋溢春天气息的简单缝纫 最喜爱的手工生活 一个版型的不同风格快乐亲子装
作者简介[ 日 ] 坂本龙一1952 年 1 月 17 日出生于东京,于东京艺术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78 年凭专辑《千刀》正式以个人身份出道,同年组建“黄色魔...
“新南方写作”中坚力量林森全新小说集岛上的灿烂奇想,海风中的繁茂心事现实场景与虚构世界的交互、不愿向生活彻底缴械的南方年轻人、小镇的亲切与压抑……最后,说书人把...
杜拉尔·梅,又名杜梅,鄂温克族。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艺术研究班,后调入内蒙古文联,在民间艺术家协会《塞风》杂志社任编辑。1996年调入电视艺...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历史学家,当代著名新文化史家。曾执教苏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学院(Emmanuel ...
作品目录编者的话 梦想马赛克自序 拼贴马赛克的惊喜Part 1赶上马赛克艺术的流行风尚1 追溯马赛克的历史2 马赛克艺术的5大主角Pa
作者:(英)迈克尔·曼迈克尔·曼(Michael Mann),牛津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社会权力的来源》(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