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欧人眼里,他被视为残暴及掠夺的象征,是*可怕的敌人;而在北欧的萨迦人看来,他却是*伟大的皇帝。他的帝国东起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他的一生只活了47年,却令当时*强盛的东、西罗马帝国臣服在自己的铁骑之下;他两次入侵巴尔干半岛,远征至高卢(今法国),誓言要吞下整个亚平宁半岛。他就是被称为“匈奴王”、“上帝之鞭”的阿提拉。
《欧亚飓风:匈奴王阿提拉》详细再现了匈奴王阿提拉伟大而又传奇的一生,广大读者可通过此书了解这位搅动了欧洲历史、在欧洲人口中广为传颂的*伟大领袖!
自由与野蛮匈奴人是骄傲的,他们认为自己是狼的后代。撇开进化论不谈,狼这种桀骜但又极重族群的动物却正是匈奴人民族性格的真实写照。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成群结队地出没,在农耕民族的眼中,他们就是狼。匈奴民族生活在草原上,那是狼的地盘,而他们也自认为是狼的子孙。他们将狼的叫声用作冲锋前的呐喊,让人们以为有铺天盖地的狼群从山林中突然冲了出来。狼是匈奴的图腾,他们首领的旗帜上有一只狼,被称作狼纛。大漠的风凛冽呼啸,将狼纛吹得发出“呼呼”的声响,并上下摆动。想必在旗帜的上下摆动中,那只狼的图像会显得愈加逼真,犹如真的有一只狼雄踞旗上,在上下翻腾。匈奴人与狼的缘分不止如此,我们还可以找到正经的古书作为依据。比如,《魏书·高车列传》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匈奴单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国人皆以为神。单于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将以与天。”乃于国北无人之地筑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请天自迎之。”复一年,乃有一老狼昼夜守台嗥呼,因穿台下为空穴,经时不去。其小女曰:“吾父处我于此,欲以与天,而今狼来,或是神物,天使之然。”将下就之。其姐大惊曰:“此是畜生,无乃辱父母也。”妹不从,下为狼妻,而产子。后遂滋繁成国。故其人好引声长歌,又似狼嚎。这当然是一个传说,但古代的人,尤其是那些开化程度不高的少数民族,更愿意将这些传说引以为豪。匈奴单于想要将自己的两个女儿献祭给上天,这种举动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明显是愚昧的。但在当时的匈奴部落中,单于的这一举动却表现出一种舍弃自己的亲人来保佑部落的英雄主义,而这实质上也是狼性的体现。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身为父亲的匈奴单于可能还有些不为人知的小心思。如果这两个女儿能够活下来,那么也会因为经受过孤苦环境的磨炼而变得坚强。要知道,身为一个终生风餐露宿、逐水草而居的匈奴人,如果不坚强,就注定无法生存下去。总而言之,不管单于的初衷如何,命运之神为小女儿安排的狼出现了,她觉得狼是神物,便与狼结合,成为狼妻,之后产子,“滋繁成国”。就这样,单于的这个小女儿成为了一个部落乃至一个国家的母亲,她身上的这种魔幻色彩,这种几乎接近于神的行为,以及她为自己的命运作出决定并付诸实际行动时所说的那番大义凛然的话,足以让淳朴的匈奴人为她肃然起敬,并将其奉为祖先和祭祀的对象。于是,匈奴人也就真的在内心深处认可自己是狼的后人,并且在行为和思想中与那些游荡在草原中的野狼群越来越接近。事实上,当一个民族相信一种野性的东西与自己有渊源,或者喜欢野性的那种生命之美,那么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则必然会受到这种东西的影响,因此狼的野性也就牢牢地刻印在了匈奴人的心里。匈奴人相信自己是狼的后人,以狼为图腾并有意无意地模仿狼的行为,于是在其他人,尤其是那些文明程度更高的农耕民族的眼中,他们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狼。当他们这群长相怪异、穿着兽皮衣装的人成群结队地突然出现,并且毫不犹豫地发起进攻开始杀戮与掠夺的时候,实在很难让人不联想起“狼来了”的恐怖感觉。而当匈奴王阿提拉带着他的骑射手们出现在日薄西山的罗马面前时,西方历史上便留下了一段永不磨灭的恐怖传说。当年张辽威震逍遥津,其名在江东能止小儿夜啼,阿提拉的名字在西方人那里所起到的也是类似的效果。狼虽残忍,但其精神却着实为人称道,匈奴人的刚烈、凶猛、沉着、果断、坚忍、冷峻等品质,便与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匈奴人的眼中,荣耀高于一切,甚至可以超越生死。遇上敌人,他们在英勇的追赶和砍杀中追逐荣耀,弯刀一闪,将敌人的头颅挂在马鞍上,将敌人的鲜血撒在回营路上的草丛里,这便是他们的荣耀。这荣耀是血腥的,或许有一天,他们的头颅也会挂在敌人的马鞍上,但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不荣耀,毋宁死!这就是狼的野性。没有人可以超越生死,但匈奴人的荣耀却会在死后被人铭记。一个匈奴人死后,人们会在他的坟上放上石头,这个匈奴人生前杀死的敌人越多,死后坟墓上的石头也就越多,后人只要看一眼坟墓石堆的高矮,就可以判断这个匈奴人活着的时候是英雄还是懦夫,他的名字是广为传诵还是默默无闻。匈奴没有文字,坟上的石头和口口相传的歌谣就是这个民族缅怀先人、铭记历史的工具。当匈奴人悼念逝者,他们会用小刀把脸划破,让脸上的血和思念的泪一起流出。对于外人来说,匈奴人的每一种风俗都是如此嗜血,但对于匈奴人自己来说,这是一种生命的盟约,他们希望来世能够再次相见。出于天性,他们的生活中只有爱和恨。割喉划脸,血与泪一起流淌,这时候爱是一颗思念的种子;誓死杀敌,与敌人一同倒下,这时候的恨是一团在他们内心燃烧的火焰。非爱即恨,光明磊落,匈奴人虽然野蛮,但他们的灵魂却是自由的。……
汗青,文史专业毕业,对历史人物颇有研究,曾从事过记者、出版策划等工作。独立策划编辑了不少图书,代表作有《普京全传》、《苹果气急——乔布斯的密码》等。
《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的主要内容是:一位本是平凡的女子,只因出身名门,又嫁了一位颇受争议的颓废派诗人,其一生就抹上了历史
清代皇帝传略: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268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历史上*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历代皇帝传略的汇编。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到1912年中华民国...
胡耀邦传第一卷 本书特色 为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由张黎群等编写的《胡耀邦传》(**卷),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胡耀邦传》(**卷)主要记述胡耀邦同志从1...
中国演员访谈录 本书特色 被采访的27位演员为华语顶级演员,巩俐、章子怡、孙红雷、刘烨、葛优、陈宝国……他们既有蜚声海外的资深演员,也有新晋影帝影后。他们个性迥...
张骏祥传 本书特色 《张骏祥传》:中国电影人物传记中,如果没有枨骏祥的一本,是不可思议的!张骏祥传 内容简介 张骏祥(1910—1996),笔名袁俊。著名戏剧、...
国宝 同仁堂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乐家传人的回忆和当代人的亲历,生动地记叙了同仁堂340年的发展史。从创立之初的千古承诺,到“供奉御药”的吉凶莫测...
抗战呐喊-民国珍稀史料中的抗日战争 本书特色本书全部选自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之前出版的抗战文献史料,主要内容涉及“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
杜威与中国 内容简介 现在回过头来看,在其全部思想中,杜威教育学说的介绍与应用相对而言*为完整、准确,*少分歧,在实践中成效也是*大的,但误解也不是没有。比如蒋...
庄子故事 本书特色 庄子的思想不是平空而来的,他率性而活,与天地精神往来。他的那些特立独行的选择与行为,都是自己率真任情的心性反映。他的浪漫、超脱和真性情,他超...
《盛开·90后新概念·星空》内容简介:作为盛开的新特色系列,本系列共计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三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新
乔布斯全传 内容简介 乔布斯带领苹果公司,上演了一出活生生的海明威式神话:“你可以打败我,但你永远打不垮我,”他的身上有无数让人着迷的特质:坚初不拔、知难而进、...
齐如山(1875-1962)是昆弋腔发源地河北高阳县人,童年时代就养成看戏习惯,后毕业于同文书馆,曾两次去过欧洲,一九一三年回到北
童年饱受不公与欺凌的小男孩查尔斯·库伦,一直在他人的嘲笑中踽踽独行,他不断努力,想要挣脱,直至成年以后,却仍旧没有丝毫改
政学之间-梁启超的多面人生 本书特色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
所谓阿米巴经营就是将企业划分为“小集体”,企业内部的小集体组织就像自由自在地重复进行细胞分裂的“阿米巴”。阿米巴作为一个
魏晋名士嵇康 本书特色 “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竹林七贤”“广陵绝响”……当你碰触到这些词汇的时候,心灵是否为之一颤?是真名士自风流,嵇康一派“烟云水气”而又...
陈独秀的最后岁月 目录 引子**章被捕与审判(1932年10月~1933年5月)1被捕2押赴南京3移交法院公开审判4江宁地方法院候审5已能照常写字读书了6**次...
纳博科夫评传 本书特色 本书完整记述了纳博科夫的文学生涯,他的显赫出身,从俄罗斯到欧洲再到美国的流亡经历,以及他对蝴蝶的痴迷,并在此过程中全面考察了他的俄语、...
哀愁如一江春水:一代影星上官云珠 本书特色 江南美女上官云珠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滩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其代表作《一江春水向东流》、《天堂春梦》、《万家灯火》、《...
李叔青医生 本书特色 吴秀良教授治清史、近代中日关系史,及近代中国基督教史多年,功力深厚,触角敏锐,见解独到。先前已经完成了女布道家余慈度的传记,现今又撰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