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战争系列自2006年开始出版,至今已有《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一系列作品问世。他开创了全新的战争史写作范式,也为战争文学树立了新标杆。
这一系列作品所具备的坚实宏大的结构、国际的视角、对现实的关照以及详尽的资料,使他拥有了数百万忠实的读者,而万众期待的《抗日战争》将于2015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至此中国战争系列作品将完满收官。
《长征》基调乐观,以这一人类重大的精神事件展示信仰的力量;《解放战争》气势恢宏,写出民心向背之别对战争的决定性影响;《朝鲜战争》以对万千战士的悲悯之情,构建起对战争整体格局的无奈与戏谑;而《抗日战争》基调庄严,全景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的惨烈与悲壮,这是七十年来**部属于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史!
《抗日战争》,王树增战争系列作品登顶之作!
七十年来**部属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以三卷的恢宏篇幅记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作品以战争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场战役为纵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视角全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次全民族同仇敌忾、浴血山河所赢得的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新写作,全新阅读战争的体验,对抗日战争全新定位和见识的巨著。从史料收集和研读开始,《抗日战争》写作长达六年之久。由于战场广阔,参战人数众多,抗日战争亲历者遍布各地。尽管如此,王树增还是尽可能地查阅文献、踏勘战场、采集、比对、甄别,力求真实。经过海量阅读和精心酝酿,*后完成了这部大书。
《抗日战争》站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以重大战役战斗为轴,以重大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为经纬,突出反映并全景式地记叙1937—1945年这八年抗战中的主要战役战斗。对敌我双方统帅部的战役企图、计划,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和战役经过,都做了详尽的记叙,特别是对战役战斗结局及其经验教训,能从军事学术的高度给以分析、总结与点评。
这部作品以波澜壮阔的文学叙述向*广大的读者解读中日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持久的战争。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山河破碎、艰难困苦、牺牲巨大的历史现实下如何同仇敌浴血奋战,*终赢得了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对于这场残酷的战争所揭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广大读者认识战争的本质在实践民族复兴伟业的今日中国,都有着巨大的认知意义和价值。
全面讲述抗日战争历史,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可能。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对外交流通畅,两岸对历史的态度日趋一致,尘封已久的秘密文书档案也纷纷解密。有太多读者希望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太多他们的父辈曾亲身经历的战争需要重新讲述。
此时回首上世纪的抗日战争,创作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巨著,便既是应当的,也是可能的了。王树增的“战争系列”一直在努力达到这一目标,这也是他的“战争写作”的价值所在。正是基于此,王树增完成了他“战争系列”*为宏阔的一部作品——《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第三卷 目录
第三 十章 剥开表皮露出红瓤
第三十一章 杜利特尔轰炸
第三十二章 把我等的血肉英名涂写在岩石上
第三十三章 不惜一切代价让中国继续打下去
第三十四章 中国的斯大林格勒
第三十五章 挫师失地,罪戾难辞
第三十六章 血腥之月
第三十七章 我们是否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拥护
第三十八章 我愿意追随他们到任何地方
第三十九章 山川震眩,声折江河
第四 十章 “一号作战”到此停止
第四十一章 退后一步不是中国好男儿
第四十二章 漫山遍野杀鬼子
第四十三章 中华民族的胜利
1、第一部属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2、七十年首部全民族抗战史!
3、王树增战争系列登顶之作——《抗日战争》
4、《抗日战争》——通战争之变,成一家之言
5、完整占有史料,还原抗战真相
立足国际视角,尽显民族气概
6、每一个父亲都在读《抗日战争》!
7、第一部全面思考、讲述、解读抗日战争的力作
8、《抗日战争》——抵达历史,抵达文学
9、全景史实再现,国际视野认知
10、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王树增与你一同铭记(追忆)属于全民族的血泪与光荣!
11、七十年岁月如驰,抗日寇胆气纵横!王树增为您书写民族史诗——《抗日战争》
12、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标杆之作
13、《抗日战争》的读者群就是《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读者的总和
新华社 中央电视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 新民晚报 光明日报 经济观察报 新京报 南方都市报 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报 文汇报 新闻出版报 中国图书商报 新华社通稿 北京日报 解放日报 银潮 作家文摘 北京青年报 楚天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 中国新闻网 新浪 腾讯 凤凰网 网易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中国非虚构文学第一人,中国战争题材第一作家。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长征》《 朝鲜战争》《解放战争》,非虚构中国近代史系列《1901》、《1911》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图书政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自由的新生(林肯与内战的来临) 本书特色 假若我们在今天面临林肯的处境,一定会听到各种凭据自由、民主、平等一类道义理据反对内战的呼声,甚至要求诉诸全民公决……似...
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 本书特色 本书不仅着重论述了1860年至1931年关内移民发展演变及其与东北社会变迁的关系,而且对清初、九...
恐怖主义在欧洲 本书特色 《恐怖主义在欧洲》编著者张娟。恐怖主义被认为是21世纪威胁全球安全的“政治瘟疫”,而一向被认为相对安全稳定的欧洲竟成为遭受恐怖袭击*多...
《现实感》内容简介:在《现实感:观念及其历史研究》所收录的九篇文章中,以赛亚·伯林探讨了近三个世纪以来主导了欧洲历史发展的
中日文化交流史论集:户川芳郎先生古稀纪念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集了有关中日文化交流史方面的研究论文13篇,执笔者或直接师从户川先生,或受到先生学问的影响,并且均有...
特遣部队档案-1940年代:美国海军的光辉岁月 本书特色 本书选择了美国海军二战中装备使用的军舰和一些并不广为人知的经典战役作详细介绍和解析,展现了美国海军在战...
本书是一部全面描述近现代日本陆军发展历史的书籍。它全面追溯了日本陆军的起源、发展,作为实现日本的地区和全球野心的机器的影
《手账哲学——让工作与生活更高效》内容简介:本书从介绍如何制作一本精良的手账开始,辅以专业的时间管理内容,是一本能帮助普通
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 本书特色 什么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文化功能是什么?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处理学术研究与政治介入、独立自主与公共关切、专业化与公共性之间...
中国宦官制度史 内容简介 在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专题史著作是专门性强而主题面广的一类学术研究专著。这类著作,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领...
古代斯巴达政制研究 本书特色 《古代斯巴达政治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立足古典文献对斯巴达政治制度做出较为全面的研究。**部分侧重研究斯巴达的中央权力机构...
权力的修辞——美国外交话语解析 本书特色 《权力的修辞:美国外交话语解析》是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权力的修辞——美国外交话语解析 内容简介 昔日北...
《量化交易之路》内容简介:本书从量化交易的正确性认识出发,以Python语言为基础,循序渐进地讲解了量化交易所需要了解的各种知识
胡耀邦画册 本书特色《画册》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胡耀邦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经历,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胡耀邦从红小鬼成长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革命生涯,以及他...
《政治思想与政治思想家》内容简介:本书是施克莱逝世后精选而成的纪念文集,收录了她近40年研究生涯中写作的21篇论文,涵盖了她无
《中华传统节日诗词故事:重阳·除夕》内容简介:节日诗词,把民间习俗和文人意趣结合在一起,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
正面战场徐州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本书特色 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侵华日军企图攻占徐州,打通津浦线,使南北日军联成一气,窥视中...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本书特色 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是关于经验取向的政治理论的长期规划中的第三部著作。这部著作的任务,将是提出所运用的那些概念的结...
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 本书特色 1.热占关注:全书在反思中外历史的基础上,探讨了官僚主义的起源及其发生作用的规律,有很多独到的学术见解,显示了作者深厚的马列主...
《电动汽车消费行为研究:影响因素与政策响应》内容简介:本书以电动汽车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多学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