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史记》则尽力使用小小说或小说片断的方式,采取不同的视角,从迥异于客观叙事的角度,来重新讲述近代故事,并在叙述过程中更多地引入生活的细节;另一方面,是从小说或新闻中撷取生活细节,来展示近代社会的日常生活。
总之,这些“重述与改写”,都在于让历史与传奇,借由新的写法,活泼灵动起来,转化为当代人的叙事与阅读资源。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坚持“信而有征”的资料方式,即首先保证文章的出处,纵非信史,亦有凭借,其意义在于可以从中看出历史是如何在传说中播散与变化的,包括《野史记》副题为“传说中的近代中国”,而作者基于当代生活经验与间接文本知识的“私心揣度”的加入,是为“回到现场”提供*大可能的生动观照。
可以说,这个系列是对历史描述的一次有益尝试。每篇文章轻松可读,但几乎无一字、无一事无来历,背后有深厚的历史支撑。
《野史记》、《说史记》为杨早撰写的“新史记”系列的前两种,系列主题为“重述与改写”,以另类视角对近代历史文本作细节化的呈现。
"等到五四运动真的爆发,三十二名学生被捕,历史的声响就更是嘈杂得几乎听不见谁在说什么了。其中蔡元培既要向政府要求释放学生,又在努力劝学生复课;段祺瑞向报纸表示同情学生,吴佩孚为学生向当局请命,内在动机则难讲得很;大总统徐世昌刚刚对曹汝霖、章宗祥等的辞职表示慰留,又不得不下令将他们免职;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教育总长傅增湘先后出走,使混乱的局势更形混乱;*有意思的是“南海圣人”康有为,他发表通电,认为巴黎和会的失败和五四运动象征着民国“于民之所好则必恶之,民之所恶则必好之”,暗示还不如实行君主立宪……更不用说多少青年在运动中默默形成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以离运动中心较远的清华学校为例,高等科学生闻一多从此将“五四精神”作为了自己人生的指南,他后来和国民党决裂的开始,就是因为政府把青年节从5月4日改到了3月29日;而另一名高等科学生梁实秋则从清华学生焚烧挡路的汽车、捣毁章宗祥之子(那是他的舍友)床铺等举动中发现了“群众心理的可怕”,从而一生与激进的思想绝缘。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初恋中,将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各种思想纷纷登场,向社会展露风姿。原来表现为“新”与“旧”的知识分子两大阵营出现了空前的分化,每一个人都拥抱着自己的理想,幻想着中国的明天。很难将这样的态势简单归结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肇始”或“传统的断裂”, “五四”给予了各种各样的人以截然不同的思想滋养,给每种言论以互不干涉的自由空间。那是政治史上的混乱年头,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是*好的年代,又是*坏的年代”(狄更斯)。正是在这种“众声喧哗”中,“五四”的意义才得以凸现。"
《说史记》为其“夕花朝拾”系列写作计划的第二种。分为“说史”、“史说”、“说记”三部分。
“说史”记录稗官野史、名人轶事,用类似小小说或小说片断的形式,使用不同的叙述视角和叙事方式,重述晚清民国史上脍炙人口的传说、记事与人物经历。该辑又分为不同系列,如名妓系列、名案系列等。体例如《上进》、《名妓列传之出关》等。
“史说”撷取晚清民国史上一些有趣的碎片、细节,加以集合、串连、拼贴,夹以议论。体例如《车站故事》、《〈顺天时报〉眼中的张勋复辟》。
“说记”是从各类生活细节入手,从晚清民国小说中摘取不同的生活细节,类似一种“晚清民国的社会生活史”的片断式写法,体例如《房子的故事》、《上个世纪的时尚饮品》。
总之,本书以平民、另类的视角重新观照历史,写作思路遵循“以小见大”、“还原现场”等原则,尽可能让读者看到宏大叙述遮蔽下的历史细节,以及这些细节折射出的历史风云。
杨早,祖籍苏北,生于川南,1995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曾发表《京沪白话报:启蒙的两种路向》、《五四时期北大学生刊物比较》、《评价于丹:学术规范还是传播法则?》、《新世纪文学:困境与生机》等论文,著有《纸墨勾当》、《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民国了》,编有“话题”年度系列(《话题2005》至《话题2013》)、《沈从文集》、《汪曾祺集》、《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等,译著有《合肥四姊妹》。
其微博、公共微信,都有几十万的粉丝数量。他经常出入媒体宣传活动,被多家出版单位邀请为年度图书评选的嘉宾,多次上电视评论节目,如《锵锵三人行》等。
故园一脉-施甸县布朗族村寨和文化考察 内容简介 《故园一脉:施甸县布朗族村寨和文化考察》以施甸布朗族村寨的制度文化、器物文化、观念文化为主要探讨对象,是一部颇具...
《大牌期刊路在何方》内容简介: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媒介融合成为大趋势。所有的大牌期刊都在朝着信息化、社会化、社交化阅读
战争事典:霸者逐鹿:明蒙战争 本书特色 来自蒙古草原、依靠骑兵起家的元帝国虽然在十四世纪中后期衰落了,但骑兵并未过时,仍旧在元亡明兴的战争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赛珍珠、布克与宿州:皖北大地中美文化交流的百年印记 本书特色 鄢化志主撰的《赛珍珠布克与宿州--皖北大地中美文化交流的百年印记》通过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及...
《华为销售法》内容简介:华为在一村一县抓客户,汲取IBM、埃森哲等世界级公司的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效的销售管理体系。销售额从
看过《最长的一天》这部作品的人都曾被它深深震撼,作为非虚构文学的创作典范和世界战争纪实的巅峰之作,它真实记录了诺曼底登陆
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内容简介 《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讲述了:《中国近代通史》是中国社科院“十五”期间的重大科研...
北庭历史文化研究-伊.西.庭三州及唐属西突厥左厢部落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十多年来从北庭故城、寺庙、遗址,掌握大量**手资料。本稿简述北庭作为“安西四镇”之一的历...
桥滩记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描写民国抗战时期盐业重镇五通桥的历史随笔集。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盐业主产区,五通桥对抗战时期中国的盐业经济、化工科技等做出了巨大的贡...
《《云之深处——采茶》为双钢琴而作》内容简介:本作品是由作曲家在杭州梅家坞采风时看到的采茶情景所得到的灵感。整部作品分为两
帖木儿帝国 本书特色 帖木儿帝国,1370年由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开创,传六代十余主,1507年亡于突厥化的乌兹别克部落。其鼎盛时疆域包括今格鲁吉亚到印度的中亚...
《明代书画仿古模式研究》内容简介:明代大力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使明代教育具有了特殊性:一切以是否合于儒家经典为标准。它造成
金粉人间:明式苏州 内容简介 在苏州这样的地方过日子,讲究是一定的,穷有穷讲究,富的更要讲究,「信鬼神,好淫祀」,「多奢少俭,精饮馔,鲜衣服,丽栋宇」婚丧嫁娶都...
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故宫出版社出版★ 汉唐历史与出土文献,虽看似两个性质不同的学科,但实际属于同个内涵的领域。汉唐历史研究离不开出土文...
吴越春秋选译 本书特色 本书为名家今译之精品,雅俗共赏之佳作。采用导读、注释、翻译的形式,逐篇解析,精读精译,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吴越大地那一曲国仇家恨中...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套装共2册) 本书特色 ★ 16开繁体精装,图文并茂★ 书中共收释大凉至唐代吐鲁番砖志328通★ 砖志主人死葬时间先后编排★ 书后附有“吐鲁...
Fromabout1600to1800,theQingempireofChinaexpandedtounprecedentedsize.Throughastut...
《父亲的军装》内容简介:该书为家族三部曲“家园徐望”的第一部。作者为徐静蕾的父亲徐子建,主人公是徐静蕾的祖父徐成沄,现年10
民国记事:徐铸成回忆录 本书特色 徐铸成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报人,是民国时期很多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本书记录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历史时期的重要...
大中国史 本书特色 《大中国史》原名《白话本国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通史著作。它以历史事件为经,以政治、经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