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代通史,旨在网罗民国时期的学术精品,为读者了解和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化学术成果提供读本。《中国通史要略》以“是古”为标题,与顾颉刚之“疑古”、郭沫若之“释古”鼎足而三,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学术精品。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代通史,旨在网罗民国时期的学术精品,为读者了解和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化学术成果提供读本。《中国通史要略》以“是古”为标题,与顾颉刚之“疑古”、郭沫若之“释古”鼎足而三,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学术精品。
汉许慎《说文解字》曰:“史,记事者也。从又(右)持中,中、正也。”①是汉人以记事为史职,而史之记事,必中正无私。因持书记事,必于竹帛,故史虽官名,引申之,记录于简册者,亦得为史。史遂流为往事记录之总称,而一切典籍,皆可名之为史。清章学诚谓“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②龚自珍谓“史之外无有文字焉”,③盖此意也。史为往事之记录,往事自影响人事之自然现象外,悉为生人在宇宙间所演之动作,是称“人事”或“史实”,史之所凭以记载者也。构成史实之要素凡三:曰宇、曰宙、曰人。空间之谓宇,无宇、则史实失其凭借。时间之谓宙。无宙、则史实莫由动变。宇宙位矣,无生人焉动作于其间,则天地之大,亘亿兆年,亦万族生游死藏而已,无史也。故三者之间,尤以人为*要。兹讲国史,要在明白国人过去在神州之动作,故首略述国史上之民族年代与地理,而以国史体制与史之功用附焉。国史主人,今号中华民族,其构成之分子,*大者世称汉族。自余诸族,无虑百数,世或别之为五:正南曰苗族,正西曰藏族,东北曰东胡族,西北曰突厥族,正北曰蒙古族;或以荤粥、狁、东胡、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靺鞨、女真、蒙古、满洲等为北方国族,九夷、三韩等为东方国族,蛮、闽、哀牢、黎、苗、猺、獞、摆夷、猓猓等为南方国族。氐、羌、及两域各国为西方国族。④中国史者,即汉族与诸族相竞争而相融合为一个中华民族之历史也。自黄帝至今,汉族势力扩张者五期,诸族与异族侵入者亦五期,略述如次:甲、汉族之扩张自黄帝平蚩尤,披山通道,东至于海,西至于空桐,南至于江,北逐荤鬻,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历夏商周,致九夷,享氐羌,伐鬼方,平淮夷。是为汉族势力扩张**期。春秋时,齐桓兴师伐戎,晋楚秦三国,日与各族启竞争,开疆拓土,大河北境,悉入晋封,汝颍以南,悉成楚境,秦凉附近,悉入秦疆。至战国而列国排外,北筑长城以拒胡,中土无杂居之戎。是为汉族势力扩张第二期。秦并六国,斥逐匈奴,收河南地,并略南越陆梁地,又尝破西南夷,略通五尺道,颇置吏焉。汉因其迹,立朔方郡,幕南无匈奴王庭,更平南越,置九郡,定西南夷,置五郡,而河西更置四郡,绝匈奴与羌往来之道,两通三十六国,逾葱岭,至今中亚细亚,东取朝鲜,亦置四郡。东汉则破北匈奴,取伊吾庐,征西域,通西亚,开哀牢,置永昌。是为汉族势力扩张第三期。隋一中国,南征林邑,夷为三郡,西征吐谷浑,入其国都,又发现琉球。惟东有高丽,北有突厥,一再兴师,功卒未成。唐兴,遂尽定诸国,诸国尊为天可汗;军府之立,安东、安南、安西、安北,自新罗、渤海、勅勒,以至波斯、天竺、大食,悉属羁縻。是为汉族势力扩张第四期。明征漠北,降鞑靼,东北招致女真部落,分海两、建州、野人三卫,嗣又置奴儿干都司。统制黑龙江北及苦夷(今库页岛)诸部,南取安南,置交趾布政司,西降吐鲁番哈密,远至嘉峪关西,而郑和奉使航海,由闽广西南,直至非洲东境,使南海各国朝贡于明。是为汉族势力扩张第五期。至若苻秦、北魏、胡元、满清之恢拓版图,虽以诸族为主,亦多赖汉族之力焉。乙、诸族之侵入西周之季,戎夷交侵,及春秋时,鲜虞拥甲于北陲,义渠跳梁于西土,百濮南侵,淮夷东逼,吴越楚蜀,遍为蛮境,秦陇晋魏,悉成戎地,河南为蛮,河西为狄,淮有群舒,魏有诸隗,狄邽冀,遍于渭首,虽洛阳一王城,而扬、拒、泉、皋,陆浑、伊、洛之戎,杂然分处其中,中国不绝若线。是为诸族侵入**期。汉室盛时,乌桓鲜卑,已招置肘腋间,匈奴两呼韩邪单于入朝,披西河地予之,氐羌一再内徙,遂启五胡乱阶,西羌首作难,氐与胡羯鲜卑,相挺而起,江淮以北,悉为戎虏争竞之场,南蛮亦因缘出五溪,(雄、构、辰、酉、武。)至五水(巴、蕲、希、赤亭、西归。),布满伊洛山谷间;其既也复有拓跋氏之凭陵,中国南北分裂。是为诸族侵入第二期。有唐中叶,回纥、吐蕃、契丹,相继称兵,回纥吐蕃衰而契丹兴。西突厥之余裔沙陀,迭主中国。宋始困于辽夏,继迫于金元,或战或和,偏安自守,其后讳和,并所守者失之,中国版图,沦于异域。是为诸族侵入第三期。明室外患,北虏(鞑靼)南倭,虏衰倭敛,建夷窃发,曾未几时,辽东疆圉,毁撤殆尽,卒乘流寇之乱,入主中国。是为诸族侵入第四期。满清不振,西力东渐,割我藩领,踞我要害,侵我主权,夺我财贿,清祚虽斩,祸仍未已。是为异族继诸族入侵之期。若夫诸族之患,仅中于一隅,未尝蔓延于四境者,尤未可一二数。然总其要归,三代以降,汉族所受外族之祸,两科而已。自清以前,北族之患亟,而其侵略,全凭武力,不以经济与文化,诵唐张乔“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⑤之句,三垂比之悬矣。清季以还,西北之患未纾,东南海疆之祸日深,前之与中国不相往还者,皆挟炮舰而东来,岛夷日本,亦成旷古未闻之巨寇,经济与文化之侵略,亦悉随武力而至焉。至论中国民性,因幅员广而种族混合者众,异常复杂,无论何时何代,举不能以一语概括;然以世界为观点,则全民族又自有其共同之精神,而优点所在,缺点亦寓其中焉。一曰家族主义。以孝为制行之本,远之事君则为忠,迩之事长则为悌,充类至尽,至于享帝配天,原始要终,至于没宁存顺。历代之以家庭之肫笃,产生巨人长德,效用于社会国家者,尤不可胜纪。然其弊也,人以家族为重,邦国为轻,甚或置国度外,惟见其家,不知有国;而戚族之依赖投靠,官吏之贪墨任私,其原皆由是出焉。一曰中庸主义。中国之名,始见禹贡,⑥历圣相传,皆以中道垂教,故一言国名,而国性即以此表现,我民族能统制大宇,葆世滋大,其道在此。然其弊也,习于消极妥协,不能积极进取,吏多圆猾,民多乡愿,以因循为美,以敷衍为能,政治社会,奄无生气。一曰世界主义。以平天下为理想,而以国治为过程,化育外族,施不责报,故非我族类,一视同仁,拥有广土,亦不以之自私,混合殊族,此为主因。然其弊也,有世界思想,而乏国家观念,外患洊臻,每鲜敌忾同仇之心。一曰和平主义。以不嗜杀人为政治上至高之道德,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寇则惩而御之,去则备而守之,既服之后,慰荐抚循,交接赂遣,所费尤多。故声教之敷,不恃他力,而海陆奔凑,竞来师法,纯任自然,遂为各国宗主。然其弊也,流于文弱,与外国遇常致失败。一曰政治上之不干涉主义。以垂拱无为为执政者之信条,官之所治,惟听讼收税,而一切民事,悉听其自为,民因得以大展其材,政治虽腐败,民事仍能发荣滋长。然其弊也,以政治为少数人之专业,民不之问,政治遂鲜改进之望。一曰实用主义。以利用厚生养欲给求为鹄,虽阜其财求,而不以浮侈为利,故锦绣纂组有禁,奇技淫巧有诛,务本舍末,习于勤劳。然其弊也,重实利而轻理想,可与乐成,难与虑始,不容有远识先知之士,或力求革新之事;而名理之学,研究者寡,遂鲜纯粹之科学。此六者虽未云备,吾民族得失之林,大略在是。往史所载,班班可征。如何发扬其优点,革其缺失,并吸取他人之长,补吾之短,以竞存于兹世,且永保世界先进之令誉,则吾人所宜自勉也。次论年祀。自太史公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因诸家所传咸不同乖异,故疑则传疑,阙而不录,⑦为五帝、夏、殷、周本纪,三代世表,多有世而无年,至十二诸侯年表,叙次西周共和以降,始按年谱记。史家因皆以共和元年(西元前八四一年)为国史确实纪年之始;至今民国三十二年,都二千七百八十有四年。汉末刘歆作三统世经,尝论定周初及唐、虞、夏、殷之年纪,言“唐帝即位七十载,虞帝即位五十载,夏后氏继世十七王,四百三十二岁,殷世继嗣三十一王,六百二十九岁,周凡三十六王,(钱大昕曰,实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⑧除共和至赧王五百八十六年,自帝尧至共和前厉王,都千四百六十有二年。于是汉后之论古史年代者,虽间有多寡,其原皆由是出焉。宋邵雍以数术极变知来,著《皇极经世》,顺推而上,断是唐尧元载申辰,当西元前二三五七年,至民国前一年辛亥(一九一一),都四千二百六十有八年。尧以前传说有黄帝、少昊、颛项、帝喾、帝挚,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黄帝百年,少昊八十四年,颛顼七十八年,帝喾七十年,帝挚九年。辛亥革命以黄帝纪元,文告称是年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即取皇甫谧邵雍之说合计而得,然非司马迁刘歆所及知也。黄帝以前,传说有伏羲、神农,伏羲以前,传说有有巢、燧人,而诸氏之间,易姓而王者几代,各家传说互歧,年岁多或数万,少则数千,相差尤悬绝。有巢以前,传说复有盘古三皇,益荒诞无征,传说年岁亦益巨。⑨今观黄帝时诸圣勃兴,百物并作,其前必经长期之演化,始克有此。则黄帝以前之年岁,虽难概计,而我国古史历年之悠久,概可想见也。……
缪凤林(1898—1959),字赞虞。浙江富阳人。曾任教于东北大学、中央大学。著有《中国通史纲要》、《中国通史要略》、《西北史略》、《日本史论丛》等。
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特色 《文史资料选辑(第154辑)》是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 内容简介 《文史资料选辑(第154辑)》内容包括:决策内幕、博鳌亚...
《新手学黄金与白银投资交易(白金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新手学炒黄金与白银大全,《新手理财系列:新手学黄金与白银投资交易
品读中华历史:历史这样说.秦汉 本书特色 《历史这样说:秦汉(插图珍藏本)》是“品读中华历史”系列之一,由司马袁茵主编。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
关中秦汉陶录(上下册) 内容简介 陈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秦汉史专家,他对瓦当陶文收藏研究多年,辨伪断代、考究源流,创见甚多,尤其是他利用瓦文研究秦汉史、订正《史记...
首都中国:迁都与中国历史大动脉的流向 本书特色 《国是论衡》是由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策划编写的一套丛书。本次团购包括其中的《国家地理》《海洋中国》《人文大国》《...
河南历史与考古研究从书:武王伐纣 宁氏源流 本书特色 张新斌、刘兴儒主编的这本《武王伐纣·宁氏源流--获嘉历史文化论丛》是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历史与考古所)与获...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典藏版) 本书特色 梁启超涉猎东西方史学著作,结合中国史书的过去和现状,系统整理,专门讲演,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有理论,有方法,有例证,...
汉代篇-女人的私房历史书-5 本书特色 首部从女性视角诠释的历史通俗读本。 从先秦到民国,以历史上的传奇女性为线索,讲述了中国漫漫五千年的绚烂历史。民国篇全套5...
其人如天-史记中的汉人 本书特色 本书读史记,直接触及历史人物的魂魄,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作者如同司马迁及其笔下人物的知心人,经他勾勒,刘邦、项羽、张良、韩信、萧...
《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内容简介:成为爱的所在,与你相遇,成为我们一起走近鲁米、探知自我内在的一个契机! 本书是人类伟大的
雷海宗杂论集 本书特色 “其声如雷,其学似海,史学之宗” 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史学大师 中国历史研究绕不开的先行者 全新整理的文集带我们重回被忽视的“雷海宗时代...
在古老的土地上-一次抵达12世纪的埃及之旅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借旅行者的故事说出的历史”。共分为两个部分。 **部分围绕着作者撰写博士...
《历史的基因:德国》内容简介:茂密的黑森林、巍峨的阿尔卑斯山、激荡的莱茵河、宁静的多瑙河……旖旎的自然风光一直都是德国引以
汉月边关万古情-昭君与昭君文化 本书特色本书的写作以昭君本人的相关历史和以她的事迹为中心形成的昭君文化为研究对象,考察昭君主题的文学传播接受的历史过程,讨论其中...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详尽叙述了晚清政府的中央及地方官员为“同治中兴”、挽救腐败清王朝的种种努力和实行的各
三国志(全5册)(竖排繁体) 内容简介 三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色的历史时期,即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的历史大致经过了九十年,也就是说从公元19...
一碗粥装得下半部历史 本书特色 王春瑜的历史文化随笔,令人的思维触角,伸进历史的深处,将些零零碎碎、习焉不察的东西串起来,一边咀嚼,一边审视。咀嚼的虽是陈年旧事...
《李中莹亲密关系全面技巧(2019新版)》内容简介:寻找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寻找自我——克里斯多福·孟 我们的爱能维持多
张舜徽的汉代学术研究 本书特色 张舜徽的汉代学术研究包括传统学术研究领域的小学、经学、史学、子学等部分,这些内容,与他的清代学术研究共同构成了其贯通四部的治学规...
知日甲午海战,再认识 本书特色 这本书以客观史料为基础,对120多年前甲午战争的前后过程做了全面、客观地梳理。更把“甲午战争”聚焦到&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