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咪咪、康小梅编纂的《儿科医案(1900-1949期刊医案类编精华)》内容选自民国1900一1949年期间60余种中医期刊。共收入儿科医案200余例。可分为五个部分:其一,儿科诊断,介绍了儿科的诊断特征,儿科常见疾病的症状、分析及用药。另外的四部分分别是新生儿疾病、小儿内科杂病、小儿传染病,并小儿五官等疾病。重点是小儿内科杂病及疹、痘、惊、疳,共分为九类,同时将相类似疾病的病因、治疗放在一起,以便读者阅读、学习。希望这些医案能为现代中医儿科临床有所启迪与借鉴。
《儿科医案》共收录1900—1949年近百种中医期 刊所登 载的儿科医案200余例。王咪咪、康小梅编纂的《儿 科医案(1900-1949期刊医案类编精华)》分为五部分 :儿科诊断、新生 儿疾病、小儿内科杂病、小儿传染病,并小儿五官等 疾病。儿科诊断,从中医的角度介绍了儿科的诊断特征 ,儿科 常见疾病的症状、分析及用药。其难就难在小儿疾病 自己不能主诉,且由于 疾病的折磨,更不能配合检查,因而除了父母的代述 外,医 生的观察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小儿的望诊还不能完全 像成人 一样望色,还要望手指,尤其是对各种分泌物,如泄 泻的溏 黏,呕吐之稀浓,睡眠之安否,汗之有无等,都是对 小儿疾 病进行正确诊断的重要途径。载于《南汇医报》的“ 小儿 病诊断法”更是详细地讲述了小儿的生理特点,在诊 断清 楚的情况下,还要把小儿的生理特点放在重要位置上 ,即小 儿无七情六欲之患,惟内伤饮食、外感风寒而已,如 此才能 准确地为小儿的疾病处方用药。小儿病只要诊断清楚 ,则较 成人更易痊愈。本书还详细讲解了如何看指纹,即当以小儿食指 上、中、 下三节命名的风、气、命三关的变化来代替成人的脉 诊,因 此所展示的正是要看懂和理解小儿病案的*重要基础 。本书中新生儿疾病部分,包括脐风、疸症、胎病 、初生 撮口等常见病。小儿内科杂病部分,依据所收集的病案大致分为 九类: 其一感冒,病例只二则,并非没有感冒病例,而是依 据临床 表现的侧重,有的归入了咳嗽、肺炎,有的反映在疹 、痘初 起。其二是中医古医书中*常见的儿科疾病:麻、痘 、惊、 疳。其三是呼吸系统疾患,包括咳嗽、肺炎、小儿气 管炎一 类疾病。其四是胃肠疾病,指胃肠、腹部,并小儿泄 泻诸 病。其五是指因季节变化而常见的春温、湿温、中湿 、暑温 的一些疾病。第六是发热。其七是小儿水肿。其八是 小儿寄 生虫。其九为小儿内科病中的杂症,如眩晕、龟胸、 大便下 血、阴茎肿等症。正文中的**例“感冒夹食症”是近代名医时逸 人先 生治疗自己小儿感冒的一篇随笔,时先生在文中讲到 “此 本轻浅之感冒,并无记载之必要”,而使得时先生一 定要记 下来的随感就是:“感冒病,必须先以汗解,汗出不 多,汗 出不透,汗后仍然无汗,皆须发汗”,“初起时,恶 寒甚重, 非桂枝不能扩张肤表血管”,“用酒芩,因发热甚重 之故, 若拘执发表不远热之陈语,必多遗误”,“初起时, 未用桂 枝,发汗之药太少,又杂用消导通便之剂,致汗液停 滞,肤 表闭塞,大肠黏膜肿胀之故耳,治病之难,以致于此 ,所当 注意及之”。这些经验之谈惠及每一位读者,若是不 记录在 册,真是太可惜了,所以特设感冒一节。而在其他论 述中所 提到的感冒治法亦同样发人深省,如“儿科临诊谈” 中所 提到的,其情形如同今天,虽有病毒性、非病毒性感 冒之 别,但中、西医界都是对症治疗,这一点是共同的, 根据其 症状中医决定是用辛凉或是辛热,并提示发热时病者 消化力 很薄弱,以致所谓邪滞痰湿交阻,所以应加消积药以 作辅 佐。及论重症感冒与痧子初起症状相似,还需时刻注 意疾病 的发展,以确定治疗方法。这些都是感冒一组病例所 表达 的,今天读起来也颇有收获。疹、痘、惊、疳是传统儿科*易患的疾病,书中 共收集 了四十余例病案。过去儿科的麻、痘、惊、疳不只常 见,且 常常会因治疗不当而危及生命,有的即使保住了生命 ,也常 常会留下后遗症,所以一直为历代医生所重视。现在 此症虽 不再是儿科的主要疾病了,但这些医案也有许多精辟 之处, 还是值得一读的。有关急惊、慢惊,本书收录了十几例之多,有的 医案 八、九诊、十余诊才见病愈,辨证处方颇多借鉴之处 除惊病外,疳症也是儿科常见病,近二十多例病 案展现 了当时中医治疗儿科疳症的方方面面。除正方外,也 有一些 更实用的小方,这样的方子如今也是很 有参考价值的。小儿传染病和小儿五官类疾病,病案虽不多,但 从所收 集的病案中能够看到百年前中医儿科的治疗特点和辨 证 思路。本书中部分中医儿科病名及中医名词书后均有简 释,以 帮助读者阅读。
王咪咪,副研究员。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文献室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文献学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史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分会秘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文献研究。参与国家新闻出版署课题《中华大典。药学分典》的编纂工作,任副主编;参与国家科技部在研课题《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的电子版保存》;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4年中标课题:1949年前中医期刊及相关文献的收集研究与数据库的建立等项目。主编、副主编或编委编著的学术著作有:《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敦煌古医籍考释》、《本草纲目索引》、《唐容川医学全书》、《二十世纪初中医名家医学文集丛编》等三十余部。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大山诚一郎(Oyama Seiichiro)被誉为“短篇推理之神”,曾是京都大学推理小说研究会的一员。2004年凭借《字母表谜案》出道,以纯熟的超然逻辑在推理界...
四诊抉微 内容简介 《四诊抉微》为林之翰代表作,流行较广,全书共8卷,是中医诊断学专著,主要讨论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及主病,作者着重指出,中医望、闻、问、切四...
小郎中看病不疑惑-实习中医师快速入门指导 本书特色 本书是编者为解决实习中医师上临床后在诊断、治疗上的困惑而编写的。怎么把握四诊的诊断权重?怎么把握证与症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急症学 本书特色 《中西医结合急症学》是供成人教育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的教材。《中西医结合急症学》分为总论、各论。总论简述中西医结合急症学的发展及基础知...
作品目录前言第一章 有机秩序第二章 参与第三章 分片式发展第四章 模式第五章 诊断第六章 协调致谢· · · · · ·
台灣的著名作家──三毛1943年3月26日出生於重慶,浙江省定海縣人。本名為陳懋平,1946年改名陳平。筆名『三毛』更不知出自何處,只在她的《鬧學記》一篇序文中...
作为同类研究中的首部作品,《图写真形》是对分散在整部《道藏》里的诸多道教图像的一次综合性考察,包括绘画、图形、绘图和版画等不同媒介。不独是书中的海量资料令人瞩目...
“书店老板多半缺乏耐心、偏执、厌恶交际。”“上门来的许多人不管跑到哪里都是讨人厌的那一类,只不过书店给了他们特别的机会表现。”“我们有书,你有钱。交换吧。”.★...
丁氏医案 本书特色 《丁氏医案》系民国四年(1915年)精抄本。作者丁授堂,晚清名医,对《内经》《伤寒》《金匮》以及温病学说熟谙精通,并灵活运用。本书影印部分文...
1987-2007-中国新闻官司二十年 本书特色 中国新闻官司二十年1987---2007 本书堪称中国新闻侵权诉讼**部”断代史&rdquo...
临床综合征中医治疗学 本书特色 《临床综合征中医治疗学》是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综合征中医治疗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临床常见且中医疗效明确的30余种综...
东南亚,仿佛是一片与时间无关的土地,这里的一切,都带着热带独有的温暖。这片充满着阳光、繁花与纯真微笑的土地上,处处流传着为爱甘愿牺牲的公主们的故事;世界第七大奇...
【编辑推荐】亚洲是什么?谁的亚洲?我们为什么要寻找亚洲?一部中国知识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寻找亚洲,也是寻找中国,更是寻找真正多元的认识论。寻找亚洲,并不仅仅...
一部惊心动魄的创业传奇,一段不可复制的成功历程,世界级常胜企业的发展内幕,迄今最权威的企业调查。日本《读卖新闻》连续数年追踪报道,再现历代丰田人眼中的丰田故事与...
美亚,心理咨询家,“单身力”理念创始人。《南都周刊》香港特约撰稿人。《时尚COSMO》专栏作者。一个放心老去的已婚育少女。
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1891- 938),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生于华沙,在圣彼得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早年曾参与“阿克梅”派运动,和阿赫玛托娃等人一起...
中国古代农业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重大发明创造,形成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布局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
“美食和做饭,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一般来说,我应该回答,做饭意味着对生活的热爱……然而并不是。美食不是我生活的调剂品,而是助我渡过难关的重要存在。”《日食记...
陈百忧,从业12 年的三甲医院精神科主治医生。虽然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但自己也曾受到精神问题的困扰,口头禅就是:“谁还没个犯病的时候?”记录下这些故事,希望看完故...
《青簪行》原著小说,作者全书修订,新增八万字番外。古言现象级探案小说典藏版。女宦官和大唐王爷,携手揭开大唐皇家的重重谜团……《簪中录1》唐懿宗时期,蜀地通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