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质朴而优美的笔墨描述从前的乡野生活,以一个乡村儿童曾经的视角与体验,记述了人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以及人们对土地的依附与情感,举凡飞禽牛羊,五谷杂糖,锨镐梨耙……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把人们带回那久违的田园牧歌般的农耕年代。
童年时,每天都在土地上奔跑、劳动、欢笑,那些生存的细节固执地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影响着我们看待周围事物以及我们自己的基本出发点。
一曲余音袅袅的田园牧歌,重回渐去渐远的农耕年代
卷一故园的呢喃
燕子归去
燕子的声音被形容成呢喃,我觉得这是绝妙的比喻。它们是春天温暖的问候,它们用轻俊的身体,还有尾部那把著名的“剪刀”,翻山越岭,一路把冬天的帷幕剪开,剪出新鲜出炉的春天。
若干年前,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有燕子快乐的身影——当然也包括城市。皇宫的屋檐下是否有燕子我不知道,但应该是有的,有首著名的诗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连大人物之类的堂前都有燕子,皇帝家也应该有,要不然皇帝的生活会少许多乐趣。
那是和谐的境界,四处绿荫匝地,池水清洁流动,燕子们穿行在绿荫之间,流水之上,巷陌之中,不时“叽”地一声,春天就出来了。
于是屋檐下就有了燕子们选址的争吵声了。小时候,每
家人都会在燕子回来之前——当然有旧巢的则不必——用子搭在屋檐下,钉两根钉子在屋檐上,用绳子绑几根小木棍在上面。燕子回来后,只需叼来草泥铺在上面即可。我想,人们为燕子打好“地基”的这种做法,永远是伟大而值得尊敬的。
如果是老宅,回来的一般是老朋友,人们都会说,看,去年的燕子又回来啦!或者说这对燕子是新来的——我真是佩服人们对燕子的感情,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是不是老朋友。我想燕子也应当如此,它们对故园的亲切感也许比人类更强烈。
燕子们选址,尤其是在新宅面前,常常会有几对争吵,甚至有战争。一对燕子已经开始垒巢了,另一对则冲过来,在院子里叽叽喳喳,打得不可开交。而我们则只能仰着头看它们,不知所措。
但春天的脚步过于匆忙,争吵战斗*多不过几天,它们都各自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筹建家园。
此后的一段时间,我们看到的只是燕子们忙碌的身影,它们不停地飞来飞去,衔回泥巴和稻草,一点点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尽管人们也像燕子一样早出晚归,但在每天劳动之余,也会关心燕子们的进展,甚至为它们着急,想为它们筑巢。而在这时,如果谁家的屋檐下没有燕子忙碌的身影,我想那种失落感会是无法弥补的,无论大人和小孩,都会在心里焦急地等待和企盼:燕子啊,你怎么还不到我家落脚呢?这种人与燕子的独特关系和情结,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流淌。因为在我们心灵的深处,燕子不到自己家来,就可能是因为做了一些对不起燕子的事,小朋友也会很奇怪地看你,说你家都没有燕子!这种压力太大了,有时会给人带来深深的忏悔,直到有燕子来临,那种失而复得的快乐和骄傲,那种“做人”的骄傲,怎么能不令人感动呢?
燕子筑好巢没多久,就会有几只小蛋在巢里,然后两只燕子轮流出去寻找食物。几天后,屋檐下就多了些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知道,那是小燕子孵出来了。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会关注小燕子的成长,每天看那些张着黄色小嘴的家伙。老燕子出去寻找食物的时候,它们一般都较为安静,只偶尔嘀咕几句,互相啄一下,表示不满。有时有小燕子落到地上,我们总是忙着送回窝里,生怕时间长了它的父母不认了。当老燕子回来时,它们全部吵起来,把小小的黄嘴张得很大,等待着食物。老燕子们则只能给其中的一个“渡食”,然后再次飞走,去寻找食粮。
好在田野是广阔的,食物是丰足的,更关键的是,没有空气的污染和令人烦躁的机器轰鸣声。
我们把鸟类口对口的喂食方式称为“渡食”,这个词很好,说明了生命和情感的延续,其实不光是鸟,我们小时候每个人都接受过母亲的“渡食”,咬不动的东西都是通过“渡”的方式传递到我们的嘴里——有几个人*终能反“渡”自己的父母?
渐渐地燕子就大了。偶尔,你会发现它们怎么少了一些呢?再仔细往四周看,才发现它们已经在笨拙地练习飞翔了。它们有时落到地上,有时落到墙头上,很不安却充满了对飞翔的向往。而这时的老燕子们总是在不远处进行鼓励。我们总是记住了燕子的归来而忽略了它们的归去。每年都盼着燕子归来,而燕子们悄悄飞走的时候,我们总是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只是看到它们的形象一排地出现在电线上,像些弹动的音符,这时我们才想起来,它们又开始了千山万水的旅程。
我们总是好奇地问大人:燕子晚上住什么地方呢?
大人们也弄不明白,也在自言自语地问:是呀,它们晚上住什么地方呢?
时间慢慢过去,一些地方已经没有了燕子们的身影了,慢慢地,人们对那精灵般的燕子印象渐渐淡去。*终有一天,燕子在人类记忆中连回忆的角落都找不到的时候,恐怕人类也将慢慢淡去,*终没有了。
城市里偶尔能见到燕子,它们悄悄地生活在某个角落,有时会惊起一些异样而陌生的眼光,然后又异样而陌生地离去……燕子的来去与一个地方毫无关系的时候,一个人的到来与离去也将与这个地方毫无关系!城市是一个与个人毫无关系的地方吗?那城市*终的目的是什么?
这可能是个深奥的问题,也可能是一个根本不值得提出的问题。
麻雀战略
麻雀是特殊的一群,我们称之为家家雀,意谓它们像一个大家庭,因为它们太过于吵闹了。
摸鸟蛋我想是每个人童年时的一件有意思的事。我们的情况有些特殊,叫掏雀子窝,原因是我们的住房都是用土坯修建的,各坯之间一般都有缝隙,家里的一面则用泥糊住,外面的则自然保留,这样就意味着每一堵墙都均匀地分布着成千上万又深又长的洞,而这恰好可以做为麻雀的巢。算起来,一堵墙上至少有几十个麻雀窝,只不过它们住在里面,从外形上我们看不出来。
春夏季节,正是麻雀们的繁殖时光,我们会观察它们在哪些墙洞里进出,然后就两人配合,一人踩在另一人的肩上,搭成梯子,用小棍掏鸟蛋,然后背着大人们炒着吃,以为获得人生的大快乐。但大人们则绝不屑于此举的,他们见到己的小孩在掏鸟蛋,总是用棍子来教训,他们认为,人看从小,做这样的事有损小孩的前程,另一方面,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掏鸟蛋有些造孽,属于做坏事的范畴。这种朴素的环境生命观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人们是从心底里“保护”生命的,而不是因为自身利益的需要才去保护,这样的保护才是本源意义上的。
麻雀们由于太过普遍,没有人把它们当成宠物,人们总是追逐它们,尤其是秋天到来谷子成熟的时候,它们成群结队地唱着歌儿,一波次又一波次,有组织有节奏地向一片金黄的稻田飞去。那些在稻田里生活的小昆虫,每每看到那黑压压的一片,就惊得四处奔逃,并大叫着:“轰炸机来了!轰炸机来了!”我的看法是,秋天的虫子寿命那样短,主要原因也许是惊吓过度。
由于麻雀们不断地向稻田轰炸,田里就多了许多赶麻雀的小孩,这是小孩们在秋天的重要劳作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挂一条布带,每天清晨开始,在田埂上反复走着,嘴里“呕去!呕去”地叫个不停,驱赶麻雀。
这是一个很劳累的活,小朋友们各自在自家的田里奔走,自由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在一起玩了,只得在田间另想办法,于是小鱼小虾,还有随处可见的小青蛙、蚂蚱都成为了我们的朋友。只可惜它们讨厌人类,看见我们就跑,只有小青蛙会经常若无其事地呆在稻秆上,静静地等待飞虫。
那时候田里的小动物真多,有小鱼小虾,有小螺小蚌,当然也有喜欢吸血的水蛭之类,不知什么时候它们就会爬到你脚上吸血,而我们总是狠狠地一巴掌拍下去,它们就掉到地上了,然后我们用木棍把它压进泥里,让它消失。
小蜗牛们会在草叶上爬,弄出一些粘液出来,我们都不喜欢,但喜欢它慢吞吞的样子,用小棍拨弄它,它把头缩进去,过一会儿又慢慢地探出来,触角四处晃动。我们估摸它们肯定没有眼睛,要不然它怎么看不到我们呢?
麻雀们也很劳累,但它们心情比我们快乐,它们讨论着战术和方法,说着笑话,从这块田飞到那块田。当我们被一朵小小的太阳花或者一只红色蜻蜓吸引的时候,它们就会迅速地潜入稻丛里,不动声色地享用谷子,嘴里忙着吃,自然也顾不得叽叽喳喳了,直到我们走到面前,它们才忽啦啦地飞起来,把我们吓一跳。
我怀疑麻雀们有站岗放哨的,会不断地给它们的群体发出不同的信号;我也怀疑它们是故意戏弄人的,因为它们有翅膀,还有淡黄色的伪装迷彩,它们对我们玩伎俩,以逗人类为乐!可见,人并不是万能的,如果真是,那多没有意思啊,还会有被麻雀气坏的难忘记忆吗?
麻雀是善于吵架的,或者属于那种无事生非的辩论家。它们是玩嘴的,却常常与高雅无关,它们是世俗的,它们的群体是一个充满“鸟间烟火”的世界,它们毫不顾忌地表达自己生活中的幸福和烦恼,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就像我们这些平凡的人!
*热闹的是傍晚,当山林间的小村炊烟袅袅的时候,麻雀们也归巢了。它们通常住在瓦檐和土墙洞里,但更多地集在树上,尤其是那些树冠很大的树。然后,整个村庄都只能听它们叽叽喳喳地吵,成千上万只麻雀聚集在一起相互表达着,非要弄出些有理的证据来。
麻雀们下班了,我们也从田里回家去,忙着吃完饭,找准机会,拿着陀螺就往晒场上跑。有时洗碗喂猪或者挑回水时,天空好像计划好的一样刚好暗下来,那你的一天就又少了很多乐趣。
很快就到了收割稻子的季节。收割稻子虽然不用我们挥舞镰刀,但我们仍然要与麻雀们斗争。稻子收割后,要连续一个星期在晒场上晒。我们的任务就是看晒场。……
张家荣,1972年出生于云南省陆良县,1997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法律系,同年入伍,现转业,居湛江。
释疑者-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 本书特色 《释疑者》收录了陈忠实众多优秀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打开《释疑者》,让我们一起领略作者在创作中实现的生活体验、艺术...
谢六逸集-才子英年 目录 如彗星划过《水沫集》序三味线病,死,葬鸭绿江节摆龙门阵大小书店及其他读书的经验素描南方熊楠这人马克·吐温的领带杂感讲谈中国人的“过多症...
经典头版及背后的故事(上·下) 本书特色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
《山海经里的博物学:昆门馆》内容简介:大奇和小遇是一对热爱动物的兄妹。有一天,爸爸妈妈领着他们参观野生动物园,在一阵野鸭鸣
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第三代学人自选集) 目录 回顾脚印(代序) 依稀是前尘事 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的一封信 王国维鲁迅比较论——本世纪初西方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影响 ...
浮生再记 本书特色 雅称台湾“四大公子”(连战、钱复、陈履安、 沈君山)之一的沈君山,拿的是理工科博士,爱的是 博弈,在不同的领域中均是佼佼者。 ...
《明诗选(修订版)》内容简介:明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明代诗歌经历多次变化,其中学习唐诗的理
1988-2015-害怕-王小妮集 本书特色 白话文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广义而言,包括所谓当代文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代汉语诗歌在传统诗...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天地出版社出版★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代表作,一部全景式展示南京浩劫的鸿篇巨制★ 文笔大气,史...
林斤澜散文·插图珍藏版(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系列) 本书特色 插图珍藏版,林斤澜散文!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这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林斤澜散文·...
名家谈收藏(文化篇)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2008年10月金秋,全球华人收藏家云集上海,召开了首届华人收藏家大会★ 荟萃国内、港...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巴金代表作(下)--寒夜 本书特色 巴金不掩藏自己的欢乐,也不掩饰自己的痛苦,他的文字作为面向旧世界的一声声呐喊,绝望而热烈。《寒夜》是巴金的...
西窗随笔(1):高山滚鼓集、道貌岸然集、闻过则怒集 本书特色 柏杨的作品以杂文见长,《倚梦闲话》和《西窗随笔》是他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自立晚报》及《公论报》先后开...
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2013卷 本书特色 本书系2013年中国当代诗歌中反映现实题材的优秀之作选集,共收录诗作三百首左右。在风格上,本书注重对现实的表现,所...
《佛教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佛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佛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
悦读生活 内容简介 《悦读生活》主要分为书道、书境、书缘和书痴四大部分,主要收录了《对我影响□大的几《悦读生活》》、《读书有什么用》、《乐在其中》、《春天不是读...
弢园尺牍续钞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弢园尺牍续钞》 对...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16:梁启超卷 本书特色 本卷收入梁启超在上海期间出版的治学著述,并且所选原著底本都是较好的。本卷收入梁启超在上海期间出版的治学著述,并且所...
伍尔夫读书随笔 本书特色 《伍尔夫读书随笔(精)》由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著,《伍尔夫读书随笔(精)》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三部重要散文集,即《普通读者...
《文论十笺》是著名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文论十笺》从中国古代文论中精选了十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分上下两辑,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