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城大道》出版于1972年,是莫迪亚诺的第三部小说,荣获当年的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小说的叙述者出发去寻找他的父亲,这番探寻让他重拾起往昔岁月,以一种幻觉的方式重现法国被占领时期的生活。那是在塞纳马恩地区的一个村庄,枫丹白露的边缘,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常来这里度周末,其中有为疟疾所苦的马什雷“公爵”,杂志主编让·米哈伊,还有他的侄女,一个金发年轻女演员……而叙述者的父亲,则自称戴克凯尔“男爵”,他是黑市贩子,还是被追捕的犹太人?为什么他在这群人中间?通过这个幽灵般的父亲,叙述者*终是否找到了自己的根? 有一天,我猛然下决心去寻找您。我情绪低落到极点。须知局势恶化,令人担忧,山雨欲来风满楼,大祸将至。我们生活在一个“奇特的时期”。无所依托。于是我想起还有个父亲。当然,我经常想到“乔治五世地铁车站的痛心事件”,但我对您并无丝毫怨恨。对有些人,什么都可以原谅。十年过去了。您的情况如何?也许您需要我。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他用记忆的艺术再现了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颁奖词
《环城大道(莫迪亚诺作品系列)》:三人中*胖的那个是我父亲,然而早年,他是多么苗条。米哈伊探着身,仿佛对他低声说什么。马什雷立在他们身后,倒背着手,微微挺胸,似笑非笑。他们头发和服装的颜色难以辨识。马什雷似乎穿一件肥大的浅色方格细呢上衣,他的头发好像是金黄色。应当指出,米哈伊两眼炯炯有神,而我父亲的眼睛却有不安的神色。看上去米哈伊又高又瘦,不过下颏已显臃肿。反之,我父亲整个儿是一副衰弱的形象,只有眼睛例外,那眼球几乎鼓出来。细木护壁板和砖砌的壁炉,此间便是克洛富克雷酒吧。米哈伊端着一杯酒。父亲亦然。不要忽略:米哈伊嘴上叼着香烟,而我父亲则把香烟夹在无名指和小指问。懒散而做作。靠餐厅里端,有一个大半身的女人侧影:莫德·迦拉斯,克洛富克雷酒吧老板娘。米哈伊和我父亲坐的太师椅肯定是皮面的。靠背上有一道微弱的反光,正好在米哈伊左手所按之处的下方。他的手臂绕过我父亲的脖颈,显出几分保护人的姿态。他手腕上赫然戴了一块方壳表。马什雷大块头所占据的位置,半遮住莫德·迦拉斯和一排排开胃酒瓶。不必仔细辨认就能看清柜台后面墙上的日历。剪得整整齐齐,只见“14”这个数字。但是根本看不清哪年哪月。不过,仔细瞧瞧这三个男人和莫德·迦拉斯的模糊身影,就能想象这一场面已年深日久了。这是一张老照片,是在抽屉顶头偶然发现的,并轻轻拭去了上面的灰尘。夜幕降临。幽魂们像往常一样进入克洛富克雷酒吧间。马什雷坐到高脚圆凳上。其他两人则喜欢坐在靠壁炉的太师椅上。他们要了鸡尾酒,是莫德·迦拉斯由马什雷做帮手调制的,这种混合酒既令人恶心,又毫无益处。马什雷常跟老板娘开些低级趣味的玩笑,管她叫“我的胖莫德”,或者“我的东京美人儿”。老板娘并无愠怒之色,而当马什雷把手探进她的上衣里,抚摩她的乳房,而且总要嗷嗷叫时,她却泰然自若,面带微笑,令人难以捉摸那是鄙夷,还是默契的表情。这女人四十岁左右,金黄头发,身体笨重,声音混浊。一对明眸令人惊讶,说不准是幽蓝色还是深紫色。她经营这家酒吧之前,做什么行当呢?也许干同一行当,不过是在巴黎市内。她和马什雷经常提起“百乐门”,那是特尔纳区的夜总会,二十年前关闭了。他们俩低声谈话。从前究竟是酒吧女郎,还是游艺场的艺人呢?毫无疑问,马什雷早就认识她。她管他叫居伊。他们一边调制开胃酒,一边憋不住格格直笑,这时司厨长格雷夫进来,问马什雷:“伯爵先生等会儿想吃点什么?”马什雷总是照例回答:“伯爵先生想吃屁。”说着,他扬起下颏儿,眯缝着眼睛,满足地绷紧脸。每当这时候,我父亲总是嘿嘿赔笑,以便向马什雷表明他欣赏这句风趣话,并认为他马什雷是世间*有智慧的人。马什雷见我父亲的这种反应,更是乐不可支,便招呼他:“我说得不对吗,夏尔瓦?”我父亲忙不迭地回答:“对极了,居伊!”对这种“幽默”,米哈伊却无动于衷。一天晚上,马什雷比平时精神头儿大,撩起莫德·迦拉斯的裙子,高声宣布:“这,才叫真正的大腿!”米哈伊则尖声尖调,像在上流社会说话那样:“亲爱的朋友,原谅他吧,他总以为是在军队里。”(这一评语更点明了马什雷其人。)米哈伊总摆出一副绅士派头,谈吐极有分寸,声调抑扬顿挫,委婉动听,运用议会演说式的雄辩。他说话时还大做手势,动不动手指像扇子一样展开,同时毫不忽视下颏儿和眉毛的效果。他衣着讲究:英格兰面料外套、衬衣和领带,配成单一色调,显得十分素雅。可是,他周身为什么散发这么刺鼻的塞浦路斯香水味呢?为什么戴这只镌有徽纹的白金戒指呢?再来端详他一下:宽宽的额头、明亮的眼睛,一副开朗坦诚的模样儿。然而,下半张脸则不然,耷拉着的香烟愈发显示嘴唇的松弛。脸庞的轮廓,上面宽阔有力,下面到颌骨却变小,下巴缩得很短。再听听他的声音,有时也变得嘶哑了。总而言之,人们不免担心,他生性是不是跟马什雷一样粗鲁。……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当代著名作家,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1945年生于巴黎郊外布洛涅—比扬古地区,父亲是犹太金融企业家,母亲是比利时演员。1968年莫迪亚诺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处女作《星形广场》一举成名。1972年的《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8年的《暗店街》获得龚古尔奖。1996年,莫迪亚诺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奖。他还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获得法兰西学院奇诺?德尔?杜卡基金会世界奖和奥地利欧洲文学奖这两项终身成就奖。莫迪亚诺的小说常常通过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将视野转回到从前的岁月,描写“消逝”的过去;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自1968年至今,莫迪亚诺已经出版近三十部小说,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
闲情偶寄(2018版) 本书特色 ◆《闲情偶寄》是明末清初戏剧家、文学家李渔的代表作,既收录其一生戏曲理论的精华,又集中体现他在居室、器玩、种植、饮馔、颐养等方...
《草叶集》内容简介:《草叶集》是一部奇书,从内容到形式都颠覆了在它之前美国诗人们遵循的欧洲诗歌的创作模式,而且是有意识的颠
这本书的主旨一言以蔽之,就是阐述诗人通过怎样的设计,把我国古典诗歌艺术推向至美的境界。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本书用细密剖析的
《用手机玩摄影》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更注重实战经验的手机摄影书,书中并没有把重心放在拍照App的介绍上,而是还原“摄影”本身,希
侣行-中国新格调:爱到极致.行到极端-II 本书特色《侣行》**季,270一行探访恐怖之都索马里,去到世界寒极奥伊米亚康,揭开鬼城切尔诺贝利的神秘面纱……心无止...
安徒生童话 内容简介 本书以维特这位多情善感的主人翁写给他的朋友一封又一封的书信,描写了维特与夏绿蒂之间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的青年反对封建礼制、追求个性解放和...
日之完 本书特色 五十多年前,日军投降从东宁要塞走出时对当地百姓说:“三十年后我们还会回来!”几十年来,日本右翼势力阴魂不散。“战后政治总决算”、“教科书事件”...
人间滋味长:汪曾祺的草木美食世界 本书特色 1 极具中国气派的大师 备受国人推崇的生活家汪曾祺带你在平淡生活中品味世间的从容与美好 2.沈从文、贾平凹、王蒙 、...
黑白照片: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本书特色 本书记录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上篇写作者的城市生活。孩子对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只是懵懂的意识到“有什么事发生”,生活依然在恐怖的...
周有光百岁隽语 本书特色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三个...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19世纪继霍桑、梅尔维尔之后最伟大的美国小说家,美国现代小说和小说理论的奠基人,欧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
朦胧诗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则着力于时间的淘洗和当下的艺术判断,对已有的选本进行新的审视,遴选更有生命力的佳作,包括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知名朦胧诗人的共219首...
流连 本书特色 《流连》作者柳袁照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钟山》、《雨花》、《扬子江诗刊》、《中西诗歌》以及《光明日...
头火:刘一达京味小说手稿(竖排典藏本编号本 共2册) 本书特色 刘一达是有名的“胡同儿记者”,他以地道的“京味儿”,描写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北京城大厨赫二爷...
人海沉思录:林非学术随笔自选集 本书特色 自序衷心地感谢袁良骏先生在他所主编的“学术随笔自选丛书”中间,收录了我的这一卷作品;也衷心地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2016中国散文年选 本书特色 精选2016年度公开发表的优秀散文结集出版,展示并总结年度散文的创作成果。全书51篇,作者大都是读者仰之弥高的大家名家,有耄耋前...
橘子不要哭李碧华作品集(五)散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散文集,名为《橘子不要哭》李碧华在香港各大报章开专栏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历史,她涉笔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尤其擅长写...
诗经 目录 前言国风周南关睢葛覃卷耳楞木螽斯桃夭苯苜汉广(节选)麟之趾召南鹊巢草虫采茹行露殷其露操有梅小星江有汜邶风柏舟绿衣燕燕终风击鼓凯风雄雉谷风(节选)式微...
《雪山短歌》内容简介:《雪山短歌》与马骅之前的出版物不同,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马骅的遗作(40首诗歌、7封书信),一部分是
本书编写的总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了我古近代文学的基本面貌,要求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力图科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