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我国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韩、赵、魏三家分晋,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赵匡胤(宋太祖)禅代之前,涵盖历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是我国古代*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学国学之所以要选读《资治通鉴》,我想首先是因为国学是有关本国固有文化的学术,而中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史学发达堪称我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故而人们谈到我们的文化传统,往往慨叹: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更何况二十四史之外,我国史学还有《资治通鉴》这样的宏制巨著。前贤陈寅恪先生在他的名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自序里曾说:“夫吾国旧史多属于政治史类,而《资治通鉴》一书,尤为空前杰作。”所以,直到20 世纪80 年代末,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现在所谓的博士课程中期考试只考一门课程——《资治通鉴》,试题都据该书内容拟出。如上所说,我们国家的传统史学主要是政治史。当年《资治通鉴》尚在编修过程当中,宋神宗就为之制序说:“《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故赐其书名曰《资治通鉴》。”,可见编撰意旨就在“以古为镜(鉴),可以知兴替”。(《旧唐书·魏徵传》录唐太宗语)《资治通鉴》叙事自东周末年形成战国开始,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依时代先后列为十七个朝代纪,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还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把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因而使读者对国家兴衰隆替、治乱安危、成败得失能够一目了然。这些对于统治者当然是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对于其他有志创业和从事经营管理的人来说,这些经验在其事业的开创、困境的突破、成就的维持和局面的拓展等方面也都可以提供参考。其实,历史的演进变化、盛衰成败对于人民大众来说也是重要的人文文化知识。《易经》彖辞中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里与天相提并论的“人”就可以理解为民,与天意相应的就是民心。史料记载武王伐纣时,出现过多种不利天象,可是周武王却战胜了商纣王,为什么呢?这其实是要表明“人间正道是沧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观。汤武革命之所以成功,主要并不是起事造反的商汤和周武王自身有多么高明,而是据有政权的夏桀和纣王暴政虐民,失去了民众支持,失去了民心。当然,读史的意义还不止此。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人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说过一句“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这句话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在社会上被民众广为熟知。就这同一个培根,他还说过另一句同样富有哲理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把这两句话放到一起,我们不难看出,在哲人培根看来,历史知识具有使人明智的力量!为什么呢?我以为至少可以有这些理由:**,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这些可为今日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有益借鉴,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个人生活毕竟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历,学习历史,善于借鉴,就有可能会高明一些。第二,历史记载的都是故事,事情的发生与读者所处并非同一时代,经常都是已经过去很久,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事。这就使读者有可能摆脱当时人的个人利益和情感纠缠来审视具体事件和人物的成败得失、是非对错,从而得出发人深省的明智见解。譬如隋炀帝修大运河,便利交通交流,有益国家统一,然而工程浩大,民怨沸腾,致隋速亡。但过了二百年,唐人李吉甫修《元和郡县图志》称运河“隋氏作之虽劳,后世实受其利”,可谓明智。第三,历史可以为人们提供长时段的社会观察工具。社会的演进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才能发生变化,如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及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晋时期撰写《徙戎论》的忧国之士,他们能够预感到即将发生的“五胡乱华”,却未必能预见到南北朝以后的隋唐大一统。人们要想在潮流漩涡、时代变迁中保持清醒明智,唯有读史,尤其是读《资治通鉴》这样超越朝代更替、贯穿千年兴衰的通史。由此可见,必要的历史知识是现代追求高尚人格的人们应有的人文素养。然而,如宋元之际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时所感叹:“温公作《通鉴》,不特纪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读《通鉴》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因此,从中选编一部分内容附以白话译注,为今天的人们学习国学提供一个入门读本还是有必要的。
本书内容涵盖了全部《资治通鉴》所涉及时间范围的各个历史时期。但各个时期的题目对历史内容作了重点选择;并且各个题目所含内容分量也因历史时段等有所不同。作者王小甫老师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终生成员(life member)、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编委、唐研究基金会(the tang research foundation)学术委员会委员、《唐研究》编委、《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出版评审委员、《东方文化集成中亚文化编》编委、《新疆通史》编委、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全书尽可能保持了《资治通鉴》作为一部贯穿千年的通史巨著的特点:战国开始,五代结束,其间秦统一、文景之治、魏晋分裂,祖逖北伐、淝水之战、迁洛更化,隋统一、贞观之治、安史之乱,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全都列在选本之内;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王莽、曹操、诸葛亮、孝文帝、唐太宗、武则天、石敬瑭、冯道、周世宗等重要历史人物也都见于选本内容。这些不同时期的事件、人物以不同方式从不同的侧面构建起通史知识的框架,使读者通过选本也有可能看出并把握长时段历史的演进趋势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
王小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终生成员(Life Member)、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编委、唐研究基金会(The Tang Research Foundation)学术委员会委员、《唐研究》编委、《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出版评审委员、《东方文化集成中亚文化编》编委、《新疆通史》编委、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基于机器学习的声发射信号处理算法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共5章,介绍了声发射信号处理方法、研究现状,结合人工智能发展探讨了机器
德国人 本书特色 "①大型历史文学《德国人》向您讲述德意志民族“铁血”与“浪漫”交织的千年悲歌!②精彩缤纷的人,荡气回肠的情!那看似荒诞的一幕幕,恰是历史的真实...
《21世纪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内容简介:《21世纪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首先对近15年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发展和演化情况从产
《高情商沟通》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教人如何说话、与人沟通的书。如何反抗父母“爱的操控”?如何说,领导才更喜欢听?怎样道歉才能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内容简介:随着“大智移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会计学科专业建设
《大征服: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内容简介:破译阿拉伯帝国迅速崛起、席卷近中东的历史密码 挖掘埋藏在剑与火之下的深层原因 全面、客
巴蜀三峡篇.江汉潇湘篇-诗仙游踪 本书特色 真诚邀请您与李白一起神游天下!穿越历史时空,游遍九州名山,饱览华夏胜景!探寻诗仙传奇人生!巴蜀三峡篇.江汉潇湘篇-诗...
抗倭名将:戚继光 本书特色 国难当头贼逞强,英雄豪迈赴疆场,横刀立马杀倭寇,天道相助不可挡。通过阅读《抗倭名将:戚继光/安邦武将系列》,我们可以学习戚继光积极进...
《两访中国茶香》内容简介:英国植物学家福琼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来华,采集包括茶树在内的中国植物资源。回英国后,他写了几本颇具
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书特色 《旧制度与大革命》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在原有的封建制度崩溃之时,因并未带来革命预期的结果,而致使执政者与民众间的矛盾公开化,社会动荡愈演...
《凝视未来》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下两个篇章:在今天遇见未来、启动未来商业的先驱——中国企业家。主要主题涵盖上页逻辑、创新思维
《当管理遭遇瓶颈》内容简介:领导者面临复杂多变的局面,总是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和难缠的人物。多少有胆识、有闯劲、善创新的管
山海经-典藏版-阅读无障碍本 本书特色李润英、陈焕良译注的这本《山海经(典藏版阅读无障碍本)(精)》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
王毓铨史论集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卷。**卷,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第二卷,莱芜集;第三卷,莱芜续集;第四卷,明代的军屯。王毓铨史论集上下 目录 序**...
西域南海史地考论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元代以后,中国同西方、东南亚一带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国文化对阿拉伯地区以及东南亚的影响,以及对近代世界文明的贡献。 本...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修订增补版 本书特色 《战天京》是清史研究者谭伯牛关于晚清历史的经典之作。在充分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本书围绕晚清中国的政治军事大事件—...
明治维新-改变日本的五十年-(上下册) 本书特色 近代史上*命人瞩目的【变革】中?卧榻之侧·*令人震惊的崛起《日本战国史》姐妹篇2011年全新推出中国人不能不看...
《孩子趣味学编程之Scratch篇》内容简介:本书以Scratch这一款集编程语言、运行环境和展示效果于一体的可视化编程软件为工具,向青
认识金马河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经双流金马河历史文化研究会三次探讨评议。共十五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围绕金马河的历史展开,充分考证论证《华阳国志》五津就是金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