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记事》一方面补充了专业发掘报告中不能反映的工作者的情感、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如实记录了一个考古工作者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应对困境的心路。另一方面又以通俗的文字介绍了考古新收获,向普通公众进行文化知识的普及,如作者在编后语所说:希望所有人能读懂发掘的精髓,与发掘人一起分享赴约千年的特权。这种角度的呈现和解剖显然能给人带来一种亲切。
《说说秦俑那些事》真实记录了由作者领衔的2009—2011年兵马俑一号坑发掘过程。其中穿插了现场工作情景、材料考据和大量的文史知识,结构似散文,又似科普杂文。不夸张地说,这样的书稿,在目前介绍兵马俑知识的图书中,还是寥寥无几甚至是空白。
《说说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记事》:一六考古层位学简说作为人类活动形成的遗址,既包括用途不同的建筑群体,例如民居、宫殿、官署、寺庙、作坊以及范围更大的村寨、城堡、烽燧等各类建筑残迹;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例如洞穴、采石场、沟渠、仓窖、矿坑等等。这些遗迹不是同一个时间点形成,像西安城,十三朝古都,每“都”一次,建房、造楼、修路、挖水沟、倒垃圾,每“都”一次形成的遗迹都和上次有区别,发掘时就得注意地层迭摞、打破关系,明代的水沟可能把汉代的城墙挖个坑,形成“打破”,也可能城墙土硬挖不好挖,直接在上面铺几块陶水管,形成“叠压”。兵马俑坑尽管从修建挖坑到放好陶俑,到填土填埋,整个过程在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上,可以浓缩到一眨眼的工夫,小数点后的N位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说是“同时”形成。从进入现场的**天开始,就一直疑惑隔墙上怎么能有过洞内遗物、遗迹,但没想到要刮刮地层,看看堆积异常的范围。一年之后看到洞口,豁然开朗。打破单位被编号为Hl,灰坑、垃圾坑、扰坑之意。考古发掘中,遗迹的单位编号常以**个字的拼音字母代替,比如房子代号F,窖穴代号J。Hl出土遗物的来源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原本属于俑坑内的埋葬物,有易燃,易腐朽的木质彩绘圆环、秘、箭笥、箭菔背板等,这些遗物在被扰动时尚未发生质变,保存了比较完整的状态,没腐烂,还能拿起来,说明被扰时间与俑坑填埋间隔不远;其二为扰坑回填时混入的杂物,拿上来一看,没用,换不了钱,丢之,埋之。入过洞后,洞内堆积物包括带有席纹印痕的烧土块和石块、陶俑残片。这是目前为止俑坑发现*早的地层破坏关系,较之以往所知的墓葬,形成年代更早。从Hl包含物分析,盗扰时间在秦末汉初、俑坑建设完成不久。填埋时间不好说,因为**拨人也许把坑没填满,草草了事,土虚,一下雨又是一个坑,第二拨人还得再垫土,再填,如此反复,具体次数难以明细。而八十年代进行的发掘,采取的是水平下挖的方式,并不是按照层位形成的早晚,先清理上层的晚期堆积,再清理下层的早期堆积,估计是一直平层挖到木环等迹象时,发现“哎,这里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停下来吧”,所以Q8只有东段原来清理到了棚木层,再没有向西面延伸。很感谢这次的“戛然而知”,终于保留住了这难得的“打破”关系。从考古层位学的要求上说,不按先后次序水平下挖,是绝对不允许的事。人们习惯把“考古发掘”说成是“考古挖掘”。挖掘与发掘,一字之差,味道变了。发掘不是简单的挖土,不是挖坑、刨洞,是把珍贵的、埋藏在地下的物品,边保护、边发现地揭露出来。发掘的“挖”,针对的一定是宝贝,是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说,地下自有黄金屋。方式上讲,“挖掘”仅仅是一个侧重于具体动作的词而已。“发掘”有深入搜寻的意思。它不再仅仅是“挖”的工作,更是发现、整理、定义一套完整的考古流程。对象上讲,“发掘”的对象也不一定是具体的文物个体,更多的是指一个整体。比如,对一个古墓的发掘工作,这就意味着除了那些瓶瓶罐罐之类,还包括了历史研究、文献整理,首先要弄清墓葬的年代,墓主是男是女,生前得过什么病?墓里随葬了啥,都是干嘛用的……,考古“挖”的好坏,评判标准是其后解决了哪些问题,至于墓主是曹操还是刘备,并不重要。考古发掘按照从上而下的顺序清理地层,是“挖掘”和“发掘”的根本区别,鼹鼠打洞不会遵循上、下地层的顺序。考古地层学又称层位学,是一种通过判定遗址中每个堆积形成的先后过程或次序来研究遗存之间相对年代早晚关系的方法。眼睛看看,土色是红?还是黑?手铲刮刮,土质是软?还是硬?延着一样土色的边界线,画出一个圈,这是灰坑;画出一个框,这是墓,很神。高考填报志愿,有色盲的同学绝对要慎重填报考古学考业。根据土质、土色区分,画出圆的、方的、扃的……大大小小的圈,圈内是不同堆积,各种圈圈、框框,会有你在上、他在下的叠压关系,会有并列平行谁也没干扰谁的关系,会有圆圈挖去方框一半的打破关系。叠压、打破、平行,可以确定不同堆积形成的先后次序。地层学的根本问题是划分层次,确定层位关系。地层学是每位考古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辨认层位是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像把土地一层层翻页读书。……
《虚构的以色列地:从圣地到祖国》内容简介:何为“以色列地”?它既不是当代作为民族国家的以色列国,也不是历史上新月沃地出现的
《比奥莱塔与尼卡诺尔》内容简介:窗前的书桌上,哥哥尼卡诺尔正在贪婪地阅读;窗外的空地上,妹妹比奥莱塔拿着吉他为行人放声歌唱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本书特色 海豚书馆系列《黑毡上的北魏皇帝》,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一、孝武帝元脩的即位仪式与“代都旧制”;二、内亚传统中的可汗即位仪式;三...
本书依据国际劳工运动大量的新数据库,对劳工运动进行了长历史时段和全球范围的研究,揭示出19世纪晚期以来地方的劳工运动与国际
回忆大公报 本书特色 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写、陈惠丰主编的这本《回忆大公报/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是我社“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其中之一。...
《大英博物馆:第一座公众博物馆的诞生》内容简介:作为世界上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从一座胡乱堆放着藏品
负伤的知识人-民国人物评说 本书特色 一个人的命运,在历史和现实的宏大叙事面前,固然微亮如豆,却也能烛照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命运。民国知识人的命运,实堪为读懂中国...
五口通商变局 内容简介 五口通商,实为中国近代港埠都市发展的先声,亦系近代史上的一重大关键,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影响甚巨。作者批寻大量极为罕见的中...
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 内容简介 20世纪是英国衰落的世纪。在这一百年中,曾显赫一时的“日不落帝国”如今只剩下残阳的馀辉。然而,20世纪对英国来说,又是一个社...
1945年8月30日下午2点05分,美国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飞抵日本厚木机场,一下飞机就问:石井中将在哪里?”石井中将何许人也
美国建国简史-(全二册) 内容简介 美国法是英美法系的两大代表之一,美国的法律制度相当复杂,不存在一个相同的或统一的法律制度。其中,《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在...
《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内容简介:“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文学通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Lazada官方跨境电商运营全书》内容简介:Lazada 作为阿里巴巴重点投资并深度整合的海外跨境电商平台,已在东南亚市场深耕多年,建
“欧洲中世纪三部曲”之3。历史主播元老的震撼新作,精彩讲述拜占庭帝国的完整历史。伟大的罗马帝国并没有缺席中世纪,它只是来到
三民主义青年团史稿-(上.下卷) 本书特色 贾维所著的《三民主义青年团史稿(上下)》共分九章,分别介绍了三青团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目的、成立及初期的活动、团务的发展...
本书首次系统专门地以“时间”为主题,从社会文化史角度较为完整地勾勒了近代时间制度和时间观念变迁的整体面貌,书中内容大致可
宋史研究论丛 第十一辑(2010/12) 内容简介 按照中国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与韩国宋辽夏金元史学界的约定,2005年、2007年先后在中国和韩国举办了**届...
漫画36计-下 本书特色 献给青少年的中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韬略经验总结,数中有术.术中有数!36条军事计策,36个历史故事。本书将三十六计中的每一计配...
(精)中国美术史(全12册)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铜版纸全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美术评论家邓福星任主编及副主编★本套书自出版后便获业...
《看人下菜碟儿》内容简介:《看人下菜碟儿》谈了12个名人的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12道菜。作者选取了历史中的重要人物,比如苏轼、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