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遗规》近年来重新受到关注,对于陈宏谋政治思想和儒学成就的研究也曰益增多。现代人的研究,一般沿着两条脉络进行:对《从政遗规》的挖掘主要走普及化的路线,而对于陈宏谋的研究则趋向学术化。如何将古代官箴文化、陈宏谋的思想经历和《从政遗规》的译介结合起来,是一个新的课题。为使读者了解我国古代的官箴理念,并以陈宏谋为例,了解这些官箴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官箴:选择》对《从政遗规》原文及陈宏谋的批注进行了白话选译,并增加了陈宏谋从政故事作为附录。《从政遗规》是辑录作品,成分复杂,因此我们在编译时,对陈宏谋按语批语、其他人所作的评语等,分别以不同的字体标出,某些地方作了明确的提A示,以示区别。为增加《官箴:选择》信息量和可读性,特在每篇译文开头增加原作者简介,篇尾附录原文选读,并对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官职名等作了简要注解。
团购100册以上可拨打团购电话010-89113903
庐陵自古是有文化底蕴的地方,现在却以善于打官司著称,我真替我的百姓感到羞愧。当地知县不够贤明,没有能力断案,而且体弱多病。现在我和百姓约定,从今以后除了那些生死攸关、非常重大的事情,不得随便提起诉讼。要提起诉讼也只能是一事一诉,不得将很多事情牵扯在一起。诉状不得超过两行,每行不得超过三十个字,超过的不予受理,如果是故意违反此规定的还要受到责罚。县里的父老尊长②,都是谨慎忠厚而懂得礼法的人,你们要把我的话告诉年轻后辈,务必要平息纷争,凡事礼让。唉!因为一时的愤恨,不顾念自身和亲人,大兴诉讼,以至于家业破败,祸及子孙。这样怎么比得上平和自处,为人良善,被乡亲称赞,为大家所敬爱呢?我的百姓啊,你们好好考虑考虑吧!当前,疫情非常严重,而无知的民众又被传染之类的邪说蛊惑,以至于骨肉之间不管不顾,汤药和稀饭都不给,很多病人因此饿死,人们反过来还将此归咎于瘟疫。即使是乡里乡亲,也应该相互友善,守望相助,有疾病了要相互扶持,而今竟到了骨肉都不顾的地步。县里的父老尊长,难道没有一两个能够笃行孝义、为年轻后辈作表率的吗?普通百姓犯了罪,还要再三宽宥后才用刑。现在那些无辜的百姓,有的关门闭户躺在床上等死,作为百姓父母官,我怎么能够忍心不管呢?这种现象让我感到痛心,半夜里我都忧虑难安,希望找到救治办法。只有希望各位父老尊长能够劝告年轻后辈,要敦行孝道、念骨肉之情,不要相互背弃。要按时打扫屋子,按时准备汤药、稀饭,如果家里实在太穷,官府会供应汤药。官府虽然派遣医生和父老尊长到各地察看,但我怕他们会敷衍塞责,父老尊长要将那些得不到帮助或者救济不到的地方,悉数反映给官府。如果有人能够笃行孝义,县令应当亲自去他家拜访,表示感谢。这场灾疫,实在是因为县令不够称职,违背了上天爱护养育百姓的本意,触犯了天地和气,才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县令自己也身患此疾,不能亲自去民间慰问疾苦,希望父老尊长能够为我慰劳抚恤,这个告谕也包含这层意思。我之所以没有每月定期受理案件,并不仅仅是因为我病了干不了活。因为现在正是农忙时节,百姓应该努力耕作,一旦错失了耕种时间,那么这一年就不会有收成。如果我每月都定期受理案件,百姓就会蜂拥而至,荒废农活,抛弃家室,老人和小孩得不到照顾,病患得不到医治,为了打赢官司,到处借贷、送礼,滋长歪风邪气,为害甚重。此前看到有百姓在道路两旁大声哭泣,就像真有多大冤屈得不到伸张一样。一旦我开始受理案件,前来申诉的人数以千计,等我批阅他们的状纸时,发现大都是虚假之词。我把相关的人叫来审问,很多都是凭空捏造,根本没有那回事。你们这些百姓真是太不可理喻了。从今以后,我不再定期受理案件,百姓们如果真有大的冤屈,人人共愤,我早晚会听到这些,自然会去访察了解,如果有我不完全知道的,父老尊长也会将实情呈报到县衙。如果有不实之词,那么就要反过来问责父老尊长。至于那些长期以来的积怨纠纷,大家应该互相谅解、容忍。容忍作为一种美德,大家都很喜欢,并不仅仅是为了保全自己和家庭。……
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清代临桂(今广西桂林)人,是雍正、乾隆时期的清官、名臣。雍正元年(1723)进士,曾任江苏按察使、云南布政使、湖南巡抚等职,止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共任职四十八年(外任三十余年),任经十二行省,官历二十一职,是清代广西籍官员中官位任职时间最长、历经省份最多者。陈宏谋为官廉洁、严于自律,关注民生、兴利除弊,在各地主政期间,政绩卓著,深得百姓拥护,在官场和民间均颇具影响力。同时,陈宏谋也是思想家、教育家。他治宋代二程、朱熹之学,强调明体达用、知行合一,重视文化传承及对官吏民众的教化,在繁忙的政务之余,笔耕不辍,编著有《大学衍义辑要》《培远堂文集》《五种遗规》等传世。《清史稿·陈宏谋传》称:“乾隆年间,论疆吏之贤者,尹继善与陈宏谋其最也”,“宏谋学尤醇,所至拳拳民生风俗,古所谓大儒之效也”3002
元代进士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和缜密的考证为基础,论述了元代进士的仕宦状况、政治素质与明政权的关系及其文化活动、分析了该群体在元代社会中的地位、...
蒋经国赣南文存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蒋经国在赣南“从政”六年,发表过众多演讲与文章,内容涉及推行“新政”、惩治贪腐、查禁烟赌、兴办教育、培训青年等,演讲中有痛斥...
1946-1950-喋血四平-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本书特色 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改朝换代参与者的*后报告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
《宦官:侧近政治的构造》内容简介:什么是宦官? 谁创造了宦官? 宦官的权力从哪里来? 身份低贱的宦官为何常常成为撬动中国历史的
战略与民族优越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主张从文化路径研究战略的经典之作,阐述了在军事战略领域中民族优越感的重要作用。作者对战略与民族优越感之间的关系作出广泛的研...
《铁路边的孩子们》内容简介:本书是被誉为“20世纪儿童文学的伟大源泉”的英国作家伊迪丝·内斯比特的代表作,讲述了20世纪初,几
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全7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红旗出版社出版,全书243万字,总达2161页★ 毛泽东酷爱读书读史,他评说历史的观点和方法也是一门学问...
周濂,1974年生于浙江。先后获北京大学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教研室任教。曾发表中英文论文20...
自由主义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部分叙述自由主义发展的历史;第二部分剖析自由主义的主要原则;第三部分介绍批评自由主义的学派及其观点。作者在讨论自由主...
三十九军在朝鲜 本书特色 本书是首批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王牌部队——39军军长吴信泉同志的长篇回忆录。39军在朝鲜战场奋战2年零9个月,歼敌4万余人。更...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 本书特色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精)》编著者乔石。该书分上下两集。上集( 1985年9月至1992年12月)主要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纳粹德国最后一站-镜头里的柏林之战 本书特色 1945年5月,苏军率先攻入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这场给德国人带来深重灾难的柏林战役结束后,整个城市找不到...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的是马克思1857年1月至12月的著作。这些著作包括继续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的时评和政论,以及应约为《美国新百科全书...
书生议政-中国近代史学者看台湾的历史与现实 内容简介 《书生议政(中国近现代史学者看台湾的历史与现实)》作者张海鹏是中国大陆学者,研究中国近现代史。 *近...
千秋红岩 内容简介 “红岩荒谷耳,抗战显光辉。”红岩,因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驻足,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成为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红岩的历...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阿伦特公共性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阿伦特公共性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为政治性,她以古希腊城邦政治生活的古典经验为原型,对照现代政治生活的虚假性、...
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保教立国---康有为的现代方略 本书特色《保教立国:康有为的现代方略》是作者的论文结集,主要研究康有为中晚期的政治思想,力图从“保教”与...
现代俄罗斯战机-深度.战机手册-1 本书特色 《现代俄罗斯战机(1深度战机手册)》(作者保罗·艾登)收录了安东诺夫设计局an-12“幼狐”运输机;伊留申设...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内容简介:本书收入朱光潜先生的两本小册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及《谈美》。前者是他1925年留学英国后不
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六辑) 本书特色 本论丛以批判性地继承中西政治文化传统中的合理因素,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