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法国文学专家张英伦探寻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多见的翻译家敬隐渔踪迹的纪实作品。敬隐渔早年留学法国,曾是*早翻译《阿q正传》到西方的人,也是*早翻译介绍罗曼·罗兰的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到中国来的人,他与罗曼罗兰结下了深厚友谊,与鲁迅等现代文学名家有过密切联系。三十多岁时在中国病故。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翻译家戈宝权、罗大刚曾先后托付当时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的张英伦设法寻觅敬隐渔的一生情况。经过多年努力,张英伦先生遍访敬隐渔旅欧期间到过的法国、瑞士以及其出生地四川和文学活动地上海,渐渐还原了这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翻译文学史、中法文化交流史上有过传奇业绩的敬隐渔被遮蔽的人生经历。
敬隐渔是*先把法国文豪罗曼·罗兰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部分内容翻译成中文的人,也是*早把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译介到法国的人。他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法国文学翻译史中一位长期被遮蔽了的传奇人物!著名法国文学专家张英伦先生历时五年余,循着敬隐渔的足迹访遍欧洲各大图书馆藏,首次披露大量从未公开过的史料。他拨开浩繁卷帙,将敬隐渔与罗曼·罗兰密切交往的数十封信函公之于众。**限度地逼近并还原出了敬隐渔短促如闪电,却闪动过刹那光辉的传奇一生。敬隐渔虽非伟人,但在他短暂的一生中,集中了众多奇特元素,且与上海有着诸多关联印痕。本书刊载了近40幅珍贵的历史资料的图片,其中不乏首次面世的通信手迹,这部传记的完成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空白,甚至对中法文学交流史来说也提供了一份极其珍贵的人物材料。
《敬隐渔传奇》:罗曼·罗兰主张敬隐渔在里昂就学的理由,在这篇日记里只提出两条。还有他当时没有明言但同样看重的一点,那就是里昂风气淳朴,而繁华的巴黎充满诱惑,他担心西方文明的美酒会让这个稚嫩的青年人受到毒害。敬隐渔告别时,罗曼·罗兰以他的《甘地传》、《爱与死的游戏》以及末卷《约翰一克利斯朵夫》相赠。不过,敬隐渔带走的不仅是几《敬隐渔传奇》,更有罗兰一家的亲情。蕾芒湖畔之晤,让年轻的中国客人终生难忘,从此他不但称罗曼·罗兰为“我亲爱的导师”,还把罗兰的父亲称作“您的老爸爸”,把罗兰的妹妹称作“您的妹妹小姐”,不知不觉中和他们亲如家人。当两颗心灵互相吸引,思想和情感深度交融,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无须任何请求和承诺,敬隐渔从此成了罗兰的弟子和被保护人。罗兰的关怀,将在敬隐渔此后的人生中,无论是顺利还是艰难的关头,都产生重大的影响。敬隐渔在《蕾芒湖畔》中谦虚地说:“我料到这恐怕是**回才自神秘的极东,自古老的中华诱来了一位青年拜访。”笔者阅遍罗曼·罗兰日记和书信,可以肯定敬隐渔的确是造访奥尔加别墅的**个中国人。梁宗岱(1903一1983)、汪德耀(1903一2000)、阎宗临(1904—1978),这些同代的知识精英到法国留学都先于敬隐渔,有的甚至早了数年,然而他们都是受到敬隐渔蕾芒湖畔拜师的启发和鼓舞,才循着敬隐渔的足迹相继拜访了罗兰。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为了寻找逝去的时光,笔者和夫人来到瑞士维尔纳夫。现代的电气化“火车”不再发出脱卜脱卜的声响。走出车站,仍旧是一片柔和的静谧。步行三五百米,穿过滨湖路来到湖边,一幅壮阔的中国山水画似的天下罕有的美景豁然展现在眼前:蕾芒湖这欧洲西部*大的湖泊,从我们脚下伸向无垠。它由阿尔卑斯山无数条融雪的激流和汹涌的罗纳河水汇注而成,但它却碧水如镜,波浪不兴,真正是有容乃大。举目远眺,湖对岸,阿尔卑斯山脉干峰峥嵘,山头白雪皑皑,山腰云雾缭绕,雄奇险峻中蕴含着坚忍高洁;而这一切又都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仿佛在和我们亲近。联想起敬隐渔在《蕾芒湖畔》中的描写:“庄严的亚尔伯山脉被翠烟笼罩,下边照在碧湖里,上边剪断苍天”,我慨叹八十多年的光阴并未让大自然的容颜稍改,也为敬隐渔的神来之笔历久弥新而心折。身临其境,我更能够领悟敬隐渔的话:“这湖山的美景恰配得它的高标出尘的住客,罗曼·罗兰。”我们沿着坡路几经转折,再经几个中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指点,终于看到一块路牌:“罗曼·罗兰林荫路”。奥尔加别墅就在这条路的九号。瑞士人民以罗曼·罗兰的名字命名他生活、写作、战斗过的街道,是对这位卓越人物*好的纪念。我们熟悉《小说月报》一九二六年发表敬译《约翰一克利斯朵夫》时所配的奥尔加别墅的图片,急于见到那山村农家似的园地和小楼。我们来到罗曼·罗兰林荫路九号。昔日“乡式的篱落”已经被修剪得十分工整的高高的绿篱代替,“半掩的柴扉”已经变成关得严严实实的宽大铁门,两扇门做成一宽一窄闭合的黑色郁金香花瓣的形式,宽的一扇上画着几支白色的郁金香。门左边嵌着一块醒目的标牌:“罗曼·罗兰别墅”。别墅今日的主人是一位法国实业家。我们正在大门前拍照,来了一位邮递员,告诉我们别墅的主人目前不在这里。我们围着高高的绿篱徘徊,通过绿篱的间隙从几个角度向里面探望。是它,是它,虽然经过装修,有些改变,我们还是认出了昔日的它!双层的小楼,屋顶有一个老虎窗……啊,终于见到了你,奥尔加别墅!我们依依不合地离开奥尔加别墅,感觉中,仿佛刚从昔日那座朴素的山村住宅中走出来。像当年罗曼·罗兰陪伴着敬隐渔一样,我们顺坡路而下,不出二百米,越过拜伦林荫路,就到了昔日的拜伦旅馆。那座原建于一八四一年的旅馆,后来又接待过访问罗曼·罗兰的尼赫鲁和泰戈尔;一九二九年改为中学;一九三三年毁于火灾。我们看到的楼房是按原样重建的,现已改为老人之家,但雨果在阳台上向欢呼的人群致意的场面永远留在维尔纳夫的史册。从那里向右方眺望,希雍堡屹立在水中,我们索性再接再厉,去抚摸一下相传拜伦参观时在地牢石柱上留下的印记。从希雍堡出来,我们再向西行,走到佛威,重温卢梭和华伦夫人的故事……而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漫步中,我眼前不断闪现的是,拿着手杖的欧洲长者罗曼·罗兰和中国青年敬隐渔一边并肩漫步一边亲切交谈的身影。……
张英伦,作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和翻译家。一九六二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国语言和文学专业。一九六六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外国文学函授中心校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旅法学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法国文学史》(合著)、《雨果传》、《大仲马传》、《莫泊桑传》等。译有《茶花女》(剧本)、《莫泊桑小说精选》、《莫泊桑文集》(卷一、卷二)、《梅塘夜话》等。主编有《外国名作家传》、《外国名作家大辞典》、《外国中篇小说丛刊》等。致力于外国名作家传记写作事业,作品以资料丰富、研究精深和饶有文学兴味的笔法见长,广受读者欢迎。
青年蒋介石 本书特色 一个农村青年成为中国统治者的传奇经历一个辛亥革命的参加者、黄埔军校校长、北伐军总司令的解密档案这里讲述的是您所不知道的青年蒋介石。他参加辛...
《钢铁大王卡内基自传》是卡内基晚年的自传,安德鲁·卡内基,1835年11月25日出生于苏格兰邓弗姆林,1848年随全家迁至美国宾夕法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29篇》内容简介:收录了小学所有古诗文篇目,共129篇。古诗文原文大字注音。注释简明,译文通达,讲解精炼,帮
FRANZ KAFKA-卡夫卡传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史上,弗兰茨·卡夫卡堪称极具影响力的奠基者★ 一面照亮卡...
《一本书学会薪酬管理》内容简介:在这个技术引领变革的时代,员工频繁跳槽、生产效率低下、内部公平失衡等已成为传统企业和高科技
《巴黎隐士》是意大利当代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去世后,其遗孀埃斯特·卡尔维诺从他的遗文中整理出一些涉及其生平、成长、创
中国古代对联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参考多部历史巨著,摘选的全是具有历史代表性的战争故事,力求真实、深刻。中国古代对联故事 目录 八岁王洪对佳联程敏政妙对双关联诸葛...
清代皇帝传略: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268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历史上*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历代皇帝传略的汇编。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到1912年中华民国...
鲁迅回想录 内容简介 一生平简介1.鲁迅自传二童年生活2.我的**个师父3.我的种痘4.狗·猫·鼠5.阿长与《山海经》6.《二十四孝图》7.无常8.《朝花夕拾》...
费孝通 内容简介 《费孝通》以简练的文字解读了费孝通的光辉一生。全书包括《费孝通:我一生梦寐以求的理想》、《费孝通小传》、《费孝通的故事》三部分。《费孝通》对读...
携笔从戎-中国科大毕业生中的科技将军 本书特色 《携笔从戎:中国科大毕业生中的科技将军》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携笔从戎-中国科大毕业生中的科技将军 内容...
细水流年里的围城故事-杨绛与钱钟书 本书特色 古月堂前一见钟情,大师与才女结成了灵魂的联盟。他们的生活以书为核心,他们的爱以对方为核心。抗日战争中,他们两地分居...
战神粟裕 本书特色 在同时代的军事将领中,粟裕是当之无愧的战神级人物。他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
华丽转身 本书特色 在中国文坛,叶永烈具备“双重身份”,既是纪实文学的主将,又是科普、科幻文学的“主力舰”。《华丽转身》是作者的长篇自传。作者从1951年11岁...
托尔斯泰传 内容简介 罗曼·罗兰视托尔斯泰为其精神导师,托翁的人道主义情怀深深感动着他。于是,研究托翁的艺术创作、书信,甚至同时代人的回忆文章就成为罗曼?罗兰表...
梅兰芳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 东游记-(上下册) 本书特色 梅兰芳是中国一代杰出的京剧大师,以男儿身化作美娇娘,演绎出了无数风华绝代的女子或凄美、或昂扬、或可掬...
达芬奇:科学第一人 内容简介 达芬奇死后两百年才出土的亲笔手稿,揭示了这位艺术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发明的天赋与科学的先知。尽管残缺不全,手札中已可见各式...
休谟-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休谟(171 1~1776),18世纪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怀疑论者。他的*大贡献是将经验主义推进到它的怀疑主义结局,从而揭示了经验主...
1.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美国国家书评奖获奖作品,布克奖提名小说2.与艾丽丝?门罗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齐名——卡
人民的好记者甘远志 本书特色 《人民的好记者:甘远志》: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人民的好记者甘远志 目录 序言 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新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