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毕加索的伯乐和挚友,海明威的文学导师和宿敌;她立志在一群男性天才中成为一位女性天才;她是女性同性恋,拥有忠诚、长久而稳固的同性恋情;毕加索为她所画的肖像(见本书封面)标志着她在现代文学艺术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她就是格特鲁德斯坦因。她独树一帜地成为当时艺术和文学事业的赞助人,那个时代*著名的沙龙女主人。她的实验性创作以及文艺理论,更让她成为不折不扣的20世纪现代主义先锋人物。这本评传值得称道之处,在于既不缺乏逸闻趣事,又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深入到斯坦因文学创作的肌体之中,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和颇具思辨性的理论分析,将斯坦因复杂真实的内心世界和无所畏惧的实验精神充分彰显。这是国内**部关于格特鲁德斯坦因的评传,从中既可以全面地认识这位20世纪的传奇女性,也可以了解到同时代其他重要文学艺术家的相关活动,可谓可读性与研究性兼具。
作为一个在巴黎生活并成就其显赫声名的美国人,格特鲁德斯坦因一度处于现代主义运动的核心,对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艺术革新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本书向我们再现了斯坦因及其崇拜者打造“斯坦因神话”的过程,以及这位著名沙龙女主人与巴黎*前沿文艺圈的交往;毕加索、马蒂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一代名流悉数登场,烘托出这位现代派文艺教母绝非虚构的光环。更重要的是,本书通过深入解读斯坦因的文学创作,从整体上把握了斯坦因作为一位现代主义作家的价值,刻画出一幅立体的、完整的斯坦因文学肖像。
纽约的布莱恩公园里有一座格特鲁德·斯坦因的纪念雕像,她日复一日地远眺着纽约公共图书馆,宁静而安详。雕像原作由乔·戴维森(Jo Davidson)于1922年在巴黎创作完成,采用了斯坦因标志性的坐姿。她从容的面孔略带忧思,将世界尽收眼底,又似乎下一秒就会大笑起来。她身上散发出流动到曼哈顿市区的蒙马特尔气息。这是一个波西米亚风的左岸文化人形象——一个巴黎的美国人,也成了美国的巴黎人。在那谜一样闪耀的创作背后到底是什么?她在作品中所表现的自我形象,包含了现代知识分子生活中的很多主要矛盾。斯坦因是一个热烈的爱国者,她的大多数作品跟美国民族性的定义有关,但是她的大半生是在巴黎度过的,在半势利半民主的巴黎,她成了这个城市里*重要的艺术沙龙女主人。她是一位成为了文学巨匠的科学家,一位*终成为畅销书作家、文学名流的严肃的形式实验者。虽然斯坦因被女权主义者和女同恋视为偶像,但是她的政治观点是保守的;她沉湎于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但也自封为先锋派女皇。她可能是20世纪*重要的实验作家。她声称自己是*具实验性的实验作家,这一点也颇受争议。自20世纪初以来,她创作的实验作品如此激进,以致读者不但怀疑她的神经是否健全,而且怀疑她所创作的是否可以被称为作品。经过多年的孤独劳作,斯坦因非凡地、坚决地——几乎是固执地——坚持她自己的写作理念,以及与其他人的伟大之处的关联,*终获得了她梦寐以求的名誉。斯坦因留下的作品数目扑朔迷离,其种类也令人困惑;在耶鲁大学的目录中有571个不同标题的作品。她的创作绵延了半个世纪之久,其种类包括小说、诗歌、肖像描写、故事、散文、儿童故事、科学作品、歌剧剧本、回忆录、戏剧、自传和讲演等多种体裁;尽管还有一些作品似乎实在无法分类,却不影响她稳居这个世纪辨识度*高却又*鲜为人知的*伟大的文学人物之列。她在作品中对自己生命中重要时刻的回顾,以文辞优美、不拘一格的文风以及一再复述的方式,让拥有不同生活侧面的斯坦因融合成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偶像、沙龙女主人、现代艺术的赞助人、居家艺术家和孤独的作家。她宣称,“我为我自己和陌生人写作”。20世纪20年代的许多回忆录,都必然会对斯坦因在花园街所举行的星期六晚间聚会略费笔墨,否则就是不完整的,而真正的事件被奇闻逸事和是非恩怨所湮没。对于斯坦因的读者而言,问题经常是如何将她从自己所制造的表面形象中解放出来。关于格特鲁德·斯坦因的个人崇拜是如何产生的,她自己和她的一大群崇拜者各有不同的故事。……
作者露西丹妮尔(Lucy Daniel),英国著名自由批评家。在《每日电讯报道》《金融时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伦敦书评》等报刊上发表多篇评论文章。译者王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莎士比亚戏剧与英国诗歌。编著有《英国文学阅读与欣赏》《二十世纪英国文学选读》,译有《马尔克斯评传》等。译者马竞松,任教于多伦多大学及其他院校,讲授中国文学和语言,同时从事翻译工作。
沈泽民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20年来辛勤研究、不倦探索的结晶。作者以翔实生动的材料、朴实流畅的文笔,叙述和评论了早期共产党人沈泽民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展现了这...
听听那冷雨 本书特色 《青年文摘·人物版》创刊至今,已刊发作品近3000篇。聚沙成金,优中优选,汇编出版珍藏本,读者曾经提出,我们也曾经想过,由于多种原因,未能...
人生如戏-新凤霞回忆录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文坛前辈叶圣陶曾惊叹:“新凤霞演得一手好评剧,我早就知道,她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到去年才知道。”并称赞在她同...
本书是杨步伟前半生的回忆录,记录了一位新时代的新女性在激荡变革的年代,勇于追求自由、知识、事业的经历。杨步伟出身南京望族
浮生若梦:蔡东藩传 本书特色 民国历史演义开拓者——读中国历史,先读蔡东藩。备受后世史学家称赞——被誉为: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一代史家,千秋神笔——畅销...
边塞诗雄-岑参传 本书特色本书以岑参毕生所创作的诗歌为脉络,生动展现了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人生历程,脉络清晰,论述严谨客观,表现手法细腻朴实。作者充分利用当前已有...
唐太宗传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间为序,运用比较丰富的资料,对唐太宗随李渊发动晋阳起兵到创立贞观之治历史的各个方面,包括他一生的军事、政治活动和思想作风及宫闱生活等...
二十世纪的法国思想界可谓人才荟萃,群星灿烂。尽管这些思想家们的思想、经历、理论旨趣相迥各异,但他们却共同继承了法兰西人文
蒋介石麾下嫡系战将 本书特色 他们是蒋介石棋局中的车、马、炮、卒。抗战时期担当势如破竹的战车,党内之争充当保卫蒋家王朝的屏风马。国共对垒成为替国民党舍身卖命的当...
本书作者杨逢彬,是国学大师杨树达先生的嫡孙。其中主要记叙了杨树达先生的学术与交游和他去世之后杨家的历史遭遇,如文史名家杨
杨树达(1885-1956)汉语语言文字学家。湖南长沙人。字遇夫,号积微,晚更号耐林翁。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1900年入求实书院。
六代之民-张中行别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学者、著名作家孙郁为张中行先生所作的传记。他从自己与张中行先生的交往中的感性印象出发,以饱含情感的笔触勾勒出这...
安妮·C.海勒所著是一部关于安·兰德的开创性传记。安·兰德在俄国革命的动荡时代度过童年,21岁时孤身赴美,来到好莱坞学习编剧
从政要学曾国藩 经商要学胡雪岩 本书特色 品曾国藩内圣外官的为滚之道,悟胡雪岩权谋机变的经商之术从政要学曾国藩 经商要学胡雪岩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传》内容简介:本书作者曾8次参加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5次参加威斯科金融公司股东大会。本书包括对
蒋介石与希特勒-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与德国(主要是指纳粹德国)的关系是民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页,就其合作规模及范围而言,战...
李鸿章传 本书特色 ★国外经典李鸿章传记版本。亲自采访过李鸿章的知名西方学者,有助于国人重新认识备受争议的李鸿章。舍小得大的政治智慧,内外逢源的驭人之道。★晚清...
回首一笑七十年 本书特色 《回首一笑七十年》完整记述了郑佩佩七十年的人生经历。从出生、童年、演戏、婚姻,到学佛、重出江湖,郑佩佩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多姿多彩。她...
政治杀手陈立夫 本书特色 陈立夫,浙江省吴兴人,名祖燕,号立夫。父陈其业,字勤士,兄陈祖焘,字果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
请不要忘记这个最后的征人-切·格瓦拉传(精装版) 本书特色 50年前,切·格瓦拉这个神话般的自我流放的战士(他被所有帝国主义者视为不共戴天之敌)被枪杀了。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