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写地域为东亚,所叙时间为近代。加藤祐三执笔时虽然是从日本的角度来把握东亚总体,但他根据收集的史实证据,相对客观地还原了历史真相。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是收录了相当数量的图片资料。加藤祐三为收集这些资料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凡。所谓近代,是一个社会财富剧增、人口数量骤长的时代,是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时代。在世界各地,战争与革命同起,抗衡与竞争并行。
所谓近代,是一个社会财富剧增、人口数量骤长的时代,是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时代。世界各地,战争与革命同起,抗衡与竞争并行。在东亚,为何欧洲强国侵入时,日本蓄积了实力,而中国却饱受欺凌?加藤祐三在客观讲述历史的过程中,不仅正视日本的所作所为,也给出了很多历史疑问的答案。
[日]加藤祐三,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教授,专门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近代国际政治史研究。1936年出生于东京。196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院东洋史学系,后在同一大学院进修博士课程。1966年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助教,1973年任横滨市立大学副教授,1982年起任教授。主要著作有《纪行随想近代的东洋》(朝日新闻社)、《黑船前后的世界》(岩波书店)、《近代的东亚》(讲谈社)和《黑船异变》(岩波书店)等。爱好网球运动。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 本书特色《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虞云...
(精)宋代史学的繁荣与传布 内容简介 该选题是一部学术专著。宋代的史学繁荣有助于史学 传布,史学传布促进了史学繁荣。唯有将两者密切结合起 来加以考察,才能完整展...
《作家榜名著:浮生六记》内容简介:这是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绝美情书。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婚后的举案齐眉;从谈诗论画到赏月弄花,
看得见的中国服装史 本书特色 影像背后鲜为人知的服装故事。以图片记录历史,以文字诠释细节。让读史像读图一样轻松!五百幅彩图串起一部斑斓的服装史五十张手绘服饰图弥...
明代的漕运:1368-1644 本书特色 ◎中国影响重大、声誉卓著的华人历史学家、畅销120万册的《万历十五年》作者、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黄仁宇的学术著作!...
1881-1943-近代驻华日本领事贸易报告研究 本书特色 《近代驻华日本领事贸易报告研究(1881-1943)》由王力编著。近年来,日本领事贸易报告作为近代重...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宋神宗钦命之下组织人马根据大量资料历时19年修成的史学巨著,共294卷400余万字,上起东周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精装上下册 本书特色 从学术角度说,张生编著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上下)(精)》是一种对于过去的重建;从广义上说,因此而成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
《文学或者音乐》内容简介:余华将这部《文学或者音乐》称作他的个人阅读之书,和声之书。所收录的28篇文章,记录了余华三十年的个
图说中国大历史-图说宋朝三百年 本书特色 新浪、腾讯、搜狐博客频道点击总量达到10000万两宋帝王:马踏金陵旗鼓响皇后妃嫔:红罗帐里不胜情皇子公主:别有忧愁暗恨...
中国历史文选 本书特色 周予同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上下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内容主要在于通过各种典型的历史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也向学生...
晚清侍卫追忆录 本书特色 在《晚清侍卫追忆录》中,作者富察·建功采用**人称口述的手法,追忆了其太姥爷和大姥爷作为晚清侍卫在宫廷工作时的所见所闻。本书可...
厚历史-最有料的历史事件 本书特色 1.《看历史》杂志是一本为追寻明智之自我的思想者提供高品位的休闲历史阅读,所收集文章文化气息浓重,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2. ...
本书是中国摄影收藏最重要的藏品之一,收录了110余张照片,其中就有最早的六联张北京全景图,还有焚毁前的圆明园、清漪园的唯一一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康梁百日维新、民国肇建、五四运动、军阀混战、北伐、抗日……在这一连串长久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3-女主天下 本书特色 《唐朝到底是怎么回事3:女主天下》——看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1. 她是怎么样从唐太宗的才人变成唐高宗的皇后的?...
《张居正与万历皇帝》内容简介:张居正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历史文化名人。他在明朝万历年间领导的改革,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一举扭转
《"文"与日本学术思想:汉字圈1700至1990》论及与西方学术史思想史的关系,相当多的部分涉及清代学术史(尤其考据学史和荀学史),
隋唐史 本书特色 本书由岑仲勉先生编纂,他的历史学是中国近代以来、在新旧交替而又急剧变革的这一特定时代下产生的,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主要讲述了隋史和唐史两个方面,...
大多数通史,都以王朝为纲线;大多数人读史,也以王朝为话题。而本书所写的中国,不是王朝中国,而是文化中国。全书用哲学的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