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历史地理和文化地理四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珠江三角洲北缘 ; 东北高西南低 ; 从化一花都丘陵 ; 白云山 —— 萝岗低山丘陵 ; 南岗 —— 南沙低丘等。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羊城地》即围绕中国的南大门——广东广州而展开,这片位于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处,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交汇,珠江穿城,河网密集的土地,既有本地人又爱又恨的回南天、龙舟水等独特的气候特征,也有作为“广式生活”标签的叹早茶、煲老火汤等乡土风俗。本书更拓宽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展示了这里从海侵到成陆,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华丽变身;收录了如骑楼、碉楼、西关大屋、沙面建筑群、圣心堂等体现中西结合的广府文化特色的历史遗存。这一区域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这里是珠江流域*大的政治中心,岭南**个封建王国的都城所在;是中国南方远洋航运的优良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中国现代对外经济发展的里程碑、中国规模*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广交会的举办地……凡此总总,皆被收入书中。发。
a我生在河涌边,小时候的记忆,大部分都是空气中飘散的酸臭味,但一年中有一天,我不再嫌弃这条河涌,而是唯恐落后于人地使劲挤到最前面去,越靠近约好,那就是端午节。珠江上的龙舟竞渡,我只在电视机前看过,很是精彩刺激,但我觉得都不如我家门前那条河涌上的龙舟来得有意思,虽然也是锣鼓喧天,但并没有争先恐后地绝尘而去,而是慢悠悠的划过河涌上矮矮的桥,到了摆龙舟饭的地方,就停下来,如果碰到有另一条龙舟迎面而来,就仿佛好久不见的兄弟似的,远远隔着就更使劲的敲起锣打起鼓来,到了近前两条龙舟上的人彼此呼喊、开玩笑或者祝福一年好景。这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后来才知道,这叫“趁景”,就是兄弟村落的龙舟互访。但当时也仅止于此了。直到我今天读完这本《羊城地》。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开始我是拒绝的,前言说是“近似于知识辞典”,翻了一下里面,每篇都短短的,好像没什么可读性。但目录细看下来,却又陌生又熟悉,很多我们熟悉得不会去留意的东西,竟然也被收录进去。好吧,我的“土著情结”又作祟了,于是豪掷了银子。回家慢慢看,方觉得当时真没有买错,篇幅短,读起来轻松,而且里面真的配了好多图啊,虽然好些东西都是见过的,但对照着文章看,才知道自己不过是知道些浅表。比如,我上面所说的“趁景”。我知道有“趁景”,却没细想过“趁景”的场地——河涌,更没想过广州为什么会这么多河涌。这本书里,提到在六千年之前,广州是一个溺谷湾,也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入古珠江,古珠江出海口便形成了一个狭长形的海湾,泥沙渐渐淤积,形成了很多内湖和河道,珠江平原也是在这一个时期内形成。广州今日之所在,正是这个溺谷湾的湾头河口区。溺谷湾一面朝向南海,一方面联通珠江,其间还有无数的河汊河涌,这种独特的区位成就了珠江今日的地位——商船可以从海上来,经过广州经珠江进入中原地区,反之亦然。新哥德堡号来广州的时候,我也去围观了,今日看来,它不仅仅是还原几百年前的一个海上贸易的传奇,更是广州这种奇特的地质历史的证人。溺谷湾一方面成为广州“南大门”的始作俑者,一方面也使广州(其实应该说岭南)地区的人们形成了和河涌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趁景(书中说的是“龙船景”)这种风俗的形成。书里配了一张趁景的图,和我小时候看到的真是一样一样的!如果不是里面有放鞭炮的烟,我真的以为就是在我家门口拍的呢。书囫囵看了一遍,还有些似懂非懂,但真的太有感觉了,于是忍不住爬起来写了书评,现在我要爬回去二刷了!b在广州爬摸打滚好几个年头,只知道这里是个大城市,是钢筋水泥,是人潮汹涌——对每一座城市的认知和了解,我大概都是从公交站点与地铁线开始。而《羊城地》并不会像羊城通一样描述广州,不去讲公交与地铁,而描绘山川与河流。这本书把我对广州许许多多琐碎而真实的印象编织起来,描述这是怎样一片土地,描述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怎样一群人,描述这片土地有过怎样的历史,然后才描述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怎样一个城市。 我忽然察觉到,尽管在这里生活了很久,但未曾真正了解过这里。 读过这本书之后,再去看看自己早就见惯的风景,忽然便有了不同以往的感受。每天上下班时看到的珠江,在上游河段曾经历了一次三河交汇;而不止一次攀登过的白云山,又是从远在数百公里以外的大山脉延伸而来……原来我在这个城市里触摸到的水与土,不过只是山川大河中的一鳞半爪。广州在哪里,广州有什么,《羊城地》的描绘与讲述,远远比我自己所了解的广州要深刻和清晰得多。 在书页里出现的插图,或大或小,有不少都曾经是自己足迹所及的地方,看到这些司空见惯的日常景色在书页上重现,总令人有一些新鲜感。这些新鲜感并不是因为眼前所见的景色被印刷于书面,而是因为这些熟悉的景色,被赋予另外一种解读的视觉。正如书本前言所述,作者的主旨在于讲述一方水土与一方人,所有图片与文字,都在用简洁平白的方式描述着我们日常生活与那些山川河流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不仅仅是在城市中感受到昼夜温凉的变化,也不止于城市的状貌和植被,它的意义要广泛得多。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仿佛有一种暗示,“地理”的范畴,并非只是地形格局和气候变迁,还包括在这样的环境前提下的历史与文化。就像一幅水彩画,若这本书只描绘山川河流,也不过打了个底稿,只有认真描绘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如何生存和发展,才算完成上色。大概是出于这样的理念,《羊城地》用更丰富的篇幅讲述南越王如何在这片南方密林中开疆辟土,也讲述先人如何在这片靠山临海的大地上渔耕并举,讲述商船从何处顺江而来,又往何处远洋而出,是怎样的天时地利,方才造就出广州这样一个千年商都…… 能够从另一个角度阅读自己生活过的这片土地,确实颇有意思。c在广州学习、生活、工作了多年,对于这片土地的了解,尽管还比不上地道的老广,但向来也自认是熟客了。没想到看了《羊城地》一书,才晓得自己见识浅薄,真是应了一句老话:书读得越多,发觉自己越无知。d受益匪浅,不是广州人,但在广州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对广州还是很熟悉的,只是从来没有这么细致地审视过身边的各种事物。这本书从自然、经济、历史、文化几个方面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广州的一些代表性的东西,有些东西是完全没想过对广州来说是这么重要的。书不错,图也多,就是有些术语没看懂,但稍微百度了一下也明白了。反而现在对中国地理有点兴趣了呢。
《婚恋关系满意度的变化研究》内容简介:哈佛大学在75年里追踪了724个人的一生,发现幸福的婚姻不仅保护我们的躯体,还能保护我们的
《万物简介::星系是什么(中英双语版)》内容简介:在《星系是什么》中,格里布本从这场著名的“天文学大辩论”说起,为读者展示人
图说谚语中的科学 本书特色 《图说谚语中的科学(南赏雁北观蛋中间仰着脖子看)》编著者胡秀峰、马梅、刘淑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科普作品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对人才培养发挥...
《火种》内容简介:这本书的主角是文明的火种,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的基石之作——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托勒密《天文学大成》和古
《零基础入门学习思维导图——提升个人效能》内容简介:思维导图是个神奇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你厘清思路,发散思维,增强记忆,提高
中国天灾问题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有四章,包括天灾之成因、中国天灾之深广度、天灾流行对于农...
神奇的配置-狡猾的发明 本书特色 英国著名物理及儿童科学家撰写,欧洲**艺术家精心绘制!生动、直观的配图加大量珍贵原始图片,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展示客观严谨的科学原...
趣味物理实验 本书特色 “全世界孩子*喜欢的大师趣味科学”丛书是一套适合青少年科学学习的优秀读物。在书中,科普大师别莱利曼不仅向小读者们...
《解码40亿年生命史》内容简介:鱼类如何向陆地生物进化?鸟类的翅膀是何时出现的?单细胞生物怎么演变成了多细胞生物?如果你知道
透视人体-探索.发现 本书特色 打开神奇的模切页,体验一次奇妙的探索之旅:穿越宇宙来到地球、探索地球生物圈、追寻恐龙栖息地、发现生命科学的奥妙!集中你的视线,这...
大闹天宫-中国名家经典原创图画书乐读本 本书特色 让孩子在快乐和艺术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国家图书奖、金猴奖、全国少儿读物一等奖等得...
跟孩子一起读的简明国学 本书特色 核心卖点:趣味亲子国学**读本!父母送给孩子*珍贵的礼物!深入浅出读懂深奥国学,简单明了先贤睿智,全方位培养孩子完善人格!轻松...
《生活中的心理学(中文版)》内容简介:《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介绍了心理学的各大主要学派,将心理学中的复杂概念(如知
写给孩子的天文奥秘-彩色图解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以通俗易懂、幽默的语言讲述了天文学的一些常识,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出发,把我们白天能看到的太阳、晚上能看到的星星和...
《图说人类太空探索简史》内容简介:本书遵循人类大脑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规律,以知识与图片结合的形式,按照年代顺序给出333个知识点
《爸不宠,妈不惯,教育女孩有绝招》内容简介:《爸不宠,妈不惯,教育女孩有绝招》内容简介::爸爸和妈妈的教导倾向决定着孩子的成长
爆米花数学童话 图形和空间20:瞻星台的秘密空间与结构 本书特色 为了准确掌握农时,善德女王下令建造天文台。天文台建好后,取名瞻星台,意思就是"仰望星星的地方"...
了不起的昆虫 本书特色 小小昆虫,比人类还了不起。明星昆虫学者丸山宗利,邀你走进不可思议的昆虫世界科普达人“博物君”与“售前君”联合翻译天空的首批征服者,不是恐...
大字三字经 本书特色 经典儿童蒙学读本增长知识规范道德启蒙诵读早识汉字大字三字经 内容简介 《三字经》始于南宋时期,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我国儿童代代相...
美国国家地理·这里有一只恐龙系列(套装4册) 本书特色 本套书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科普专栏作家鲁丝·西蒙斯、画家阿列克谢·彼特斯科夫共同创作的恐龙科普书,向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