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是一份在中国当代文坛享有盛誉和占有重要地位的刊物,当代文学的众多大家名家,比如铁凝、莫言、王蒙、贾平凹、张承志、高行健等,都曾经在《十月》发表其代表作或重要作品。铁凝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没有钮扣的红衬衫》《永远有多远》,莫言的长篇处女作《天堂蒜薹之歌》、代表作《生死疲劳》,王蒙的中篇《蝴蝶》《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贾平凹的中篇代表作《腊月正月》《天狗》,长篇代表作《废都》,张承志的代表作《黑骏马》《北方的河》,高行健的话剧《车站》《绝对信号》等,都是在《十月》发表的。本丛书旨在收集《十月》创刊35周年以来发表的曾经引起重大社会影响和具有丰沛艺术生命的名作精品,名篇佳构尽入彀中。集中像李存葆的著名中篇《高山下的花环》,带我们回到80年代那些激情飞扬的岁月;而像《黑骏马》《北方的河》这样的篇章,则激荡着理想的躁动和自我反省的张力。其他名篇佳作一样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其中多篇作品曾获得全国大奖,或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丛书共计精装十册,包括中篇小说六卷、短篇小说一卷、散文两卷、诗歌一卷。
《十月》是一份在中国当代文坛享有盛誉和占有重要地位的刊物,当代文学的众多大家名家,比如铁凝、莫言、王蒙、贾平凹、张承志、高行健等,都曾经在《十月》发表其代表作或重要作品。铁凝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没有钮扣的红衬衫》《永远有多远》,莫言的长篇处女作《天堂蒜薹之歌》、代表作《生死疲劳》,王蒙的中篇《蝴蝶》《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贾平凹的中篇代表作《腊月正月》《天狗》,长篇代表作《废都》,张承志的代表作《黑骏马》《北方的河》,高行健的话剧《车站》《绝对信号》等,都是在《十月》发表的。本丛书旨在收集《十月》创刊35周年以来发表的曾经引起重大社会影响和具有丰沛艺术生命的名作精品,名篇佳构尽入彀中。集中像李存葆的著名中篇《高山下的花环》,带我们回到80年代那些激情飞扬的岁月;而像《黑骏马》《北方的河》这样的篇章,则激荡着理想的躁动和自我反省的张力。其他名篇佳作一样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其中多篇作品曾获得全国大奖,或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丛书共计精装十册,包括中篇小说六卷、短篇小说一卷、散文两卷、诗歌一卷。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汉族,中共党员。1945 ——1949年在福州三一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谢冕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时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等。5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以及诗歌理论批评。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1898 :百年忧患》、《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谢冕还主编过许多大型丛书,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2卷)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并兼任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主编。孟繁华孟繁华: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评论》编委等。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工作。主要著作:《1978:激情岁月》、《梦幻与宿命》、《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传媒与文化领导权》、《想象的盛宴》、《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以及《众神狂欢》中文、韩国文版等十余部;与人主编有:《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中国百年文学经典》、《共和国文学50年》、《当代文学关键词》等;主编有:《90年代文存》、《先锋写作文丛》、《短篇王》、《布老虎中篇书系》、《2003中篇小说选》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理论、评论200余篇。法国、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传媒曾发表过对其研究的评论和介绍。获文学奖项多种。现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和前沿文化、文学研究。
英子文友书简·英子作品集 内容简介 英子,即已故的著名中医王任之先生。上世纪30年代,他在上海学医时,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抗战初期,积极参加救亡运动;1940年加...
校训的故事 本书特色 2014年4月-6月,光明日报推出“校训的故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通过寻访一批知名大学和部分历史悠久的中小学&l...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著有长篇纪实文学《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1901》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宣部精神文明...
苍洱之间 本书特色 泳倾力作序,陈子善,李新宇,梅毅,陈远联袂推荐,艰难曲折的巴蜀山道,挺拔秀美的苍山洱海,抗战中南迁的西南联大,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曲“未央歌”...
叶兆言散文-散文名家典藏-纪念 本书特色 《叶兆言散文(纪念名家散文典藏)》由叶兆言所著,《叶兆言散文(纪念名家散文典藏)》属“名家散文典藏”丛书之一...
猛兽的习性 本书特色 这是多位作家多篇作品的一个精彩的集子,《猛兽的习性》是其中的一篇。与其他许多篇一样,揭示出人与人“注视”时的丑陋、虚伪、可笑甚至愚蠢的习性...
《局部·我的大学》内容简介:游走层叠的艺术时空,聚焦艺术史上的规范与偏离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二季的讲稿,围绕纽约
紫禁城的黄昏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个人的、怀旧的故事集,描述了从1919年到1924年的那些特殊岁月里,庄士敦在其人生顶峰时期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其时,中国媒...
容斋随笔 本书特色 宋代的笔记小说数以百计,《众阅国学馆:容斋随笔》堪称其中出类拔萃之作,是集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之精粹的珍品。《众阅国学馆:容斋随笔》问世便受到...
1949~2009文论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为时间跨度,大致按照中国当代文学自1949年以来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不同思想潮流、文学流...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靳以·代表作圣型 本书特色 “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潮流急变,白话叙事替代文言咏叹,社会文化批判与精神生活重建由自发步入自觉,蔚为一股启蒙新风。然...
作者简介:金爱烂,1980年生于韩国仁川市,毕业于韩国艺术综合学校戏剧院剧作系。2002年短篇小说《不敲门的家》获得第一届大山大学文学奖,该小说又发表于2003...
逝水年华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的《人世文丛》一册,《人世文丛》选编了中国现当代学者、作家和艺术家漫谈人生的美文佳作,《人世文丛》依据出版计划,酌情收入了蔡元培、梁...
浮生六记 本书特色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增补版)》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
诗词赏会-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周汝昌先生《读词杂记》《“赢得青楼薄幸名”正解》《一篇(锦瑟>解入难》《陆放翁诗漫举》《关于古典诗词的鉴赏》等近四十篇...
草堂:2017.04 总第8卷 本书特色 《草堂》诗刊以“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为宗旨,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文化...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第叁集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颇丰,均为有关清末民初名人行藏出处的笔记,颇足以供读者喜谈掌故者之谈资。书中所涉及的人物颇为广泛,上自宫廷显宦下及...
佛国记 本书特色 东晋时佛教大师法显所撰,故本书又名《法显传》。法显,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法显一行于399 年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前往天竺...
文·堺雅人:憧憬的日子 本书特色 《文·堺雅人:憧憬的日子》是早稻田戏剧王子,收视奇迹《半泽直树》的热血主演、人气日剧《LEGAL HIGH》的毒舌律师堺雅人倾...
中华优美随笔:陶庵梦忆(精装) 本书特色 《陶庵梦忆》向我们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凡是亲身所历并心有所感的,作者都极尽所能地描摹他们的声色光影。在作者笔下,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