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用彤先生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他本着“文化之研究乃真理之探求”的治学精神,其文字对今人的学术文化研究和中国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当现代人都在忙碌于追求物质利益之时,让我们返观汤用彤先生所缔造的佛学世界,在禅意中净化心灵,寻找人生的终极智慧。
胡适、钱穆、季羡林大加赞誉我们常用“学贯中西”来称道一些著名学者的博学多识,但对于用彤先生来说,“学贯中西”就显得狭隘而不够用了。他是中国十分罕见的学贯中、西、印的人文宗师,在三大文化领域内都立下了一座座丰碑
**编佛理——在禅意中寻找智慧
精灵起灭
省欲去奢
禅法之流行
仁慈好施
养生成神
神与道合
崇本贵无
贵玄崇有
明自然
白黑论之争
形神因果之辩论
夷夏之争
本末有无之争
言意之辨
第二编论述——佛学与文化的融合
印度的佛教与哲学
梵书及奥义书
论瑜伽
正理论
揭秘《四十二章经》
《华严经》的流行
涅槃之学
隋唐佛学之特点
西行求法之运动
第三编人物——高僧与名士的风骨
佛教入华名仕传说
释道安
鸠摩罗什
慧远
谢灵运与《辨宗论》
唐太宗与佛教
玄奘法师
反佛的韩愈与唐代士大夫
第四编回归——中国佛教各宗梳理
论中国佛教无“十宗”
综论各宗
三论宗
天台宗
法相宗
华严宗
禅宗
净土宗
真言宗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 祖籍湖北省黄梅县。著名哲学家、佛学家。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1893年8月4日生于甘肃渭源,1918年,清华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入汉姆林大学、哈佛大学深造,获哲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1947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1951年后,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等。汤用彤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其主要著作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等。
《语词和对象》是蒯因继《从逻辑的观点看》之后关于语言哲学的一部系统的论著。作者以语言的社会性为出发点,从主体与对象的刺激
先秦诸子礼学研究 内容简介 礼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先秦诸子与三代礼乐文化有着血脉联系,皆有丰富的礼学思想。本书将先秦诸子置于先秦时期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逻辑学 下卷 内容简介 黑格尔的《逻辑学》,通称“大逻辑”,以别于《哲学全书》中的**部分“逻辑学”,即通称的“小逻辑”。《逻辑学》共分“有论”、“本质论”和“...
庄子-Vo1.83 本书特色 庄周编著的《庄子》是传统文化中*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在中国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庄子的文章不仅极富思想性,而且...
传习录全解-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子弟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王阳...
易隐.易冒-京氏易精粹-5 目录 易隐卷首八卦象例五行生克天干所属地支所属六神所属六亲生克刘伯温先生总断张星元先生总断《海底眼》一爻动变断周仲高期日捷诀习卜先读...
《精神分析与佛学(展开的对话)》简介:精神分析起源于100多年前维多利亚时期的奥地利,它的目的是帮助人达到心理上的自由;而佛学
看透牛皮经-禅门公案三百则-1 本书特色 《禅门公案三百则》每一则公案都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每一则公案都来自禅师豪放不羁的辽阔心海每一则公案都在转化我们习以为常的...
西方哲学经典之作中世纪全能博士托马斯?阿奎那代表作欧洲中世纪神学集大成之作台湾天主教圣托玛斯国际中心创办人吕穆迪权威译本
坛经校释 本书特色 iv>坛经校释 内容简介 《坛经校释(繁体竖排版)》是我国佛教禅宗的经典。作者慧能系禅宗创始人,倡导“明心见性”,即所谓“直指人心”、“见性...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佛教传统的价值重估与重建--太虚与印顺判教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佛教传统的价值重估与重建--太虚与印顺判教思想研究》著者邓莉雅在前人研究的基...
人的哲学 本书特色 亚当·沙夫编著的《人的哲学》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了人的本质等问题。**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关系,对萨特存在主义在个人问题上的...
中国佛教史 本书特色 《中国佛教史》作者蒋维乔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和佛学家,其《中国佛教史》成于1928年,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为中国**部系统的...
弗洛伊德论自我意识 本书特色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这本《弗洛伊德论自我意识(精)》本着通俗易懂、短小精练、哲理性强、寓意深刻的原则,从弗洛伊德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主...
思想的跨度与张力:中国思想史论集 内容简介 **个困难就某些意义上说是思想史的共同困难,但是与中国思想史关系特别密切,即思想史可能只是知识分子的历史,一个社会整...
图说观音菩萨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两编,上编为“观音得道”,叙述的是观音降生、修行、得道的故事;下编为“菩萨显圣”,述说的是观音各种化身的传说。图说观音菩萨 目录 ...
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 本书特色 《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 内容简介 本...
问吧16 有关佛教的101个趣味问题 本书特色 《问吧16:有关佛教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采用“提问、回答并链接拓展”的形式,精选了传统文化中的101个趣味小...
止庵,原名王进文,又名方晴。1959年1月16日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口腔系(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曾担任医生、记者
墨子校注(上下册) 本书特色 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