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的欢欣,林下风致的诗意,相濡以沫的温情,情深不寿的宿命。《浮生六记 外三种》共收入清人小品四种,即冒襄《影梅庵忆语》、沈复《浮生六记》、陈裴之《香畹楼忆语》和蒋坦《秋灯琐忆》。这四部书均为悼亡之作,所涉四个女子,都是很有文才之人,书中笔调抒情,字字哀婉,是一套真正的才子佳人之作。
《浮生六记》完整版,收入后两记,区别于市场上大多数《浮生六记》《影梅庵忆语》记述了冒襄和董小宛的凄美爱情故事八幅沈复、冒襄、董小宛的书法和画作首次收入书中。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陈寅恪
《浮生六记 外三种》:爱生于昵,昵则无所不饰。缘饰著爱,天下鲜有真可爱者矣。矧(况且)内屋深屏,贮光阒彩,止凭雕心镂质之文人描摹想象,麻姑幻谱,神女浪传。近好事家复假篆声诗(乐曲),侈谈奇合。遂使西施、夷光、文君、洪度,人人阎中有之,此亦闺秀之奇冤,而啖名之恶习已。亡妾董氏,原名白,字小宛,复字青莲。籍秦淮,徙吴门(苏州),在风尘虽有艳名,非其本色。倾盖矢从余,入吾门,智慧才识,种种始露。凡九年,上下内外大小,无忤无间。其佐余著书肥遁,佐余妇精女红,亲操井臼,以及蒙难遘疾,莫不履险如夷,茹苦若饴,合为一人。今忽死,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但见余妇茕茕粥粥(不知所措),视左右手罔措也,上下内外大小之人,咸悲酸痛楚,以为不可复得也。传其慧心隐行,闻者叹者,莫不谓文人义士难与争俦也。余业为《哀辞》数千言哭之,格于声韵不尽悉,复约略纪其概。每冥痛沉思姬之一生,与偕姬九年光景,一齐涌心塞眼。虽有吞鸟梦花之心,手莫能追述。区区泪笔,枯涩黯削,不能自传其爱,何有于饰?矧姬之事余,始终本末,不缘狎昵。余年已四十,须眉如戟。十五年前,眉公先生(陈继儒,明末隐士)谓余“视锦半臂碧纱笼”,一笑瞠若,岂至今复效轻薄子漫谱情艳,以欺地下?傥信余之深者,因余以知姬之果异,赐之鸿文丽藻。余得藉手报姬,姬死无恨,余生无恨。己卯初夏,应试白门(今南京),晤密之(方以智,字密之,明末思想家),云:“秦淮佳丽,近有双成,年甚绮,才色为一时之冠。”余访之,则以厌薄纷华,挈家去金阊(苏州)矣。嗣下第,浪游吴门,屡访之半塘,时逗留洞庭不返。名与姬颉颃(不相上下)者,有沙九畹、杨漪熠。予日游两生间,独咫尺不见姬。将归棹,重往冀一见。姬母秀且贤,劳余日:“君数来矣,予女幸在舍,薄醉未醒。”然稍停,复他出,从兔径扶姬于曲栏,与余晤。面晕浅春,缬眼流视,香姿玉色,神韵天然,懒慢不交一语。余惊爱之!惜其倦,遂别归。此良晤之始也,时姬年十六。庚辰夏(崇祯十三年),留滞影园,欲过访姬。客从吴门来,知姬去西子湖,兼往游黄山白岳,遂不果行(此句指董小宛与钱谦益同游黄山)。辛巳早春,余省觐去衡岳,由浙路往,过半塘讯姬,则仍滞黄山。许忠节公(许真,曾知惠来县)赴粤任,与余联舟行。偶一日,赴饮归。谓余日:“此中有陈姬某(陈圆圆),擅梨园之胜,不可不见。”余佐忠节治舟数往返,始得之。其人淡而韵,盈盈冉冉,衣椒茧时背顾湘裙,真如孤鸾之在烟雾。是曰演弋腔(弋阳腔,始于明末)《红梅》以燕俗之剧,咿呀啁哳之调,乃出之陈姬身口,如云出岫,如珠在盘,令人欲仙欲死。漏下四鼓,风雨忽作,必欲驾小舟去。余牵衣订再晤,答云:“光福梅花如冷云万顷,子越旦偕我游否?则有半月淹也。”余迫省觐,告以不敢迟留,故复云:“南岳归棹,当迟(等待)子于虎醪丛桂间。”盖计其期,八月返也。余别去,恰以观涛日奉母回。至西湖,因家君调已破之襄阳(冒襄之父冒起宗在张献忠攻破襄阳后,被调任吏部侍郎),心绪如焚。便讯陈姬,则已为窦、霍豪家掠去,闻之惨然。及抵阊门,水涩舟胶,去浒关十五里,皆充斥不可行。偶晤一友.语次有“佳人难再得”之叹。友云:“子误矣!前以势劫去者,赝某也。某之匿处,去此甚迩,与子偕往。”至果得见,又如芳兰之在幽谷也。相视而笑日:“子至矣,子非雨夜舟中订芳约者耶?曩感子殷勤,以凌遽不获订再晤。今几入虎口,得脱,重晤子,真天幸也。我居甚僻,复长斋,茗碗炉香,留子倾倒于明月桂影之下,且有所商。”余以老母在舟,缘江楚多梗,率健儿百余护行,皆住河干,矍矍欲返。甫黄昏而炮械震耳,击炮声如在余舟旁,亟星驰回。则中贵争持河道,与我兵斗,解之始去。自此余不复登岸。越旦,则姬淡妆至,求谒吾母太恭人(四品官之妻的封号),见后仍坚订过其家。乃是晚,舟仍中梗,乘月一往,相见,卒然日:“余此身脱樊笼,欲择人事之,终身可托者,无出君右。适见太恭人,如覆春云,如饮甘露,真得所天(长辈)。子毋辞。”余笑日:“天下无此易易事,且严亲在兵火,我归,当弃妻子以殉。两过子皆路梗中,无聊闲步耳。子言突至,余甚讶。即果尔,亦塞耳坚谢,无徒误子。”复宛转云:“君倘不终弃,誓待君堂上昼锦旋(用《旧唐书·张士贵传》载唐高祖劝其“衣锦昼游”事)。”余答日:“若尔,当与子约。”惊喜申嘱,语絮絮不悉记。即席作八绝句付之。归历秋冬,奔驰万状。至壬午仲春(崇祯十五年),都门政府言路诸公(指京城中向朝廷进言的官员),恤劳人之劳,怜独子之苦,驰量移(因罪被贬至远方的官员,遇赦改迁至近处就职,称“量移”)之耗先报余。时正在毗陵,闻音如石去心,因便过吴门慰陈姬。盖残冬屡趣(趋)余,皆未及答。至则十日前复为窦、霍门下客以势逼去。先,吴门有昵之者,集千人哗劫之。势家复为大言挟诈,又不惜数干金为贿。地方恐贻伊戚,劫出复纳入。余至,怅惘无极,然以急严亲患难,负一女子无憾也。……
沈复(1763—?),字三白,江苏苏州人。年轻时子承父业,以经商为生,后偕妻离家别居,妻子客死扬州。沈复46岁时作《浮生六记》。
心里有数的人生 本书特色 两位数学狂人的心灵分享人生从此得到*清澈的照亮史上*令人潸然泪下的师生故事一部温馨、真实的人生故事用*坦诚与温暖的文字打动每个人在含着...
在美国文学史中,很少有人能像艾米莉·狄金森(EmilyDickinson,1830-1886)那样富有深邃、真挚和传奇的色彩,这些特点不仅体现
余华论-修订本 本书特色 余华,是中国当代极有天赋、*有成就也*值得研究的作家之一。本书主要从“余华论”“余华中短篇小说解读”及“余华研究资料索引(1986—2...
小品接龙-世界华人文库 本书特色 《小品接龙》编辑推荐:尺幅之内,舒卷自如。落笔时一点击发,四围共鸣,触机成文,诉诸悟性。无因果,有纵深:无和声,有高音。无全景...
我的动物:我的家人 本书特色 bbc知名女主持人克莱尔·鲍尔丁的处女作,一本与动物相依相伴的温馨读物,一个“问题少女”变身名流的华丽成长史,一部处处散发...
经典译林-飞鸟集 内容简介 泰戈尔是印度的一位杰出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在他长达60年的文学生涯中,他总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
大国之魂 本书特色 处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就是这样一只英勇善战的远征军,慢慢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这也是当时一代军人的悲哀,回国无门,台湾当局...
一个一个人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家申赋渔创作的一部纪实散文集,作者通过叙述身边形形色色的人,来描绘时代烙印。该书记录了1979年以来三十多年跨度的中国发生的故事和...
古典文赋分类引用辞典 内容简介 丛书总序 编撰说明 写人篇 先唐文赋 形象 农夫 神人 书生 商人 美女 肖像 神态 五官 身姿 服饰 性情 生活习惯 情操 性...
半岛 本书特色 《半岛》是“2008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获奖诗人林雪的一部自选诗集,收短诗80余首。这些诗歌基于作者自己生活的体验,在...
元明清诗词选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唐宋诗赋鼎盛之后的低谷期与中兴期的元明清诗词选录七百多首,试图反映出元明清诗词的基本风貌、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主要诗人与作品的特点,...
回望来路 本书特色 《回望来路》系王剑冰主编的“乡愁文丛”之一种,是周大新关于故乡——河南尤其是南阳邓州的散文集,收录作品48篇,多描写故乡人、事和景观,具有时...
最美传世诗词 本书特色 诗词是抒发心声的文学艺术,短短的几句诗词,就能带我们走进一个瑰奇的世界。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还能让我们的心灵...
边城-插图本 本书特色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
衣橱里的女孩 本书特色本书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曾备受折磨、被继母锁在衣橱里的女孩,长大之后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非凡母亲的经历。许多年过去了,她仍然...
《散财有道:南都公益基金会公益风险投资的理念与实践探索》内容简介:“散财有道”,以风险投资的思维开展公益资助可以使公益资金
中国游记散文大系:福建卷 台湾卷 内容简介 本卷选收了福建和台湾地区的游记散文共50余篇。包括《太姥山记》、《道山亭记》、《游水里社记》、《武夷山志序》等。中国...
《Lightroom照片处理实战秘技250招》内容简介:本书通过250个实战秘技,介绍Lightroom6.7在图片处理应用中的实战技巧,以传授实战技
韩石山文学批评选:文人的脾气 内容简介 《文人的脾气:韩石山文学批评选》**部分,新收入了作者近些年所写的一组文学学术考证长文。作者的写作风格在向研究化深入。研...
向后转向前走 本书特色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记忆中就无法抹去熔炉锻铸的印记,骨骼里也就有了如钢似铁的钙质。无论人在军旅还是步入社会,光阴流转不改军人信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