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地域文化类读物, 作者用散文随笔的形式, 辅以以苏州为背景的老照片, 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老苏州在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特色。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杜荀鹤简朴的诗句勾画了一个令人神往的老姑苏城。这个富庶的江南宝地让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又催生了多少风流故事。陆文夫虽不是苏州生人,却一辈子生活在苏州,姑苏老城的美在他的笔下*为传神。虎丘、寒山寺、狮子山,承载了许多苏州悠久的历史与戏说;小桥流水、青色雨巷,似乎还能看见往日百姓生活的情景;城廓内外或壮丽或精巧的园林,诉说着古城的风雅;而观前街、玄妙观、大马路上的姑苏名吃,又引得多少食客趋之若鹜。作者对姑苏城的一次次凝望,打捞起一片片记忆与文化想象的碎片,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姑苏城。
陆文夫1928—2005江苏泰兴人。曾任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以及《新苏州报》的记者。1955年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小巷深处》一举成名。后历任苏州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在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陆文夫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凭借《献身》、《围墙》、《小贩世家》、《清高》、《美食家》等优秀作品和《小说门外谈》等文论集饮誉文坛,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陆文夫在苏州度过了60多年的时光,在许多作家和读者的心目中,“苏州”和“陆文夫”几乎是同义语。从水道到小巷,从评弹到吴语,从饮食到民风……苏州的点点滴滴已经深入他的血肉和灵魂。
桂苑笔耕集校注(上下) 内容简介 《桂苑笔耕集》是唐末新罗文人崔致远的诗文别集。崔致远,字海夫,号孤云,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他于唐懿宗咸通九年(8...
民国往事 本书特色 1.全书介绍了民国这个风范十足的时代,详细叙述了民国时期文化、社会的发展和重点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再现了一个真实而多彩的民国时代。2.珍惜而...
中世纪初期吐鲁番绿洲的物质生活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1995年中华书局《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的修订版★ 本书是一部论述...
“美国人三部曲”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前国会图书馆馆长布尔斯廷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三卷分获班克罗夫特奖、帕克曼奖和普利策奖。
柏林1961-肯尼迪.赫鲁晓夫和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本书特色 两个棋手的数次对弈决定了一个民族近三十年分裂的开始柏林墙倒塌25周年纪念 2011年《经济学人》历...
《数字上的中国》内容简介:今天,数字科技正在深刻改变世界,颠覆并重塑着经济社会运行的传统模式。在本轮数字化发展进程中,中国
汉书新證 目录 高纪**上高纪**下惠纪第二高后纪第三文纪第四景纪第五武纪第六昭纪第七宣纪第八元纪第九成纪第十哀纪第十一平记第十二汉书新證 节选 此书曾于195...
黎东方讲史:细说三国 本书特色 《黎东方讲史:细说三国》以生动别致的“讲史”形式详细讲述了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书中不但将三...
毛泽东评说中国历史 本书特色 毛泽东生前并没有写过中国历史专著,但将毛泽东有关历史人物、事件、作品方面的批语、言论、书信、诗词等收集起来,并按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序...
心殇:我的乳名“九一八” 本书特色 胡新化出生于1931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间节点。胡新化口述整理的《心殇--我的乳名九一八》以作者幼年、少年时期的亲身经历生动地...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替的标志之一。《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世纪文库)文字清丽,斐然可读,插
《古典的草根》内容简介:作者先学大气物理,又学文艺学,最后是民俗学博士。他在本书中与你说天文,道地理,论诗学,解神话,杂至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 本书特色 晚清时期风云剧变,曾国藩在咸丰十年(1860年)出任两江总督。其时,两江总督衙门所在地江宁府(今南京)乃对抗朝廷之太平天国的都城...
历史与心理分析//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本书特色 《历史与心理分析:科学与虚构之间》: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历史与心理分析//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跨学科...
“大日本帝国”,其兴速,其亡也速,它就像“彗星那样登上舞台”,“又像彗星那样消失了”,存在不足百年。本书共分上、中、下三
“地域社会”视野下的明清史研究:以江南和福建为中心 本书特色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学者森正夫就致力于研究江南社会经济史,尤其是江南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史,发...
《估值:难点、解决方案及相关案例(原书第3版)》内容简介:在第2版出版后,所有试图为企业估值的分析师不得不面临三种宏观状况:
中国现代化历程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化历程:哲学社会科学类》(共3册)论证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转向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又从经典社会主义现代...
《为什么长大》内容简介:这可能是你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因为这时你自己的选择第一次处在最突出的位置。你顶着巨大压力去做正确的
《斯大林私人翻译回忆录》起述自苏联初建的腥风血雨,收笔于苏联瓦解的灰飞烟灭。在此间70多年,苏联人感受过战乱的苦难,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