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共结集作者2002年以来发表的23篇文章和演讲稿,集中反映了作者关于儒家法治思想的研究成果。在书中,作者对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问题、诚信原则与中华伦理背景、儒家思想与司法公正、“和谐”与“斗争”理念的文化渊源等作了阐述,对法律与道德的语境、中西法律文化的共同点等提出见解,对《唐律》、《四库提要》等做了独到解读。作者的学术观点具有前沿性,对于中国法律制度史、社会发展史研究和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中国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思想的发展具有根基性的意义。。作者指出:中国的法律和文化必须以中国文化为体,而不能以西洋文化为体,无论其为英美文化、法德文化或日俄文化,概莫能外;中国的法律只能为中国文化之用,也必须为中国文化所用。如此,方能使我们的文化能化,我们的法律能律。进而言之,中国文化又必须以绵延不绝,经久不竭之中国民族精神为体;更进而言之,中国之民族精神又必须以中国之道为体。
本书共结集作者2002年以来发表的23篇文章和演讲稿,集中反映了作者关于儒家法治思想的研究成果。在书中,作者对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问题、诚信原则与中华伦理背景、儒家思想与司法公正、“和谐”与“斗争”理念的文化渊源等作了阐述,对法律与道德的语境、中西法律文化的共同点等提出见解,对《唐律》、《四库提要》等做了独到解读。作者的学术观点具有前沿性,对于中国法律制度史、社会发展史研究和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中国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思想的发展具有根基性的意义。作者指出:中国的法律和文化必须以中国文化为体,而不能以西洋文化为体,无论其为英美文化、法德文化或日俄文化,概莫能外;中国的法律只能为中国文化之用,也必须为中国文化所用。如此,方能使我们的文化能化,我们的法律能律。进而言之,中国文化又必须以绵延不绝,经久不竭之中国民族精神为体;更进而言之,中国之民族精神又必须以中国之道为体。
自序
引论仁、爱与权利
一仁与爱
二爱与权利
三中西文化
卷一正名
**章文化与法
一文化概念解析
二文化与法律
三中西体用之争
第二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儒家观念之误解
一问题之提出
二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了吗?
三儒家思想之宗旨何在?
四困惑与前景
第三章“唐律一准乎礼”辨正
一唐律与礼之关系举要
二唐律所援之礼为唐礼
三礼之蜕变
四仁之缺失
五“古今之平”辨析
六结论
第四章程朱理学辩诬
一理学兴起之背景i
二理学与老释
三理学与四书i
四程朱理学及其批评者
卷二价值
第五章志向与王法
一“意志”释义
二帝王之志与孔孟之志i
三志向与法治
第六章“雅量”与法治
附录一吴宓有关“雅量”事件的记述
附录二邓之诚有关“雅量”事件的记述
第七章有我无我之际——法律与道德的语境差别
一道德语境须为有我之境
二不当转换之失
三当转换而不转换之失
四法律须为无我之境
五结论
第八章唐律“得古今之平”再辨——兼评《四库提要》之价值观
一古史观之异
……
卷三固有资源
卷四现代化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苏亦工,男,天津市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0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87年)、河北师范学院历史学学士(1984年),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自1987年8月迄今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法学院从事中国法律史、法律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93年8月至1995年10月于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法学院、2003年7月于澳洲国立大学法学院从事访问研究,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在瑞士弗莱堡大学联邦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还曾于1997年至2006年间五度赴香港大学法学院从事香港法律史研究。著作主要有《天下归仁:儒家文化与法》(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中法西用——中国传统法律及习惯在香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初版、2007年再版)、《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近代警察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并有译著《法律现代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古籍整理《历代判例判牍》第9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国学研究》、香港《21世纪》杂志及Hong Kong Law Journal、韩国《法史学研究》、éTUDES CHINOISES等海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
莉萨-安·格什温(Lisa-Ann Gershwin)博士是一位水母学家、博物学家、诗人,也是一位患有阿斯珀格综合征的略显怪僻的女性。她在1973年1月21日决...
这里所发表的信件和文章,在她可以同贝兰保持联系的条件下,都是寄给他或交给他的。《正确运用学枝学习,旨在热爱上帝的一些思考》一文招写于1942年4月,薇依把它寄给...
杜君立:关中人,通识历史写作者。主要作品包括:《历史的细节》、《现代的历程》、《新食货志》、《历史的慰藉》等。其中《现代的历程》曾获得2016年华文好书评委会特...
合同法与道德 本书特色 “美国法律文库”是“中美元首法治计划”( Presidentia Rule of law Initiative)项目之一,该项目计划翻译...
尼采说:“哲学家经常向未来伸出创造性的手——未来的哲学家即是立法者。”尼采也曾提出“上帝之死”“主人—奴隶道德”“永恒回归”“超人”“权力意志”等创见概念,并对...
汉语诗歌的沉潜之作,倾心于微物之神第三代诗歌代表诗人吕德安四十年诗歌创作集粹“有谁像我这样躺卧在天空下,起伏着,像尘土。”【编辑推荐】被称为“中国的弗罗斯特”,...
Theplatformistheaimofthisconferenceforallresearchers,engineers,practitioners,aca...
日本鬼才作家森见登美彦珠玉短篇集是等待的人更痛苦,还是被等待的人更痛苦?《四叠半神话大系》《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系列第三作收录太宰治、芥川龙之介、中岛敦、坂...
三澤真美惠1964年出生日本大阪府。1987年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畢業後曾任職於出版界,後留學台灣。1999年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2004年東京大學大...
小儿常见病卷-按摩-图说中医-卷六 本书特色 《图说中医·按摩:小儿常见病卷(卷6)》: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联合编写人体正气不足,则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传导障碍...
灵素节要浅注 本书特色 《陈修园医学丛书:灵素节要浅注》作者陈修园的著作大多流传甚广,主要由于其文字质朴洗炼,畅达优美,且多以歌诀形式,其内容深入浅出,切于实用...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现代宪法史论 本书特色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现代宪法史论》(作者格奥尔格·耶里内克)是“法意译丛”系列之一,全书分为1789年8月2...
1965—1966年,以苏哈托为首的印度尼西亚军政府对该国左翼人士展开了大规模清洗,约50万印尼共产党党员及其同情者丧生,这次大屠杀是二战后人类所经历的最为血腥...
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出身贵族,青年时期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苏格拉底去世后,他四处游历并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柏拉图...
一本书让你了解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恐怖症、孤独症等各种异常心理的成因、诊断和治疗手段。异常心理和行为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钱铭怡、桑志...
Globalization has reconfigured both the external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the...
森拓郎日本健身教练、有氧运动教师、塑身师、美容矫正师。2009年于东京惠比寿成立了个人工作室“RINATO”,提供体态塑形与减肥方面的咨询。现已指导众多时尚模特...
淺野敦子あさのあつこ出生於日本岡山縣。1997年以《野球少年》獲得第35屆野間兒童文藝賞,並榮獲『日本厚生省中央兒童福祉審議會』推薦為優良讀物。2005年再以《...
《中國現代小說史》是夏志清教授名著A History of Mordern Chinese Fiction的中文譯本。在中國現代小說的研究上,本書可謂具有里程碑...
下地宽也,日本企业的高级培训师,自1992年起对企业工作环境及员工行为(创造性,沟通能力,意识形态等)进行研究、咨询和培训,著有《逻辑思维,只要五步》《1分钟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