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安格拉默克尔当选德国总理,随后三次连任。她不仅拥有德国选民的广泛支持,还是欧洲政坛*有影响力的领导人。2005-2015年,正是默克尔主政德国的十年。本书是一本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纪实性图书。它从默克尔的执政理念及政治态度上全面讲述了在默尔克领导下德国呈现出的崭新面貌。本书以默克尔为主线,从默克尔热爱歌剧及足球的“普通生活”到对欧债危机的应对,从默克尔执掌的保守党到关乎民生的核能问题,从默克尔的战争策略到她的“国家原则”,从默克尔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到她认为的“权力本质”,从德国作为欧洲领导者的地位到默克尔的未来,全面而详尽地阐释了默尔克政府的对内政策及对外策略。总的来说,本书是一本以*详实的研究、完整的信息脉络,为读者全方位展示默克尔完整的政坛生涯和职业女性风采的图书。
默克尔的从政之路也是意外。她原是物理科学家,在“柏林墙”倒塌前一年成为东德政府的发言人,就此踏入政坛。2005年,她当选德国总理并三次连任。执政德国十年的她,不仅拥有德国选民的广泛支持,还是欧洲政坛*有影响力的领导人。随着欧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又站上了欧洲领导人的位置,不只是经济上的,更是政治上的实质领导。*能象征这次领导的,除了德国总理默克尔之外别无他人。默克尔,可说是现代德国的代表。★德国*佳政治记者独家揭秘默克尔及其权力世界★德国《明镜周刊》盛赞本书研究详实、信息完整,为读者披露了默克尔从政路上不为人知的艰辛。★1989年,默克尔35岁,初入政坛★2005~2015年,默克尔执政十年,德国焕然一新德国**位“女掌门”领导德国平稳度过欧债危机被誉为“欧洲大陆的管理大师”被称为“当今世界*强大的女人”让德国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重要领导力量……默克尔和她创造的十年神话★全方位独家揭秘默克尔及其权力世界
001
前言
005
**章默克尔的“普通”生活
若普通民众想见到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他*好去听歌剧或看戏剧。每当默克尔偕先生阿希姆·绍尔欣赏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抑或在德国文化部部长的陪同下观赏格哈特·霍普特曼的作品时,总会上演一幕精心策划的“寻常生活”。
025
第二章默克尔与欧债危机
默克尔没有让官方宣布她对希腊政策的改变,而是以一种婉转的方式来表达。默克尔尝试以一个医学例子来做类比说明。她的那番话被同行的记者所引用:如果一个人总是脚疼,人们可能认为截肢是“*好的解决办法”。但这几乎是一个谬论。手术后既不能更好地行走,也不能在生活中摆脱痛苦。
043
第三章保守党的掌门人
在默克尔担任党主席的前几年,如果跟基民盟内部支持现代化路线的年轻政客聊天,会经常听到他们说:“您等着吧,再过几年,基民盟会与今日完全不同。”
067
第四章核能问题的是与非
令人惊讶的是,核能政策的转变并没有给默克尔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大多数德国民众并未追究默克尔曾主张延长核电站运营年限的责任,也未曾指责她在巴符州州长一职上用人不当。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
089
第五章来自东德的女总理
近来,默克尔也越来越强调自己东德人的身份。“总有一些事让我想起东德,想起我在乌克马克的家。”默克尔出席了由《南德意志报》杂志版组织的知名人士座谈会。会上,当被问及她青年时代做过的*难堪的事时,她回答道:“穿着从西德寄过来的全新运动衣,爬进一个有树脂的树洞。”
111
第六章默克尔的战争策略
对德国总理来说,这是很自然的逻辑。她认为,欧洲人只负责欧洲范围的事,对波斯尼亚和科索沃采取军事干预是正确的,其他军事行动则是错的。只要加泰罗尼亚没有以暴力方式脱离西班牙独立,在岌岌可危的希腊没有爆发血腥的内战,爱好和平的德国民众断不会支持出兵。默克尔深谙此道。
135
第七章默克尔与她的“国家原则”
默克尔这样做又是为了维护她所认为的国家原则。她绝不允许,在纳粹政权垮台67年后,让包皮环切术禁令成为影响犹太民族与本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又一障碍。
153
第八章默克尔与资本主义
1990年,默克尔在《柏林报》上发表了对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看法。如今,她的侧重点或许会有所不同。她可能不会再直截了当用“伟大”这个词来形容“只通过竞争和市场来调控经济”的方案,而可能用“护栏”一词来替代,即国家限制经济的护栏。
175
第九章默克尔的权力本质
默克尔认为,政治上的多变来自政党体系的弱势,而且又加强了这一弱势。如果几乎所有的党派都选举基民盟主席做总理的话,那么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理由来解释,人们为什么恰恰应该选基民盟。因此,默克尔联合各个联盟伙伴的能力便是她*大的强权政治的资本。
203
第十章欧洲的半个霸主——德国
默克尔有着七年多的在任经验,她是这个圈里*有经验的人之一。她只要匆忙间抽出五分钟跟欧洲重要的领导人谈一谈,就足够判断出她在布鲁塞尔欧洲峰会的各种争端中有多少谈判余地。
221
第十一章破晓——默克尔的未来
对于默克尔和她的德国民众在欧洲多变的民主性的情况下仍然取得的成就,有一个很好的意大利语词可以用来描述:那就是“governabilità”(意为:治理),用德语说是“可治理性”。在充满大危机的时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239
致谢
海尔福伯尔曼,生于1969年,专修欧洲政治与历史,曾就读德意志新闻学院。多年来,他作为德国《日报》驻联邦议会的记者,得以出入默克尔左右。 2011年起,担任《法兰克福汇报》“周日版”的政经特约记者,专门报道默克尔的政治举措。2012年,他被德国媒体选为最佳政治记者。周思婷,本科就读于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后以优异成绩保送同济大学德语系攻读德语语言文学硕士。读研期间发表了《德国人的“幸运符”》等多篇论文,并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赴德交流,走访汉堡、柏林、法兰克福、美因茨、沃尔姆斯、曼海姆、海德堡、凯瑟斯劳腾、慕尼黑、荷兰、法国等城市和国家。
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囗 本书特色 古代每位皇帝并非真有做皇帝的资质才能。有些人甚至十分平庸普通,却因生在皇宫,被其父立为储君。皇帝虽和常人一样都是肉体凡胎,但是...
元帅和总书记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苏联在90年代初解密的大量原始案材料,详细探究了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和元帅之间以及军队高级将领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试图用史料说话,对...
《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北朝的遗产》内容简介:汉人大世族崔浩的悲剧有什么偶然和必然?力推汉化的孝文帝有哪些遗泽与遗祸?班禄制、
董小宛-幽兰虽香不禁风-秦淮八艳 本书特色 董小宛,“秦淮八艳”之一,即使自幼沦落风尘,沾染世俗之气,却仍于浊世之中保留一份淡雅洒脱。对恶霸,不卑不亢;对朋友,...
《向前一步》内容简介:(敬读者:本书电子书特增添桑德伯格访谈“那些年轻的女孩没人想做个女权主义者”一章,以飨读者。已经购买
我的母亲丁玲 本书特色 在丁玲的儿子蒋祖林和儿媳李灵源所写的回忆录《我的母亲丁玲》中,他们讲述了母亲生前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母亲与他们谈到的延安时期和建国...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内容简介:在崇尚工作、谴责怠惰的大环境下,拼命工作的人却并不健康快乐,在追求优质生活品质的同时
《曼德拉传:光辉岁月》内容简介:曼德拉如是说:“自由不仅仅意味着摆脱自身的枷锁,还意味着以一种尊重并增加他人自由的方式生活
傅斯年评传 本书特色 傅斯年少年时期学习儒家文化,之后接触新文化,成年后出国留学,接受了西方思想教育。可以说,在他的头脑中,汇聚了多种思想观念,这也使他这个人成...
图说孔子 内容简介 身逢乱世的孩子,不甘沉沦,以济世化民为已任,主张天下大同,建设小康社会,提倡先贤举能,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富民教民,平均财富,博施济众,创立...
田歌访谈之光-与温暖相拥 本书特色 “温暖的尖锐,是我喜欢的提问方式。”本书是“田歌访谈之光荣绽放系列”之一。主要甄选中国艺术表演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如秦...
本书用可以追溯到爱尔兰的故事的叙述方式描写了肯尼迪王朝的诞生、肯尼迪早年的复杂情形,以及他与自己的母亲罗斯、父亲约瑟夫之
为了采访百里早期生活,一九四七年春末夏初的一个佳日,我由上海往硖石专程采访这位饱经世变的老人(陈汉第,蒋百里早年就学的浙
《SMT工艺不良与组装可靠性》内容简介:本书是写给那些在生产一线忙碌的工程师的。全书以工程应用为目标,聚焦基本概念与原理、表面
胡林翼评传 本书特色 以做百姓之心做官,以治私事之心治官事。——胡林翼上个世纪初,提起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这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在中国,但凡读书识字者可...
莫奈:逐光者 精装/[法] 萨尔瓦·卢比奥 编著 / 伊法 绘 本书特色 ◆以独特视角讲述莫奈穷其一生追逐光阴绘画艺术的故事◆莫奈的生活、艺术道路、感情历程,种...
呀!弘一 本书特色 弘一大师一生不收徒众、不主寺刹,唯以写字与人结缘,随心、随喜、随缘的生命情境,为浊世涓聚成一瀑清泉,亮懿德行永照人寰。本书附:大方广佛华严经...
《毕业五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内容简介:本书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作为切入点,告诉现代年轻人职场中的一个核心宗旨:不管身在
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 本书特色 继《卧虎藏龙》《人间四月天》《饮食男女》之后,著名作家王蕙玲耗费数年心血推出经典之作《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解读张爱玲...
美国经典文学名著--富兰克林自传(中英对照)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真实生动,文笔亲切朴实,叙述了富兰克林从一个印刷工人成长为一位科学家、政治家的历程,读后使人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