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4日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粮食与国家安全》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名誉会长赵南起作了书面致辞,名誉会长、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主旨讲话。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指导方针。在北京举行的以《粮食与国家安全》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国家安全论坛上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粮食安全大于天,粮食安全不容有任何闪失。”中国粮食问题只能依靠中国自己解决,并且也完全可能自力更生、科学创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位专家和从事绿色农业生产的企业家出席了本次论坛。数十名专家、学者在会上踊跃发言。
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不能受制于人,本书从国内外形势分析如何布局我国粮食安全的系统工程,探索保障安全之道。《中国粮食安全:第十二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文集》由高端论坛——中国国家安全论坛每年推出的探讨国家安全形势和安全战略的报告组成,本年度主题为《粮食与国家安全》。
总书记论粮食安全2013年5月14日—15日,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时强调:“一个国家只有立足于粮食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2013年7月21日下午,习总书记在考察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时指出:“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着自己生产的粮食。”2013年7月22日,总书记在湖北鄂州市鄂城区杜山镇东港村育种基地考察时再次强调:“粮食安全要靠自己。”2013年10月28日,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明确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证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的变化,有钱也没有用,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3年12月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了首要位置,提出“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坚持数量质量并重,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注重永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正能量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正能量(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上将)赵南起第十二届国家安全论坛主题是粮食与国家安全,这个题目非常好!昨天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今天我们举办这个论坛贯彻中央精神,适逢其时。总书记今年多次谈到,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要靠自己,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本届论坛讨论粮食与国家安全问题,要遵循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献计献策,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粮食安全问题是天大的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是天大的问题(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我们这次研讨会的议题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我预祝这次会议能够取得圆满成功。我谈几点个人想法和感受。**,对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问题是天大的事情,说它多么重要都不过分,我想这个道理应该是人人皆知,不言而喻的。古人讲“民以食为天”,毛泽东同志当年就提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近总书记也提出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的事情。第二,粮食安全问题应该立足于国内。总书记*近也提出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这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早就提出过的。13亿人,如果出现粮食问题,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中国如果出现了粮食危机,那么世界的安定就会出现大问题,就会出现粮食恐慌;中国粮食如果出了问题,世界粮价可能飞快地上涨。中国和其他小国不一样,所以粮食问题必须完全立足于国内,自力更生。粮食不安全,国家就不可能安全,政权也不可能巩固,其他发展都无从谈起。粮食问题是天大的问题,立足于自己,立足于本国,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国策。第三,研究粮食安全问题不能就粮食讲粮食,粮食安全涉及到方方面面。18亿亩的红线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形成了大家的共识,现在的问题是18亿亩有没有突破,以后会不会突破?这个问题在认识上不完全一致,提供的有些数字资料也不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耕地质量问题,过去国务院有规定,账户平衡,很多地方账户平衡也在做,但是实际上有些东西做的是表面文章,补的一部分实际上是劣质的、无法耕种、不收粮食的。新土地的开发要有一个涵养的过程,有些根本不可能成为耕地。再一个,18亿亩土地中到底有多少优质、高产的粮田?据我了解从全国来看占比还不是太大。这些年,实际上我们耕地的土质、肥力各方面都有所下降。现在东北成片的土地在退化,而且有些土地受到严重污染和沙化。我到一个省里去,省委书记讲这个地方种的粮食人们不敢放心吃,这是实话,核心问题是土地受到污染。所以讲粮食不讲耕地、不讲土地那是空中楼阁,我觉得我们的农田基本建设多年来欠账很多。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粮食发展的潜力是令人担忧的。与粮食安全密切的是淡水。中国淡水资源本来就贫乏,中国将来主要危机恐怕不是能源问题,我担心是淡水问题。现在全国多少大中城市缺水,大家都很清楚。我们淡水总量占世界比例是比较低的,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占世界淡水总量的20%,我们现在有多少大的淡水资源能够源源不断?有一些被污染了,有一些枯竭了,这是很让人担忧的问题。三天不吃饭可以,一天不喝水不行,所以淡水资源也是很让人担忧的。我们治理大江大河有很大投入,抗御洪灾方面我们也积累很多的经验,长江、淮河这些年我们控制灾害的能力增强了,但是抗旱的能力仍然是条“短腿”。我们的淡水一方面短缺,一方面水利工程要加强,现在有的地方家家户户有两个水窖,当地老百姓叫第二次土改,一年注满水维持到下一年,因为雨季总要下雨的。我们现在有些地方季节性的干旱、季节性的水灾,如贵州并不缺水,关键是不能蓄水、不能储水,自然降水并不少,但是都白白流掉了。土地沙化、荒漠化比较严重。2011年我去黑龙江调查,现在低产田土地面积还是不少的,低产的重要原因是没有水,黑龙江算的账说,国家投入一块钱可以增产一斤粮食没有问题,这还不是当年的,不是持续的。但我们在水利上欠账比较多,所以水利设施不进一步完善,即使有18亿亩土地也难确保,希望大家关注我们耕地的淡水问题。南水北调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觉得这方面信心不足,为什么?一是水源能不能充分供给,二是如何保证水源不受污染,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现在沿途能不能保证水质安全,淡水水利问题要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北京这么一个首都城市*大的问题就是缺水,各个国家的首都,不是靠海就是靠江或者大湖,唯有我们这个首都不靠江也不靠海,还没有大的水源。深入推广优良的品种、科学的耕种方法以及安全有效的化肥和农药。粮食生产要靠科技,现在我们在粮食方面科技投入是远远不足的,对农村*基层的农民科技推广和普及是一个薄弱点。有些科技很好,怎么形成现实生产力?这就存在科技的普及推广问题。我们现在天天讲看病贵、看病难,首先是怎么防病,对全民进行基本医疗知识的普及教育是个大问题。比如说嘴歪了,其实是脑子出了问题,他不懂啊,就在家里坚持着。其实对于脑溢血患者来说吃点川芎很快在四个小时内就会好,可他不懂啊。所以这些知识如何让老百姓掌握,能够知道用什么药物,家家户户配个小药箱,这种知识的传播很重要。现在很多知识还是少数人掌握,如何花精力去推广普及全民卫生知识、预防疾病的基本常识,是很重要的。农业科技问题也是这样,那就是如何到基层去普及推广。第四,国家要有合理的有效财政投入。这些年对全国农业投入增长是比较快的,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确实都花了很大财力,在财政当中的比例不断提高。问题是如何改革目前的预算体制和办法,集中力量办大事。我曾经调查过,涉农资金中央有15个部门在管,大家各管一块,农业资金只要用到农业上就不违规。现在地方领导一个很强的愿望是希望统筹考虑,形成合力。这个地方可能是水的问题,那个地方可能是土地沙漠化的问题等等,都不一样。现在资金分得太细,等到了下面形成不了力量,不能真正地发展生产力。所以要与地方,与省、市、自治县统筹考虑问题。改革转移支付的办法,这一点是非常非常必要的。目前转移支付的项目太多、名目太多。现在我们都知道补贴的钱很多,农机补贴、电器下乡、土地补贴或者生产粮食补贴等等。土地补贴使很多地方失去了生产粮食的意愿。有些是种粮拿不到补贴,这样他把地租给人家拿到补贴,别人租地种粮食却拿不到补贴。农机下乡,很多钱没有真正落到农民口袋里去,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地改革改进的。我们要看看这些资金有多少流失了、有多少浪费了,这些年对农民补贴的资金不可谓不大,也不可谓不多。第五,节约粮食减少浪费。这是大课题,这个问题是世界性的,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更为突出。粮食问题历来是大问题。我在这方面没有研究,但是希望我们的专家学者就这些问题深入研究,提出对策,这对我们今后的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第六,转基因问题。我们要经过讨论、实践才能统一认识。不是一概肯定,也不是一概否定。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对新生事物我们要趋利避害加以完善。现在对于转基因,一种是称绝对好,一种是说绝对不好,这两种我都不太赞成,不要非此即彼。不是除了转基因,别的就不行。我们要看到提高粮食产量,增强粮食安全不只是一个办法、一种途径,应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办法,国外的技术我们也要学习。到以色列考察滴水灌溉的非常多,回来搞的很少,滴水灌溉是要有很大投入的,所以我觉得各国各地方要走自己的路。我们国家有很多农业成果,这方面还是要大力宣传。成熟的科研成果及时推广,也要加以宣传和普及,增强信息公开透明,同时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粮食安全需要从国家全局考虑,有顶层的设计与规划,经济工作会议对这方面提得非常全面、严谨,具有可操作性。要统筹地科学决策,并且加以协调。现在很多政策很好,但是协调不够。洪虎同志年年讲粮食,讲得国务院有些领导都烦了。现在看来洪虎同志是对的,粮食体制不改革不行。现在问题是协调很重要,有些部门这样看、有些部门那样看,有些事情办不下去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协调,下一步体制改革会在这方面得到很好解决。只要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齐心协力,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巴忠倓,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会长、武警部队原司令员。
《摄影范谈集(全彩)》内容简介:“摄影范谈”这个专题缘起于2017年初与摄影评论家陈小波与摄影家林路的对话,话题主要针对大众“
艰难时世下的政治-五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政策比较 本书特色 《艰难时世下的政治:五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政策比较》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艰难时世下的政...
KGBTHESECRETWORKOFSOVIETSECRETAGENTSBYJOHNBARRONREADERSDIGESTPRESSDistributedbyE...
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 内容简介 在人类历史上,以团结合作的方式抵御天灾人祸、谋取可供分享的共同利益,一直是个体的人、部族、民族或国家的主观愿望和实践努力。政治...
《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主要讲述了:早在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剑拔弩张之际,晋文公还有点踌躇,其臣下就曾提到晋
乙丑军阀变乱纪实 内容简介 《乙丑军阀变乱纪实》记述了1924到1926年间吴佩孚、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孙传芳等势力之间及其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同一时期...
武士政治 本书特色 在一个由不稳定国家、不确定未来组成的世界中,为了前方的道路,我们越来越迫切需要从过去获得武装自己的智慧。 作者罗伯特 d 卡普兰认为,这个世...
2016年11月11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本书特色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于11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孙中山先生的伟大,...
毛泽东文集一九五九年二月~一九七五年七月第八卷 目录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至今未变,个别结论可以改变(一九五九年二月十四日)非注入当前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反对...
《聂卫平围棋习题精解:死活专项训练(从5级到1级)》内容简介:《聂卫平围棋习题精解:死活专项训练(从5级到1级)》是为围棋水平
中国制度面对面(2020理论热点面对面) 本书特色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05)——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刘瑜...
《时间的女儿》内容简介:★八月长安唯一散文集 畅销30万册修订版。★12篇美文,以唯美细腻的笔触尽情书写一个女生长大过程中可能遇
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 节选 总序纵谙古今韬略 横务天下经纶 自战国至秦汉以来,中国就不乏“纵横家”,即当代所称的战略家。...
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本书特色 欧内斯特·曼德尔编著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社会现实》介绍了...
文明的冲突 本书特色 一部具有深刻预见性和洞察力的论述人类文明冲突及其根源的经典力作,作者的观点开辟了一个从文明的角度思考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崭新视角。中文版出...
《德国海军的崛起:走向海上霸权》对德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崛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的诠释。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对于德意志帝
近代中国的变局 本书特色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创建人及首任所长、一代史学宗师郭廷以对中国近代化研究的扛鼎之作。 中国的近代化为什么被延误?为什么说太平天国...
孙子兵法 本书特色 从民族文化教育的大局出发,从熟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小眼入手,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座宏壮的传统文化殿堂。——顾明远熟读国学经典,是构建青少年智性和德性...
戴耀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1945年1月出生,196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同年被分配到军事科学院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