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禅,在禅宗里、在上海话里,都有不正宗的意思。其实,正宗与不正宗,都是人为划分的。比如国语官话与方言,又比如方言中的官话与它的俗语、俚语和隐语切口。且不去讨论谁为谁之源,单就其色彩和活力而言,也总是后者胜出。多少年来,方言及其俗语、俚语和隐语切口一直在口头传播,很少有人记录,也很难记录,因此有的失传,有的濒危,有的以讹传讹,终致完全走样。市民生活方式也是这个态势。那么,不如来听听不那么正宗的“野孤禅”是怎么说的,总好过到头来什么也没留下。
相对于师承有自的学院派,“野狐禅”是民间的,是未写入正史的稗官野史,更表现出活泼的生命力。本书从上海方言俚语入手,通过多样禅、规矩禅、切口禅、吃相禅、吃福禅、俗语禅、俗字禅、濒危禅、寻根禅等板块,表现沪语的独特魅力,以及上海的人情世故、礼仪原则。
《上海野狐禅》:敬语的式微 天有点冷,我决定午餐吃西安凉皮加麻辣烫。当然是把凉皮买到麻辣烫的摊位上去吃。众所周知,麻辣烫是姑娘们的*爱,果然,同桌的是两位上海姑娘。老板娘四十开外了,老上海,所以找钞票时叫我“爷叔”——标准上海叫品(叫法)。一旁的两位姑娘听见后,便在餐桌上议论起来。“老怪(口個)喏,叫伊爷叔。” “迭咽还算好(口個),上次我勒嗨一只摊头上买物事,那女的叫我阿姨!”另一个姑娘迫不及待地插嘴,“我心想,嗤,我有吩老啊!哼!我明明看中了伊的物事,偏不买!别转屁股走人。” “对,气煞伊!” “哈哈哈!” 我欲语还休。想起报上曾多次惊呼上海小孩不会说上海话了,此又一例。岂止是不会说,连听上海话也听不懂了。比如怎么招呼陌生人。据我所知,上海的老规矩是要“叫大两辈”。这是上海开埠一百七十多年,苏浙沪一带近几百年未曾变过的约定俗成。比如,老板娘打量着她能做那个姑娘的阿姨,也就是实际上大她一辈。那按正常辈分叫,应该叫伊“外甥女”,“叫大一辈”是叫“妹妹”,“叫大两辈”当然是叫“阿姨”了。蛮准足,一点也没有要把人叫老的意思。如果那老板娘的年纪可以当她外婆了,一般就会叫她“妹妹”了。叫“妹妹”,伊就不会“翻矛枪”,但其实还是没听懂。我从小无数次看着我外婆冲着和我一样大的小屁孩叫“弟弟”,也是因为,按辈分应叫“外孙”,“叫大一辈”是叫“外甥”,“叫大两辈”当然是叫“弟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老板娘叫我“爷叔”岂不还没到位? 她按辈分应叫我“阿哥”,那“叫大一辈”就已经是“爷叔”了,“叫大两辈”的话,上海话要叫“老爹”了。嗤,我有吩老啊? 很可能她是另一种客气,即把我看得实际上小她一辈,才叫我“爷叔”的亦未可知。真是这样的话,我岂不要开心得骨头没有四两重了? 嗤,我有吩嫩啊! 儿时我是认认真真地请教过外婆的,问,为什么要“叫大两辈”呢? 外婆只是告诉我,不这样叫,你问路,别人不告诉你。好严重! “叫大两辈”只是敬语的一种。老底子可是全套的: 见人先说“久仰久仰”; 问名字要说“请教尊姓大名”; 问年龄要说“老先生(或老太太)今年高寿?”或“贵庚”; 问住址要说“府上是——”; 借火点烟还得说“借光”。齐备得很。现在都逐渐消失了。敬语其实是世界各国语言的通例。英语里的称呼有polite和impolite之分,would you与will you是大有区别的。日语就更讲究了。细细想来,上海敬语的解构主要在上世纪70年代。很多不懂上海滩老规矩的“文革新贵”们找到了一条冠冕堂皇的理由:“阿拉大老粗,没啥文化的,只会直来直去,客气不来的。” 真是又大又老又粗,居然就这么颠覆了敬语。取而代之的是粗俗不堪的市井语言。所以,现在市面上淑女难觅,语言先就过不了关。当然温文尔雅的绅士,也一样难觅的。其实,只要不为了称呼而吵起来,或无法沟通,叫什么真也无所谓,符号而已。但又出现了另一种怪现象,就是不敬别人敬自己了。如若不信,请看事实: 手机时代嘛,有时不想偷听别人的通话也难。商场里、地铁里、办公楼里,人家很大方地公开讲电话,你再不听听,似乎就是你的不是了。我经常听到的有: “我就是王先生呀!” “我就是伊夫人呀!” 除了欲语还休,我还是欲语还休。*要命是语言传播机构——电台电视台。京沪两地的交通台都有交警部门的“路况通报”节目,开始语也十分相像: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交警中队的×警官——” 先生、夫人、警官,这些也都是可以自称的么? 我拼命搜寻记忆,看是不是“古已有之”。搜肠刮肚,终于找到一例。对!土匪山大王之流,开口也都是“老子老子”的,至少叫大自己一辈,也是很敬自己的啊!……
畸笔叟,本名郑健。老三届,插过十年队,务过五年工。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1984年起,服务广播电视媒体凡28年。1999年,参与打造沪上知名电视评论栏目《东视广角》。2002年打造沪上首个时尚电视拦目《今日印象》。2008年参与财经电视纪录片《激荡》制作,是两大总策划之一。也是2014年电视沪语谈话栏目《闲话上海滩》的总策划。
余英時先生於二○二一年秋天遠去,各界震悼不已。在王德威院士的倡議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規劃了「余英時院士紀念專輯」,由王德威教授與我主編,這一專輯:「為表...
《阿尔及利亚(第二版)》内容简介:按照新版列国志要求,重新对阿尔及利亚加以专业性的介绍。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
《品中国现代文人1》是对于中国现代文人的品评。它是《品中国文人》《品西方文人》之后,刘小川对于鲁迅、胡适、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张爱玲、张大千、李敖(...
词误百析 内容简介 《咬文嚼字文库》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它以语言文字的研究和运用为主要内容,由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并组织出版。“慧眼书系”是其中的一个系...
风吹樱花落尘泥-日本当代风俗志 本书特色 国人对日本的了解多停留在肤浅的表层,动漫、汽车、电子产品、料理……,屈指可数的也就是这几个方面。其实,在多数国人借助媒...
瑞金方言研究 内容简介 在现行的现代汉语教科书中,客家方言和赣方言并列为汉语两大方言区。不过,由于它们不仅地域相连,历史、文化、经济、民俗诸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
《元宇宙:发展简史+技术案例+商业应用》内容简介:《元宇宙:发展简史+技术案例+商业应用》通过三条线对元宇宙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
棚(たな),笔名“棚锅”的缩写,P站(日本的同人图插图上传交流网站)人气作者。来自大阪府,热爱热腾腾的米饭、豆子和夏天。受料理插图为主的同人志《饭友》启发,构思...
墓葬卷-中华文明历史长卷-宫阙并随烟雾散 本书特色 在“事死如事生”观念的影响下,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墓葬文化遗产,生产、生活用品及奇珍异宝被随葬地下,形成规...
中国传统文化名著展评 内容简介 一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两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是民族精神,一个是时代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他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他...
唐五代文化论稿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四川省教育厅2003年度重点研究项目的结题成果。本书稿的部分论文,如《独具特色的李峤》、《杜甫边塞诗及其价值评判》、《杜诗的西...
中古汉语副词研究 内容简介 这是**部系统研究中古汉语副词的专著。书中对中古汉语副词作了详尽的描写与分类,考察了许多重要的单音节副词与双音节复词的来源及历时演变...
抚摸北京-当代作家笔下的北京-闲趣坊-04 本书特色 《九门之缘》、《太平湖寻梦录》、《前门外》、《护城河与二环路》、《一溜河沿》、《蓟门烟树·土城·海...
佤语基础教程 内容简介 此书总共分上、中、下三编,全面介绍佤语的语音,词法、语法特点,并重点解释和说明了佤语学习的一些要点。佤语基础教程 目录 导论上编**课字...
大学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应高校非中文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之需而编写的。该书编写力求选编经典,评析到位,对每篇范文的讲析,不仅紧扣原文,有的放矢,而且兼顾学生...
作品目录第六一折 夜战三方,虚危之杖第六二折 偷梁换柱,血涌流斛第六三折 玄嚣八阵,伊梦黄粱第六四折 虎爪催心,春盈喜幛第六
舞台上 整个摇滚界为他的吉他疯狂痴迷舞台下 他却只能看到心灵之镜中的自己约翰·列侬 鲍勃·迪伦 保罗·麦卡特尼叹为绝响《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克罗斯倾力打造“吉他...
写作技法研究 本书特色 吴素娥、金鹏善编著的《写作技法研究》分为三大部分:**编“写作技法示例举要篇”;第二编“写作技法综合艺术篇”;第三编“写作理论探讨及文艺...
呀,美利坚 本书特色 细节之处看美国,点滴之处品民主。 于建嵘、张耀杰、野夫联袂推荐! 在另一种文化氛围中,隔海回望,品味美利坚的自由与梦想。 ...
《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内容简介:阅读经典是使人生达到至高境界的一种锤炼方式,这些经典留给我们的不只是艺术上醇厚绵连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