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现存明刊(西厢记)综录》,原是旭耀的博士论文的附录,也是他的博士论文的材料来源。关于《西厢记》版本的梳理,*早始自郑振铎先生。他在《(西厢记)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1933)一文里,列举了二十六种明、清刊本,其中含明刊二十二种,有五种且未寓目。后来傅惜华先生编《元人杂剧全目》(1957),列明刊本三十种,除掉清代复刻和重刷本,以及现代影印本和重刊本,也只剩二十一种。后来日本东京大学传田章先生编《明刊元杂剧西厢记目录》(1970),所列明刊本六十六种,内含佚本十四种,未见本三十二种,重出一种,所见者亦仅二十六种。后又出增订本(1979),新增人四种,二种已佚,一种为重刷本,实增亦仅一种。传田章先生此目,已堪称集大成,但限于当时条件,大多未能看到原书,间据前人著述或藏者目录移录,因而难免存在错讹,所移录的材料也有欠完备。蒋星煜先生所撰有关考证文字,对传田章之目录,已多有补证。蒋先生为《西厢记》版本研究的大家,其所见版本已较传田章先生为多。所作考论,亦较前人系统、翔实、完备。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某些版本蒋先生亦仍未得见,某些版本虽曾一度获见,但由于只能在善本室阅读、记录,既不能持各本相较,行文时已没有条件加以复核,故间存错讹,并影响到具体的结论。旭耀此录,实是在传田章、蒋星煜两位先生的工作的基础上,重新作了系统的梳理,除少数几种版本外,均以目验为据,所见有原刊本、抄本、微胶、数码照片、扫描光盘、复印本等等类别,某些版本更以藏于不同图书馆的多种残存版本互勘、配补,方使原刊本面目得以呈现,因而能够后来居上。此录不仅有助于《西厢记》版本研究,而且对于《西厢记》传播史、戏曲发展史、明代版刻史等,均有参考价值。
二、新编校正西厢记(残叶)
1980年(周续赓说1978年)中国书店的刘连仲先生在一部元版《通志》(蒋星煜说《文献通考》)的封皮内侧,发现了几张《西厢记》的残叶,较为完整的有三张,分别是《西厢记》卷一的*末两张,及卷二的**张。此残叶全名《新编校正西厢记》(以下称“残叶本”),版框高19.5厘米,广13.5厘米,半叶13行,行22字,曲文连写,科白有时与曲文连写,有时又分开写,分开写时低一格。半叶四周双边,有界,大黑口,双顺黑鱼尾,版心于二鱼尾下分别镌一“相”字及叶数(残存的卷之一倒数第二叶版心上鱼尾下有一“相”字,下鱼尾下则有“十五”标示叶序)。有插图,每幅半叶,卷之一末叶上的一幅残存近一半,卷之二卷首一幅则较完整,左上角有“孙飞虎升帐”五字。正文卷端首行题“新编校正西厢记卷之某”(残存卷二卷端首行题“新编校正西厢记卷之二”),正文每卷结束当有“新编校正西厢记卷之某终/毕”。
从残存页的内容看,残叶本的内容当与弘治岳刻本的内容接近,这证明早期的《西厢记》刊本在文本内容上是基本一致的。残叶本当分五卷,但每卷曲白连写(科白也时常与曲文分开写),不另分“**折”、“**出”之类,也无标目。每卷末尾当有“题目”、“正名”各二句,卷一末不见有【络丝娘煞尾】(按,弘治岳刻本同),其后三卷(即卷二、三、四)则当与弘治岳刻本一样,存在【络丝娘煞尾】。这些与郑振铎先生早年的推断极为吻合,可见先生有超乎常人的判断力。
关于残叶本的刊行年代,蒋星煜先生从其字体(特别是简笔字)与明成化间永顺书堂所刊的《白兔记》等曲本接近,认为“应该是成化年间刻本,并且也不排除永顺书堂所刻的可能性。当然也可能早于成化,早至元末或明初”。段洙恒先生则从用纸、字型、版面风格、插图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残叶本在这些方面均与元代刻本接近,因而残叶本“可能成于元代,如不是*初的本子,也当相去不远,印书至迟不晚于明初”。二者所定时间尽管相差较大,并且所论也都有道理,但笔者则认同蒋先生的判断,即残叶本是明成化间刻本,而且极可能是永顺书堂所刻。因为,段氏分析的虽不乏道理,但所论是一种普遍性,且无确切依据。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元代刻本的特色(包括用纸、字型、版面风格等),明前期完全可能继承,尤其段氏所说的元代福建刻书用纸较粗糙、校勘不精、多用俗字等,则直到晚明,福建建阳刻书在这些方面也无多少改进。笔者赞同蒋氏的判断,除了他所分析的残叶本字体与成化间永顺书堂所刊《白兔记》等接近外,还有在版式、插图等方面二者的神似。蒋氏虽也提二者版式接近,但未作具体分析,笔者试补充之。
……
《千万别把我当人》(珍藏版)讲述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
清末民初资产阶级与社会变动 内容简介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中国转型期中的社会大变动,特别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和新知识群体的兴起,一直是中国史学界研究的一个关注点...
《论小说与小说家》内容简介: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她在小说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本书收集了她的十多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不是劝你扔下生活背上背包出门看世界的心灵鸡汤。作者艾小柯经历独特,从中国北方的一座小城到美国、澳大
《好一座浮岛》内容简介:本书是华语散文名家简媜老师累积十年的转型之作,文字一改往日清新温柔的笔锋,以更加犀利和幽默的眼光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
金庸评说五十年 内容简介 博采相关史料,寻踪研究历程,吸纳*新成果,兼容多元声音。金庸是当代文坛大家,拥有众多“金迷”,本书精心挑选五十年来对金庸的各种评说文字...
中国古代幽默文学史论:先秦至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礼乐一统到百家争鸣期之幽默文学、从独尊儒术到大畅玄风期之幽默文学、封建社会物质精神文明高潮期之幽默...
《金瓶梅》语言研究文集 内容简介 《金瓶梅》研究已经成为显学,“金学”在学界已经和“红学”一样已经被大家接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瓶梅》研究在文学领域各个...
大话红楼 内容简介 却说红楼梦后,黛玉香消玉殒,回归天位仍做她的绛珠仙草,宝玉当然恢复原身,还是那天才可去补天的顽石一块。后顽石化为石猴演绎了一段大闹天宫的故事...
风湿病的中西医治疗 内容简介 本书以治疗学为主,但为了阐明治疗的机理,同时也作了简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学方面的叙述;编者收集了西医和中医两大治疗领域的不少珍贵资料...
钱谷融论学三种 本书特色 钱谷融先生是文艺理论家。江苏武进人。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国文系。历任重庆市立中学教师,交通大学讲师,华东师范大学讲师、教授、博...
中晚唐五代书论 本书特色 本中国书画论丛书为通俗读物,故作注并作今译;同时兼学术性,故又在每一轮著作者前作概述,介绍作者,概述其论著价值。本丛书所选论著多为历代...
贵州省志:宗教志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由贵州省宗教事务局龙德方局长担任主编,聘请贵州省从事宗教研究的专家学者撰稿★ 本志上限因事追溯...
机器人的秘密——从头玩到脚的游戏 内容简介 想知道什么是《机器人的秘密》吗?那么,请你放松一下,做做深呼吸,活动活动你的关节,然后,捏住你的鼻子,坚起你的耳朵,...
《弗里德曼文萃》(上下册)内容简介:这本论文集已经汇编成册,并且正在出版发行,以祝贺本世纪最杰出、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钱钟书研究丛书第二辑 东方睿智学人 内容简介 《东方睿智学人:钱钟书的独特个性与魅力》简介:本丛书共十册。他通过对钱钟书先生的生活、学术、作品、人生进行研究,展...
Thisbookisanengaginglywrittencriticalgenealogyoftheideaof“love”inmodernChineseli...
也许,作为一个狂热的文具爱好者,各大品牌的手帐本、钢笔、圆珠笔、胶棒等等你都能如数家珍,可你是否了解——在橡皮被发明出来
弥漫性肺疾病临床诊断学 内容简介 内科医生以及放射医生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在X线及其他影像学上呈弥漫性改变的肺部疾病。由于弥漫性肺疾病的病因复杂,种类繁多,而且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