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开平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 《汉书》的内容比《史记》更繁富,保留了大量的重要历史文献
★《汉书》顺应时代的要求,开创了断代史的叙史方法,体例为后世所沿袭
★ 程新发参考唐朝颜师古《汉书注释》,清朝王念孙《读汉书杂志》,清沈钦韩《两汉书疏证》等大量古今资料进行白话全译
★史料丰富,包括帝王将相、英雄好汉、跳梁小丑等众多人物的事迹,也有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等
《汉书》又称《前汉书》, 由东汉初期历史学家班固编著,这是中国**部纪传体式的断代史书。《汉书》通过纪、表、志、传开创了我国编撰断代史的先河,奠定了此后编修正史体例的基础。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将其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汉书》以史料丰富、文赡事详、博学洽闻而著称,为后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文史资料,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十志》的撰写,更为后代学者们所推崇。
这部译著有着以下特点
**:整部译著,包括帝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均由一人完成,从而能够保证整部译著风格的完整性、用语的统一性。现代文的使用整齐划一,力求符合当代人的阅读欣赏习惯。
第二:为了让读者方便了解古代历史纪年,在《汉书》翻译时,凡是需要标注纪年的地方,尽可能地以括号形式注明现代人所使用的公元纪年,用两种纪年方式进行对比。
第三:在西汉二百三十年间的历史中,汉民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对抗与交往,以及不断地民族融合,一直是贯穿始终的*大民族问题,在《汉书》译著中,凡是有匈奴出现的地方,译者努力将历代匈奴单于的名称与汉代纪年进行对比,参考书目有谭其骧主编的《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
第四:将十二位帝王的纪年清晰地标注出来。参考书目有方诗铭编著的《中国历史纪年表》。
第五:《汉书》中有很多的诗词歌赋,有重要大臣的对策、谏言,皇帝的策问、诏书。这些历史文献有许多收录在汉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出版的文选中比如《昭明文选》、《古文观止》、《史记菁华录》(《史记》中有许多列传,与《汉书》中的传记相互重叠)等著作,并且《汉书》中,还有很多的文章、书信、诗词歌赋,这些著述有些经过现代著名专家、教授的现代汉语翻译,译文可谓华彩纷呈,精妙绝伦。同样也是抱着“百花齐放”的态度,不揣鄙陋,在《汉书》翻译中,译者不仅将这些诗词歌赋,著名的历史文献进行了现代汉语的翻译,而且力求在译文中做到古人翻译中所强调的“信、达、雅”,特别是诗词歌赋,均按照格律诗的形式,采用古体骈文的形式,大胆尝试,逐一进行翻译,以供文学、史学界大师们批评指正。
第六:《汉书》整部译著完成后,为了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可读性,译者经过反复地校对,力求做到译意准确,译文典雅,使得读者在进行阅读时,能够做到流利顺畅、老少成宜,雅俗共赏。我们知道,《汉书》不仅是一部划时代的历史巨著,而且还是一部文学巨著。译者在翻译时,反复在思考这个向题:如何将整部译著译得典雅,既符合当时人的著述风格,还要让当代人在阅读时,无论老幼,无论知识程度深浅,均能读起来,琅琅上口,做到雅俗共赏。因此译者特别重视翻译后的修改,译者下了极大功夫,对《汉书》中部分译稿进行了数十遍的修改,尤其是七十传记,反复地进行修改,真可谓是字斟句酌,呕心沥血。从头至尾的修改,起码有十五次以上。
第七:在《汉书》翻译的整个过程中,译者参阅了大量的古今参考资料,特别重视古今学者编著的参考书籍,主要参考书目有唐朝颜师古的《汉书注释》,清朝王念孙的《读汉书杂志》,清朝沈钦韩的《两汉书疏证》,清朝周寿昌的《汉书注校补》,清朝钱大昭的《汉书辦疑》,清末王先谦的《汉书补注》,清代数学家李锐的《日法朔余强弱考》,清代历史学家钱大听的《统术衍》,民国杨树达的《汉书管窥》。还有现代历史学家陈直的《汉书新证》,现代天文学家陈遵妫的《中国天文学史》,现代历史学家姚明辉的《汉书艺文志注解》。对于难以解读的古文古字,译者使用的工具书有《辞海》《现代汉语词典》、《难字大辞典》、《说文解字》、《广韵》、《尔雅》《汉文典》、《古汉语词典》等书籍尽管译者已经付出了艰辛努力,由于译者本人的知识疏浅,而《汉书》本身又的确是一部古朴深奥的古书,《汉书》译著中不可避免地还会存在许多错误。译者对于古文的理解,以及在现代汉语的表述方面,还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中文世界**套《汉书》白话译本
《汉书》的内容比《史记》更繁富,保留了大量的重要历史文献。
《汉书》顺应时代的要求,开创了断代史的叙史方法,体例为后世所沿袭。
《汉书》有着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极力维护当时盛行的封建神学统治,比《史记》更加符合当时的统治思想。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享年六十一岁。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此外,班固还是东汉时期最著名的辞赋家之一,著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
译者:程新发,湖北省孝感市人,1954年2月出生于武汉市。自幼随父母迁居河南省新乡市,在河南生活、读书、娶妻、生子。1970年1月1日,以知识青年身份上山下乡,在农村劳动五年;1976年1 月1日返城进入工厂,做学徒工(钳工);1978年2月考入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就读4年;1982年2月分配至新乡市四中,任英语教师;1986年5月正式调入广东珠海市拱北中学,任英语教师,退休前在珠海市二中任英语教师。
海外典籍舆日本汉学论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有关海外典籍和日本汉学研究部分文章的汇集。其内容涉及到文学、史学、哲学、语言、艺术等不同领域,文章篇幅长...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内容简介:此套“雅读”丛书的诸位作者,或为师生,或为友朋,彼此欣赏,声气相通,作品雅正隽永,魅力穿越时
故宫国宝爱难记-1931后那些追随国宝的大师 本书特色 故宫文物南迁的重大历史事件绝不只是故宫人自己的事情,正像伟大的抗日战争是全国抗战、全民抗战一样,...
张伯驹/潘素卷-新中国捐献文物精品全集-中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搜集了经张伯驹、潘素夫妇收藏而后低价转让给各大博物馆的历代绘画精品:展子虔的《游春图》卷、...
决战上高-抗战中最精彩的保卫战 本书特色 国内首部全面讲述“上高会战”的纪实作品。讲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蒋介石称其为“空前胜利”,白崇禧称其“创造战例”...
大书库全本史记(4卷) 本书特色 全本史记(全四册)从全本《史记》中挑选出经典篇目,在此基础上,加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翻译,为读者阅读和鉴赏经典著作提供方便。大书...
美国-十二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内容简介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100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清教徒开始了在新大陆上...
一本书读懂俄国史 本书特色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以短短20多万字的篇幅,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俄罗斯历史画卷,图书涵括丰富,形式多样,给读者呈现出一幅...
《日常食材教室》内容简介:4次荣获“烹饪书界奥斯卡”世界美食图书大奖 日本“料理之神”栗原晴美,教你食材的133种活用方法 本书
重庆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以三峡地区为中心 目录 **章概述**节自然地理环境一、四川盆地的形成二、重庆市自然地理概况三、三峡、三峡库区、峡江的概念四、三峡地区的形...
《和田绿洲》内容简介: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探险
大宋凶猛-原来宋朝 本书特色 本书从宋太宗率领数十万精兵北伐写起,到宋真宗疯狂造神结束。用现代人的眼光,重述40年的时间里,发生的种种重大事件。比如澶渊之盟、杨...
《中国情境下的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在对源起于西方的公共服务动机理论及已有相关研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从文化和制度
苏东坡传-最新修订典藏本 本书特色 苏东坡以其天纵之资,纵横于儒、释、道之间,在诗、词、文、书、画方面皆登峰造极,另辟新界。他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
《风之岬》内容简介:《风之岬》可谓日本式的《鹿鼎记》,菜鸟医生敬介凭着自己的小聪明深得医局长喜爱,承蒙女性庇护在职场也一路
战国时代大国的博弈争胜 内容简介 全书系统地分析了战国时代若干争雄国家中主要政治人物的政治、军事及外交等谋略,深刻解剖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在时代大环境中...
三国人物风云榜 本书特色 《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行政管理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企业管理信息化》为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材。三国人物风云榜 内容简介 ...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950-1250年) 本书特色 本书是《插图剑桥中世纪史》的第二卷。本书总编罗伯特·福西耶是巴黎**大学中世纪史教授。本卷始于千年之交,涵盖...
《指尖上的会计2》内容简介:《指尖上的会计2:一本书读懂财务管理》以微博和微信短文的形式讲授财务管理知识。书中内容紧密结合财
北朝碑志文研究 本书特色 《北朝碑志文研究/横渠书院丛书 》是对北朝碑志文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部著作,*书从 多个角度对北朝碑志文进行了考察。头先,从历 史的维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