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国内**套从民国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丛书。该成果的问世,中国文学史将面临改写,强调回到中国民国时期的历史本身,揭示中国现代作家自己经历的历史故事,从中国历史本身出发研究问题,具有全新的开拓意义。《民国社会场域中的新文学选本活动》一书专题研究民国文学时期的文学选本现象,论著认为,正是民国时期特殊的历史情境形成了当时的文学选编条件和选编方式,透过这些选本,我们也可以发现历史对于文学场域的各种影响,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剖析文学发生发展的诸多奥秘。
《民国历史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国内**套从民国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丛书。该成果的问世,中国文学史将面临改写,强调回到中国民国时期的历史本身,揭示中国现代作家自己经历的历史故事,从中国历史本身出发研究问题,具有全新的开拓意义。《民国社会场域中的新文学选本活动》一书专题研究民国文学时期的文学选本现象,论著认为,正是民国时期特殊的历史情境形成了当时的文学选编条件和选编方式,透过这些选本,我们也可以发现历史对于文学场域的各种影响,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剖析文学发生发展的诸多奥秘。
绪论………………………………………………………………………(4)
一 民国时期活跃的新文学选本活动……………………………(4)
二 新文学选本与民国社会场域…………………………………(8)
**章 选本活动与新文学场域 ………………………………(18)
**节 跟踪和引导创作的选本 ………………………………(19)
一 年选、年鉴等跟踪性选本 …………………………(20)
二 引导创作的选本 …………………………………………(25)
第二节 具批评、发现功能的选本 ………………………………(31)
一 选本批评和作家、文体风格论 …………………………(31)
二 发现和推举新进作家的选本 ……………………………(37)
第三节 选本运作与新文学的经典化 ……………………………(41)
一 选本与新文学小说的经典化 ……………………………(42)
二 选本与新文学散文的经典化 ……………………………(45)
三 选本与新诗的经典化 ……………………………………(49)
四 选本与话剧的经典化 ……………………………………(52)
第二章 场域交叠:小品文、幽默文选本 ……………………(56)
**节 小品文选本热 ………………………………………(58)
一 周作人、林语堂与小品文选本热 ………………………(59)
二 国文教学与小品文选本 …………………………………(66)
第二节 幽默文选本热 ……………………………………………(71)
一 林语堂、论语派与“幽默”风潮 ………………………(72)
二 选本和选文:多歧的“幽默” …………………………(77)
第三节 社会背景和读者背景 ……………………………………(83)
一 现代都市与知识型读者…………………………………(183)
二 社会政治及其反映………………………………………(88)
第三章 国家任务:“戏剧抗战”与选本运作 ………………(94)
**节 抗战戏剧选本的繁盛及背景 …………………………(96)
第二节 选本活动的主体与地域特点 ………………………(109)
一 国民党官方的运作………………………………………(109)
二 个人和民间团体的运作…………………………………(113)
三 选本的地域分布…………………………………………(118)
第三节 选目分析:体裁、题材与风格…………………………(121)
一 独幕剧、街头剧、报告剧………………………………(122)
二 主导性题材和风格………………………………………(127)
三 播音剧、儿童剧、喜剧、浪漫剧 ……………………(131)
第四章 政党意志:解放区的文学选本运作 …………………(136)
**节 “鲁迅方向”与“《讲话》方向” ……………………(136)
一 鲁迅选集的运作和出版 ………………………………(137)
二 解放区文学的选本 …………………………………(140)
第二节 周扬对解放区文学的遴选和总结………………………(145)
一 从《解放区短篇创作选》到“中国人民文艺丛书”…(146)
二 厚此薄彼:以赵树理与孙犁为例………………………(151)
三 典范与规训:周扬选本运作的文学史影响……………(155)
第三节 组织化控制与政治性功能………………………………(158)
一 组织化控制与运作 ……………………………………(158)
二 政治教育与社会动员……………………………………(164)
第四节 凸显与遮蔽:选本内外…………………………………(169)
余论 未尽的课题…………………………………………………(178)
参考文献………………………………………………………………(183)
后记……………………………………………………………………(187)
罗执廷,1975年9月生于湖北荆门,1994—2001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先后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2005—2008年就读于暨南大学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职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著作有《观念大冲撞——知识经济呼唤教育革命》《文选运作与当代文学生产——以文学选刊与小说发展为中心》等。
西湖风物且留连 本书特色钟婴所*的《西湖风物且留连》中,《丝绸之府 创始神的追寻》—文,从西泠桥的名称谈起,在良渚 文化与西陵文化之间架搭桥梁,探明...
罗兰·巴尔特文集:米什莱 本书特色 《罗兰·巴尔特文集:米什莱》是罗兰·巴尔特的第二部著作,是一本研究法国历史作家米什莱的专著。罗兰·巴尔特文集:米什莱 内容简...
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章,主要介绍了口头诗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诸多学科体系的形成,并对口头诗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作了阐述。 该...
心理学原理 本书特色 美国心理之父、西方心理学鼻祖威廉·詹姆斯的经典文献! 首创了意识流、情绪理论!《心理学原理》不仅是心理学的经典著作,而且是美国机能学派...
东巴文化论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试论东巴文化的构成层次、论东巴教的性质、从东巴文看原始宗教对文字发展的作用、从东巴经中的藏语借词看藏族宗教对东巴教的影响等内容。...
贾平凹小说论稿 本书特色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具叛逆性、*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
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 本书特色 经学奠定中国文化的基型,因而也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线。本书包含了经学的传承和经学在各个不同时代中所发现、所承认的意义。是一部可资凭...
工笔花鸟画技法 目录 序言**章 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和风格流派一 唐二 五代三 来四 元五 明六 清第二章 工笔花鸟画的工具和使用一 纸和绢二 毛笔三 墨四 颜料...
诗词创作实验录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六十年(1946-2006)所写的诗词,约三百五十首。诗词创作实验录 目录 前言(一)1946.9—1948.9吊项王—...
中国改造日本战犯始末 内容简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揭示了中国改造日本战犯工作的始末,它反映中国创造国际战犯审判奇迹和世界改造罪犯成功壮举。中国改造日本战犯始末 目...
小爵士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适合少儿朋友阅读的小说,故事中的小爵士是那么天真无邪曾经感动了无数的大小读者,给少年朋友们带去了许多的乐趣。阅读本书可以让少年读者感受...
床ごと鼓動しているようなクラブで緒方(おがた)は、客のひとり、サヤと出会った。サヤはいつも違う女を連れた、アンバー色の肌
文学叙事话语的文化解读 本书特色 《文学叙事话语的文化解读》以诠释中国文学作品叙事话语中的文化因素为出发点,深入解析了其中所包含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底蕴。书稿前半部...
天堂 内容简介 《天堂》是托妮·莫瑞森*新的作品。本书讲述了一个黑人城市自1890年以来直至1976年九个男子袭击附近的修道院的故事。其中隐含了一条暗线:美国黑...
邁可.桑德爾(MichaelSandel)1953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當代知名哲學家。成名甚早,28歲在牛津寫成的博士論文《自由主義與正義
《幼学琼林》初为明人登吉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
弹性力学(新一版)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平面问题、柱形杆的扭转和弯曲、弹性薄板的弯曲、一般的空间问题、热应力、弹性波的传播等专题,介绍弹性...
日记起步-我的第一本作文书-彩绘注音版 本书特色 《日记起步(彩绘注音版)》:图文并茂,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简单易学,帮助孩子轻松写作文。日记起步-我的第一本作...
时尚杭州特色菜 内容简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星月同辉。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杭州菜声名鹊起,风...
新文学评论-2015/3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新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学评论集刊,设有多个专题,如“作家语录”、“诗人档案”、“新文学史家访谈录”、“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