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鱼虫天然趣,琴棋书画自多情。《浮生拾慧》作者多年来注重挖掘自然景物和人文事物的文化内涵,将生活感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凝于笔下,成就了这本短小精悍、意蕴深远的物语类散文随笔。《浮生拾慧》从“花木篇”“精灵篇”“器物篇”“情趣篇”“自然篇”五个部分入手,既介绍相关主题的文化知识又从多个角度提出对人生的思考,主题以小见大,语言清新隽永。
谱写花鸟鱼虫之诗文小传;展示琴棋书画之情趣内涵;撷取自然万物之古今意象;《随园诗话》《闲情偶寄》之当代姊妹篇。黄廷法编著的《浮生拾慧(精)》共分为:花木篇、精灵篇、自然篇、器物篇、情趣篇五个部分,既介绍相关主题的文化知识又从多个角度提出对人生的思考,主题以小见大,语言清新隽永。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这些活跃在古今文学典籍中的精灵们,连同那些*易入诗人文的琴棋书画、日月星辰等物象,无不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挖掘诗文内涵,感悟文学之美,体察生命之趣,偷来片刻逍遥,以优雅之心亲近书本,让我们的灵魂永葆纯洁与宁静。——黄廷法
《浮生拾慧》: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世间爱梅之人,莫过于宋时的林和靖。此公是个纯粹的隐士,归隐于杭州西湖的小孤山上,终生不娶不仕,梅妻鹤子,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其对于梅的偏爱已近乎痴狂,也因这番特殊的感情,才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佳句。自那之后,梅花也“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了,而那位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先生,也终因这一咏梅佳句而留名。梅是造化给予肃杀冬日的装饰,是冬去春来的信使,它总是“占尽东南**春”,在误识林和靖之后,“疏影横斜”也已为它的形象作了定格,使人在种梅、育梅、观梅、品梅之时,也总非疏者、斜者等畸梅不取。清龚自珍因之而有所悟,作《病梅馆记》以记述感受,云育梅者育梅之法颇似社会对人才之荼毒,实在针砭时弊,我有同感。梅不算美,但生逢时令,无意争春,无百花争妍时节,它“凌寒独自开”了,能占尽爱花之人的心目,是其幸运。然“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它还要历经冰雪霜天、北风凛冽,又是其不幸。连那爱梅之人,也抱有偏见,赏梅偏待雪日,“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白雪红梅,交相辉映,自然好看,但看客们却全然不念草木本心,畏冷乎?怕疼乎?于是,梅的*终,也只能“片片冰梅落砌匀”,再“零落为泥碾做尘”了。故古人把梅列入“岁寒三友”,非取其花泽花香,取其意志也! 种梅之法,龚氏已详述,与所有娇贵奇艳之花同理,皆要费得心神。“栽培要厚玉生芽”,等到发芽之后,就要删直留曲,疏密透影,梅愈病愈贵。画梅之法,不必工整,用不得工笔,可用写意,随心横斜出枝桠,也是忌密直,宜疏曲,再散漫点涂朱红,使得空实相间有致,即为上等。赏梅之法,今人多无古人之雅兴、才情。李笠翁曾制出赏梅之器具,一是有三面严实、一面虚空之帐篷。内置炭炉,可取暖、可温酒,适宜于山野观梅。二是设纸屏几扇,覆顶,四面设窗,皆可开闭。花开在哪边,即开哪边。此具适宜于庭院观梅,也可常年使用,且看什么花都行。笠翁并不知道,今人熙熙攘攘,多为欲往,皆不得闲。即使偷得半日清闲,也如宝玉赠花,像个摧花辣手,狂折数十,或赠、或藏、或摩嗅把玩。其心所想:反正花是应景宜人之物,又终归要成泥作尘。但切记不可赠与二奶之流,否则会被疑作讽喻其不忠不贞之物,因有“梅开二度”之别意,徒增误会。纪晓岚粗犷放达,不够细腻,似不爱梅,曾贬梅云:“松君子、竹大夫,梅花为何无称呼?为使主家解愁颐,家家梅香都为奴。”一笑而已! 芭蕉 芭蕉三两叶多半作秋声 花木中以叶取胜者,芭蕉也。蕉叶碧绿宽阔,植一株于窗前,可绿映窗纱,清心明目。但此举只合春风得意之人使用,如若心里总怀愁烦,庭院之中倒不易栽种此物。盖因芭蕉*能挑起人的各种愁情,尤以雨打芭蕉之情景为甚,像极了那情人絮语、离人眼泪,点点滴滴,*易伤情。清张怡庭因有《山窗》一绝云:“空阶入夜雨萧萧,剔尽银灯漏转遥。为怕客中听不得,小窗先日剪芭蕉。”万俟咏之《长相思·雨》中也说:“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芭蕉叶阔,且不说那雨打芭蕉之状,会让那游子、离人、闺妇不忍睹闻,即使风过芭蕉,蕉叶相擦之声,也会被疑作雨声、秋声,唤起他们的万般愁绪。清才女钱林有“独坐西窗下,萧萧雨不成。芭蕉三两叶,多半作秋声”言是。其实,凄风苦雨中,伤心的何止是人?草木有本心,雨打风吹之痛楚,“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春去秋来,季节仓促易逝之感受,不独人有之!从蕉叶上滚落的水珠,焉知不是芭蕉之泪? 若心无杂虑、志得意满,眼中的景致自会因之生动,是谓情景交融之故。若待天光晴好之日,诗友三五人可移案蕉影中,吟哦唱和,题诗于蕉叶上。此为蕉叶诗,墨迹可数日不灭。待到雨打芭蕉之时,心里没有情愁离恨,只有对诗文的惋惜,也是件雅事。古人还有以蕉叶待露的习俗。在园中可植蕉数株,每早,阔叶上必布满甘露,晨起口干舌燥之际,吮吸若干片,可觉甘甜爽口,并有延年益寿之说。这也只合生在环境尚未污染之时的古人使用,今人断不可取,盖今日之晨露,已囊括了多种金属重粒子矣。古人雅致,《随园诗话》有诗云:“初日瞳瞳灿晓霞,敲门惊起树栖鸦。平头奴子飞笺送,一盒芭蕉带露花。”又云:“叮咛开盒便须餐,略缓须臾露已干。从古成仙在顷刻,莫教福薄走金丹。”皆是言把芭蕉露当礼物来送的雅事。……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 本书特色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 内容简介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内...
野性的旅程-行走大西南的美丽与哀愁 本书特色 几乎所有人,毕生都希望去中国的后花园云南、四川、西藏旅行。本书就是一部横阔大西南旅行的史诗巨作,能够满足所有人的欲...
《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内容简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名字,对中国读者来说耳熟能详,其主要作品《到灯塔去》、《达洛卫夫人》、《
周作人作品新编 本书特色 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
《指尖花事》内容简介:绘制花卉是学习色铅笔绘画的首选,花卉不仅常见、美观,还是一种简单、易上手的绘画题材。本书与一般的花卉
《神异经》内容简介:《神异经》一卷,旧本题汉东方朔撰。所载皆荒外之言,怪诞不经。共四十七条。陈振孙《书录解题》已极斥此书
寻访苏青 本书特色 曾以一部《结婚十年》轰动上海文坛的苏青,在上世纪40年代是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风格独特,笔致活泼自然、亲切细腻。本书从苏青的人生起...
元曲三百首:汉译英 内容简介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
茅盾作品新编 本书特色 茅盾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他的经典意义一般被定位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他的《子夜》往往被看作是中...
作品目录第一回 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
西窗随笔(2):前仰后合集、大愚若智集、越帮越忙集 本书特色 《前仰后合集》先说皮条客为达官贵人引介“名女人”之事,再谈到陆谦不顾朋友之情,布下陷阱,设计陷害林...
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邹韬奋精品选 本书特色邹韬奋是我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他的文字朴实、亲切自然、贴...
绿野仙踪-全译本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1-14岁(1)典雅、精美的外观,给予读者高雅的观感和尊贵的享受,让读者拥有的不仅仅是书,更是艺术品;(2)品类齐*,...
卡夫卡随笔集 本书特色 “企鹅经典”——书界的奥斯卡,*负盛名的文学丛书之一企鹅经典70周年纪念套装(7种)以企鹅出版集团授权使用的“企鹅”商标作为丛书标识,并...
2001年,洪子诚教授在北大开设“近年诗歌选读”讨论课,分析讨论张枣、王家新、臧棣、欧阳江河、翟永明、吕德安、孙文波、萧开愚
《当我们谈论科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内容简介:本书是英国国民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关于科学和人文的一部随笔集,被收入企鹅兰登书
《神秘博士·阿波罗23号》内容简介:月球行走的宇航员,凭空现身于商业中心; 悠闲遛狗的妙龄女子,却在真空死于非命。月球暗面的军
跟着诗词去旅行 本书特色 本书以诗词为“向导”,精选中国30余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山水风光与旅行胜地,让读者在诗词营造的唯美意境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清婉与壮美,在...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他还是一位同样伟大的诗人。除了大量以对白表现人物与情节的诗体戏剧,他还写了不少分行押韵的抒情诗,包括几部长诗和...
唐诗入门 内容简介 闻一多,中国著名学者,新月派之代表诗人,中国文学史家。文学研究之成就被评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郭沫若语)。 本书即闻一多之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