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势利者、暴发户和往上爬的人来说,结核病是文雅、精致和敏感的标志。
一方面是竭力清除歧义的科学性思维,一方面是竭力寻找意义的隐喻性思维:前者试图创造一个只有事实的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曾以一八五一年伦敦世界博览会的玻璃大展厅为喻,称之为“无人居住的水晶宫”),后者却试图以一个意义世界(宗教、道德、文学等)来取代这个事实世界。
任何一种被作为神秘之物加以对待并确实令人大感恐怖的疾病,即使事实上不具有传染性,也会被感到在道德上具有传染性。
早期资本主义认可按计划花销、储蓄、结算以及节制的必要性—是一种依赖于对欲望进行理性限制的经济。结核病被描绘成了这么一些意象,它们囊括了十九世纪经济人的种种负面行为:消耗,浪费,以及挥霍活力。发达资本主义却要求扩张、投机、创造新的需求(需求的满足与不满足的问题)、信用卡购物以及流动性—它是一种依赖于欲望的非理性耽溺的经济。癌症被描绘成了这么一些意象,它们囊括了二十世纪经济人的种种负面行为:畸形增长以及能量压抑,后者是指拒绝消费或花费。
在二十世纪,被当作高超感受力的标志、能够显示“超凡脱俗的”情感和“愤世嫉俗的”不满情绪的那种讨厌的、折磨人的疾病,是精神错乱。
对癌症患者撒谎,以及癌症患者自己撒谎,所有这些,都证明在发达工业社会里人们多么难以正视死亡。
而为现代幻象所包围的那些疾病—结核病和癌症—则被视为自我审判的一种形式,自我背叛的一种形式。
正是那些被认为具有多重病因的(这就是说,神秘的)疾病,具有被当作隐喻使用的最广泛的可能性,它们被用来描绘那些从社会意义和道德意义上感到不正确的事物。
elucidation
考察疾病(尤其是传染性流行病,如结核病、麻风病、梅毒、艾滋病,及恶性的肿瘤病,如癌症)如何被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一种道德评判或者政治态度,一种疾病的隐喻又如何进入另一种疾病的隐喻。
大叙事只是一种世俗神话,是权力压迫集团的政治修辞学(意识形态),同时也是被压迫集团的政治修辞学(乌托邦)。
结核病是一种时间病;它加速了生命,照亮了生命,使生命超凡脱俗。
从隐喻的角度说,肺病是一种灵魂病。作为一种袭击身体任何部位的疾病,癌症是一种身体病。它根本显示不出任何精神性,而是令人痛惜地显示身体不过就是身体罢了。
浪漫派以一种新的方式通过结核病导致的死亡来赋予死亡以道德色彩,认为这样的死消解了粗俗的肉身,使人格变得空灵,使人大彻大悟。
也许浪漫派带给感受力的主要礼物不是残酷的美学以及疾病之美(如马里奥·普拉茨在他著名的著作中暗示的那样),甚至不是对不受约束的个人自由的需求,而是那种关于“有趣”的虚无而感伤的观点。
悲伤使人变得“有趣”。优雅和敏感的标志是悲伤。这就是说,是无力。
正是通过把众多或许是倒错的欲念加以合理化,并把它们转化为文化方面的虔信,有关结核病的那种神话才能在将近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面对无可辩驳的人类体验和日积月累的医学知识而留存下来。
把疯狂浪漫化,这以最激烈的方式反映出当代对非理性的或粗野的(所谓率性而为的)行为(发泄)的膜拜,对激情的膜拜;而对激情的压抑,当初被认为是结核病的诱因,现在又被认为是癌症的诱因了。
结核病人或许可能是一个反叛者或一个不适应社会的人;癌症人格则被以简单得多的方式加以看待,而且带着居高临下的怜悯意味,人们将其视为生活的一个失败者。
在一个创造性似乎无所限制的时代,人们担心自己缺乏足够的能量。在我们这个因经济发展而导致破坏性的过度生产以及官僚体制日益强化对个体的控制的时代,既存在着一种对太多能量的恐惧,又存在着一种对能量不允许被发泄出来的焦虑。
在对癌症的描述中,处于支配地位的那些隐喻事实上并不是取自经济学,而是取自战争语言
癌症成了那些拥有极其可怕的能量的东西的一个隐喻;这些能量最终将损害自然秩序。
对马基雅弗利来说,是预见;对霍布斯来说,是理性;对沙夫茨伯里来说,是容忍—所有这些基于某种医学类比的思想,全都关乎这一问题,即合宜的治国术能够防范致命的混乱。社会被设想为大体上是健康的;疾病(混乱)大体上总是能被控制的。
而癌症隐喻却尤其显得粗糙。它不外乎是一种怂恿,怂恿人们去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亦不外乎是一种引诱,即便不把人引向狂热,也诱使人感到惟有自己才是万般正确的。
从词源上说,患者意味着受难者。令人深为恐惧的倒不是受难,而是这种受难使人丢脸。
intractable
人文社会科学数字资源使用手册 本书特色 近年来,数字资源以传统资源难以比拟的优势迅速成为信息资源的主体,而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学术信息日益成为科研用户...
生命价值第二辑11:到底有没有世界末日 本书特色 《到底有没有世界末日》这本书不会给你这样或那样的预言。历史上每个曾经给出预言的人,后来都会被证明是错的。但读完...
《动物武器》内容简介:《动物武器》是一本集军事、历史、演化、博物学及营养学等内容于一体的科普书,内容之广博,用语之精炼,案
传播美学视野中的界面与身体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方法是以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逻辑推演和感性体验相结合,以人类文明发展中各时期的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
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 本书特色 《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是作者钱理群的第四本《退思录》,主要收集了2008年和2009年前四个月所写的文字,只有少数几篇是写于2...
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 内容简介 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
费孝通 -乡土中国(精装) 本书特色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
《威海传:蓝色文明里的美人鱼》内容简介:本书是“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之一。威海作为胶东半岛的一座重要城市,在近代又担负过沉
中国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八章, 主要内容包括: 导论、新中国处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理论与先期实践、新中国处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
藏书家-第20辑 本书特色 《藏书家》的宗旨,是联系世间所有爱书的朋友,倾听他们求书若渴、爱书如命的心声,记载他们访书的辛苦、读书的痴情和藏书的乐趣,从而展现爱...
西方社会学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篇。上篇,是关于社会稳定的探索,包括秩序论、功能论、交换论与互动论。下篇是关于社会变迁的探索,包括冲突理论、批判理论、后现代...
耿云志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描述人作者对中国近代史的个人角读,包括一些特别的视角、特别的见解。研究历史,不仅仅是把历史故事陈述一番,尤其重要的是,要对史事、人...
《权力的艺术:托马斯·杰斐逊传》内容简介:很少的一些人因为明白权力是用来做什么的,而被历史铭记。托马斯·杰斐逊正是其中之一
张舜徽集:清人文集别录 内容简介 张舜徽是公认的国学大师,更是华中师范大学代表性学者。本书集录治文集笔记,包括“舜水文集”、“用六集”、“田间文集”、“亭林文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新知文库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二版)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语汇中,“科学”几乎等同于“正确”;然而在金钱与权力对科学干预越来越深的今天,...
中国皇家收藏传奇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地展示了故宫收藏形成和保存过程的错综复杂,内容包括:从远古到12世纪的中国皇家艺术珍品、明清时期的皇家收藏、从私藏到公开:民...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0-2岁、2-5岁、5-8岁、9岁以上)的性发育特征和身处的不同环境特点,本书为父母们提供了具体的性教育者指导。本书共分五章,作者反复强调的...
《价值之道:公司价值管理的最佳实践》内容简介:这本书的主题5C价值管理体系综合了作者16年间在华润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探索总结与可
中国家庭史-(全五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套书体例、视角独特。知名学者张国刚等通过长期的探讨,确立了对家庭史的论述的内涵和边界,...
《谁说菜鸟不能玩转职场》内容简介: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只要自己有能力、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能有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