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继“庄学三书”(庄子奥义、庄子复原本、庄子传)之后,综述老庄之道有助于中华复兴的一本文集。全书按照全景、远景、中景、近景,分为绪论和上、中、下三编。绪论《中华复兴的目标和进路》,以纵览古今、横贯全球的立体经纬,辨析“中西文明的不同瓶颈及其突破”。上编“江湖庙堂”,总论秦汉以降两千年中华帝国的结构性两大文化层次。中编“老庄之道”,分论《老子》的庙堂正道,《庄子》的江湖正道。下编“中国之谜”,专论老庄之道的两千年进退,与秦汉以降中华帝国的两千年盛衰同步同构。
全书分江湖庙堂、老庄之道和中国之谜三编。主要内容包括: “江湖”、“庙堂”的历史意蕴与当代博弈 ; 迎合伪道而曲解讹传的“害群之马” ; 人生四境, 迫生*下 —— 道家散论四题等。
打通易老庄,《老庄之道》为中华复兴接入真道能量王业云《老庄之道》是张远山先生从第二个十年的“庄子工程”向第三个十年的“道术工程”过渡的一部承上启下的著作,既是先生本人打通易老庄三玄的关键之作,也是读者打通先生三个写作十年的关键之作。一、总结庄子思想《老庄之道》是张远山先生在庄学三书(《庄子奥义》《庄子复原本注译》《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之后,对庄子思想的总结性论述,重点比较了庄子思想与老子思想的异同,梳理庄子对老子思想的承续和超越。先生指出,庄子思想承自老子,但因为庄子所处时代的悖道程度比老子时代更甚,因而庄子在思想上和外境因应方式上都对庙堂政治更加不信任,也更加强调个体独立和自由的重要性,从而将老子扬泰抑否的庙堂政治之道发展为内圣外王的江湖至人之道。二、概述老子思想《老庄之道》对老子思想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深刻的剖析,有力论证了老子思想远承华夏古道的天道观,是扬泰抑否、扬正抑奇的庙堂政治之道。远山先生结合老子的生平境遇和《老子》文本,对老子最著名的“无为无不为”思想给予全新的诠释,认为应理解为“君主顺道无为,臣民循德无不为”,并以《老子》经文与《庄子》《文子》《吕览》《礼记》等先秦文献互相参证,对此新义进行了深刻系统的论证。三、论述华夏古道《老庄之道》首次梳理了华夏古道的变迁脉络,论证了三皇(伏羲)之道↘五帝(黄帝)之道↘三王(夏商周)之道的蜕变和价值递降关系,论证了伏羲天道与黄帝人道的本质区别及价值层次的差距,论证了《周易》所传并非伏羲大年天道,而是黄帝小年人道。远山先生指出,从上古伏羲之道到春秋老子之道再到战国庄子之道,是顺道循德的中华道术不断发展,最终实现登顶的过程。他认为,顺道循德的中华正道是古典中国创造灿烂文化和辉煌文明的能量源泉,也将为中华文化复兴和未来中国创造现代文明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能量。四、复兴中华真道《老庄之道》是张远山先生打通易老庄三玄的一次尝试,这一努力的成果非常丰硕,不仅理清了先秦道家思想的来龙去脉,还进一步探明了华夏真道的上古源头,为中华文明的复兴接入了源远流长的真道能量。远山先生此次努力还带来了一个极大的意外之喜,发现了百年考古出土的上古四千年彩陶、玉器、铜器上的辉煌真道文化,先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首创了遗传学、考古学、文献学三重证据法,创立了伏羲学。《伏羲之道》即是伏羲学的奠基之作。愿先生道术十年的写作计划圆满完成,愿中华复兴的大年之幕早日开启。2015年9月5日
张远山,作家,学者,现居上海。研究庄子、诸子、先秦史逾三十年,已出版哲学、文学、史学著作15部,海内外版本28种。2008年起启动“庄子工程”,已出版“庄学三书”《庄子奥义》、《庄子复原本注译》、《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奠定新庄学宗师地位。近年来由研究先秦而上溯先周、先商、先夏,运用考古学、文献学、遗传学三重证据,创立“伏羲学”,对上古至今的八千年华夏文化源流,进行了贯通性的整体阐释。
徐梵澄英语著作首次翻译成汉语。20世纪60年代,侨居南印度琫地舍里的徐梵澄先生,开始向印度乃至西方全面介绍中国文化传统之菁华
《太平经合校(套装上下册)》代表中国道教初期的经典,是中国哲学史、道教思想史上有价值的资料。后汉《太平经》是道教重要的经典
顶果钦哲仁波切生于西元一九一0年。初生时,米滂仁波切曾为他加持,据说这次加持,是他此生最为重要的事情。顶果钦折仁波切年少时
本书对于海内外所见藏文文献中佛教文献的部分择要进行分类整理和汉译、释文,并对相关的藏文、藏传佛教、藏族历史和人物等领域的
禅心-平常心 本书特色 这是日本临济宗禅师尾关宗园的枕边手记,记录了平日里他的所思所感。付梓出版,让我们有机会一窥一代禅师的“平常心”。在“八风不为所动”的境界...
华林·第3卷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印度早期佛教的部派比丘考索”、“唐宋时期道教的投简”、“梵汉本《遗日摩尼宝经》词语札记”、“论两晋佛教僧侣的文学创作”等40...
庄周-长篇历史小说 本书特色 在中国古代智慧巨星之中,庄周无疑特别耀眼。他继承和发展了李聃关于“道”的理论,形成一整套瑰丽的哲学理论体系,**次勇敢地揭示奥秘世...
谁需要哲学 本书特色人类需要哲学。出于人类的本性和现实的需要,人类不能没有哲学,因为归根结底,人类要思考、做事,要生存。 对于安·兰德来说,哲学不是抽象概念的无...
论逻辑经验主义 内容简介 本馆自1897年始创,即着意译介西学,编纂课本,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务。迨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学界亟需高等书籍,本馆张元济、高梦旦诸先...
现代哲学概观-外一种:哲学纲要 本书特色 哲学底目的,是用艺术底精神,把日常生活底经验,和科学的研究底结果,组织的综合统,来树立毫无矛盾底全的体系底世界人生观。...
现象学的观念 内容简介 《现象学的观念》是胡塞尔**次系统阐明现象学基本思想的著作。作者认为:哲学和科学相比;有着自身的研究对象。它因对认识论的反思而产生,因而...
周易经传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上下两编共十五章组成,上编七章集中讨论《周易》古经(本书简称为《易经》),下编八章集中讨论《易传》。在上编七章中,主要涉及了卦爻象...
中庸全解-双色图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中庸之道郎“中道”,也就是寻找一种“恰如其分的均衡”凡事要适度,以居间者为目的.不是平庸碌碌无为,而是追求丕?不盈、可进可退...
反邪教斗争心连心:反邪教知识进宗教场所读本 内容简介 正邪不可两立,摧邪方可显正。广大宗教的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要有自觉的责任担当,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
道教生育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贾来生编著的这本《道教生育思想研究》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
回返人性-论胡塞尔对科学合理性的重建 本书特色 特殊的人性问题在过去并不总是被排除于科学领域之外,并不总是不考虑人性问题对所有科学,甚至那些不以...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 本书特色《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的内容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范畴。《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内容主要分两大方面,前半部分着重介绍西方哲...
福柯说权力与话语 本书特色 作为20世纪后半期的哲学家,福柯横空出世,掀起了西方世界的惊涛骇浪。他毕生哲学研究围绕着三个点,即知识—权力&mdash...
禅.心的效能训练 本书特色 这是台湾金鼎奖畅销书作家郑石岩教授的又一力作。 本书精要介绍了禅的几个重要课题,包括禅心、禅行、禅灯、禅机、禅善、禅悟及禅坐。每一部...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是南怀瑾先生在太湖大学堂第一次讲座的辑录,是关于如何实证佛法的基本阐述。在此次讲述中,南先生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