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质朴而优美的笔墨描述从前的乡野生活,以一个乡村儿童曾经的视角与体验,记述了人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以及人们对土地的依附与情感,举凡飞禽牛羊,五谷杂糖,锨镐梨耙……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把人们带回那久违的田园牧歌般的农耕年代。
童年时,每天都在土地上奔跑、劳动、欢笑,那些生存的细节固执地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影响着我们看待周围事物以及我们自己的基本出发点。
一曲余音袅袅的田园牧歌,重回渐去渐远的农耕年代
卷一故园的呢喃
燕子归去
燕子的声音被形容成呢喃,我觉得这是绝妙的比喻。它们是春天温暖的问候,它们用轻俊的身体,还有尾部那把著名的“剪刀”,翻山越岭,一路把冬天的帷幕剪开,剪出新鲜出炉的春天。
若干年前,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有燕子快乐的身影——当然也包括城市。皇宫的屋檐下是否有燕子我不知道,但应该是有的,有首著名的诗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连大人物之类的堂前都有燕子,皇帝家也应该有,要不然皇帝的生活会少许多乐趣。
那是和谐的境界,四处绿荫匝地,池水清洁流动,燕子们穿行在绿荫之间,流水之上,巷陌之中,不时“叽”地一声,春天就出来了。
于是屋檐下就有了燕子们选址的争吵声了。小时候,每
家人都会在燕子回来之前——当然有旧巢的则不必——用子搭在屋檐下,钉两根钉子在屋檐上,用绳子绑几根小木棍在上面。燕子回来后,只需叼来草泥铺在上面即可。我想,人们为燕子打好“地基”的这种做法,永远是伟大而值得尊敬的。
如果是老宅,回来的一般是老朋友,人们都会说,看,去年的燕子又回来啦!或者说这对燕子是新来的——我真是佩服人们对燕子的感情,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是不是老朋友。我想燕子也应当如此,它们对故园的亲切感也许比人类更强烈。
燕子们选址,尤其是在新宅面前,常常会有几对争吵,甚至有战争。一对燕子已经开始垒巢了,另一对则冲过来,在院子里叽叽喳喳,打得不可开交。而我们则只能仰着头看它们,不知所措。
但春天的脚步过于匆忙,争吵战斗*多不过几天,它们都各自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筹建家园。
此后的一段时间,我们看到的只是燕子们忙碌的身影,它们不停地飞来飞去,衔回泥巴和稻草,一点点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尽管人们也像燕子一样早出晚归,但在每天劳动之余,也会关心燕子们的进展,甚至为它们着急,想为它们筑巢。而在这时,如果谁家的屋檐下没有燕子忙碌的身影,我想那种失落感会是无法弥补的,无论大人和小孩,都会在心里焦急地等待和企盼:燕子啊,你怎么还不到我家落脚呢?这种人与燕子的独特关系和情结,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流淌。因为在我们心灵的深处,燕子不到自己家来,就可能是因为做了一些对不起燕子的事,小朋友也会很奇怪地看你,说你家都没有燕子!这种压力太大了,有时会给人带来深深的忏悔,直到有燕子来临,那种失而复得的快乐和骄傲,那种“做人”的骄傲,怎么能不令人感动呢?
燕子筑好巢没多久,就会有几只小蛋在巢里,然后两只燕子轮流出去寻找食物。几天后,屋檐下就多了些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知道,那是小燕子孵出来了。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会关注小燕子的成长,每天看那些张着黄色小嘴的家伙。老燕子出去寻找食物的时候,它们一般都较为安静,只偶尔嘀咕几句,互相啄一下,表示不满。有时有小燕子落到地上,我们总是忙着送回窝里,生怕时间长了它的父母不认了。当老燕子回来时,它们全部吵起来,把小小的黄嘴张得很大,等待着食物。老燕子们则只能给其中的一个“渡食”,然后再次飞走,去寻找食粮。
好在田野是广阔的,食物是丰足的,更关键的是,没有空气的污染和令人烦躁的机器轰鸣声。
我们把鸟类口对口的喂食方式称为“渡食”,这个词很好,说明了生命和情感的延续,其实不光是鸟,我们小时候每个人都接受过母亲的“渡食”,咬不动的东西都是通过“渡”的方式传递到我们的嘴里——有几个人*终能反“渡”自己的父母?
渐渐地燕子就大了。偶尔,你会发现它们怎么少了一些呢?再仔细往四周看,才发现它们已经在笨拙地练习飞翔了。它们有时落到地上,有时落到墙头上,很不安却充满了对飞翔的向往。而这时的老燕子们总是在不远处进行鼓励。我们总是记住了燕子的归来而忽略了它们的归去。每年都盼着燕子归来,而燕子们悄悄飞走的时候,我们总是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只是看到它们的形象一排地出现在电线上,像些弹动的音符,这时我们才想起来,它们又开始了千山万水的旅程。
我们总是好奇地问大人:燕子晚上住什么地方呢?
大人们也弄不明白,也在自言自语地问:是呀,它们晚上住什么地方呢?
时间慢慢过去,一些地方已经没有了燕子们的身影了,慢慢地,人们对那精灵般的燕子印象渐渐淡去。*终有一天,燕子在人类记忆中连回忆的角落都找不到的时候,恐怕人类也将慢慢淡去,*终没有了。
城市里偶尔能见到燕子,它们悄悄地生活在某个角落,有时会惊起一些异样而陌生的眼光,然后又异样而陌生地离去……燕子的来去与一个地方毫无关系的时候,一个人的到来与离去也将与这个地方毫无关系!城市是一个与个人毫无关系的地方吗?那城市*终的目的是什么?
这可能是个深奥的问题,也可能是一个根本不值得提出的问题。
麻雀战略
麻雀是特殊的一群,我们称之为家家雀,意谓它们像一个大家庭,因为它们太过于吵闹了。
摸鸟蛋我想是每个人童年时的一件有意思的事。我们的情况有些特殊,叫掏雀子窝,原因是我们的住房都是用土坯修建的,各坯之间一般都有缝隙,家里的一面则用泥糊住,外面的则自然保留,这样就意味着每一堵墙都均匀地分布着成千上万又深又长的洞,而这恰好可以做为麻雀的巢。算起来,一堵墙上至少有几十个麻雀窝,只不过它们住在里面,从外形上我们看不出来。
春夏季节,正是麻雀们的繁殖时光,我们会观察它们在哪些墙洞里进出,然后就两人配合,一人踩在另一人的肩上,搭成梯子,用小棍掏鸟蛋,然后背着大人们炒着吃,以为获得人生的大快乐。但大人们则绝不屑于此举的,他们见到己的小孩在掏鸟蛋,总是用棍子来教训,他们认为,人看从小,做这样的事有损小孩的前程,另一方面,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掏鸟蛋有些造孽,属于做坏事的范畴。这种朴素的环境生命观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人们是从心底里“保护”生命的,而不是因为自身利益的需要才去保护,这样的保护才是本源意义上的。
麻雀们由于太过普遍,没有人把它们当成宠物,人们总是追逐它们,尤其是秋天到来谷子成熟的时候,它们成群结队地唱着歌儿,一波次又一波次,有组织有节奏地向一片金黄的稻田飞去。那些在稻田里生活的小昆虫,每每看到那黑压压的一片,就惊得四处奔逃,并大叫着:“轰炸机来了!轰炸机来了!”我的看法是,秋天的虫子寿命那样短,主要原因也许是惊吓过度。
由于麻雀们不断地向稻田轰炸,田里就多了许多赶麻雀的小孩,这是小孩们在秋天的重要劳作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挂一条布带,每天清晨开始,在田埂上反复走着,嘴里“呕去!呕去”地叫个不停,驱赶麻雀。
这是一个很劳累的活,小朋友们各自在自家的田里奔走,自由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在一起玩了,只得在田间另想办法,于是小鱼小虾,还有随处可见的小青蛙、蚂蚱都成为了我们的朋友。只可惜它们讨厌人类,看见我们就跑,只有小青蛙会经常若无其事地呆在稻秆上,静静地等待飞虫。
那时候田里的小动物真多,有小鱼小虾,有小螺小蚌,当然也有喜欢吸血的水蛭之类,不知什么时候它们就会爬到你脚上吸血,而我们总是狠狠地一巴掌拍下去,它们就掉到地上了,然后我们用木棍把它压进泥里,让它消失。
小蜗牛们会在草叶上爬,弄出一些粘液出来,我们都不喜欢,但喜欢它慢吞吞的样子,用小棍拨弄它,它把头缩进去,过一会儿又慢慢地探出来,触角四处晃动。我们估摸它们肯定没有眼睛,要不然它怎么看不到我们呢?
麻雀们也很劳累,但它们心情比我们快乐,它们讨论着战术和方法,说着笑话,从这块田飞到那块田。当我们被一朵小小的太阳花或者一只红色蜻蜓吸引的时候,它们就会迅速地潜入稻丛里,不动声色地享用谷子,嘴里忙着吃,自然也顾不得叽叽喳喳了,直到我们走到面前,它们才忽啦啦地飞起来,把我们吓一跳。
我怀疑麻雀们有站岗放哨的,会不断地给它们的群体发出不同的信号;我也怀疑它们是故意戏弄人的,因为它们有翅膀,还有淡黄色的伪装迷彩,它们对我们玩伎俩,以逗人类为乐!可见,人并不是万能的,如果真是,那多没有意思啊,还会有被麻雀气坏的难忘记忆吗?
麻雀是善于吵架的,或者属于那种无事生非的辩论家。它们是玩嘴的,却常常与高雅无关,它们是世俗的,它们的群体是一个充满“鸟间烟火”的世界,它们毫不顾忌地表达自己生活中的幸福和烦恼,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就像我们这些平凡的人!
*热闹的是傍晚,当山林间的小村炊烟袅袅的时候,麻雀们也归巢了。它们通常住在瓦檐和土墙洞里,但更多地集在树上,尤其是那些树冠很大的树。然后,整个村庄都只能听它们叽叽喳喳地吵,成千上万只麻雀聚集在一起相互表达着,非要弄出些有理的证据来。
麻雀们下班了,我们也从田里回家去,忙着吃完饭,找准机会,拿着陀螺就往晒场上跑。有时洗碗喂猪或者挑回水时,天空好像计划好的一样刚好暗下来,那你的一天就又少了很多乐趣。
很快就到了收割稻子的季节。收割稻子虽然不用我们挥舞镰刀,但我们仍然要与麻雀们斗争。稻子收割后,要连续一个星期在晒场上晒。我们的任务就是看晒场。……
张家荣,1972年出生于云南省陆良县,1997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法律系,同年入伍,现转业,居湛江。
美食小说家 本书特色《美食小说家》是著名谍战小说《潜伏》作者龙一的*新小说、散文集,讲述了作者与美食的不解之缘。全书分两部分:上篇是“馋人讲故事”,共11篇,从...
千古一诗经:第三只眼看《诗经》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古诗,文学爱好者本书解读诗经如同与古人之娓娓对话,探《诗经》之源远流长是该书的写作风格 让《诗经》鲜活有趣...
茶人茶话 内容简介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位列开门七件事之一,既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又在文人墨客笔下逸兴遄飞。本书由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联手凌去岚博士合编,...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世界谚语中的女人) 本书特色 “斯希珀的文字诙谐生动,妙趣天成。她对谚语的解读分析引人入胜。” ——星期如电讯报 “非常有助于随...
《创新家装设计图典(第4季):卧室 书房》内容简介:全新升级的《创新家装设计图典第4季》将继续为读者提供新的设计案例,针对居室
文学漂鸟-雷骧的日本追踪 本书特色 1.作者自身的作为著名台湾文化人的影响力,包括作者的女儿雷光夏也是文青圈内很受关注的音乐人。2.本书自身内容的特质,日本与中...
《日本和歌物语集》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张龙妹教授领衔翻译,收录了日本“和歌物语”的三部代表作:《伊势物语》、《大和物语》和《
王充闾-中国好文章(古文卷 上下) 本书特色 所谓“好文章”,或“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或“言有物,言有序”,或“有作用,有意思”,或“美无思则浮,思无美则...
《中国企业经典案例(2018)》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中国品牌双年度报告。每年会对城市、消费品、工业品、流通业、文化与
解构金庸 本书特色 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先生的读者。数十年来,金庸的武侠小说风靡海内外,尤其翻拍的各类影视作品屡屡成为经典,极受大众喜爱。陈岸峰教授以自己...
伊利亚随笔(中英对照人文经典) 内容简介 兰姆的散文早已成为经典。这经典中都写了些什么呢?什么都写,涉及人生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读书、论画、说牌、叙旧、怀古、言情...
瓦兰短诗集赏析 目录 绝境32 Impasse不 No / 1灯 Light / 3反问 Rhetorical Question / 5鹰 Hawk / 7我的...
《怒江之战》内容简介:六十年前,十万中国远征军溃败怒江,五万英灵长存边缅,胡康河谷尸首如山,那片土著口中的魔鬼居住地无人再
包法利夫人 本书特色 《包法利夫人》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向往小说和杂志上描写的法国传奇浪漫的爱情,羡慕上流社会的“优雅生...
云锦天章-毛泽东诗词画意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红旗出版社出版★ 58首毛主席诗词及历史背景解读,深度了解毛泽东诗词的创作背景,赏析绘画大师的红色山水,展示...
野村 美月(のむら みづき、女性)は、日本のライトノベル作家。福島県出身。東洋大学文学部国文学科卒。大学在学中にデビューすることを望んでいたが、それが叶わず卒業...
诗经.楚辞选注 本书特色 《关雎》是《诗经》的**篇,诗中讲述的是“君子”看中了一位淑女,却又求之不得的种种生动表现。《毛诗序》以为此诗是歌咏“后妃之德”,“乐...
夏之书.解禁书 内容简介 《夏之书》的写作前后差不多两年,《解禁书》则跨越十年。又过去许多年,这两件作品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时间的变形记里,我不知道,以后它们还会...
繁花几度:江南十三城记 本书特色 《繁花几度:江南十三城记》既可用于了解这些江南名城,或者当成导游手册。如果一时没有机会去这些城市,无妨翻阅一遍,权作“卧游”。...
故宫记:祝勇建筑笔记 本书特色 祝勇认为,把关于建筑的文章编成一集,也是有意思的。这缘于作者对这一主题有着长久的兴趣,无论去哪里,作者都不会忘记拍摄当地的建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