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四十自述》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胡适四十自述》讲述了胡适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从中能够感受到先生特有的儒雅、睿智、幽默的文人气息。
胡适,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著有《白话文学史》《容忍与自由》等。 《胡适四十自述》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在《胡适四十自述》中,胡适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
这七篇自述,是二十多年前一时高兴写了在杂志上发表的。前六篇都是在《新月》杂志上登出的,后来(民国二十二年)亚东图书馆的朋友们劝我印成单行本,题作《四十自述》。后一篇是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三日补写的,曾在《东方杂志》上登出,后来收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册里。
《四十自述》的前六篇,叙述到我十九岁考取官费出洋留学时,就没有写下去了。当时我曾对朋友说:“四十岁写儿童时代,五十岁写留学时代到壮年时代,六十岁写中年时代。”
但我的五十岁生日正是日本的空军海军偷袭珍珠港的后十天,我正在华盛顿做驻美大使,当然没有闲工夫写自传。我的六十岁生日正当国民党政权从大陆败退的第三年,正当韩战的第二年,我当然没有写个人自传的情绪。
在抗战之前,亚东图书馆曾把我留学美国的七年日记排印出来,依我原题的书名,叫做《藏晖室札记》。这四册日记,在抗战胜利之后,改归商务印书馆出版,改题作《胡适留学日记》。这是我留学时代的自传原料。《逼上梁山》一篇,写文学革命运动的缘起就是根据留学日记的资料写的。
今年我回到台北,我的朋友卢逮曾先生同他的夫人劝我把《四十自述》六篇在台湾排印出版,加上《逼上梁山》一篇,仍题作《四十自述》。他们的好意,使这几篇试写的自传居然有一部“自由中国”版,这是我很感谢的。我在六十年前,曾随我的先父、先母,到台南、台东,住了差不多两年。甲午中日战事发生时,我们一家都在台东。今年又是“甲午”了,我把这一部台湾版的《自述》献给“自由中国”的青年朋友。
一九五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胡适四十自述》:
顺弟在上庄过了会场,她姑丈送她姊弟回中屯去。七月里天气热,日子又长,他们到日头快落山时才起身,走了十里路,到家时天还没全黑。
顺弟的母亲刚牵了牛进栏,见了他们,忙着款待姑丈过夜。
“爸爸还没有回来吗?”顺弟问。
“姊姊,我们去接他。”姊姊和弟弟不等母亲回话,都出去了。
他们到了村口,远远望见他们的父亲挑着一担石头进村来。他们赶上去喊着爸爸,姊姊弟弟每人从担子里拿了一块石头,捧着跟他走。他挑到他家的旧屋基上,把石头倒下去,自己跳下去,把石子铺平,才上来挑起空担回家去。
顺弟问:“这是第三担了吗?” 她父亲点点头,只问他们看的会好不好,戏好不好,一同回家去。
顺弟的父亲姓冯,小名金灶。他家历代务农,辛辛苦苦挣起了一点点小产业,居然有几亩自家的田,一所自家的屋。金灶十三四岁的时候,长毛贼到了徽州,中屯是绩溪北乡的大路,整个村子被长毛烧成平地。金灶的一家老幼都被杀了,只剩他一人,被长毛掳去。长毛军中的小头目看这个小孩子有气力,能吃苦,就把他脸上刺了“太平天国”四个蓝字,叫他不能逃走。军中有个裁缝,见这孩子可怜,收他做徒弟,叫他跟着学裁缝。金灶学了一手好裁缝,在长毛营里混了几年,从绩溪跟到宁国,广德,居然被他逃走出来。但因为面上刺了字,捉住他的人可以请赏,所以他不敢白日露面。他每日躲在破屋场里,挨到夜间,才敢赶路。他吃了种种困苦,好容易回到家乡,只寻得一片焦土,几座焦墙,一村的丁壮留剩的不过二三十人。
金灶是个肯努力的少年,他回家之后,寻出自家的荒田,努力耕种。有余力就帮人家种田,做裁缝。
不上十年,他居然修茸了村里一间未烧完的砖屋,娶了一个妻子。夫妻都能苦做苦吃,渐渐有了点积蓄,渐渐挣起了一个小小的家庭。
他们头胎生下一个女儿。在那大乱之后,女儿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她的名字叫做顺弟,取个下胎生个弟弟的吉兆。隔了好几年,果然生了一个儿子,他们都很欢喜。
金灶为人*忠厚;他的裁缝手艺在附近村中常有雇主,人都说他诚实勤谨。外村的人都尊敬他,叫他金灶官。
但金灶有一桩*大的心愿,他总想重建他祖上传下来,被长毛烧了的老屋。他一家人都被杀完了,剩下他这一个人,他觉得天留他一个人是为中兴他的祖业的。他立下了一个誓愿:要在老屋基上建造起一所更大又更讲究的新屋。
他费了不少工夫,把老屋基扒开,把烧残砖瓦拆扫干净,准备重新垫起一片高地基,好在上面起造一所高爽干燥的新屋。他每日天未明就起来了;天刚亮,就到村口溪头去拣选石子,挑一大担回来,铺垫地基。来回挑了三担之后,他才下田去做工;到了晚上歇工时,他又去挑三担石子,才吃晚饭。农忙过后,他出村帮人家做裁缝,每天也要先挑三担石子,才去上工;晚问吃了饭回来,又要挑三担石子,才肯休息。
这是他的日常功课,家中的妻子女儿都知道他的心愿,女流们不能帮他挑石头,又不能劝他休息,劝他也没有用处。有时候,他实在疲乏了,挑完石子回家,倒在竹椅上吸旱烟,眼望着十几岁的女儿和几岁的儿子,微微叹一口气。
顺弟是已懂事的了,她看见她父亲这样辛苦做工,她心里好不难过。她常常自恨不是个男子,不能代她父亲下溪头去挑石头。她只能每日早晚到村口去接着她父亲,从他的担子里捧出一两块石头来,拿到屋基上,也算是分担了他的一点辛苦。
看看屋基渐渐垫高了,但砖瓦木料却全没有着落。高敞的新屋还只存在她一家人的梦里。顺弟有时做梦,梦见她是个男子,做了官回家看父母,新屋早已造好了,她就在黑漆的大门外下轿。下轿来又好像做官的不是她,是她兄弟。
这一年,顺弟十七岁了。
一天的下午,金灶在三里外的张家店做裁缝,忽然走进了一个中年妇人,叫声“金灶舅”.他认得她是上庄的星五嫂,她娘家离中屯不远,所以他从小认得她。她是三先生的伯母,她的丈夫星五先生也是八都的有名绅士,所以人都叫她“星五先生娘”.
金灶招呼她坐下。她开口道:“巧极了,我本打算到中屯看你去,走到了张家店,才知道你在这里做活。巧极了。金灶舅,我来寻你,是想开你家顺弟的八字。” 金灶问是谁家。
星五先生娘说:“就是我家大侄儿三哥。” “三先生?” “是的,三哥今年四十七,前头讨的七都的玉环,死了十多年了。玉环生下了儿女一大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现在都长大了。不过他在外头做官,没有个家眷,实在不方便。所以他写信来家,要我们给他定一头亲事。” 金灶说:“我们种田人家的女儿那配做官太太?这件事不用提。”
……
胡适,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著有《白话文学史》《容忍与自由》等。
《我的瓦格纳人生》内容简介:作为当今最负盛名的德国指挥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以严肃、低调、内敛、谨守德奥传统著称。在三十年
镜中瑕疵-我的自画像 本书特色 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著名的作家,197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镜中瑕疵》是他的自传。这本书以清新优美的笔触记述了他奇...
《Android底层开发实战》内容简介:自从2008年谷歌公司发布了Android系统之后,全球便开启了智能机的研究热潮。与此同时,谷歌联合
《定庵随笔》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绍兴书法大家沈定庵先生数十年来所撰写的随笔小文九十余篇,内容包含其个人生平自述和回忆,以及
残梦-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 本书特色 1949年冬,一场惊心动魄的国共两党、两军的*后争夺战拉开了序幕。同时,该战也成为了蒋氏父子在大陆凄凄惨惨的“谢幕”赛。...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评传:穆旦评传》主要收录了南开校园诗人、清华校园内外、北平,长沙,昆明、昆明,蒙自,叙永、赞美:在“命运
《大都市郊野空间治理的上海探索》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上海郊野发展的现状特征,提出了大都市郊野的价值再定
本书是吴晗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
袁世凯家书 本书特色 《袁世凯家书》内容介绍:袁世凯,字慰亭,河南彰德府项城县人。袁世凯从小喜欢骑马舞剑,不喜欢读儒家经典,以致多次参加乡试都没有考中。于是,他...
莎乐美:一个自由的女人 内容简介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一个不起眼的名字,但只要把与她相关的名字罗列起来: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莎乐美”便会如雷贯耳。这...
杨贵妃-时代的大人物.古今互动版 本书特色 是命运让她闪耀,还是她惊艳了时光? 她一向以丰满圆润、娇艳华媚著称于世;她和唐玄宗李隆基之间的千古爱情绝唱为历朝历代...
本书以气势磅礴的文字带领我们重温了与经济学家们相伴相生的现代历史。这些经济学天才以某种方式改变了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活。书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很多,如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
纵浪大化中-二十一世纪章开沅在华师 本书特色 《纵浪大化中--二十一世纪章开沅在华师(精)》是我校资深摄影师陈建平先生编著的一本图文并茂的有关章开沅先生晚年参与...
《奋进号:改变世界的伟大航行》内容简介:达尔文盛赞“奋进”号为人类文明拓展了半个地球。彼得·摩尔在大量研究资料基础上,以其
黎元洪 内容简介 黎元洪(1864--1928),原名秉经,字宋卿,湖北黄陂(今孝感)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后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也是民国历史上唯一个两任大总统...
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抗战时期的蒋介石 本书特色 《中国战区*高统帅: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全面讲述了蒋介石在八年抗战过程中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对共等等各方面的政...
《陆小曼:绝世风华里的寂寞烟云》内容简介:她出身名门望族,自幼精通琴棋书画,她因美貌、才气、狂放和用情热烈而知名那个时代。
季羡林评传 本书特色 季羡林,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副校...
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 本书特色 徐雁平的研究始终立足于对原始文献的深入发掘和细致解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因此他的论述常有独特的视角和穿透力。通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