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编辑推荐:
1作者萧一山是清史研究方面的专家,其对曾国藩的评述客观中肯,观点新颖独到。
2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本书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
3曾国藩通过不断的自我奋斗和修炼,*终成就“功德言三不朽”的人生伟绩,其人生经历,及为人处世的经验和智慧,都对读者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曾国藩传》是清史研究领域泰斗萧一山的重要代表作,全面评述了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晚清名臣曾国藩,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全书展现了曾国藩如何通过不断的自我奋斗和修炼,*终成就了“功德言三不朽”的人生伟绩。
曾国藩一无雄厚家世,二无过人天资,在内外交困的历史变局中,他仍坚守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坚定信念。在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他的彷徨与抉择,他的失意与成功,他的无奈与希冀,对现代读者仍有深刻的启发。
《曾国藩传》精彩书摘:
第三编曾国藩智慧通鉴
**章?修身养心
牢骚太甚必多抑塞
【原文】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弟足下:
日来京寓大小平安,癣疾又已微发,幸不为害,听之而已。湖南榜发,吾邑竟不中一人。沅弟书中,言温弟之文,典丽鹬皇,亦尔被抑,不知我诸弟中未来科名,究竟何如?以祖宗之积累,及父亲叔父之居心立行,则诸弟应可多食厥报。以诸弟之年华正盛,即稍迟一科,亦未遂为过时。特兄自近年以来,事务日多,精神日耗,常常望诸弟有继起者,长住京城,为我助一臂之力。且望诸弟分此重任,余亦欲稍稍息肩,乃不得一售,使我中心无倚。
盖植弟今年一病,百事荒废,场中之患目疾,自难见长。温弟天分,本甲于诸弟,惟牢骚太多,性情太懒,前在京华,不好看书,又不作文,余即心甚忧之。近闻还家后,亦复牢骚如常,或数月不搦管为文。吾家之无人继起,诸弟犹可稍宽其责,温弟则实自弃,不可尽诿其咎于命运。
吾尝见朋友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如吴枟台、凌荻舟之流,指不胜屈。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温弟所处,乃读书人中*顺之境,乃动则怨尤满腹,百不如意,实我之所不解。以后务宜力除此病,以吴枟台、凌荻舟为眼前之大戒。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內省,决然去之。不惟平心谦抑,可以早得科名,亦一养此和气,可以稍减病患。万望温弟再三细想,勿以吾言为老生常谈,不值一哂也。
【点评】
这封家书写于咸丰元年(1851)十月二十八日,主要谈论了“牢骚”对人情绪的负面影响。曾国藩认为牢骚太多的人,后来一定是郁郁不得志的。他告诫诸弟,凡遇到牢骚要发之时,就反躬自省,首先看看自己哪里做得不足,不要整天怨天尤人,以免伤人伤己。
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相兼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接弟十五夜所发之信,知十六日已赴吉安矣,吉安中营尚易整顿否?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阙一不可。弟之综理密微,精力较胜于我。军中器械,其略精者,宜另立一簿,亲自记注,择人而授之。古人以铠仗鲜明为威敌之要务,恒以取胜。刘峙衡于火器亦勤于修整,刀矛则全不讲究。余曾派褚景昌赴河南采买白蜡杆子,又办腰刀分赏各将士,人颇爱重。弟试留心此事,亦综理之一端也。
至规模宜大,弟亦讲求及之。但讲阔大者,*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颟顸,毫无条理,虽大亦奚足贵?等差不紊,行之可久,斯则器局宏大,无有流弊者耳。顷胡润芝中丞来书,赞弟有曰“才大器大”四字,余甚爱之。才根于器,良为知言。
湖口贼舟于九月八日焚夺净尽,湖口梅家洲皆于初九日攻克,三年积愤,一朝雪耻,雪琴从此重游浩荡之宇。惟次青尚在坎窞之中,弟便中可与通音问也。李迪庵近有请假回籍省亲之意,但未接渠手信。渠之带勇,实有不可及处,弟宜常与通信,殷殷请益。弟在营须保养身体,肝郁*伤人,余平生受累以此,宜和易以调之也。
【点评】
此家书写于咸丰七年(1857)十月初四日。立下远大的志向固然是好事,但一定要注意从细微处着手,即曾国藩所说的“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一味地讲求大场面,*容易造成散漫无序的局面,费时费力,效果不佳。真正的才能,不是说你构想了一个多大规模的目标,而在于你能在事务纷杂的时候,有条不紊地一件一件将它完成。
长傲多言易于致败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初三日刘福一等归,接来信,俱悉一切。城贼围困已久,计不久亦可攻克,惟严断文报是**要义,弟当以身先之,家中四宅平安,余身体不适,初二日住白玉堂,夜不成寐。
温弟何日至吉安?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代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余生平颇病执拗,德之傲也;不甚多言,而笔下亦略近乎嚣论。静中默省愆尤,我之处处获戾,其源不外此二者。温弟性格略与我相似,而发言尤为尖刻。凡激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人,有以神气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温弟之神气稍有英发之姿,面色间有蛮狠之相,*易凌人。
凡心中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则达于面貌。以门第言,我之威望大减,方且恐为子弟之累;以才识言,近今军中炼出人才颇多,弟等亦无过人之处。皆不可恃。只宜抑然自下,一味言忠信行笃敬,庶几可以遮护旧失,整顿新气,否则人皆厌薄之矣。沅弟持躬涉世,差为妥洽。温弟则谈笑讥讽,要强充老手,犹不免有旧习,不可不猛省,不可不痛改。余在军多年,岂无一节可取?只因傲之一字,百无一成,故谆谆教诸弟以为戒也。
【点评】?
这封家书写于咸丰八年(1858)三月初六日,主要谈论了“骄傲”与“多言”这两个容易致败的人性弱点。曾国藩认为,做人要自持、内敛,凡事心里不可以有所依仗,有了依仗,比如门第、亲属关系等,就会滋生出一些不好的习气,容易凌人,会招致别人的厌恶和轻视。所以
为人要抑然自下,忠信笃行。
精神在用,智慧在苦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四月初五日得一等归,接弟信,得悉一切。
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义。倘围攻半岁,一旦被贼冲突,不克抵御,或致小挫,则令望隳于一朝。故探骊之法,以善战为得珠,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官绅为第三义。愿吾弟兢兢业业,日慎一日,到底不懈,则不特为兄补救前非,亦可为吾父增光于泉壤矣。
精神愈用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此次军务,如杨、彭、二李、次青辈,皆系磨炼出来,即润翁、罗翁,亦大有长进,几于一日千里,独余素有微抱,此次殊乏长进。弟当趁此增番识见,力求长进也。
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人才至难,往时在余幕府者,余亦平等相看,不甚钦敬。洎今思之,何可多得?弟当常以求才为急,其冗者,虽至亲密友,不宜久留,恐贤者不愿共事一方也。
【点评】
这封家书写于咸丰八年(1858)五月二十一日。在这封家书中,曾国藩指出,精神和智慧是在实践和苦难中磨炼出来的,不能以身体的柔弱和环境的困难为借口,放弃对自己的锤炼。我们常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苦难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人往往有坚强的毅力,有丰富的应对智慧,往往能够成大器,干大事。
……
曾国藩识人、用人、培育人,在这些方面真正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团队领袖的真本事,而且这些点上,令团队里面所有人,他的同盟者,甚至他的敌人,甚至后代,他死后从政治上全盘否定曾国藩的人,也不否定他在这些方面的过人本事,这是很大的学问。总之,曾国藩作为一个成功者,而且他这种成功很有典范意义。 ——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左宗棠
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蒋介石
萧一山(1902—1978)
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中国清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太平天国史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教授、院长。
萧一山大力提倡经世致用,其史学著作深得司马迁、班固的写作精髓,代表作有《曾国藩传》《清代通史》《清史大纲》《太平天国丛书》《太平天国诏谕》《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等。
Theincredibletruestoryofthecard-countingmathematicsprofessorwhotaughttheworldhow...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最后岁月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处于中共早期领导核心的、在党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中共高层领导10人: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瞿秋白、李立三、蔡和森、...
我的成名与不幸-王人美回忆录 本书特色 王人美,原籍湖南浏阳。父亲王正权,是长沙**师范学校的数学教师,桃李满天下,毛泽东也是他的学生。人美从小在长沙长大,原名...
隋唐五代名人年谱(共四册) 内容简介 《隋唐五代名人年谱(套装共4册)》共计收入年谱六十种,其撰成年代自宋朝及于民国,资料翔实,体例谨严。谱主二十九人,包括政治...
岭南谪宦寓贤 内容简介 陈荆鸿是岭南著名学者和报人,先后居广州、香港,深研明清至民国间岭南文史,名重一时,遗文集有《艺文丛稿》、《海桑忆语》等。今由广东人民出版...
梦里花落惜别离-三毛 本书特色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比较深入地剖析了三毛特殊的成长经历和起起伏伏的感情经历,并较为地深入解读了三毛的大部分作品,能帮助读...
彰往知来-父亲白寿彝的九十一年 内容简介 本书中作者除了回忆父亲及其家人,同时也在适当的篇幅中叙述了父亲的老师等前辈、同代的好友、同人以及他的学生等后人。他们都...
拍案颂(闻一多纪念与研究图文录)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由闻一多先生亲侄、首都师范大学闻立树教授、北京大学闻立欣老师合作编撰★ 由书...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 内容简介 本书的几十个故事,记录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几十年岁月中不同的生活侧面。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 作者简介 梁立真,1944年12月生,...
红楼风雨梦中人-红学泰斗周汝昌传 本书特色 这是红学专家梁归智先生历时三载,为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所作的传记。我国著名学者周汝昌,是承接新旧红学的代表人物,名重一...
《爱的新发现》内容简介:《爱的新发现》可称得上是一部经典的哲理散文,对于爱情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爱的新发现》涉及的关于爱
难忘的二十年-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 本书特色 作者一生中先后两次担任习仲勋同志秘书,前后加起来正好20年。回顾习书记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经历了...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并不是一本关于民国人物的普通传记,而是一场有关日常生活的发现之旅。作者借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尤其是赫勒的“...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为父亲编著的最重要一部著作。共分两卷,上卷《父亲与民国》(1893—1949),
国民党八十四位中常委实录-(全二册) 本书特色 《国民党八十四位中常委实录(上下)/民国档案系列》编著者金雄鹤。本书通过对八十四位中常委生平的简约描述,从另一个...
艺术心灵驿站:白朗希大夫疯人院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白朗希大夫疯人院的百年孤独与凄凉,这里曾是奈伐尔、古诺、玛丽·达古尔、阿列维……的伤心地。艺术心灵驿站:白朗...
谢军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酒仙棋童、体校学艺、人生选择、杀入四强、世纪之战、第三局胜、风波突起等内容介绍了棋手谢军的生平。谢军 目录 1 酒仙棋童2 体校学艺3 ...
马季、文兴宇、唐德刚、萨缪尔•亨廷顿、罗京、范用臼井仪人、王世襄、埃里克•侯麦、柏杨、萨马兰奇——《南方人物周刊》“逝者”
《王尔德奇异故事集》内容简介:出版于1891年的《亚瑟·萨维尔勋爵的罪行和其他故事》是一部由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奇异短篇小说集
茨威格人物传记鹿特丹的伊拉斯谟:辉煌与悲情 本书特色 茨威格作为一位犹太裔作家,其作品在1933年纳粹上台即遭禁,其在萨尔茨堡的寓所被无端搜查,以致他不得不流亡...